1西瓜主要病害
1.1炭疽病
1.1.1病原与症状
炭疽病是西瓜常见真菌性病害,由Colleto‐trichum属的多种真菌引起,特别是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炭疽病主要通过真菌的孢子传播,这些孢子可以在土壤中或植物残体上存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温暖湿润的气候),孢子萌发并感染植物。初期,炭疽病在叶片上形成小的水浸状斑点,随后这些斑点扩大成棕褐色或黑色病斑,边缘不规则。病斑最初为水浸状,之后会变成黑色的凹陷区域,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和销售价值[1]。
1.1.2防治方法
(1)农艺措施:避免连续种植西瓜或其他易感作物,以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累积。及时清理和销毁收获后的植物残体,减少病原体越冬基质。避免过度浇水和叶面积水,减少高湿环境下病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在发现病害初期时,可以喷施适当的杀真菌剂,如三唑类和硫酸铜等,按照推荐用药量和频率进行处理。
(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剂,如拮抗菌和真菌,来控制病害发展。这些生物防治剂可以通过竞争营养、产生抗生素或诱导植物抗病性来抑制病原菌生长。
(4)抗病品种:选用对炭疽病有抗性的西瓜品种进行种植。
1.2枯萎病
1.2.1病原与症状
枯萎病主要症状包括植株突然萎蔫,叶片失去光泽,逐渐变黄并枯死。病害通常从植株一侧开始发病,最终导致整个植株枯萎。切开受感染植株茎部,可以看到导管部位变色,这是因为真菌阻塞了植物水分输送系统。枯萎病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发展迅速,尤其是土壤温度为25~28℃时[2]。
1.2.2防治方法
(1)农艺措施:与西瓜不相容的作物轮作,如小麦或玉米,至少3~4年1轮,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密度。种植前深翻土壤,以埋藏病菌到土壤深层,降低感染概率。
(2)化学防治:在种植前使用适当的化学消毒剂处理土壤,以减少病原菌数量。注意长期使用化学消毒剂可能对环境有害,需谨慎使用。在病害初期使用系统性杀菌剂控制病害扩散。
(3)生物防治:利用对Fusarium属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拮抗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农药,以减少病原菌活性。
(4)抗病品种:选择对枯萎病具有抗性的西瓜品种,是控制枯萎病的有效方法。
1.3黄瓜花叶病毒病
1.3.1病原与症状
黄瓜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主要通过机械接触和种子传播[3]。这种病毒导致叶片出现黄化和花叶(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纹)的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叶片畸形和生长受抑,果实上也可能出现绿色斑点和条纹,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
1.3.2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选择通过检测的无病毒种子和苗木,是预防黄瓜花叶病毒病的首要步骤。由于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定期对农具、种植设施进行消毒是非常必要的。确保工人在接触不同田块前洗手并更换工作服,避免病毒通过人员活动传播。
(2)生物防治:利用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生物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包括能够激活植物本身防御机制的生物制剂。
(3)选择抗病品种:选择对其他病毒或病害具有抗性的品种可以作为一种综合管理手段。一旦发现有病毒病害的植株,应立即从田间移除并销毁,以减少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2西瓜主要虫害
2.1蚜虫
2.1.1害虫识别与生命周期
蚜虫体型小,颜色多样,包括绿色、黄色、黑色或粉红色等。它们通常聚集在嫩叶、花朵或幼果上,用锐利的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蚜虫繁殖速度极快,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生活繁殖)迅速增加种群数量,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年内可以产生多代。
2.1.2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对于初期蚜虫侵害,可以手动去除受害较轻的植株部分。黄色吸引蚜虫,粘虫板可以有效捕捉到飞行中的成虫。
(2)生物防治:瓢虫、蛸蝓、寄生蜂等自然天敌可以有效控制蚜虫数量。微生物农药:如含有枯草杆菌的生物农药,也可以用于控制蚜虫。
(3)化学防治:当蚜虫数量大量增加,对作物造成严重威胁时,可以适当使用化学杀虫剂。应选择对人类和环境友好的低毒杀虫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4)农艺措施:通过合理施肥和灌溉,保持作物健康,提高其对蚜虫的抵抗力。及时清除杂草和作物残留物,减少蚜虫栖息地。
2.2瓜实蝇
2.2.1害虫识别与生命周期
瓜实蝇成虫体型小,多色彩鲜艳,具有特征性的翅膀图案。它们通常在早晨或傍晚活动,喜欢在果实上产卵。产卵后,幼虫孵化进入果实内部取食,导致果实内部组织破坏严重,最终果实腐烂。瓜实蝇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整个周期可在1个月内完成,依据气候条件一年可繁殖多代。
2.2.2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利用含有性信息素或食物诱剂的诱捕器吸引并捕捉成虫,以减少成虫数量和产卵。及时清除和销毁受害果实和植株残骸,减少瓜实蝇的繁殖场所。
(2)生物防治:某些寄生蜂可以寄生在瓜实蝇的幼虫或蛹上,是控制瓜实蝇的自然敌人。如含有特定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制剂,可以用于控制瓜实蝇幼虫。
(3)化学防治:在瓜实蝇数量较多,严重威胁作物安全时,可以考虑使用化学杀虫剂。应选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较小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4)农艺措施:选择对瓜实蝇有一定抗性的葫芦科作物品种。在作物生长期使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阻止成虫在土壤表面产卵。
2.3白粉虱
2.3.1害虫识别与生命周期
白粉虱生命周期包括卵、若虫(几个龄期)、蛹和成虫4个阶段。它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一年可以繁殖多代,尤其在温室或保护地条件下,其繁殖速度非常快。
2.3.2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黄色对白粉虱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利用黄色粘虫板捕捉飞行的成虫。在温室或露天栽培中使用遮阴网或防虫网,可以有效阻止白粉虱侵入作物区域。
(2)化学防治:在白粉虱密度较高时,可以使用对粉虱有效的杀虫剂,如噻虫嗪、吡虫啉等。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3)生物防治: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天敌可以自然控制白粉虱数量。比如含有铜绿微孢子菌的生物农药对白粉虱也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4)农艺措施:避免过量施肥,尤其是氮肥,因为高氮会吸引更多的白粉虱。及时清除和销毁田间杂草和作物残余,减少白粉虱的潜在栖息地。
3综合管理措施
3.1生物防治
(1)天敌防治。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蛸蝓、类和某些蚂蚁种类捕食蚜虫、白粉虱等害虫。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将卵产在害虫体内,幼虫孵化后以害虫为食,从而控制害虫数量。微生物天敌:包括某些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它们可以感染或杀死害虫。例如,枯草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可以产生一种毒素,对某些害虫具有很强的致死作用[4]。
(2)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原体。植物源农药:使用某些植物或植物提取物,利用其自身的抗虫或抗菌性质来防治害虫和病害。
(3)植物抗性。通过育种技术,开发和种植对特定病虫害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这些品种通过自然的抗性机制,如产生抗虫或抗菌化合物,或通过物理防御(如增厚的叶皮层),来减少害虫和病原体的侵害。
3.2化学防治
(1)杀虫剂:用于控制害虫,如蚜虫、白粉虱、瓜实蝇等。杀菌剂用于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如炭疽病、枯萎病等。除草剂用于控制田间杂草,以减少作物与杂草之间的竞争。杀鼠剂用于控制田间鼠害和其他害生物。
(2)化学农药作用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害虫和病害。化学农药便于运输、存储和使用,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许多化学农药具有广泛的防治谱,能够同时控制多种害生物[5]。
3.3农艺措施
通过优化作物间距和密度,减少害虫传播和病害发生,同时保证作物获得足够的阳光和空气流通,减少病害风险。根据害虫和病害活跃期调整播种和收获时间,避免高发期,减少损失。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绿肥和进行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健康成长,提高其抵抗害虫和病害的能力。避免过度灌溉和积水,因为湿润的环境有利于许多病害发生和传播。使用滴灌或其他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病害风险。定期除草,减少害虫的潜在栖息地和病害的宿主植物,同时防止杂草与作物之间的养分竞争。种植抗性品种,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害虫和病害的影响。及时清除和销毁田间的病残体和受害植物,防止病害的再次发生和传播[6]。
4结论与讨论
通过结合使用农艺措施、生物防治和在必要时谨慎应用化学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7]。农艺措施提供了一种预防性方法,强调通过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和减少害生物生存机会来防止病虫害发生。生物防治利用自然敌人或其他生物方法来控制害生物,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防治措施。谨慎使用化学防治手段,以避免造成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高红敏.大棚西瓜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的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3(5):96-97.
[2]周春霞.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2):28-30.
[3]张瑞雪,郭珠,段培姿,等.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27-28.
[4]李传增.试论西瓜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业,2021(7):41.
[5]何成.浅析西瓜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业,2019(21):38-39.
[6]孙仁华.西瓜高产优质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36):49-51.
[7]邢红雨.西瓜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7):79.
(山东省单县南城街道办事处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