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2024-12-31 00:00:0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7期
关键词:稻种秧苗除草

1马鞍山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长三角区,总面积4 049 km2,地形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由条带状及星散状低平丘陵、宽广平整的堆积阶地、坦荡低洼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组成。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全年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6℃,降水量1 100 mm,年均无霜期为234 d左右,这些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极为适宜水稻产业发展。

2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2.1选择稻田

土壤作为水稻生长根基,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需要挑选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优良、保水保肥能力强、酸碱度适宜的土壤进行栽培。注意土壤中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浓度,避免其对农作物产生危害。而且,水稻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在优质水稻培育中,水源条件也较为重要,相关种植人员需要选取水质洁净、水源丰富以及排灌方便的水源,才能有效满足水稻生产和生长的用水需求。

2.2土地整理

优质水稻栽培对于田地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必须进行土地整治。适宜优质水稻栽培的土壤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水与保肥和通气能力。相关种植人员需要进行土壤翻耕,并充分利用耕层的疏松性,使土壤疏松,增加孔隙,为水稻根系生长和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并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从而有助于水稻正常生长。并且,稻田翻耕工作也较为重要,通常要将土地翻耕深度控制在20 cm左右,这样才能使水稻根系更加深入。

2.3选种

在优质水稻优质栽培技术中,选育优良品种也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关键。优质水稻品种特性需要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市场供应需要,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抗病性与稳产性及抗逆性能与优质高产等特性。在选用水稻品种时,也需结合当地水稻栽培地区气候与土壤状况及病虫害等实际情况。还需要关注水稻品种成熟期与优质高产及抗逆性等影响因素,从而有效满足当地优质水稻生产的需求。马鞍山市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的早籼1205、Y两优1998、长农粳1号、皖垦糯2号、丰两优香1号等优良品种,可以有效实现优质高产。

2.4稻种处理

在播种前需要先做好处理工作,有效提高稻种发芽率与抗病能力。稻种处理中常见方式主要有晒种与选种及浸种、拌种等。晒种可以提高稻种活性,增强种子成活率。在晒种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稻种晾晒与干燥温度,可以将稻种在清晨时均匀地铺开在平整位置,傍晚时收拢完成。在此过程中需要避免在阳光强光下直晒,并且需要经常翻动,但是需要防止碰破稻种谷壳,如此才可以达成均匀晒种和灭杀稻种表皮病菌的目的。相关种植人员可以通过盐水浸种进行选种处理,可以通过采用高浓度的盐水浸种,精选优质、饱满的稻种,剔除干瘪的病种,确保水稻栽培成活率,稻种筛选完毕后,应该使用清水将其清洗干净。进行浸种处理,则可以有效加速稻种发芽,提高种子发芽率。通常,为保证稻种可以充分吸收水分,会采取将其浸泡于50℃温水中,持续浸泡12 h。浸种完成后,相关种植人员可以通过科学选用杀菌、杀虫药剂进行拌种,或是进行种子包衣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苗期病虫害发病率,从而提高幼苗成活率。后续可将已处理稻种放入25℃温度环境中,促使稻种发芽。在进行稻种催芽过程中,也需要合理控制温、湿度,当稻种露白后便可以进行水稻播种作业。

2.5育苗管理

目前,水稻栽培种植主要有移栽法与直接播种法2种方式,相较于直接播种的方式,稻苗移栽法可以更好提高稻苗成活率,具有高产、优质等优势,其应用也更为广泛。在进行稻种育苗前,相关养殖人员需要准备好苗床,并为苗床施肥。早播育苗过程中主要通过选用大棚或小拱棚来进行育苗作业。在播种至一叶一心期间,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全程注意覆盖薄膜进行保温,从而确保将膜内的温度维持在28℃左右。在阳光充足的正午时段,应将两端的薄膜掀开进行通风,以防止高温对秧苗造成灼伤。而在清晨和傍晚时分,则需做好薄膜覆盖工作,以确保稻苗得到充分保暖。既能保证秧苗健康成长,又能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而培育过程中,在秧苗一叶一心时就可以进行炼苗作业。而随着秧苗生长,生长出三叶一心后,气温大约会达到13℃,此时可以逐步揭开覆盖薄膜。然而,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加强管理,在揭开薄膜前务必确保幼苗已经充分浇水,同时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对幼苗生长的影响[1]。并且,在幼苗长出叶子后,也需要注意采取浅水勤浇的浇水方式,利用水分调节温度并通过施肥促进稻苗分蘖,从而培育出茁壮的秧苗。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细心观察和管理,确保秧苗可以健康生长,为后续发育打下坚实基础。

2.6移栽管理

在秧苗移栽过程中,要掌握好移栽时期,秧苗移栽过早或移栽过迟时都会影响移栽秧苗成活率。通常,在育苗3~4周后、生长出4~5片叶时,相关种植人员就可以进行秧苗移栽作业,此时秧苗长势良好,并且分蘖能力较强,有利于培育水稻大穗,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情况适时移栽秧苗,避免因移栽时期不当导致秧苗生长发育不良。在移栽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也需要根据土壤墒情与品种特性等多种因素,对秧苗移栽密度及行距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因密度过大而导致稻田内的光照与通风受限,进而诱发病虫害滋生。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避免出现密度过小而影响水稻产量的情况,从而确保水稻栽培的优质、高产。在插秧这一阶段,相关种植人员可以选择人工插秧或机械插秧的方法。相较于人工插秧,机械插秧不仅插秧效率较高,劳动强度较低,而且能确保农事作业按时完成,从而为水稻丰收打下基础[2]。

2.7田间管理

2.7.1查苗补苗

在秧苗移栽后,相关种植人员也需要加强对秧苗检查和补秧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保证大田秧苗分布均匀,种植人员必须在秧苗移栽结束后及时对秧苗长势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遗漏的地方,可以及时进行补苗作业。而为了减少秧苗出现问题之后会带来的损失,提高水稻总体产量,必须在秧苗返青后进行查苗与补苗工作。

2.7.2看苗灌水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水分管理是一项重要环节。必须根据秧苗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准确把握灌溉时机,有效保证供水与需水之间的平衡。在秧苗生长初期,应保持水层深度适中,有利于秧苗茁壮成长,使其顺利度过返青与分蘖的关键时期。而随着苗期不断推进,可以逐渐提高水位,但需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土壤湿度过大影响水稻植株正常生长。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水分管理极为重要,种植人员需根据秧苗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水分调控,从而有效保障水稻高产优质。

2.7.3适时追肥

施肥管理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对水稻产量的提升和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所以,要保证水稻获得足够的营养供给,就必须掌握适当的施肥时间和方式。相关种植人员在进行施肥作业时,要根据苗期具体情况,对施肥量和施用时期进行适当调节,以实现最佳效果。通常情况下,相关种植人员在水稻分蘖期进行合理追施尿素与氮肥等,对水稻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而随水稻生长到抽穗期后,则可以通过追施氮、磷、钾肥料等,以保证水稻抽穗。在稻谷结粒期时,可适当增施生物性肥料,并追施尿素,有助于提高稻米品质。及时追肥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相关种植人员需要根据水稻生长不同时期,合理调整施肥方案,确保养分充足,有助于提高优质水稻栽培产量和稻米品质。

2.7.4中耕除草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杂草会对水稻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们会争夺水稻生长水分和养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除草作业的重视程度,确保水稻健康生长。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除草方法主要有人工除草及化学除草。人工除草是指依靠人力进行除草,这种方法具有环保、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等优点。然而,人工除草效率相对较低,更适合应用于小规模稻田除草工作。而化学除草是通过使用除草药剂来达到除草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常见的除草剂如草克星和野老等被广泛应用。为确保除草效果并减少对水稻正常生长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种植人员在施用除草剂时务必控制好用药量[3]。

2.8病虫害防治

在优质水稻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制约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关种植人员可以通过选用抗病虫害水稻品种。并且,通过合理的施肥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水稻对病虫害抗性。若施肥不当则会对水稻栽培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若施用氮肥过多会使水稻植株长势过旺,易发生病虫害,而施用过少的氮肥又会造成养分不足,对病虫害抗性降低。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作业,及时清除病苗和杂草等,防止田间出现积水,减少病虫害滋生条件。通过科学选用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害虫发生。如利用赤眼蜂可以控制稻瘟病菌,使用拮抗菌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等。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将上述多种防治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实现水稻优质、高产。

综上所述,在科技推动下,水稻栽培技术也在逐步向高产、优质方向迈进。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优质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完善与发展,进而可以有效助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为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锋.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讨[J].种子科技,2023(23):100-102.

[2]傅邦伟.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应用[J].种子科技,2023(23):37-39,48.

[3]梁阿辉.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应用的合理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1):190-192.

(安徽和县香泉镇人民政府李文)

猜你喜欢
稻种秧苗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5:44
除草记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安徽文学(2019年6期)2019-06-28 07:19:22
农民
诗潮(2019年1期)2019-01-25 01:34:34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插秧
除草新招
环球时报(2014-01-08)2014-01-08 1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