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籽石榴果形端正、色彩艳丽、颗粒饱满,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应加强种植管理,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切实提高软籽石榴品质。同时,政府应重视软籽石榴种植推广工作,不断扩大软籽石榴的有效种植面积,满足市场需求。
1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
1.1选地与整地
软籽石榴适应性较强,对土地没有较高的要求。但想要提升其产量与品质,种植户应选择土质松软、肥力较高、有机物含量多的砂质土壤,排水能力较强的山地最好。石榴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较高,种植园地应布置在山地南面的背风向阳处。选择好地块后,应及时整理土地,清除前茬作物和杂草,并深耕土壤,确保整理过后的土地平坦、土质疏松,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果树种植密度应为2.5 m×2 m或2 m×3 m,确保石榴果树具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1.2选种与育苗
种植软籽石榴应尽量选择突尼斯、中农红等优良品种。此外也可以采用嫁接育苗、扦插育苗等方式培育优质植株。嫁接育苗主要选用当地优质的石榴植株,将其砧木剪断后,由上至下切出2 cm左右的切口,将其与嫁接穗结合,再用塑料薄膜密封,便于其成活[1]。扦插育苗则是从健壮的母树上剪取没有病虫害、健壮的分枝作为扦插插穗。剪取插穗后应将其浸泡在多菌灵液体中消毒,然后将其下端放在根姆水溶液中5 s后即可扦插。
1.3定植
一般多在春、秋两季开展定植工作,选择健壮、没有病害的苗木。定植时,应按照植株行距放线,挖深、宽各60 cm的定植穴或定植沟,挖穴时应严格区分表层土和底层土。在定植沟里应先铺上20 cm厚的秸秆,然后以1层土、1层肥的形式回填地穴,在靠近地表处填入适量熟土,回填完成的沟深应距离地面0.15 m。此时应浇透水1次,当水完全渗入土壤后,将壮苗根部消毒并移栽,移栽后再浇透水,随后在树根处覆盖黑色地膜,达到保墒保温的目的,提升苗木成活率。
1.4水肥管理
1.4.1灌溉
软籽石榴为亚热带水果,在日常管理期间对水分要求较高,并且随着石榴不断生长对水分需求也不断增加。种植户要重视水分管理工作,控制好水分,既要满足其生长需求,也避免出现因灌溉过多导致果树烂根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应根据石榴不同生长期的需水情况制定灌溉计划,1年4次即可。如在花蕾期果树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时应为其灌溉充足的水分,满足其生长需求。生长后期则应适当减少供水,避免石榴晚熟,影响销售。在生长期间,若出现了长期高温天气,应适当增加灌溉次数,雨水天气较多则应做好排水措施。
1.4.2施肥
基肥应以充分腐熟的禽畜粪便为主,追肥时适当添加氮磷钾肥,满足石榴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元素的肥料,避免影响其品质。刚栽培好的软籽石榴应合理搭配水肥,增强其适应性。施肥期间种植者应根据果园土壤墒情、果树长势等确定所要施加的肥料和剂量,并结合果树生长需求合理使用化肥。此外,石榴根系较多,且扎根较深,在定植完成的第二年后在定植穴外围挖沟深翻土壤并适当施加肥料,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具体而言,腐熟的农家肥施加量根据果园的产量制定,通常情况下为果园产量的1.0~1.5倍。追肥时可以将有机肥、微肥、水溶肥等搭配施加在果园中,应采取多点穴施的方式。若使用水溶肥,则应以滴灌的形式施加。幼龄树1年施加2次肥料,盛果期果树1年施加3次肥料。此外,每年在新梢长成、果实迅速增长期应施加2次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微肥为主。
1.5整形与修剪
软籽石榴树型修剪主要分为自然开心型、单干疏层型、多主干丛状型等。以单干疏层型的修剪为例,这种树型结构层次分明,通风性能良好。果树生长第一年应培育3或4个主干,当确定好领导干后,剪除树干以下60 cm和根部周围的全部枝条。留下60 cm以上的3或4个枝条作第一层主枝。第二年在此基础上培养第二层主枝,保留领导干继续生长,在第一层主干上选择3个枝条作为第二层主枝。第三年则以培育树冠为主,应在第二层领导干上部50 cm处选择3个枝条作为第三层主枝,然后留下其侧枝中长势较好的,剪除弱枝、枯枝、病枝[2]。幼树生长到第三年基本可以培育成标准的单干疏层型树型。
在整形与修剪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生长期和冬季的修剪工作。修剪幼树主要是用于培育树型和骨架。初果期时修剪以控制分枝生长为主,避免分枝过于密集,用以缓和树势。盛果期应及时疏去弱枝、病枝,保留强枝,增加树体的通风透光性。此外,还应加强冬季修剪工作,便于枝组及时更新。
1.6花果管理
在春季进行树型修剪的基础上开展疏蕾和疏花工作,在现蕾期时环剥骨干枝,现蕾期后将钟状花疏去,避免过多花朵消耗果树内部养分。种植户可以在果园内部投放蜜蜂或以人工授粉形式提高座果率。疏果、定果时应疏去病果、畸形果,保留长势较好的果实,尽量保留头花果和二花果。果实套袋一般在6月下旬左右开始,袋子主要有纸袋、塑料袋等,套袋前应对袋子充分消毒。套袋时应将从袋子中间撕开并套住果柄,让果实悬挂在袋子中心。去袋一般选在采收前半个月左右的晴天上午。
1.7病虫害防治
软籽石榴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干腐病、黑星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桃蛀螟等。在防治病虫害时应综合采用防治手段,切实提升病虫害防治能力。具体而言,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农业防治工作,通过定期清理杂草和病枝,增强果园内部的通风透光性,减少虫害发生概率。应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在果园内投放害虫天敌、食虫鸟类等防治害虫。在应用化学手段防治时应合理控制药物剂量和施加次数,如针对黑星病可以使用百菌清或多菌灵药剂防治,针对褐斑病可以使用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防治[3]。针对蚜虫可以使用抗蚜威药液和吡虫啉药液防治。此外,还可以合理利用物理防治手段,在果园内布置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害虫。
2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推广措施
2.1加强宣传力度
想要更多的种植户了解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政府应积极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宣传,增强技术的宣传力度。具体而言,一是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应积极利用线上媒体的优势,构建完善的宣传网络,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播等形式宣传软籽石榴的种植价值及种植管理技术要点,让更多种植户了解软籽石榴,并产生种植意愿。二是应充分利用传统的宣传模式,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强软籽石榴种植的宣传力度。如可以在电视中播放广告、在广播中播放软籽石榴种植优势等,扩大技术宣传面,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种植户了解软籽石榴的市场价值。此外,在偏远的地区可以采用线下宣传的方式,在村镇举办宣讲会方式,发放软籽石榴种植宣传册,在其中介绍软籽石榴的市场前景和种植管理要点,并由专门的农技人员开展指导工作,确保种植户可以掌握种植要点,解决种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2加大政策支持
要想实现技术的全面推广,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资金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技术推广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发挥基层宣传的作用,让更多的种植户了解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优势,自觉学习并使用。针对种植户种植意愿不强或缺少应用种植管理技术能力的情况,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资金补贴政策,为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便于其顺利应用软籽石榴管理种植技术。从基层宣传的角度看,应通过政策支持增强基层机构对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推广的认识。并为基层推广机构提供更多的推广经费,为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农技服务站配备完善的设备和交通工具,解决部分偏远地区无法实现宣传推广的问题[4]。
2.3健全推广体系
要想实现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的高效推广,应该构建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结合技术研发部门、农机推广部门打造全面的技术研发、推广与应用体系,切实提高推广力度。其中政府应重视相关部门的构建,配置合理的人员结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监督技术研发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完成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还可以在了解当地种植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软籽石榴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让种植户直观了解软籽石榴种植的价值。技术人员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当地企业交流,做好协同工作,切实推动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的现实转化。其他部门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充分发挥农技部门的宣传带动作用,依据各自部门优势提升技术宣传水平和推广力度,获得更好的推广效果,让更多种植户认识到软籽石榴种植的价值。
2.4重视人才培养
只有重视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和宣传推广人才,才能切实推进软籽石榴种植技术的应用。具体而言,在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技能考核和服务成果评价,通过及时评价与反馈使其了解当前技术掌握的不足之处,更好地提高自身水平和服务能力。政府应重视人才引进和结构调整,通过引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增强本地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为种植户带来更加先进、效益更高的种植管理技术,实现种植技术的实现转化,让种植户通过应用新技术,获得更大的收益,自觉学习和应用该技术,达到推广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种植户的培养,集中培训其种植能力,构建种植户、基地、企业三位一体的联动种植结构,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加强对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应用指导,提升其种植水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软籽石榴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在中国各地均有条件种植。因此,政府应通过推广规范化的软籽石榴种植管理技术,让种植户对软籽石榴种植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自觉学习和应用种植技术。农技人员也应重视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为推动软籽石榴种植产业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兆东.软籽石榴高产高效种植管理[J].云南农业,2023(7):54-56.
[2]陈福华.软籽石榴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2(8):17-20.
[3]白永琼.软籽石榴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1):47-48.
[4]仝燕.软籽石榴的栽植与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2(7):129-131.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大田集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王莉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