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鳠亲鱼培育技术

2024-12-31 00:00:0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8期
关键词:雄鱼催产亲鱼

斑鳠主要分布于中国珠江流域和东南亚国家,因腥味轻、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经济价值高被誉为珠江淡水鱼王。由于数量逐年减少,中国于2021年2月1日将野生斑鳠列为二类野生动物被保护,严禁捕捉、贩卖、收购、运输、杀害等。贵州名贵鱼类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于2018年建成斑鳠保种场,取得了养殖、研究及其它相关资格,并联合贵州大学、贵州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贵州省罗甸县养殖业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专家团队致力于斑鳠人工繁育研究,突破了技术瓶颈,本文分析了斑鳠繁育技术要点。

1鱼种论述

斑鳠:在中国以西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因其体形长,头部似剑,体表有芝麻大小的黑色斑点,有4对对称的白色胡须,固又称芝麻剑、西江鳍、芝麻魽、白须魽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更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鳠属淡水鱼。

2外貌特征

体长、侧扁、头扁平、吻宽而圆钝、口宽大、唇厚、头部有4对对称的白色胡须,躯体棕褐色,两侧有芝麻大小黑色不规则斑点,腹部为白色。

3分布

斑鳠主要分布于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内陆河流和中国珠江流域的广西红水河、右江、左江、柳江、龙江河、桂林、沅江、邕江,贵州红水河流域等。

4生物学特性

了解掌握斑鳠的生物学特性,可为开展斑鳠的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亲鱼培育等提供科学依据,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制定相应的驯养、繁殖、鱼苗培育方案。

斑鳠属杂食水生动物,喜腥味,以食肉为主,特喜食畜禽肝脏(狗肝、羊肝、鸡肝等)、泥鳅、蚯蚓、黄粉虫、黑水莽、蛆等,野生斑鳠主要以河流中的小鱼小虾,泥鳅、水生昆虫及水生植物等为食物。斑鳠对水质、水流速度、水流量都有极高要求。斑鳠生活区域环境优美、水质良好,流量大,流速快。斑鳠属于温热带水生野生鱼,最适宜水温为24~28℃,在20~30℃水温下能很好生长,随着水温下降或上升而吃料逐渐减少,长势减慢,水温低于14℃以下或高于32℃出现死亡。斑鳠的繁殖季节与其生活区域的水温、水流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流速适宜时,水温高的区域繁殖期较早。中国主要以5~8月为主。广东最早,其次是广西,再次是贵州,分别为每年的4月底~7月初、5月初~7月底、6月初~8月底。流水的刺激可使繁殖期的斑鳠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据观察,在斑鳠保种场亲鱼培育池,每年6~8月,天黑后经常发现斑鳠成群游到进水口水流较急的浅水区,黎明前离开,而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也发现,繁殖季节从流水区捕获的斑鳠亲鱼,可用于催产的亲鱼比例高于静水区捕获的斑鳠,其卵泡发育成熟度也比静水区的好,催产率、授精率均比静水区高。

斑鳠抗应急能力特弱,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特差。水温、水流、水质、惊吓、转池、饲料等的改变都会对斑鳠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出现死亡。斑鳠亲鱼雌雄发育不同步,在相同条件下,雄鱼较雌鱼晚10~15 d左右。人工繁殖过程中,特别是人工繁殖前期,经常捕获到可用于催产的雌鱼,但却无法捕获到合格的雄鱼,或捕获的雄鱼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人工繁殖的需要。斑鳠主要为昼伏夜出,白天躲藏于河流底层洞穴之中,夜间出来活动并采食。斑鳠苗期生长速度很慢,生命相对脆弱,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情况下,第一年平均体长约18 cm,最大的不超过23 cm,平均体重约45 g,第二年生长较快,平均体长可达40 cm,平均体重700 g左右。

5雌雄的鉴定

雄鱼体形细长,腹部较雌鱼小,发情期尾鳍较雌鱼红。雌鱼体形粗短,繁殖期腹部较大,触感松软,卵泡发育好的雌鱼用手触摸可感觉到卵泡颗粒。雌鱼在体躯腹鮱后有3个孔,1个是排泄孔,主要用于排泄粪尿,1个是生殖孔,主要用于排卵,而另一个孔的功能尚不清楚。而雄鱼的只有2个孔,分别是排泄孔,用于排泄粪尿,另一个则是生殖孔,用于排精。

6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是斑鳠人工繁殖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培育出合格的亲鱼,才能进行催产,目前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亲鱼培育合格率还不到20%,催产后能挤卵的还不到40%,可见培育合格亲鱼的难度和重要性。培育亲鱼以室内培育池最好,可以控制水温、水流速度、水量、避免光线照射,有利于饲喂、观察采食及活动情况,便于捕捞发育成熟的亲鱼用于催产。

6.1培育池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准备及要求

亲鱼培育池以水泥池较好,要求牢固,光滑、能控制水的流速、流量和水温,方便观察亲鱼的活动、饲喂及捕捞等。培育池以长方形较好,四周及底部都必须贴好光滑的磁砖,保持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有1.5%左右的落差,可减轻亲鱼培育过程中因应急等造成的体表擦伤,同时便于清洗、污水排放及粪污的收集处理。

培育池长宽需根据亲鱼量、进水流量及水流速度确定,流量大流速快可增加长度及宽度,相应则减小。室内培育池以10~15 m长,2~3 m宽,水深1.5 m左右为宜,室外培育池应因地制宜,水深4 m左右。培育池底部视亲鱼大小人为建造洞穴供其躲藏。

6.2饲料搭配及调制

目前,斑鳠还没有饲养标准,也很难找到有价值的借鉴资料,其饲养管理方法也在慢慢摸索,但认真观察发现其喜食腥味重的食物。培育过程中可饲喂泥鳅、小鱼小虾、蚯蚓、水生昆虫、动物肝脏、黑水莽、蛆等,我县主要用生鲜鱼类打桨拌高蛋白质鱼饲料饲喂,同时补喂泥鳅、黑水莽及小鱼小虾、蚯蚓等。

6.3亲鱼的选择

符合特征特性,无残疾,无生殖缺陷,雄鱼1.5~2.5 kg,雄性特征明显。雌鱼1 kg左右,雌性特征明显。

6.4应急处理

使用细密柔软的网具,转运筐或箱表面光滑,水温与原池水温相差不能大于2℃,保证溶氧在8以上,捕捉时动作温柔,轻抓轻放,运输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密度,严禁急加速或急制动,降低转弯速度,运输前停食2 d,运输前及到达目的地后均可适量饲喂维生素C,运输到达后2 d内最好不喂食。长途运输可进行麻醉。

6.5亲鱼的饲养管理

确保房间清洁干净和安静,饲养管理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投饲或从事其它作业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杂音刺激亲鱼,对亲鱼造成惊吓[1]。每天天黑前饲喂1次即可,不得随意改变饲料,可用生鲜鱼打浆拌高蛋白粘性饲料揉成团投喂。不得随意改变饲料。无特殊情况应减少观察亲鱼次数,闲杂人等不得进入培育房。

保证培育房避光,控制好水流速度和流量,水温保持在26~28℃,水温调控应循序渐进。保证水质良好,清澈透明,氨氮控制在0.3以内,pH 7.5~8.3,溶氧8~10。在饲料中添加Ve、Vc或其它复合维生素,有利于减轻亲鱼的应急,促进雌鱼卵泡的发育成熟及排卵,促进雄鱼精子的发育和成熟。

在培育亲鱼过程中,须在池底设计安装一些洞穴供其躲藏,同时用避光的布等盖好池顶,一是起到避光的作用,二是防止其跳出池塘,造成死亡。切记不可用网具覆盖,以免斑鳠的鯺緾绕于网线上无法争脱导至死亡[2]。

6.6合格亲鱼的标准

雌鱼腹部鼓胀,触感柔软,可触摸到卵泡颗粒,生殖孔红紫色,外凸,仪器检测可见光亮的卵泡颗粒。雄鱼尾鮱较雌鱼红,生殖器呈倒三角形,淡红色。

斑鳠属于重要的经济鱼类,2019年以来,贵州名贵鱼类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贵州大学等相关单位致力于人工繁殖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研究发现,人工繁殖最大的瓶颈主要是斑鳠亲鱼的培育,只有培育出一定数量的合格亲鱼,其人工繁殖才能形成规模,其重要经济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参考文献

[1]覃桂金.斑鱯在广西人工繁殖成功[J].农家之友,2020(7):43.

[2]陈涛.斑鱯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综述[J].江西水产科技,2015(3):43-44.

[3]杨家坚,林勇,陈忠,等.斑鳠亲鱼营养饲料研制及培育效果的研究[J].内陆水产,2001,26(3):5-7.

(1贵州省罗甸县农业农村局陈继位;2广西金手指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麦克;3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蒙庆米;4贵州省罗甸县名贵鱼类生态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王仕刚)

猜你喜欢
雄鱼催产亲鱼
不同催产剂型对人工培育巴马拟缨鱼性腺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水产养殖(2024年3期)2024-03-26 18:03:20
半滑舌鳎基因编辑快速生长雄鱼通过现场验收
斗鱼为什么喜欢争斗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虹鳟伪雄鱼与正常二倍体群体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水产学杂志(2019年1期)2019-02-22 06:46:46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当代水产(2018年8期)2018-11-02 05:30:46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
加强春季亲鱼培育管理确保繁殖顺利进行
泰山螭霖鱼全人工催产繁殖技术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