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探究

2024-12-31 00:00:0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8期
关键词:养猪场驱虫病原体

生猪养殖行业是中国发展迅速的基础家禽养殖行业,目前,随着中国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小型规模的养殖场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考虑到养殖户经济收益,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小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要针对生猪养殖过程中一些常见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疾病带来的损失,进一步提升生猪养殖行业食品安全及经济收益。针对社会数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许多北方地区的生猪养殖人员往往对常见疾病缺乏高度的防范意识及正确的防范认知,针对常见疾病的处理手段也不够科学。为有效解决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导致的大面积死亡和快速传播问题,就必须要确保养殖人员及相关基层兽医部门能够提升重视程度,为有效解决小规模养猪场常见的疾病问题,需有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小规模养猪场中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且就小规模养猪场常见猪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小规模养猪场生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

1小规模养猪场中常见猪疾病暴发原因

廊坊市属于典型的北方生猪养殖区域,尤其在夏季及秋季交换时期,极易受到外界温度、环境的影响,导致生猪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应激反应。随着外界温度的骤然变化,生猪体内的菌群也会随之波动,这也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及散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病菌数量已经超过峰值后,常见的猪疾病就会快速暴露,并具备较强的感染性。通常情况下,小规模养猪场都处于偏僻的村镇,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的科学养殖意识较为淡薄,尤其在夏季炎热和潮湿的条件下,若不及时采用有效的清洁措施和消毒措施极容易导致病原体感染。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常见感染性猪疾病的暴发都是由于养殖意识不到位、清理不定期等引起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小规模农户在养殖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会在猪饲料中添加过多的抗生素及生长激素,这些生长激素缩短生猪的成长周期,可为生猪健康成长和后续繁育提供保障。但是若长期采用,极容易导致生猪体内堆积过多的抗生素及激素,甚至还会对生猪肝肾功能带来严重负担,导致生猪对于外界疾病和病原体的抵御能力持续降低。与此同时,在生猪饲养过程中,许多小规模养殖户没有掌握科学的养殖手段,甚至直接饲喂过期的饲料和未经消毒处理的饲料,这些饲料中包含霉菌及其他病菌会直接感染生猪的肠胃,还会随着生猪粪便在小规模养猪场中传播。最后,农村养殖户对于生猪疫苗接种意识不充分,一旦出现高危的感染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在不注射疫苗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疾病快速传播,对小规模生猪养殖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1]。

2小规模养猪场中常见猪疾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2.1消化系统疾病表征及治疗手段

生猪养殖过程中消化性疾病涵盖了细菌性腹泻类疾病及病毒性腹泻感染类疾病2种。生猪在感染病毒性腹泻疾病病原体后,其粪便会呈现出液体水样向外撒落,严重情况下生猪粪便会直接向外喷泻。若生猪感染细菌性腹泻类疾病,通常情况下粪便会呈现糊状。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养殖人员可以通过定期观察生猪粪便状态及颜色来判断生猪肠胃健康程度。若生猪体形消瘦、精神萎靡及食欲缺乏,首先要注重清洁猪圈,保证猪圈通风和干燥,做好消毒工作及灰尘处理工作,避免病原体入侵和大面积传播。

2.2猪呼吸道系统疾病表征及治疗手段

呼吸道系统疾病在暴发后大多数生猪群体都会出现食欲消减、气喘气虚、呼吸波动较大等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直接引发肺部严重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应用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及土霉素等药片快速控制呼吸道系统中的病原体。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也要注意做好猪圈通风及消毒工作,避免生猪养殖空间中出现病原体。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在寒暑交换季节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季节交换病原体大规模传播和感染。在治疗呼吸道系统疾病时可以利用20%土霉素每隔2 d体外注射1次,每个疗程需要注射5次。也可以利用抗生素药渣或干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入到生猪日常饲料中进行喂养,这对于呼吸道系统疾病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

2.3圆环病毒防治工作

圆环病毒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毒之一,这种疾病由亚型圆环病毒引起,一旦在小规模养猪场中爆发将会导致生猪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功能性障碍类疾病。第一,在小规模养猪场中引入种猪时,必须要注意检查种猪身上是否自带病毒。若种猪本身携带猪圆环病毒,必然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大规模暴发和传染,因此,在引入前必须要确保引入品种的身体健康,避免亚型圆环病毒的感染和入侵。第二,在生猪日常养殖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饲料营养,确保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也要注意控制生猪养殖密度。许多小规模养猪场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随意增加养殖密度,在通风及保暖条件不良的情况下,猪圈内部可能会出现环境湿热、通风不足、氧气不足等问题,这也会导致生猪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应激反应,同时,还会导致猪舍空气内部氨气浓度较高,为病毒传播和感染提供了温床。因此,必须要注重在日常养殖过程中的通风措施及干燥调控措施,这样才能够确保猪圈整体环境[2]。

3小规模养猪场中常见疾病的有效预防措施

3.1注重采用科学的喂养手段

饲料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基础环节,尤其是饲料配比,必须要根据季节变化、生猪不同成长阶段进行灵活变动。除此之外,饲料的新鲜程度也是决定生猪消化系统健康性的关键点,为确保饲料保持新鲜和干燥,应经常使用脱霉剂来减少饲料中的霉菌数量,在保障营养和健康的前提条件下也要注重饲料口感及安全性。例如在日常生猪喂养工作中,养殖人员可以通过利用电解多维、多种维生素元素、黄芪多糖等药物,保证猪饲料营养成分,进一步提升生猪机体抵抗能力。

3.2做好定期的疫苗接种工作

基层兽医站通过定期的宣传工作,使小规模养殖户都能够理解接种疫苗对于生猪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并根据生猪抗体水平和成长阶段采取不同的疫苗接种规划措施,避免疫苗接种与生猪本体的排斥性。通常情况下,生猪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应当服用相应的抵抗力药物来提升对于外界疾病的防御能力及自身的免疫力。但是,为了避免生猪长期服用药物体内产生抗体,在保障生猪日常服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下,还应注重定期疫苗接种工作[3]。在接种工作正式开始前,必须要保证各类型接种医疗器械的清洁性,并且需要在生猪饲料投放前进行接种工作。若在排查工作中发现生猪已经暴发疾病,就应该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在生猪身体健康恢复后再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也可以定期邀请基层兽医站人员进行免疫检测方式,判断疫苗接种是否对疾病抵抗有效。

3.3做好定期的驱虫措施

无论是生猪养殖区域、生猪饲料中都可能会有寄生虫及病原体,若生猪体内长期存在寄生虫,不仅会吸收生猪体内的营养成分,同时,还会导致生猪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小规模养猪户必须要采用积极手段应用各类型驱虫措施,避免生猪养殖区域内部出现寄生虫感染源头。可以根据小规模养猪场面积及实际养猪情况,采用定期驱虫及不定期驱虫相结合的方法,每3个月对养猪场的区域内进行1次驱虫工作。除此之外,在季节交替及气候变化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也应使用驱虫性药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于药物成分和药物使用量的控制,避免大量使用药物导致寄生虫体内产生抗体。

3.4通过药物注射的方式提升生猪的免疫力

在季节交替过程中及大规模疾病暴发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小规模养猪户生猪群体集体抵抗能力,可以采用营养成分药物注射的方式利用药补提升生猪的机体抵抗能力。通过研究发现,口服补盐液、可溶性黄芪多糖、亚硝酸钠维生素E及电解多维等成分都能够有效提升生猪机体抵抗能力,若在生猪养殖高危阶段体外注射这些提升生猪抵抗能力的药品,也能够切实提升生猪对于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但是在体外注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生猪体重及健康水平。可以通过定期为生猪注射免疫蛋白球或黄芪多糖的方式来帮助生猪抵御常见的猪圆环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呼吸道系统疾病等,在注射过程中,应将每日注射量控制在0.2 mg/kg,连续注射3~5次。

综上所述,廊坊市作为中国小规模养猪行业重要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长期的养猪经验。为了能够有效防范小规模养猪场中常见的疾病,可以通过定期注射疫苗、摄入营养类饲料和元素、做好驱虫工作及卫生工作等方式,确保小规模养猪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蓝伟忠.农村常见猪疾病预防和治疗[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6):61-62.

[2]刘永利.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J].畜禽业,2020,31(4):96.

[3]邓仕军.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J].畜禽业,2020,31(7):88.

(河北省廊坊市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周砚涛)

猜你喜欢
养猪场驱虫病原体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香榧驱虫述古今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8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26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7:58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