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黄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4-12-31 00:00:0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8期
关键词:灰霉病黄瓜温室

黄瓜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蔬菜。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一定的美容效果。黄瓜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受到害虫和病毒侵扰。尽管目前已有药剂防治,但其在黄瓜上极易产生杀虫剂残留,对食用安全性造成一定威胁。本文对温室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选种、种子处理、育苗、定植、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广大瓜农提供参考和指导。

1温室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大棚黄瓜种植主要以春、秋、冬3个季节为主,冬季和春天适合温室栽培,通常在1月末到2月底将其种下,直至植株生长到2个月后;黄瓜秧苗可以在1个月以后进行种植,大约5月拉秧。大棚黄瓜通常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进行种植,大约1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育苗,再过1个月可以收割,12月下旬到次年1月下旬就可以拔出秧苗。在秋季和冬季大棚黄瓜种植中,要加强温室内空气流通,以防高温损伤植株。本文介绍了温室大棚内黄瓜主要生产技术[1]。

1.1选种

在栽培黄瓜前,要进行选种。在选择黄瓜新品种时,要求其品质好、产量高、成熟快、多籽。另外,对植物抗病、虫害、免疫及环境的适应性也要求很高。通过对不同品种进行筛选,可以降低病害发病率,提高植株整齐度。

1.2苗期管理

从定植后到心叶开始成长的时间是缓苗期,要降低高湿的程度,同时要注意晨开风口、晚盖棉被,尽可能提高土壤气温,白天要保持室内气温在21~28℃,夜间气温不能少于12℃。根据室外环境的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在室外空气平均温度大于12℃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全天换气。

1.3苗床管理

黄瓜喜欢温暖,却不习惯高温。由于其喜湿性,而不能抗水淹,主要采取垄作、膜下暗浇等种植措施。育苗期:应保证日间室温为28℃,夜间为20℃。当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要进行适当调整,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在夜晚则要控制在16℃左右,此时地上温度就会稍微增高。在育苗时,必须按照规范的育苗周期,对育苗水温进行调整,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育苗[2]。萌芽期要注意给植株浇水,温度要保持20~25℃,以确保植株能成功出土,之后要注意光线,不能把室内封闭。若对土壤温度掌握不好,则对黄瓜生长有不利影响。

1.4苗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在黄瓜种植完后,要调节室内的温度。晚上房间温度要高于15℃,日间温度要控制在25~28℃。适时地给黄瓜浇水。从种植到最后收获大约需要喷4次水,及时施用有机肥料和磷肥。随着藤蔓成长,藤蔓需要被牢牢地绑在1个支架上。待到果实成熟时,应将日间气温保持在22~24℃,夜间气温保持在8~15℃。平时要做好温室大棚卫生工作,及时清除杂草,防止害虫和疾病发生。

1.5结瓜期管理

在黄瓜幼苗生长缓慢后期,可以采取控制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除去根瓜,确保幼苗期生长。在延长到开花过程中,要注意水分控制,花期要控制好水分,要保证温室气温在25℃以上,肥多水多,高温多雨,对作物健康有促进作用。在结瓜期7~8 d,每公顷追施尿素4 500 kg、钾肥3 000 kg、磷2 250 kg。在黄瓜生长7~10 d内,采用滴灌方式施肥,每公顷追施225 kg多元素肥和225 kg微生物菌剂,必要时还可以喷叶面肥。避免在下雨时浇水,最好在早晚气温较冷时浇水。待黄瓜苗生长到25 cm时,用吊蔓夹将尼龙绳绑在黄瓜的主茎条上,将其一端绑在上部的钢丝绳上。在苗期内,要注意修剪侧枝、卷须,做到一节一瓜、二节一瓜。当苗快到顶端时,要将其拉出,去掉下面的病叶。在阳光充足的天气修建叶子,有利于伤口恢复。

2温室大棚黄瓜常见病虫害防治

2.1霜霉病防治

生物疗法。可以采用2%农抗120可湿性粉剂200倍液进行喷洒,以预防病害发生。化学疗法。烟熏防治:每公顷用百分百净烟剂200~250 g。分放4至5个位置。在封闭大棚内用暗火熏蒸1晚,间隔7 d使用1次。降尘方法:每8~10d喷洒1 kg百分百菌清粉剂(或10%防霉灵)进行喷雾,每8~10 d喷洒1次。喷洒方法:采用58%甲霜灵锰锌、72%克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喷洒[3]。

2.2白粉病防治

三保奇花2 000倍加竹醋液100倍、200倍防治效果分别为100%,三保奇花2 000倍加竹醋液100倍、50倍防治效果分别达99.18%和55.68%,较单独使用三保奇花1 000倍(抑制率40.91%)预防效要好。结果表明:适量的竹醋液对农药三保奇花白粉病抗性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当其用量为常规剂量的1/2时,其控制效果更佳。生物疗法。喷洒2%农抗120可湿性粉剂200倍或2%武夷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药液,喷洒控制病害。采取物理控制措施。用27%高脂薄膜乳剂70~140倍或500倍小苏打预防和治疗。化学疗法。采用50%硫黄悬浮剂200倍或500倍多硫悬浮剂喷洒控制。

2.3灰霉病防治

2.3.1混配药剂对黄瓜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在黄瓜灰霉菌菌丝生长方面;三保奇花 2 000倍与竹醋液50倍的防效为88.83%,单一施用三保奇花1 000倍(抑制率79.61%)更好,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三保奇花2 000倍、100倍、200倍、1 000倍处理的控制作用可达7416%,比单用1 000倍(79.61%)的控制作用相近,两者都有显著差别,但没有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三保奇花2 000倍、竹醋液400倍处理,其抑杀作用分别为62.21%和仅用三保奇花2 000倍(62.08%)稍有提高。表明适量的竹醋液对农药三保奇花菌丝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即使只用普通剂量的50%,也能取得与之相同或更好的控制效果。

2.3.2混配药剂对黄瓜灰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混配药剂对黄瓜灰霉病芽孢的影响。三保奇花2 000倍、竹醋液50倍、100倍对黄瓜灰霉菌的孢子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单一施用1 000倍(相对抑制率99.5%)相近,无明显差别。结果表明,三保奇花2 000倍配以竹醋液200倍处理,其种子发芽受抑的比例为63.5%,而仅用2 000倍处理(种子发芽受力60.41%)则稍好。三宝奇花2 000倍配上竹醋液400倍的种子发芽抑制,只有12.7%的发芽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适量的竹醋液对农药三保奇花芽孢的抑制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即使只用常规剂量的50%,也能取得与之相同或更优的控制效果。

2.3.3植物源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原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植物源提取物对灰霉菌的控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灰霉菌的生长发育和芽孢的发芽来实现的。从不同的提取物对灰霉病的影响来看,无论是哪种提取物,其总体防治效果均较差,仅在较高浓度下才能有效控制灰霉病。而醋菖漫提液在50倍浓度下的抑菌作用最强,3 d后菌落直径基本不变,最高为79.23%,与药剂三保奇花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别。其次为醋辣(64.86%)、醋槟(63.74%)、醋姜提取物(62.46%),但与对照组比较,其控制作用明显低于三保奇花的功效,且达显著水平。醋蜜提取物对黄瓜灰霉菌病的抑菌效果最好,50倍浓度下,对黄瓜灰霉菌病抑制率达39.94%;醋姜提取物和醋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分别为30%~40%,只有三保奇花1 000倍的浓度50%。植物源提取液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下降而快速下降,200倍以上的植株提取液对真菌的抑菌作用均小于10%,400倍醋姜提取物则表现出相反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当处理浓度过小时,植株源提取物无法达到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

2.3.4灰霉病其它治疗方法

生物疗法。采用2%武夷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进行喷洒,以防止病害发生。化学疗法。烟雾法:每公顷可用百分百净烟剂3 000~3 750 g熏1晚,或用10%敌杀死3 750 g烟雾3 h进行预防。降尘方法:每公顷可用0.5%万霉灵粉剂(或百分百菌清粉剂)喷雾进行控制。药液喷洒:用65%甲基霉灵乳油800~1 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 500倍液、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速克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4蚜虫防治

2.4.1醋蜜混合液对黄瓜蚜虫防治

在黄瓜上喷洒醋酸--蜂蜜混悬剂可以有效防治黄瓜蚜虫,随着喷洒剂量的变化,其对棉蚜的控制效应也不相同。以50倍、100倍、300倍的醋液蜂蜜混合液配比,对受虫危害比较大的黄瓜,3~7 d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主要是新生的若蚜,老蚜大多死亡。而控制组蚜量则明显增多。但用药7 d、50倍药液处理后,叶片开始变黄,表明50倍药液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利作用。在药剂处理7 d后,对黄瓜蚜虫的控制作用大于50%,而药剂处理后7 d,其对黄瓜蚜虫的控制作用优于对照。因7 d未用药,10 d后,蚜虫大规模爆发,控制组蚜量是实验初期的3倍以上;尽管各品种间的蚜量均有提高,但总体上只有对照组的一半左右,说明醋液蜂蜜混合液对防治棉蚜种群生长有效。

3黄瓜蚜虫的其它治疗方法

采取物理控制措施。采用银灰色塑料薄膜或在棚圈周围挂上银色塑料条带,也可以采用黄板诱(在30~40 cm厚的硬纸板上抹上润滑油,间隔7~10 d再刷1次),或者采用黄蜡纸,悬挂于行间或株间,高于植株顶端;每公顷起吊450~600株。生物控制措施。常用药剂有1%苦豆子悬浮剂5 000倍液、7051杀虫3 000~4 000倍液、10%烟碱类1 000倍液等。化学控制措施。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10%吡虫啉1 500~2 000倍液、3%噻嗪酮3 000倍液进行喷雾。

总之,筛选抗病的黄瓜优良品种,掌握育苗、嫁接等关键技术,对温室大棚温度和肥料进行调控,是实现温室大棚黄瓜高产的关键。在实践中,要结合当地条件,选用适宜的化肥,适时地进行通风,合理调节大棚温度和湿度。在病虫害防治上,应以防病为先,在无病期喷洒杀菌剂。

参考文献

[1]晏玉霞.大棚黄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2(21):43-45.

[2]丁瑞荣,李桂香,迟瑞苹.大棚黄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3):73-75.

[3]吴革瑛,张文华,刘娜等.大棚黄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4):52.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张晓红)

猜你喜欢
灰霉病黄瓜温室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6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9期)2021-09-24 11:57:06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8期)2021-09-06 11:36:44
清新脆嫩的黄瓜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02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我喜欢黄瓜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28
摘黄瓜
简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新农业(2016年15期)2016-08-16 0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