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菌核病是目前影响桑椹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的危害,本文使用浓度45%唑醚戊唑醇、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植力源)单独喷施和45%唑醚戊唑醇与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植力源)交替混合施用、比例混合,使用浓度均为1 000倍液、500倍液清水作为对照展开果桑桑椹菌核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5%唑醚戊唑醇与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植力源)交替和混合使用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97.80%。近年来,桑树多元化利用受到人们的关注,果桑栽培与开发也日趋兴盛,不仅给广大居民和游客带来新的采摘乐趣,同时也给种植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河南省濮阳市濮北示范区旅游景点班家小镇及其附近的居民村落果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根据笔者团队调查,本地班家小镇及其周围的村落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果桑品种主要为大10,该桑果具有高产、优质、口感好等优点,缺点是不抗桑椹菌核病(俗称白果病)[2]。桑椹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影响桑果的产量和品质,是制约果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2023年5月份,河南省濮阳市农林科学院接到示范区班家桑农的求助电话,讲述桑椹发生大面积菌核病病害,为此,笔者团队从农药选择、浓度配比、防治时间和喷药等方面进行了桑椹菌核病不同药剂组合的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果桑品种:大10,每公顷桑园栽2 550株,树龄8年。试验地点:河南省濮阳市示范区班家小镇桑园。
1.2试验药剂
45%唑醚戊唑醇水剂(江苏如东县化学有限公司产品),每公顷喷施药液量225 mL;植力源水溶性肥料(河南濮阳市农林科学院研制),每公顷使用375 g。所用45%唑醚戊唑醇水剂药剂为市售[4]。
1.3试验方法
分别以45%唑醚戊唑醇1 000倍液、植力源1 000倍液单独喷施、45%唑醚戊唑醇1 000倍液与植力源1 000倍液交替施用、45%唑醚戊唑醇1 000倍液与植力源1 000倍液按1:1比例混合施用,以清水作对照,设置7个处理开展桑椹菌核病的田间防效试验。每10棵设为1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试验小区行长10 m,株距1行距2 m,小区面积20 m2。桑园采用高压喷雾器常规喷药,以桑叶正反面、桑树树干及地面喷湿为度,按试验设置不同农药品种和浓度,桑椹收获前25 d停止用药。试验设于露天,风雨天气不喷药,见表1。
1.4发病率调查
在桑椹刚转红时标记挂牌,每个处理选取3根枝条,调查每根枝条的桑果总数和发病数,调查完成后摘除发病果,计算各处理区桑椹菌核病发病率和防效,后期根据发病情况及时调查。利用SPSS软件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对各处理的最终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校正防效(%)=[(对照区发病率-药剂处理区发病率)/对照区发病率]×100。
2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表2),不同药剂处理区发病率为0.66%~1.40%,防效达95.35%~97.80%;对照区发病率最为严重,发病率达 30.13%;处理3药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7.8%。与对照区发病率比较,不同药剂处理区均能显著降低桑椹菌核病发病率,增强防治效果,各个药剂处理区之间不存在差异性,其中采用45%唑醚戊唑醇1 000倍液、植力源1 000倍液、45%唑醚戊唑醇与植力源1 000倍液混合喷施、45%唑醚戊唑醇与植力源1 000倍液交替喷施,对预防桑椹菌核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其中采用45%唑醚戊唑醇与植力源1 000倍液比例混合喷施防效最高,效果达97.80%,说明春季果桑开花期45%唑醚戊唑醇与植力源1 000倍液交替混合喷施可有效防治桑椹菌核病。
桑椹菌核病俗称“白果病”,病情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桑田,椹果变白、发硬,传染性强,发病范围广,据报道该病害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安徽、山东、辽宁、云南等果桑种植区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不仅降低桑葚品质,严重者导致桑葚脱落,甚至绝产,是当前制约果桑产业发展的重大因素[5]。目前,农业生产上多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桑葚菌核病,以往研究表明防治桑葚菌核病,药剂混合使用时防治效果高于单一药剂使用效果[6]。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能显著降低桑葚菌核病发病率,且采用45%唑醚戊唑醇与植力源1 000倍液交替混合喷施使用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最好,且不易产生抗性,对果桑大10的果、叶均未产生药害症状。
参考文献
[1]俞燕芳,邓真华,曹红妹,等.不同起始防治时间对桑椹菌核病防治效果研究[J].蚕桑茶叶通讯,2020(5):5-8.
[2]邓真华,彭晓红,杜贤明,等.不同药剂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研究[J].中国蚕业,2014,35(3):33-35.
[3]杜贤明,邓真华,叶武光,等.不同药剂及其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试验[J].蚕桑茶叶通讯,2015(4):1-3.
[4]吴福安.桑椹菌核病病原及病害防治技术综述[J].蚕业科学,2012,38(6):1099-1104.
[5]孙雅楠,哀嘉彬,唐爱妙,等.浙江桑葚菌核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对4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J].果树学报,2020,37(12):1934-1940.
[6]吴国富,钟志成,蔡丹桂.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治与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效果试验[J].中国蚕业,2016,37(1):20-22.
(河南省濮阳市农林科学院刘晓帆,张力,马盼盼,牛娜,周娟丽,阎淑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