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4-12-31 00:00:0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8期
关键词:大田害虫养分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粮食需求的日益紧迫,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玉米作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不仅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还在畜牧业、工业生产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紧张及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为了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势在必行。

1土壤管理与改良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优质土壤能够为玉米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土壤管理与改良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

1.1土壤测试与施肥方案制定

在大田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进行土壤测试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土壤测试可以准确地了解土壤养分含量、pH值、质地等情况,从而为合理的施肥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测试通常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营养元素含量、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的酸碱性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土壤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对不同养分的测定,可以帮助确定哪些养分处于缺乏状态,从而为针对性施肥提供指导。基于土壤测试结果,农业专家和从业者可以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施肥方案应考虑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养分需求,以及土壤中已有的养分含量。此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灌溉水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确保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养分,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不仅需要注意氮、磷、钾等元素的施用,还要关注微量元素的供应,确保玉米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能够得到全面的营养支持[1]。

1.2翻耕与有机物添加

为实现大田玉米高产栽培,土壤管理与改良至关重要。翻耕与有机物添加是关键步骤,有助于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提升玉米生长质量与产量。在翻耕时,需选择适当的时机,通常是在农作物收获后或秋季结束时进行。通过深耕翻动土壤,不仅可以打断土壤层次,促进通气和水分渗透,还有助于减少土壤板结,改善根系伸展的空间。与此同时,翻耕也能将秸秆和植物残渣混合至土壤,为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更好的条件。添加有机物时,农家肥、腐熟堆肥等都是优质的选择。此外,适量的绿肥也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有机物不仅能改善土壤质地,还能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激活土壤微生物活动,进而促进养分的释放和循环利用。有机物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1.3灌溉与水管理

合理的灌溉制度在大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生长状况。定期测量土壤水分是确保合理灌溉的基础。通过使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或其他测量工具,农民可以准确监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确定作物根系所需的水分量及灌溉时机。根据土壤水分测量结果,可以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从而节约水资源并提高灌溉效率。同时,采用适当的灌溉方法十分关键。滴灌、喷灌和地下滴灌等高效灌溉系统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确保水资源被有效输送到作物根系。这些系统还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精确调控,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此外,灌溉制度应与作物生长阶段相匹配。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物对水分需求不同。在播种期、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等关键时段,需要增加灌溉水量,以满足作物需求。在其他生长阶段,可以降低灌溉水量以节省水资源。因此,了解作物生长周期和水分需求是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的重要依据。

2选种

合适的品种对于玉米高产至关重要,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

2.1抗逆性强的品种

在大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选种是关键环节之一。选种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玉米能够在特定地区和气候条件下取得最佳产量。

品种抗逆性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玉米可能面临干旱、病虫害等各种逆境。因此,选择具有良好抗逆性的品种可以在恶劣条件下保持较稳定的产量。这些品种通常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病虫害抵抗力及耐受温度变化的能力。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高产稳产的目标。同时,考虑品种适应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都存在差异,在需要选取适应性强的品种。这些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长条件,充分发挥其生长潜能,从而达到更高的产量。适应性强的品种通常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养分,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并在有限的水资源下保持较高的生长活力。此外,还需考虑品种的整体品质和农产品市场需求。在选种时,除了追求高产,还应关注其食用品质、加工性能及市场竞争力。选择具有良好口感、营养丰富的品种,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根据市场对玉米产品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宜加工的品种,可使农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3]。

2.2优化种植密度

针对不同品种和生态条件,应进行科学的田间试验,以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范围。这需要考虑到土壤类型、气候特点、品种特性等因素。通过试验,可以找到适合当地环境的种植密度,从而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玉米植株的生长潜力。同时,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采用分层调整种植密度的方法。在同一块田地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土壤质地、水分分布等差异。可以将田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以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这种分层调整可以更精细地满足玉米植株的生长需求,进而提高产量。此外,根据品种生长特性,合理控制植株间距,以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过密的种植会导致植株竞争土壤养分和阳光,影响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因此,在确定种植密度时,应考虑品种的生长速度、分枝情况等因素,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生长,减少互相竞争。

3病虫害防控与管理

3.1轮作与间作

采用适宜的轮作和间作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在田地中的积累。通过在不同的生长季节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避免同一种作物持续种植引发的病虫害暴发。例如,将玉米与其他不同寄主作物轮作,有助于打破病虫害生命周期,减少害虫和病原体在土壤中的滋生和传播。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轮作作物,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从而避免病虫害。一些作物可能会释放特定的化合物,对某些病原体和害虫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其发生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还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减少玉米连续种植所导致的养分耗竭问题。此外,轮作与间作还可以促进生态平衡。引入不同的作物可以吸引多样性的天敌和益虫,从而控制害虫种群增长。这种生态调节可以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并有助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

3.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是引入天敌和益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原体。在玉米田中,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昆虫或益生物,如瓢虫、寄生蜂和捕食性线虫,来帮助控制玉米田中的害虫。这些生物会捕食或寄生在害虫体内,从而减少害虫种群数量。通过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爆发,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同时,选择适合的生物防治天敌和有益生物对抗特定的害虫或病原体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实际田间栽培中根据害虫和病原体种类和数量,有针对性地引入适宜的生物控制措施。此外,生物防治技术还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生物控制效果。农民应定期检查田地,观察害虫和病原体的情况,以确保生物防治天敌和益生物的有效性。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再次引入或调整生物防治措施,以保持控制效果[4]。

3.3生态防治

建立生态多样性是生态防治的基础。通过在农田周围或内部引入多种不同植物,包括花卉、草本植物和树木,可以吸引多样性的昆虫和益生物。这些天敌和益生物将帮助控制害虫数量,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这种生态多样性还有助于改善土壤质地和水分管理,提供栖息地,促进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农田稳定性。同时,采用适宜的生态工程措施有助于提高生态防治效果。例如,可以建立昆虫的种植庇护所,如昆虫酒吧和昆虫饲养场,以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此外,可以设置人工巢穴来鼓励益生物在农田中繁殖。这些工程措施有助于增加益生物数量,进一步控制害虫。

3.4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

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是病虫害防控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方法。通过系统培训,使技术人员熟悉最新的农业科技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其次,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让技术人员在实际田间操作中逐步掌握有效的管理技巧。同时,引入跨学科知识,如生态学、气象学等,帮助技术人员更全面理解和解决问题。此外,促进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和案例,能够提升整体水平。继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技术发展的变化,也是提高专业能力的关键。通过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民,推广先进的病虫害防控技术,从而实现农田病虫害的有效管理。

随着大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农业生产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从而促进农业生产高效、高质量发展;其中,科学种植途径可以满足作物需求,提高产量稳定性,另外采用生态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为农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德会.大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业,2020(7):9-10.

[2]徐文龙.大田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3,33(12):129.

[3]苏南南.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大田玉米高产栽培中的有效应用[J].种子科技,2023,41(13):72-74.

[4]齐辉.大田玉米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J].种子科技,2023,41(11):35-37.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张鑫鑫)

猜你喜欢
大田害虫养分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好孩子画报(2021年9期)2021-09-26 12:26:31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8:54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养分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海峡姐妹(2020年1期)2020-03-03 13:35:54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海峡姐妹(2019年1期)2019-03-23 02:42:46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9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