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岙岛位于浙江省三门湾口东侧、石浦镇西南约14千米处,距离高塘岛乡集镇区约15分钟路程。花岙岛四面环海,向北隔珠门港与金高椅村相望,是国家级海洋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花岙岛陆地面积约16平方千米(含新增滩涂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9.86千米,平地占三分之一。
海洋公园总体构造表现为一小型破火山,在破火山的中部发育有火山穹窿。园区的破火山构造在卫星影像上平面形态呈一椭圆形,由两个环带组成,外围环带北部至高塘岛北部,东部至南田岛附近,南部和西部隐没于海平面以下的港湾,面积约20平方千米。内环为火山喷发中心,位于花岙岛,北起软岙—穿礁山脊,南侧、西侧至海域,东至雉鸡山鞍部,面积约5平方千米,中央为雉鸡山侵入岩穹。
自然资源
花岙岛自然资源丰富,各类资源体系均集中在岛屿及其周边海域。
地质景观资源。花岙岛是省级地质公园,地质景观资源丰富。柱状节理群,由熔结凝灰岩发育而成,历经海水冲刷、土层和岩层崩落,完整剥离后才能完全显现。花岙岛西南沿岸的大量柱状节理群是独特的地质景观资源,规模庞大、结构独特,实属罕见。
旅游资源。花岙岛因多花多岙而得名,全岛有36岙、108洞,岙岙有“景”,洞洞有“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气势恢宏的中心式火山岩原生地貌海上石林、神形巨岩大佛头、五色玲珑鹅卵石滩、奇特的蜂窝岩、日月并行吞吐洞、仙子洞、千年古樟桩、张苍水抗清兵营遗址等独具特色,素有“海琢石空、精巧峻险”之称。
海洋文化资源。花岙岛是国家级的海洋公园,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渔村,从村落形态到建筑风貌,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风情。此外,几百年来花岙村一直以海洋渔业为主要产业,保留了很多具有当地特点的民俗风情活动和生活,尤其是保留至今的庆典活动和祭祀活动,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植物资源。花岙岛处于中亚热带常绿林地带,岛上山峦叠翠,植被覆盖良好,主要植物有马尾松、黑松、木麻黄、香樟、毛竹等。花岙滩涂上多株古香樟树以及2013年首次在花岙岛发现的现存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松叶蕨,均堪称“植物活化石”。
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花岙岛共有鸟类16目46科96属157种,总数量约2万只,以雀形目鸟类科数量和种类数量占比最多,其中列入各类保护名录鸟类14目30科65属104种。总体上,湿地和整个花岙岛以丘鹬科鸟类种类最多,其次为鹟科、鹭科等,村庄和山地以鹟科鸟类种类最多,其次为鹭科或者鸫科。在花岙岛鸟类群落居留型组成上,种类和数量均以留鸟占优势,种类上,旅鸟占比也不少,尤其是在村庄和山地区域,湿地区域冬候鸟种类数比较多;数量上,留鸟数量占优势,整个岛屿、村庄以及山地区域夏候鸟数量也比较多,而湿地区域冬候鸟数量相对较多。从花岙岛鸟类群落鸟类居留型组成来看,没有明显的迁徙中途停歇地特征和越冬栖息地特征。岛上有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0目19科24种。哺乳动物包括刺猬、普通伏翼、黄鼬、褐家鼠、小家鼠、华南兔和野猪;爬行动物包括巴西红耳龟、蹼趾壁虎、石龙子、堰蜓、北草蜥、黑眉锦蛇、滑鼠蛇和舟山眼镜蛇;两栖动物1目3科6种,包括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泽陆蛙、黑斑蛙、饰纹姬蛙和牛蛙等。
历史人文
历史渊源。花岙岛上多花多岙,亦名大佛岛,因岛北一巨岩雄伟挺拔,形似大佛而得名。早在南北朝时就被道家称为“南天七十二福地”,“海上十洲”之一。唐代时即有居民,明洪武间被封禁,清光绪年间准令开禁,始有居民迁入,先属南田招垦局,后属南田抚民厅。1912年属南田县蓬莱区,1929年属三门县南田区,1956年属高塘乡,1962年撤区后改属石浦区,1967年撤区后直属县,1972年复区后复属于石浦区,1984年改高塘乡为高塘岛乡,属高塘岛乡。
名人文化。花岙岛上的悬岙兵营遗址,是张苍水抗清事迹和英勇精神的见证。南明儒将张苍水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与于谦、岳飞并称“西湖三杰”。花岙岛现有兵营遗址、遗迹多处,于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张苍水兵营遗址,为保存相对完整的古代军事营地或军事基地,省内已无他例,国内也不多。遗址分高渡岙兵营遗址、雉鸡山兵营遗址、花岙山军垦梯田。高渡岙兵营遗址,坐落在雉鸡山与北面山之间,地势平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兵营遗址城更垣石墙、兵营石墙基本可辨,但营域不很规则。营内约有营房旧址30间左右,南北各辟有城门。城西有一地洞,宽1米余,深约2米,城外西北有防敌关隘建筑。雉鸡山兵营遗址在海拔308米的雉鸡山山顶南坡。
养生文化。花岙渔村不但风景如画,更以其村民多健康长寿的养生文化而令人着迷。岛上居民不足900人,而村中近年来10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5个,90岁以上的老人有13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人,花岙岛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
民俗文化。花岙岛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唐代时即有渔民在此以海为生,流传下浓郁的渔家文化风情。
保护开发
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工程为2016年度中央海岛和海域保护资金支持的宁波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子项目,2016年11月30日自然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予以批复(国海办字〔2016〕612号)。项目由宁波花岙岛蓝色海湾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和建设,项目预算总投资1.76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岛体整治与修复、生态旅游和文化保护建设、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及生境保护、海岛监视监测站点建设、海岛生态环境调查等。
随着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工程投入运行,一个美丽的蓝色海湾逐渐显现。岛体整治与修复工程实施后,沙滩铺沙合理,公厕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天作塘卵石滩重现了昔日的自然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滨海亲水体验之旅;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工程完善了花岙岛上的配套基础设施,环岛绿道、步道和栈道设计合理,路面平整,路基坚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齐全完备;海防文化公园与兵营遗址的修缮,让海岛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海岛监视监测站点的建设,为研究人员开展观测或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条件;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的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深入调查,为海岛监视监测基础数据库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