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华山,是一座美丽的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是一座地理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大山。山之旷野是那孕育历史、繁衍儿女的关中大地,多情的渭河千百年来不息流淌。登华山,每一步都可以领略到千年风华,每一眼都仿佛能够穿越时光,走进古老的传说,如同踏上一场灵魂之旅……
晨曦破晓,一缕金光照亮东方,站在华山脚下,苍山松柏宛若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勇士。凝望着远处的山川,轻雾弥漫,如梦如幻。山峰若隐若现,山路蜿蜒而上,石阶崎岖不平,延伸到悬崖峭壁深处,让人心生敬畏。这一刻,我仿佛置身于神话之中,感受到华山的神秘力量,心头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渴望与这座山峰亲近,体验它的雄奇壮丽。
我选择的路径是北上西下,乘坐北峰索道上山,沿途游览北峰、西峰、南峰、东峰、中峰后,再乘坐西峰索道下山。
缆车凌空而起,一座座峰峦迅速闯入眼帘,只一会儿工夫,人已悬在万峰之上。挺立如剑的峰峦渐渐露出了峥嵘,薄雾笼罩下的华山犹如仙境一般,“玉石似剑刺苍穹”的美景渐次展现在我的眼前。从空中的视角,俯视华山的险峰峻石,如同刀劈斧削,甚为震撼,我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叹服。迎面一堵白色巨岩扑来,上面垂有整齐的纵列弧线,看去犹如一条斜面瀑布倾泻而下。前望山巅,五峰攒聚,恰似莲花涌瓣。
越过回心石后,即是华山第一险道——千尺幢和百尺峡。千尺幢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数百级台阶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脚掌的三分之一。举头一望,千尺幢屹立如一名勇士守关,万夫莫开。千尺幢往上看,只见一线天开,往下望如深井,百尺峡石壁峭立,通道狭窄,且有悬石。明代顾端木有诗状其险曰:“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出百尺峡,过仙人桥,又走上一段险路,传说是太上老君牵来青牛在这个陡壁处犁出的,故名老君犁沟,又走过聚仙台,就到了一个石头亭子,当年智取华山的电影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是北峰绝顶,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站在北峰峰顶,对望东峰、南峰、西峰、中峰,一览无余。朝东望,便是著名的潼关,紧扼华山与黄河之间的狭窄通道,卡住豫陕之间连接的咽喉。
苍龙岭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是连接北峰到西峰、南峰等主峰的唯一道路。这里可以算是华山上的一条天路,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穿过擦耳崖,前方忽然亮出一道斜向山壁,直直的一条路径通向远处山峰顶端,一眼望去就像一条苍龙卧伏,故名苍龙岭。从苍龙岭到达西峰南面,有一道长长的山脊——青龙脊,这里游人摩肩接踵,两侧是万仞悬崖。越过青龙脊,到了斧劈石,据说这里是沉香劈山救母处,此处不仅有宝莲灯,还有劈山的长柄巨斧。再往上是翠云宫,翠云宫之上就是莲花峰石顶。
西峰最高峰峰巅有巨石覆瓣,像一朵莲蕊未展,故有莲花峰、芙蓉峰之称。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有“石作莲花云作台”之句,就是指此。“华山者,花山也。”西周时期的金文字体里,“华”的字形就像一朵花,有花瓣、花萼、花托和根茎,所以说“华”是“花”的本字,花又与明丽、绚烂、辉灿的感觉相连通,因此自古“华”字又作华美、光华、光辉。莲花峰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也是观景最佳胜地。亘古的华岳,坐观世事更迭,阅遍人间冬夏。
华山上的土很少,整座山岳就是一块硕大的花岗岩。如果从天上向下看,华山就像一个耸峭的奇石盆景。因为只有巨石崖壁,所以华山从整体上看,颜色是灰白色的,又由于石缝里顽强地生长出松树和灌木,远远看去,灰白石壁又像是被墨绿色的笔道所皴染。
莲花峰峰顶下,还有三个看点,一是巨灵足,在西峰屈岭南端西侧,崖畔有一天然石臼,形若足迹,相传为劈山导河的巨灵神留下的足迹。二是神龟探海,突出的石头形状极像一只巨龟翘首远望,其下绝壁万丈,却又是气象万千。三是绝壁巨岩上的杨公塔。1931年春,杨虎城将军游览华山,下山后对华山诸景赞不绝口,杨母听后对游华山也表示了极大兴趣。于是杨虎城着手整修山路,于险处皆加索置栏。秋后陪同母亲登临太华览胜,为纪此游,杨将军于落雁峰上修亭一座,人称杨公亭,并于东峰、西峰各建塔一座,遥相呼应,人呼杨公塔,将军孝母之心可鉴。此处偏北就是舍身崖,久远地流传着另一个孝子的故事。
西峰下来去南峰,途中有“炼丹炉”,传说太上老君和铁拐李曾在此炼丹。南天门外是万丈绝崖,就在绝崖中间,横出一条长空栈道,那是登华山最为险要的路段所在。南峰最高峰叫落雁峰,海拔2154.9米,既是华山最高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为“华山元首”。这里奇崖突兀,峰切峦削,险拔峻峭,直指苍穹。登顶极目,祥云缭绕,远处的山峰,缥缈如仙阙,若隐若现,万山攒聚,云气横流,只觉天近咫尺,可摘星斗。黄河渭河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
落雁峰上还有一处景点“华山论剑”石碑,四个大字是金庸先生所题。来到华山论剑处,面对悬崖峭壁,听着松涛怒吼,仿佛看见当年武林豪杰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豪杰的壮志凌云和铁血柔情。
南峰下来转东峰、中峰。东峰杨公塔为四面,东面有杨虎城亲笔书写的“拓迹巍峨”,南面是“高掌远跟”,北面是“万象森罗”,西面是“众山之长”。杨公塔峰顶有一平台,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中峰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又被称为玉女峰。此次登华山行程仓促,时间有限,又错过日出之时,只得匆匆登顶东峰、中峰,来不及仔细观赏,就直接转西峰下山,不无遗憾,且待下次再游华山。
缆车从万丈绝壁顶端猛然跃下,滑行在直壁立崖间。尽管有些疲倦,但还是依依不舍,我透过缆车玻璃窗观看华山,只见绝壁撑天立地,壁面白石嶙峋,奇松怪柏挺峙其间,或如白色瀑布挂壁,或如水墨壁画晕染,正如一幅自然曼妙的国画。
华山之美,是千姿百态的,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而它的险,独一无二。华山既谱写出了中华之魂,又不失婉约秀美,宛如水墨丹青般清新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