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生精神内蕴,造就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但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普遍与专业教育相互脱离、各自独立,并且产生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模糊、劳动观念薄弱、劳动教育载体形式单一和实践机会缺乏等问题。新时代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存在关联性,为两者高度融合提供了可行性与必要性。应根据时代需求,重构教学体系,通过明确劳动教育核心目标、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搭建形式多样实践平台和设立校企合作共赢模式,将劳动教育与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教育;劳动教育;新时代;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6-0120-04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nrich their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cultivate their correct values, but at present,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generally independen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vague teaching goal, weak labor concept, single form of labor education carrier, lack of practice opportunities and so on. In the new era,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labor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for the high integration of the two.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 teaching system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by defining the core objectives of labor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labor education, building various forms of practice platform and establishing a win-win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labor education; new era;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goal
劳动教育是劳动和教育的结合体,其内涵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全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提出新要求,要求学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所以畜牧兽医专业开设劳动教育课不能千篇一律地生硬照搬其他一般的劳动教育课,而应该具有其专业特色。新时代畜牧兽医行业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需要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的要求:善于生产和经营管理,具备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抗压能力强和吃苦耐劳等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1]。在畜牧兽医行业工作中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积极性,踊跃投入劳动工作,积极塑造劳动精神,促进劳动品质的形成,是新时代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坚定扎根岗位的重要依托。因此,对新时代畜牧兽医专业劳动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思考与分析,将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为畜牧兽医行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 "新时代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1.1 "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落脚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是学校师生的共同使命。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劳动觉悟和更强的劳动能力[2]。中国是一个劳动人民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也是亿万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开创、共同奋斗的劳动史。因此劳动教育作为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教育方式,对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劳动教育的融合为培育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拓展了思路,让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脱离单调的理论教学,参与到实地劳动实践中,切实领悟专业学科背后的深远价值。畜牧兽医专业是农学的一部分,要求学生重视专业技能与劳动实践的结合,在热爱农业劳动中达成一定的教育效果,这为开设劳动教育课提出了更高要求[4]。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塑造高尚品德,也有助于学生施展才华、积功兴业,成为新时代优秀劳动者。
1.2 "劳动教育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内蕴
劳动精神是指学生对待劳动所具有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其表现在劳动过程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和精神品质,体现在劳动者的理念、态度、品德和习惯上[5]。劳动精神是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奋斗中总结凝聚而成的精神财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必须在实践和教育中重视劳动精神的感悟,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我,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内蕴,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培育学生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朴实勇敢、自立自强、勤奋坚强、勇于克服困难和乐于奉献等优秀精神品质。对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应以劳动教育的精神内蕴作为助推器,在畜禽的育种、饲养、疾病防控等工作中形成本行业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培养迫切学习技能的实践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丰富的精神内涵推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1.3 "劳动教育造就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强化德育,造就正确价值观念具有巨大意义[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劳动创造了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新时代大学生应该为劳动而感到光荣、为劳动而感到自豪。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更加理解社会主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新时代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劳动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模糊
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充分体现了劳动可促进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统一性,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实现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目标的焦点之一[7]。如果忽视劳动教育教学的目标,容易使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模糊,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甚至异化,背离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方向,转向成为体罚方式、休闲手段、才艺秀场等[8]。还有的高校把“劳动”仅仅看作提升个人技能的手段,只注重其物质价值,而忽略了劳动也能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没有对劳动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致使劳动教育的目标与“育人”的本质完全脱节[9]。模糊的教学目标难以探索长效的工作机制,难以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更难以打造积极育人的氛围。而明确正向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高校检验课程教学质量和达成指向性强的课程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提升全面育人成效。并通过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树立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发挥劳动教育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指引作用,以培育符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2.2 "劳动教育的劳动观念薄弱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并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没有系统地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念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甚至社会各界对劳动观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在学校里,体力劳动常常被当作是一种惩罚学生的手段,这已经完全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抑制了学生对劳动教育内在价值观念的体会与思考,与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和使命背道相驰[10]。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产生抵触和排斥的心理,从而冲淡学生美好劳动意识的挖掘和阻碍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塑造;在家庭中,部分家长总把劳动窄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认为劳动教育是学生的额外负担,与学生的日常脑力学习毫无关系;在社会上,部分人出现不爱劳动、劳动能力较差、劳动观念十分淡薄等不良现象,甚至有的人轻视劳动和劳动者,不知爱惜劳动人民用汗水与辛劳换来的劳动成果。劳动观念的机械化导致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劳动的认知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11]。这不仅是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观念认识的缺失,也是对劳动教育内涵正确解读的错位,致使劳动教育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彰显。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受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启发,把劳动看作创造世界、创造历史,以及创造未来的实践活动。应该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与畜牧兽医专业相融合的实践课程,帮助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转变畸形的劳动观念,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学生领悟到劳动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石。
2.3 "劳动教育的载体形式单一
当前,大多数高校主要以学校自建的劳动教育基地作为实践载体,形式单一。有效多样的劳动实施载体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保障,大力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才能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劳动的实践需求,更彻底地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因此,高校应该拓展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载体,以多种形式积极走出校园,引导学生去接触相关专业的产业结构中的新事物,挖掘学生的新动力,让学生保持思考与好奇。当然,劳动教育的载体不能和专业教育脱节,如果劳动教育的载体与专业教育相互孤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没有合适的载体作为劳动教育的依托,容易让学生感觉十分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12]。因此,在专业实践中融入劳动教育,打造多元化劳动实践平台,开展创造型日常生活劳动、专业型生产劳动和公共服务型劳动,使劳动教育融入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路径。
2.4 "劳动教育的实践机会缺乏
高校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机会缺乏重视,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有限,而劳动教育教学课时不足和质量不佳,严重影响了学生劳动经验的积累[13]。对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来说,尤其是参加专业性生产劳动的经验较少,在养殖基地、企业、农场的实践机会少,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专业技能,致使劳动教育教学陷于虚化和弱化。因此,高校必须更加重视劳动教育的实践,增加创新型劳动场所和劳动场景,增加劳动教育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加深学生的劳动印象,激发其对未来就业的兴趣。
3 "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体系
3.1 "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
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首先要深刻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为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从建立对劳动的思想认知、形成对劳动的情感认同、养成劳动技能与习惯三个层面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思想认知上,使大学生系统性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在情感态度上,养成对劳动正向健康的情感认同,树立热爱劳动和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品质;在技能与习惯上,自觉提升基本劳动技能,积极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由此,明确畜牧兽医专业劳动教育的教学核心目标,围绕目标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劳动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畜牧兽医专业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范化与系统化的相统一。
3.2 "优化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
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是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应该从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以及劳动习惯和品质四大劳动素养的角度进行有层次、递进式的课程设计,优化理论和实践教育体系,赋予全面育人的新动能[14]。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融入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体现劳动教育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要促进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部分,将劳动观与职业观渗透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职业观和劳动观的形成,对劳动与职业有初步认知,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15]。劳动教育结合畜牧兽医专业特点,梳理其中所蕴含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教育功能,融入畜牧兽医专业知识体系特色,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将劳动教育思想和内容有机融合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领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正视自身劳动技能的优缺点,在不断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提升综合劳动素养,为寻找匹配合适自身的工作岗位和未来正确择业与就业夯实根基。
3.3 "挖掘劳动的新形态,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
劳动不是指简单的体力劳动,劳动教育也不等同于单纯地学习体力劳动技能。新时代社会劳动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体。当代高校应该密切关注劳动形态的不断演变,与时俱进地开展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和主动性[8]。高校挖掘劳动的新形态,有计划地将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与劳动素养的培育相融通,有目的地将劳动教育内容与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实习和实训相结合。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为了解决劳动教育的载体形式单一等问题,综合性、交叉学科、灵活多样的劳动实践平台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运而生,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实现体验式、参与式劳动育人。搭建线上线下结合式的劳动实践平台,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线上模式主要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AR和VR技术等形式有效拓展了劳动教育的方式。如利用慕课、在线课堂和微课堂等方式,开展线上教育课程、打造虚拟工厂,以及搭建综合性创梦工厂等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16]。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线下实践活动除了线下学校自建的劳动教育基地,还有校外生产性和服务性劳动实践场所,如饲养场、动物医院等[13]。可以借助劳动实践平台以专业理论教育、专业技能实训、创业实习、专家讲座和专业技能训练大赛等形式,使劳动教育融入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在多元化、创新化、高端化实践平台中历练本领。
3.4 "设立校企合作的共赢模式
考虑到学生的劳动岗位和实践机会有限,应继续向校外拓展,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充分有效地整合各种劳动教育资源,设立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校企合作共赢模式。高校结合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特点,致力于提升劳动素养,着眼于未来工作需求,增加专业型、创造型或服务型的劳动次数,由学校教师开设劳育课程,企业高管担任校外专业导师,共同跟进各类专业性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校企合作共赢模式。第一步是初步认识实习,了解行业文化,增强对畜牧兽医专业的认知,培养畜牧兽医行业职业素养。第二步是参与专业实训,了解企业的研发环节和生产需求。最后一步是顶岗实习,通过亲身实地参与劳动生产环节,深刻了解企业的实际环境和基本要求,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明确目标[17]。通过递进式、循序渐进式的校企合作,能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新趋势,把劳动教育嵌入到企业实习活动中,为劳动教育提供劳动场所的同时,又协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丰富专业性生产劳动的经验,磨炼专业技能,缩短学生就业前期对工作的适应期。
4 "结束语
进入新时代后,大学生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知水平和关注程度明显提高,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本文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模糊、劳动观念薄弱、劳动教育载体形式单一和实践机会缺乏的问题,为大学生劳动教育与畜牧兽医专业教育相融合提供一种思路,致力于推动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产生协同效应,促使课程劳动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发挥专业优势,提升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为畜牧兽医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琴.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促进班级管理的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9):143-144.
[2] 张世豪,罗建文.论劳动教育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24-128.
[3]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4] 问清泓,丁关东.高校劳育评价的三维论纲:意蕴,视域与机制[J].中国考试,2022(6):9.
[5] 贺兰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内涵[J].南方论刊,2018(5):45-46.
[6] 赵蒙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实践进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2(2):38-47.
[7] 李丹.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逻辑审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56-62.
[8] 檀传宝.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人民教育,2018(20):30-31.
[9] 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3):100-104.
[10] 王敏.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路径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7):190-192.
[11] 陈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旨趣与逻辑转向[J].大学教育科学,2021(4):62-69.
[12] 肖杰,王申锋,孙攀峰,等.高职劳动教育与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析[J].河南农业,2021(30):10-11.
[13] 赵章彬,王力红.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77-83.
[14] 纪德奎,陈璐瑶.劳动素养的内涵、结构体系及培养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2):16-20.
[15] 王坤,张敏,董毅.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认知度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9(11):41-50.
[16] 汤亮,龚发云,袁慧铮,等.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1(20):45-47.
[17] 孙元,付淑敏.新工科背景下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20(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