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探究

2024-12-31 00:00:00王笛
大观 2024年7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创作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创作与表达空间。从虚拟现实技术出发,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特点,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价值,着重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创作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创作;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对电影创作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此同时,观众对影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影视公司与相关人员必须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不断探索,使其与电影创作完美融合,制作更为优秀的影片,为观众提供更为优质的观影体验。

一、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诞生的一种全新的高新技术。它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结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制作出一个与真实世界相一致的集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使用户与其创造的虚拟世界进行交互,让其沉浸在具体情境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领域逐渐扩大,涵盖旅游、文化、动画制作、电影制作等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极大,改变了电影的表现形式、呈现效果等,给电影创作带来了冲击。

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电影创作的特点

第一,虚拟性。随着科技的发展,观众对电影的品质要求愈加严格,不断追求更为真实的观看体验。3D技术诞生后,各大影片制作公司纷纷利用这一技术提高影片的逼真性。至此,电影制作离不开3D技术,也离不开此技术所带来的虚拟体验。新时代下,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发展为各种技术在电影创作的应用中提供了支撑,虚拟现实技术可使观众在虚拟世界中体验电影人物的情感,为观众提供了多种视觉盛宴,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例如,在2019年的电影《狮子王》中,只有开场第一个镜头是实景拍摄,其余全都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完成,融合了虚拟与现实。这也是此电影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之一。

第二,感知性。人类的多重感官系统共同构造了人类独有的感知性,虚拟现实技术可实现对五种感知器官的同时刺激,实现人机交互。在观看电影时,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实时的,观众的感知也是实时进行的。因此,利用虚拟技术时必须确保影片的实时内容与观众的接受程度具有一致性,优化观众的真实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传统电影局限于荧幕的情况,实现了电影画面与观众运动轨迹的融合,随着观众的运动可呈现不同的画面,观众通过佩戴特定装备可实现更真实的观影体验。目前,由于技术和成本问题,感知性在实际创作中的体现还需长时间的探索,但终将成为发展趋势[1]。

第三,沉浸性。虚拟现实技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能够带给用户沉浸式的体验,通过向用户传递相关信号,让用户全身心投入虚拟世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调动了观众的多种感官,真正使观众沉浸在电影世界中。相比于传统电影,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的身份,使其从看客变为参与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提升了沉浸式体验效果。例如,2010年的电影《阿凡达》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使观众不自觉地投入电影情节,沉浸式体验潘多拉星球的故事。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创作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提供影视制作的技术支持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中提供技术支撑。首先,虚拟现实技术可使影片拍摄省时省力。传统的电影制作需要拍摄大量的片段,利用剪辑技术和蒙太奇原理将零散的片段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在影视创作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影片片段之间的连贯性要求较高,影片要使用长镜头的拍摄方式,一次成型,这就节省了重复拍摄的时间、人力、物力。其次,虚拟现实技术为后期剪辑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影视剪辑创作中会运用到大量的特效,而虚拟现实技术可满足多种多样的剪辑效果,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二)提供全新的观影体验

传统电影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主要集中在视觉感官的体验,观众在观看时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为观众提供全新的观影体验。

电影作为人们娱乐、放松的方式之一,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迎合观众需求,为观众带来更加新颖的体验感。虚拟现实技术可使影片拥有全方位的观影视角,观众通过不同视角观看影片会有不同的视野感受。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与观众产生互动,让观众对电影人物有代入感,提高观众的参与度,使观众成为情节的推动者和缔造者[2]。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观众在观影时不仅能感受到视觉、听觉感官的体验,还能感受到其他多种感官的体验。各种高科技设备可以让观众同电影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到车辆的颠簸、鲜花的香味、春风的轻柔等,丰富观众的感官刺激。虚拟现实技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使观众从真实世界迈向电影世界,与影片中的环境、人物、情节进行交互,更加真实地去感受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带给人们沉浸式的体验感受。例如,电影《星际穿越》就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全景技术,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在电影中,人物穿过黑洞进入奇异世界的画面使用了全景技术,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空间,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

(三)助力开拓影视市场

在影视创作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为影视创作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开拓更大的市场。首先,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促进电影创作多样化的发展。影视制作公司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技术的应用方式,创作出大量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虚拟现实电影,使影片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从而促使影片质量不断提高,吸引更多的观众,开拓电影市场。例如,电影《阿凡达》的上映带动了科幻电影的市场,许多影视公司看到科幻电影的广袤前景,积极投入时间、资金、精力进行影片创作,诞生了更多优质的电影。其次,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推动影院相关硬件设备的发展。虚拟现实影片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也促使更多企业参与到硬件设备的研发中,加大研发力度,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吸引更多群体进入虚拟现实技术市场。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前期创作中的应用

1.剧本创作中的应用

编剧和导演在进行剧本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到虚拟现实影片的特征。除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外,还需考虑到影片内容的表现方式,达到理想的视觉和交互效果[3]。如故事主线和支线的相互融合,不同视角、不同方位对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渲染方式,回忆叙事的安插等,都需要结合虚拟现实影片的现实情况进行精心设计,确保最终的呈现效果。

2.场景布置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场景布置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影片拍摄过程中由于距离、环境、资金、布置场景难度等方面的问题,可能无法还原电影中所需要的故事场景,从而影响故事的情节走向。虚拟现实技术可对场景进行创设,打破了以往场景布置的局限性,不再只追求真实的场景,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提高影片质量。场景的更换或补充通过计算机技术即可完成,节省了建设实景的时间和成本。例如,电影《黑客帝国》就利用三维图形技术构建虚拟的故事场景,通过精心设计营造宏大的场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拍摄过程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也可应用到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拍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运输问题、环境问题等导致的无法拍摄的情况,此时就可使用虚拟摄像机。虚拟摄像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像机,而是软件内的摄像机,具有易携带、不受空间约束等优势。虚拟摄像机不会存在拍摄时抖动、感光等问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极大程度地保障了电影拍摄的平稳进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后期处理中的应用

在影片的后期处理中,虚拟现实技术可应用到虚拟人物、人机交互、特技效果等方面。首先是虚拟人物的创设。在面对高难度的表演时,为使拍摄能充分按照导演意愿进行,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人物的建立,虚拟人物与真人具有同等的身材比例、相似的行为动作,可以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观看效果。虚拟人物还可走出幕布,走到观众身边,与观众产生联动。其次是人机交互的处理。虚拟现实电影要通过内容、特效等与观众产生互动,如迎面而来的刀、物体的坠落等,使观众进行本能的躲闪。虚拟现实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是影片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使观众参与电影人物的人生,仿佛也是电影世界的一个真实人物。不断发展和突破交互手段,是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电影创作的重点之一[4]。最后是特技效果的呈现。虚拟现实技术为剪辑人员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创作手段,能够充分激发工作人员创作和剪辑时的想象力,从而利用技术进行各种特效的创作,使影片产生逼真的特技效果。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观影环节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为观影提供了新型方式,包括环幕电影和球幕电影。环幕电影,顾名思义即围绕观众一周的电影荧幕,为观众提高360度的观看视角,观众可自主选取角度进行观看。环幕电影形成的主要原理为:拍摄时由9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放映时也是由9台放映机同时播放,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放映画面。环幕电影为观众提供360度的观看视角和全方位的立体声效,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球幕电影通过高科技拍摄方式和放映方式,使观众几乎被屏幕所包围,使其在观看电影时有一种置身于其中的感受。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VR眼镜或VR头盔,为影片的呈现辅助技术支撑,将影片中导演设计的各个环节完美呈现给观众,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看体验。传统的观影方式是观众一直看向大屏幕,无法选择观看视角,而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了多种视角,观众可根据自身关注点选择相应的视角进行观看,使观众成为电影的主导者。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观众不再只是电影内容的观看者,而是电影情节的推动者,电影内容的最终呈现是观众通过回应和选择完成的。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影像展现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为电影影像的展现提供了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可用于制作不同类型的电影影像。其一,完全虚拟的影像。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下,电影制作中可以不拍摄演员、场景、环境等画面,电影中的片段可以是虚拟的。例如,电影《玩具总动员》中的虚拟角色都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而来。其二,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结合的影像。拍摄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场景无法拍摄的情况,这时就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虚拟情境,进行真实与虚拟的融合,营造出真实的镜头拍摄效果。如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对于无法拍摄的恐龙的影像,可以采取真实影像与虚拟影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其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情境拍摄。传统的拍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电影情节进行拍摄时,会出现无法展现故事内容等的情况,这就需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替代完成拍摄。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截肢画面就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使故事情节完整、流畅、有吸引力。

(五)虚拟现实技术在角色塑造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角色塑造起到重要作用。受电影时长限制,创作者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向观众展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形象等,这就对演员的面部表情、表演动作的捕捉与展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拍摄器材无法精准捕捉演员面部表情的变化,而虚拟现实技术可采取全方位的拍摄角度对演员面部变化进行捕捉。除此之外,面部捕捉技术可通过真人与动画的结合,让虚拟角色的表情变化、行为处事、造型更加接近真人。其核心是演员在表演时佩戴摄像设备捕捉面部表情,其精准度及清晰度都远远高于传统摄像设备[5]。

五、结语

目前,电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虚拟现实技术对电影创作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推动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创作出更高质量的影片,电影制作公司和相关人员必须积极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提高观众与电影的交互性,丰富观众的观影体验。

参考文献:

[1]马晓青,田野.虚拟现实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11):70,72.

[2]谢众,田世彬.VR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及趋势[J].绥化学院学报,2022(8):93-95.

[3]王秋,杨丽.虚拟现实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1(3):96-98.

[4]郝梦岩.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6(3):21,38.

[5]韩栋,李冰,覃嫦.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1):72.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展示空间设计教学领域的探索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9:55:50
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化方案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2:5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22:00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