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原名刘复。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最先开始新诗创作的诗人之一。出版诗集《瓦釜集》《扬鞭集》,著有《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编写了《初期白话诗稿》,翻译的著作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在刘半农的诗歌创作中,有一部分是儿童诗歌。他曾说:“我们要哭我们孩子的哭,笑我们孩子的笑!”可见其对儿童世界的“童真”“童趣”的深刻理解。刘半农的新诗创作深受国内外民间歌谣的影响和启发。1918年,刘半农在蔡元培和沈尹默的支持下,发起了全国性的歌谣运动,大规模搜集整理和再创作歌谣,发掘了大量可供新诗借鉴的资源。1920年12月,他们在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到1925年歌谣运动结束时,歌谣研究会共发表歌谣二千多首。在此期间,刘半农还赴法国的巴黎大学法兰西学院攻读实验语音学,获得了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学习期间接触了大量的外国歌谣。
中外的民间歌谣让刘半农重新认识了歌谣的思想艺术价值,他将民间歌谣中的凝练含蓄、短小精悍等元素都运用到了新诗的创作中。刘半农非常认可民间文化,认为诗歌要真实表现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描述底层民众的感受,热情歌颂乡土风俗和劳动人民。同时,民谣的口语化、自由化等特征也影响着白话诗的创作,让白话诗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在收集整理民间歌谣的过程中,刘半农获得许多灵感,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诗集《瓦釜集》被视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仿民歌作品,另一部诗集《扬鞭集》中,也有很多与民歌相关的诗作。
刘半农不仅模仿民间歌谣进行创作,还对诗歌的各种体裁进行着尝试。他的诗作体裁丰富,有押韵的诗歌,也有无韵诗、散文诗,还有船歌、儿歌、童谣、十四行诗等。刘半农曾自豪地说:“我的诗的体裁上是最会翻新鲜花样的。当初的无韵诗、散文诗,后来的用方言拟民歌、拟‘拟曲’,都是我首先尝试。”有学者认为,刘半农是第一个译介外国散文诗的诗人,也是第一个写出中国散文诗作品的诗人。他曾以女儿小惠的口吻写过一首散文诗,记录了女儿和妈妈的对话。
雨
妈!我今天要睡了——要靠着我的妈早些睡了。听!后面草地上,更没有半点声音;是我的小朋友们,都靠着他们的妈早些去睡了。
听!后面草地上,更没有半点声音;只是墨也似的黑!只是墨也似的黑!怕啊!野狗野猫在远远地叫,可不要来啊!只是那叮叮咚咚的雨,为什么还在那里叮叮咚咚地响?
妈,我要睡了!那不怕野狗野猫的雨,还在墨黑的草地上,叮叮咚咚地响。它为什么不回去呢?它为什么不靠着它的妈,早些睡呢?
妈,你为什么笑?你说它没有家么?——昨天不下雨的时候,草地上全是月光,它到那里去了呢?你说它没有妈么?——不是你前天说,天上的黑云,便是她的妈么?
妈!我要睡了!你就关上了窗,不要让雨来打湿了我们的床。你就把我的小雨衣借给雨,不要让雨打湿了雨的衣裳。
这首散文诗充满童趣,将一个孩子对雨的观察和思考表现得妙趣横生。临睡前的孩子听着雨声,担忧着没有回家的雨。她问妈妈,雨的家在哪里,雨为什么还不回家睡觉。善良的孩子请妈妈把雨衣借给雨,不要让雨打湿了雨的衣裳。在孩子的眼里,雨也是一个孩子,一个和她一样的孩子,因此,她希望雨也能得到关心和爱护。这首散文诗表现出了刘半农对于儿童的理解和尊重,也表现出他对散文诗这种文体的准确把握。
另一首散文诗《E弦》用两根弦的对话表达了颇具哲理的思考,用E弦的话语告诉读者,一根弦应该响亮,应该清高,应该不怕断。诗句平白如话,没有刻意的韵律安排,也没有整齐的句式排列,给当时的读者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
E弦
提琴上的G弦,一天向E弦说:
“小兄弟,你声音真好,真漂亮,真清,真高,
可是我劝你要有些分寸儿,不要多噪。
当心着,力量最单薄,最容易断的就是你!”
E弦说:
“多谢老阿哥的忠告。
但是,既然做了弦,就应该响亮,应该清高,应该不怕断。
你说我容易断,世界上却也并没有永远不断的你!”
刘半农认为新诗应当自然和真实,他在一篇题为《诗与小说精神之革新》的文章中写道:“作诗本意,只需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的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便算极好。”刘半农的诗歌充满真实的情感,他认为文章应当“言为心声”,表达真情实感。而只有亲自观察、体验和探索,身临其境地去体验生活,才能获得真情,有了真情真景,才能写出“真诗”。
稻棚
记得八、九岁时,曾在稻棚中住过一夜。
这情景是不能再得的了,所以把它追记下来。
凉爽的席,
松软的草,
铺成张小小的床;
棚角里碎碎屑屑的,
透进些银白的月亮光。
一片唧唧的秋虫声,
一片甜蜜蜜的新稻香——
这美妙的浪,
把我的幼年的梦托着翻着……
直翻到天上的天上!
回来停在草叶上,
看那晶晶的露珠,
何等的轻!
何等的亮!
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内心美好的童年回忆。草铺成的床、皎洁的月光、唧唧的虫鸣和甜蜜的稻香将孩子送入梦乡,翻滚的稻浪把他送到了天上。醒来时看到的晶莹、明亮、轻盈的露珠,让孩子快乐无比。整首诗安静而温馨,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为新诗的开拓者,刘半农在新诗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他在儿童诗创作方面进行的探索,为儿童诗的创作开创了新的方向。
作者介绍
余雷:中国作协会员,昆明学院教授,新阅读研究所副所长,《儿童文学》十大金作家之一。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冰心散文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新作奖、 “周庄杯”短篇小说奖、“小十月”文学奖、金骆驼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