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尼泊尔与我国山水相连、世代友好,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项目的重要伙伴,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在尼泊尔的田野调查,综合文献资料,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目前的状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精准服务于中尼“一带一路”建设,并探索示范性路径。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现状;问题;策略;尼泊尔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12 — 0122 — 04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极大地提升了国际交流的水平和层次,开拓了合作内容和实践领域,成为深受国际社会喜爱的合作平台。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中外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系统梳理其在精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找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实践路径,无疑对推进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自唐代就开展友好交流,相互之间 “没有任何问题和障碍,这种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为主旋律的双边关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尼泊尔积极响应,是我国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域国家之一,对于我国面向南亚地区开展区域交流、合作具有特殊而又重大的意义, 对我国构筑周边安全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必须争取和维护的关键周边国之一。[2]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尼泊尔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尼两国人民梦想相通,命运相连,时代要求两国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3]”鉴于上述原因,结合笔者工作单位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笔者有着多年尼泊尔工作实践优势,本文拟以尼泊尔为例,探索汉语国际教育精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有效路径。即通过对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现状的系统梳理,为促进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的更好发展及其精准地服务于中尼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出谋划策,为中尼两国又好又快地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务公共外交。1955年中尼建交以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语言学院和中国一些大学联合开办了汉语学习班,主要服务于两国政府间的交流。最近几年,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语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规模为每个学期4个班,约200人。中国政府安排两名国际汉语专业的老师和尼泊尔本土的一名汉语老师任教,每天2节汉语课。尼泊尔很多的汉语人才,都出自这里。因此,特里布文大学被称为尼泊尔近代汉语教学的摇篮。2020年特里布文大学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孔子学院,与东华理工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共同建设。
第二阶段:服务经贸与文化交流。2007年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与河北经贸大学联合开办了尼泊尔第一所孔子学院。截止到2017年,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已建成4所孔子课堂和14个教学点,累计培养了2万多名学员。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设有国际汉语4年本科专业,同时,每年还有大约40名国际汉语专业的尼泊尔学生到河北经贸大学留学。该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汉语翻译、汉语教学(小学、初中),或在尼泊尔的中国企业工作,或继续来华留学。但是孔子学院在尼泊尔的汉语教学还处于尼泊尔汉语教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和量变阶段,并没有实现两国大学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汉语也还没有进入并被列为尼泊尔公立学校法定的学习科目。
第三阶段:提升中尼“一带一路”合作,助力两国民心相通。2017年中尼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开启了汉语国际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2017年7月以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尼泊尔留学生为主体成立了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从2018年4月开始连续举办了两届尼泊尔“一带一路”教育展。每次都邀请中国10多所著名大学来尼泊尔参展,与尼泊尔的10所大学和40所高中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介绍中国大学的发展,洽谈相关的合作意向。2019年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在蓝毗尼佛教大学成立了汉语教学中心,会长古马尔博士亲自任教。汉语教学首次进入了人口密集的尼泊尔南部平原的蓝毗尼省公立大学蓝毗尼大学。蓝毗尼是尼泊尔传统文化中心,汉语教学与中尼佛教文化的交流开启了尼泊尔人学习汉语的新模式,为尼泊尔的汉语国际教育创新拉开了序幕。
(二)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
一是对外合作机制日益完善。2019年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加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为尼泊尔唯一的会员单位。古马尔会长也于同年应邀参加了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并代表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做了汉语教学与创新的发言。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对尼泊尔的汉语教学提出了大胆的理论创新,并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是市场化的、学术专业化的、国际化的文化服务产品的理念,不断扩大汉语国际教育的市场需求,建立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市场化的产业循环机制,也提出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要加强与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合作,积极推动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的产业化发展。
二是国际汉语师资质量稳步提高。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是由尼泊尔来华留学的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留学生组成,大部分是毕业于中国著名师范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至2020年12月,人数达100有余,基本有实力完成HSK 4到6级考试的教学内容。这支队伍在两年后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尼泊尔本土汉语教学的任务,前提是需要尼泊尔政府和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政策上的配合以及加德满都大学、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老师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巧上的指导。同时,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也会同河北经贸大学、东华理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成为尼泊尔汉语教学和对华问题研究的中坚力量。
三是国际汉语地位显著提升。目前在尼泊尔主要教学的外语有韩语、西班牙语、俄语以及法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韩语,因为尼泊尔大量劳动力去韩国的“打工热”逐年增强。据了解,在 2002 年时就有大批的尼泊尔劳动力去韩国打工,从而促进了韩语在尼泊尔的传播和韩语教育发展。随着多元文化和网络的普及,世界各国的交流日趋频繁,各国对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文化习惯等越来越感兴趣,于是更多的人为了去国外留学、旅游、做生意或者是其他原因开始学习外语。目前尼泊尔世界语言学院是外语开设最多、最早的学校,已开设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和意大利语等诸多语言课多年。但近 15 年来,汉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除英语外的其他外语,多数人选择学习汉语。[4]
自 1955 年起,中尼两国外交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民间和政府机构对汉语的重视度逐步加强,并频繁举行有关汉语的交流、庆祝活动。2005年加大了汉语志愿者派遣数量就反映出汉语发展的良好趋势;此后,尼泊尔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陆续开设,使汉语成为除英语外,学习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语言,这跟国家政策扶持和语言的使用能力有关。截至 2018 年,整个尼泊尔有 66 所中小学校开设汉语课,这些中小学都是办学条件非常好的私立学校。尼泊尔政府在确立尼泊尔语为国家通用语,英语为地域语言的同时,对中文教育的鼓励、支持和大力推广,都体现出尼泊尔政府对中文教育的重视。[5]
二、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汉语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尼泊尔1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大于2800万,加德满都大约有400万人。尼泊尔的汉语教学主要分布在特里布文大学语言学院、加德满都孔子学院、汉办领导的孔子课堂和100名汉语志愿者老师所在的加德满都的私立学校,其中加德满都的私立学校里都是中国老师,师资由汉办负责,基本所有的汉语教学资源都集中在加德满都。加德满都所在的第三省集中了几乎所有的汉语教学资源,蓝毗尼省的蓝毗尼佛教大学是南部平原地区唯一一个开设汉语教学的地区。而第一省、第二省、甘大基省、第六省、第七省从来没有开设过汉语教学,也就是说尼泊尔这几个省,基本没有人从事汉语教学和与中国政府交流活动以及中国社科机构合作的工作。这显然不符合中尼“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尼泊尔9所大学只有加德满都大学、特里布文大学语言学院、蓝毗尼佛教大学开设了汉语课,从事汉语HSK4至6级的专业教学。显而易见的是,尼泊尔的公立中小学几乎没有开展汉语教学活动,主要原因是尼泊尔公立中小学基础设施太落后,连基本的网络使用都不能保证。
二是孔子学院精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就加德满都孔子学院来说,其成立于2007年,由河北经贸大学承办。成立10余年来,在中国语言文化对外传播、促进民心相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面临精准服务中尼“一带一路”新形势、新任务,仍有大量工作亟待加强:如亟需将汉语教育推广到尼泊尔的公立大学、小学和高中的课堂、促进尼泊尔的优势产品,比如茶叶、中药材等的对华出口等。
三是传统教育体制对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制约较大。受历史、宗教、国情等因素影响,尼泊尔是标准的英式教育体制,加德满都的教育集团与英国剑桥集团合办的ALEVEL私立的英式高中有40多所。受语言条件限制,留学英联邦国家成为尼泊尔学生的首选。留学印度的学生最多, 除了印度政府提供各种丰富的奖学金以外,就是印度和尼泊尔教育体制相同,相同的宗教文化,相同的风俗和饮食习惯。相同的教育体制、相同的授课语言,尼泊尔私立中学与西方教育体制实现了教育产业的无缝对接,对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及“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客观制约。
三、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精准服务中尼“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建议
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如何精准服务中尼“一带一路”建设是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创新的关键问题。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精准服务中尼“一带一路”的建设构想已经成立,但如何实施却是需要各方一起努力方可达到一致性的目标。因此,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精准服务中尼“一带一路”,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推进汉语教学成为尼泊尔大学人文社科学科的必选课,理工学科学生的选修课。在尼泊尔9所大学建立汉语教学中心,为尼泊尔的大学生了解中国、来华经贸、文化交流以及来华留学提供方便,也为中尼“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推动尼泊尔大学与中国大学的社科学术交流,加快尼泊尔的各大学中社科研究的学术机构建立对中国“一带一路”问题的研究中心和尼泊尔省级地方政府的对中国研究的智库;加快尼泊尔学术界积极融入中尼“一带一路”,为尼泊尔地方政府与中国各省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架构桥梁,加快尼泊尔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中尼“一带一路”的合作。第二步: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服务中国企业的“一带一路”具体工程能力。在尼泊尔中企大型项目附近村庄的公立小学和公立高中开设汉语课堂,满足中国企业雇佣当地员工的汉语培训问题。将汉语教学与企业职业培训结合起来,降低业务的员工成本,提高员工效率,实现企业的人才本土化,同时满足当地人民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需求;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要精准的服务于参与“一带一路”的普通尼泊尔人民,中国企业和项目所在地的高中成立企业奖学金计划,对于优秀学生进行资助,既承担了中企的社会责任,又践行了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民心相通的群众路线。
2019年10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尼泊尔期间,中尼两国共同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明确将 “中尼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 “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6]。这不仅给中尼两国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位,还给中尼两国人民指明了共同努力的新方向——追求发展与繁荣,同时也给中尼两国人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中尼各界为此谋划和努力。为此,本文从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精准服务中尼“一带一路”的实施为出发点提出以下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汉语国际教育市场资源配置
一方面,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可以与中国省、市、区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让地方政府来分担孔子学院、汉语志愿者的费用。在这些与地方政府合作的“一带一路”国家,通过孔子学院进行精准的中国文化交流,比如青海与尼泊尔,通过孔子学院的教学与浙江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项目统一起来。统一制作符合浙江文化特色的汉语HSK4至6级的教材,在尼泊尔的汉语课堂,通过授课的模式来全方位的精准介绍青海,精准宣传青海。如果是针对大学的汉语课堂,制定更详细的介绍青海著名品牌的内容,这样的汉语国际教育将会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尼泊尔私立教育集团看来,不患多寡而患不均,尼泊尔教育界对中国汉语传播的模式进行排斥,目前的汉语传播模式不符合行业的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以及普世的大众的认知。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作为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成立以来首个在尼泊尔设立的孔子学院,也寄托着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对汉语国际教育行业海外试点改革的希望。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从传统的汉语国际教育单位积极转型成构建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行业市场化可持续循环经济体系的经营单位。所以要市场化,必然会有分工。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是行业顶层的设计者,要发挥其指挥棒作用,做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市场化主体力量,进而加速尼泊尔汉语教育行业的发展。
(二)加强汉语推广政策及教材的市场化改革
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应和尼泊尔教育部协商汉语志愿者的计划01de900db95c7443d6289904a6cbb759和安排,并取得尼泊尔政府的支持,将在加德满都的汉语教师队伍安排到尼泊尔的公立大学和中国企业的工程项目实施地所在的村庄和城镇的公立学校,特别要把汉语国际教育安排在大学和高中,因为他们是中国商品未来市场消费的主体。HSK4至6级教材可以编写成中国城市宣传与著名品牌展播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教材,教材的百分之五十介绍中国的城市风采和地域文化,百分之五十介绍该城市的著名企业和品牌。这样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老师不但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中国名优产品的代言人。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出来的汉语老师的教学实力、市场营销能力、创业能力会更强。
(三)建立并强化汉语国际推广与“一带一路”融合机制
尼泊尔汉语志愿者的委派与中国省、市、区在尼泊尔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结合起来。比如,蓝毗尼省与四川省签署了合作协议,在蓝毗尼市有佛文化项目,蓝毗尼省的汉语志愿就从四川省来安排。这样配合四川特色的汉语HSK4至6级的教材,把宣传美丽家乡、丝路文化与汉语教学、地方的名优品牌传播结合起来,学生学的更有兴趣,老师教的更有热情、更有信心,这样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再如,甘肃省在尼泊尔第三省布局了国际物流,第三省的汉语志愿者可以由甘肃省来安排。尼泊尔甘大基省与云南省的合作项目比较多,那这个省可以多派云南来的志愿者。如果是尼泊尔本土的汉语志愿者,那他在课堂上用的四川省的特色教材,只要工作2年,考核通过,可以安排全额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四川著名大学留学读硕士或者博士。此外,发动政府、企业对汉语志愿者的支持力度,由省级政府颁发“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类的奖章和证书、华为手机等企业为尼泊尔汉语志愿者制作统一带有华为标志的广告时尚套装,比如华为旗袍、华为西装等来为国内品牌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进而提升国内品牌在国外的消费和知名度。
“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创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国际化延伸发展的需求,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化行动。从我国“一851fef6eb4e346e79f9041de8919d342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情形来看,“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因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 “五通”的关键在于语言之路的铺设,只有语言之路铺设好了,“一带一路”才能走得更宽更广,行得更快更远。[7]所以,在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精准服务中尼 “一带一路” 的倡议上,要从尼泊尔汉语国际教育抓起,逐步改革,向着两国人民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方向前进。让汉语国际教育的讲台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舞台,从根本上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让每一个耕耘在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老师都成为文化交流大使,让汉语国际教育的讲台成为中国人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面对面的文化交流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
〔参 考 文 献〕
[1][尼]纳兰德拉·潘迪.尼中关系五十年[J].和平与发展,2005(03):38.
[2]黄行.我国与“一带一路”核心区国家跨境语言文字状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3]习近平.习近平在尼泊尔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N].人民日报,2019-10-12.
[4]毕和.尼泊尔语言政策与中文教育现状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9(06):10.
[5]毕和.尼泊尔语言政策与中文教育现状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9(06):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9-10-14.
[7]李宇明.“一带一路”语言铺路[N].人民日报,2018-08-12.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