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策略分析①

2024-12-31 00:00:00靳辉王丽岩颜景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35期

[摘 要] 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学生要形成的关键素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更要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创新能力、精神品质,充分落实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基于此,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困境,其次探讨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策略,最后提出如何提升劳动教育效果的措施,以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5-0133-04

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是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关键措施。高职院校在职校改革背景下,展开了劳动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但由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建设时间较短,仍存在劳动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劳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要关注学生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的发展,建设与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法,推动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掌握劳动技能,形成劳动品质,助力学生专业发展和创新发展,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关注劳动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样也要开设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此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实现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的融合,不仅能丰富学生劳动理论知识,也能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动手劳动能力,丰富学生劳动体验,培养学生劳动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高职院校开设了丰富的劳动活动,包括劳动课程教育、劳动能力养成教育、专业技能提升教育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实践、服务劳动活动和真实生产劳动。在此类劳动活动中,学生能有不同的劳动体验,同时在全过程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学生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形成劳动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

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向,重视创新创造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高职院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活动中,体会专业活动与劳动活动的联系,进而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学会应用专业知识,将自身所学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活动中,有效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尤其是高职院校打造创新创业大赛等劳动实践项目,在此类劳动实践项目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价值观和创新创造能力[1]。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困境分析

(一)学生劳动意识淡薄

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应用以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的落实,推动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探索,虽然加强了对劳动教育活动的教研和改革,但由于劳动教育内容刻板、劳动教育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并未形成规范的体系,导致学生并未高度重视劳动课程,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导致学生劳动意识淡薄。

(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不清晰

高职院校虽然加强了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研和教学工作,但在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层面存在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课程在阐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存在定位不清晰的情况,使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有力支撑,难以发挥劳动教育内容的育人价值。

(三)劳动教育评价不完善

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是充分发挥劳动课程教育价值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引领劳动课程优化和改革的重要活动。在实际劳动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倾向于应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仅仅评估学生的劳动成果,不重视劳动教育评价,此类劳动教育评价不完善,导致劳动教育课程不受重视,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效果。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策略

(一)构建融合劳动教育平台

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提升劳动教育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构建融合劳动教育平台是指推动专业教学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劳动理论教学活动中围绕劳动教育载体,邀请劳动模范、榜样人物参与到专业课堂教学中,深入感受劳动模范身上的劳动品质,实现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的内化。在劳动课程体系中,充分分析学生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校内专业教育资源,形成劳动实践平台和劳动实践基地。在专业教学和劳动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下,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专业劳动的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

(二)构建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

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是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高职院校要开设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其中劳动课程教学目标要深入分析《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到的教学建议,确定八个劳动专题,明确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的教学目标,并对应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高职院校要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打造课程教育、养成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三个角度的劳动教育模式,深入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和实习岗位实施沉浸式劳动教育,进而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涵盖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在科学引导和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的劳动品质。

(三)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是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载体,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也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关键手段。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分为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理论资源可由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开发理实一体化的劳动教材,采用活页工作手册的方式进行劳动活动记录,并展开劳动教育评价。实践资源包括高职院校的实践劳动基地、生产劳动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同时举办相应的劳动活动,如劳动社团、服务性劳动、专业性劳动等。

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学措施

(一)深入分析专业需求,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关注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深入分析学生专业劳动技能发展需求,针对性融合劳动教育内容,极大提升劳动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效果。

第一,以专业发展历史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分析学生的专业劳动需求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需加深学生对劳动教育内容的认知,在学生认同劳动教育内容、内化劳动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以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活动为例,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育人体系中需深入分析医学类专业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需求,以医学专业发展历史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3]。

第二,以专业活动或项目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以专业活动或项目为基础,开展劳动教学,能够推动学生在动手实践和操作中,加深对劳动技能、劳动素养的理解和认知。以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为例,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医学类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同时也打造了医学专业的实验项目,以此为基础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医学类专业必备的通用劳动技能。比如在医学技能实验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实验项目,小组共同完成选择实验器材、明确实验方向、制订实验思路和步骤、开展实验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规律、得出实验结论的实验流程。借助医学实验开展劳动教育,挖掘医学实验中的劳动内容,比如准备实验用品活动需要学生完成实验仪器耗材准备、摆放、清理、烘干等工作。该工作内容较为琐碎,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规范,使学生形成及时清扫的意识,并学会实验室整理、安全管理等技能,为开展高效的医学实验奠定基础。

(二)融入劳动模范案例,深化学生工匠精神

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活动中,由于劳动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高职学生难以直观地理解劳动理论知识所表达的意义,进而无法实现劳动理论知识的内化,影响劳动教育效果。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可深入分析学生的劳动基础,建立劳动模范,并将劳动模范案例引入课堂中,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劳动模范身上所体现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进而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第一,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劳动经验,找准建立劳动模范时机。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医学类高职院校,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被局限于校园中,导致学生并未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劳动经验,同时也并未有在医学岗位上工作的劳动经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受到学生劳动经验、社会经验缺乏的影响,劳动教育效果不理想。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及时邀请医学行业的优秀人才、优秀员工和杰出校友进校园,借此机会建立劳动模范榜样。同时借助校园公开活动,组织优秀人才、优秀员工、杰出校友进校演讲,通过讲述劳动模范榜样的真实案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医学行业、医学岗位的真实情况,同时感悟劳动模范案例中体现的工匠精神。借助优秀劳动模范的感召力,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4]。

第二,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学习与理解。为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加深劳动模范身上劳动品质的精神领导作用,高职院校可借此机会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整合校内外的劳动资源和医学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机会。比如融合校外资源开展医学创新研究实验设计比赛、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解剖图谱大赛等,同时由优秀劳动模范榜样和杰出校友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此类实践体验活动。在优秀模范榜样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能够与劳动模范榜样亲密接触,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劳动模范榜样具备的耐心、恒心等劳动品质,同时也能体会到医学岗位工作的不易,进而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和理解[5]。

(三)增加跨界劳动资源,拓宽劳动教育范围

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活动中,学校不仅要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同时也需要增加跨界劳动资源的应用,丰富学生的劳动认识,拓宽劳动教育范围。文化自信战略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劳动元素,实现文化传承和劳动育人[6]。

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体系下,与合作单位或企业共同开发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发挥合作企业或单位的资源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劳动课程和专业课程建设中。比如高职院校与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展开教育合作,发挥此类文化单位的文化育人作用,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实践。同时借助此类文化资源开展校内社团活动文化主题活动,如在红色文化宣讲团社团活动中,学生前往文化单位,理解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文化故事,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实现跨界文化资源的劳动育人创新。

(四)创新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劳动能力

创新劳动实践活动是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学活动中,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推动学生主动应用劳动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教师、劳动课程和学生是组成劳动实践教育体系的主体,“三维四域”劳动教育模式更要推动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时依托学生活动组织,推动学生加深对劳动精神品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在劳动过程中,学生加深劳动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

第一,丰富日常生活劳动项目。“三维四域”劳动教育模式关注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实习岗位等场域的劳动活动。日常生活劳动项目能够从个人生活事务和家务劳动两个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自理能力。其中个人生活事务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劳动活动,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能够独立处理个人生活,做好个人卫生和宿舍环境卫生。同时院校也要进行相应的个人生活事务评比考核,并作为学生的素质评价标准,推动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在家务劳动方面则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由家长协同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家务劳动任务,使学生形成主动完成或主动分担家务劳动的意识,形成家务劳动责任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

第二,打造生产劳动实践项目。生产劳动实践项目是在真实的生产劳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劳动的价值。高职院校打造专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专业实践活动,从学生对应的专业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充分应用专业知识感悟专业能力的劳动价值。社团活动则是在院校社团的带领下开展劳动行动,比如高职院校建立环保社团、劳动社团,开展废物再造、器材维修等劳动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同时此类社团活动劳动难度并不高,学生只需简单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即可。除此之外,此类社团活动也能推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经验,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应用劳动技能解决生活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劳动产出能力[7]。

第三,创新创造性、服务性劳动项目。创造性、服务性劳动项目能够在公益性劳动实践活动中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样学生也能参与到真实的服务性劳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比如医学类高职院校开展基础医学学科技能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活动。在此类活动中,学生既能体验应用自身理论知识的劳动过程,也能在体验劳动、创造劳动的过程中积累劳动经验。此外,某高职院校开展了“三下乡”社会服务活动和“四点半”课堂活动,在此类社会服务活动中,学生充分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开展公共服务,极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五)优化劳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活动中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应用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有效的劳动学习。在应用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持续学习反思,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经历从他人督促发展到自我主动发展的过程,在劳动教育活动中能主动提升劳动技能,形成劳动意识,在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时,能创新评价视角和评价方式。

第一,确定劳动评价范围。劳动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是组成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时,要从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出发,不仅要关注劳动教育成果,还要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性、劳动内容是否与学生能力发展相符、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否有利于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明确劳动评价范围后,就要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第二,优化劳动评价方式。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劳动教育仍采用结果性的评价方式,更关注劳动教育成果,而非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这也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在职业院校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创新劳动评价方式,应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融合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水平。其中过程性评价基于劳动教育目标和劳动教育内容关注学生的劳动过程、劳动参与积极性,以此评估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劳动能力发展和创新素养。

五、结论

总的来说,劳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劳动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但由于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足等影响了劳动教育的开展效果。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不断优化与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要深入分析对应专业的需求,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课堂中应用劳动模范案例、跨界劳动资源和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时要优化劳动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劳动教育效果,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陈燕,齐瑰芬,黄振沛,等.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劳动素养评价的中介作用[J].职业教育,2023,22(30):40-47.

[2] 周林森.高职岗位实习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3(36):22-25.

[3] 刘婷.德技并修视域下劳动教育融入高职德育培养体系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10):175-178,188.

[4] 王秀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育人的价值、问题与路径[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3,18(4):44-48,89.

[5] 吴腾飞.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创新路径探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4):67-70,76.

[6] 杨日成,汪思源.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1):76-78.

[7] 曹雅梅.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和实施路径研究[J].四川劳动保障,2023(10):61-62.

◎编辑 鲁翠红

①基金项目:黑龙江省2022年度高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高职学生‘三维四域’劳动教育模式研究——以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项目编号:SJGZZ2022001)。

作者简介:靳辉(1978—),女,汉族,黑龙江五常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