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奋进”,是启东教育近年来的关键词。提质扩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做优“6个1”亮色工程,开发多元化课程群;构建“德润东疆”德育体系,打造“融·生”幼小初高劳动教育模式;发展特色教育,坚持五育并举……
“我原来的梦想是搞科研,没想到能进入这个赛道。想到以后有可能登上祖国的航母,那真是太帅了!”7月14日,江苏省启东中学2024届高考生茅宇博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惊喜让他难以言表。近年来,启东市学生素质不断提升,在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方面表现优异,这得益于启东教育在提质扩容、特色教育方面的推陈出新。
提质扩容,优质均衡迈出新步伐
蝶湖之畔,鲲鹏展翅。2023年9月,总投资8.68亿元新建的蝶湖小学、蝶湖中学、少年宫新校区正式启用。蝶湖小学崭新而蓬勃,拥有全新的硬件设施、优秀的教师队伍、前沿的教学理念,后发优势得天独厚。俯瞰校园,7万多平方米的总面积,呈现出大气磅礴之势;驻足流连之间,校园的细节设计,处处透出匠心与人文之美。蝶湖中学配备先进的触控液晶交互式一体机、钢制讲台、壁挂高清展台、组合式推拉书写板,努力实现无粉尘、科学化教育。少年宫新校区建有1栋综合楼、1栋综合馆以及1栋剧场,拥有功能教室68个,开设120多个班级、30多个科目,年接待参与培训和活动的儿童青少年可达2万人次。
蝶湖小学、蝶湖中学的新建只是全市教育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的一个缩影。2015年起,所有规划实施新建的义务教育学校,均配建风雨操场或体育馆,师生体育运动的“硬实力”得到全面提升。2019年以来,为了解决部分学校专用教室不足等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启东市新建了南苑小学综合楼、合作小学综合楼、折桂中学综合楼等;在民主小学、决心小学、合作小学、江海中学、长江中学等规划新建了风雨操场。2020年秋季学期,碧桂园幼儿园、百杏幼儿园等20所幼儿园全新启用;2020年底,全市60所幼儿园全部完成园舍安全工程,总建设经费投入约10亿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完成率100%。这些工程为区域幼儿提供了更加优质、更为均衡、更具特色的教育,有效破解幼儿“入园难”“入园远”等问题,为今后实施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和推进启东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2023年,启东市相继完成73所学校的校园智慧安防建设项目、10所学校的暑期维修项目等民生实事项目,提优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近年来,启东市聚焦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补短板、强弱项,增学位、强队伍,提质量、强特色,坚持以优质均衡为主线,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力以赴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要。2024年5月,启东市高标准通过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验收,并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
质量为本,教育品质实现新跨越
启东市积极贯彻“双减”政策,立足新时代,吸纳新理念,聚焦“双减”“双新”实施中教师理念转型不及时、区域推进不顺畅、学校“双减”服务能力不足、资源供给不丰富等难题,匠心打造、持续做优“6个1”亮色工程:以“养成一个运动习惯”为抓手,以“练就一项艺术特长”为导向,以“书写一手美观汉字”为主线,以“制作一组创新作品”为基础,以“开展一次精彩演说”为规范,以“进行一场研学旅行” 为契机。区域内55所小学全员参与,形成了主动发展、竞相发展、协同发展的良好课程教育生态。
全市通盘规划6大课程群,“启健”体育特色课程、“启美”艺术特色课程、“启文”习字特色课程、“启慧”劳创特色课程、“启睿”演讲特色课程、“启识”游学特色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打破学校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走出薄弱学校资源不足的困境;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研讨平台,解决课程实施的难点;创设各校成果展示平台,壮大“有温暖情怀、有温馨故事、有温润文化”的学校群体。
多年来,启东教育坚持“一线服务是普惠教研的显性表达”,教研员深入学校,和一线教师共同研究课堂教学、课程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启东教育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宗旨,以“强体、尚美、博采、乐劳、善创、增智”为课程目标,通过系统构建“6个1+X”区域课程群,塑造“脚下有劲、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里有爱、灵魂有趣”的中小学毕业生群像,把国家厘定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区域的使命和愿景。
深耕育人,“德润东疆”德育体系更加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启东市坚持办好思政课,以有理想、有故事、有风景的“三有”思政课构建“德润东疆”一体化德育体系,区域层面绘制育人全路径,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身心健康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二是建立联盟,优化实践路径;三是项目引领,深化品牌内涵。启东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德育资源,构建了中小幼纵向衔接贯通、家校政社横向协同、各要素之间有机融合的德育一体化体系。这一体系立足政策系统化、着眼课程体系化、紧扣实践系列化、贯穿育人协同化、瞄准落实全员化,从机制、载体、平台、保障各方面深入推进,形成了“德润东疆”特色品牌,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办学品质攀升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由此,我们构建了东疆“融·生”劳动教育模式,以“融”为抓手、“生”为核心,“三衔接”全链条推进劳动教育,实现多维度劳动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融合与对接,注重学生劳动习惯养成与劳动能力提升的递进性和正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和升华。
“幼小衔接”,打下自理基础,激发探索意识。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孩子们通过参与种植、浇水、清洁等简单的劳动任务,开始了解劳动的意义并尝试承担一些基本的责任。我们在幼儿园大班和一年级开展“小小园丁”种植活动,孩子们学习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并亲手播种、浇水、施肥;开展“我爱清洁”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垃圾分类、打扫教室和整理个人物品,从而培养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展全市“幼小衔接”百名学生劳动成果展示活动,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叠衣服、系鞋带、洗毛巾。“亲子劳动日”成为“幼小衔接”的一大亮点,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制作环保手工艺品、校园植树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还让家长们深入了解学校的劳动教育理念,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劳动兴趣和家庭参与度。
“小初衔接”,深化劳动体验,接续创造精神。小学到初中的劳动教育注重深化学生的劳动体验。全市推出了“小初衔接美丽校园”计划,让学生参与校园美化项目,包括栽种花草、绘制墙画等;定期开展“小初衔接劳动之角”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实践劳动,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的劳动习惯,其中,“小初衔接小小劳动者”计划,让小初学生互相观摩、互相支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劳动任务,体验劳动的价值和乐趣;举办“校际科学博览会”,小学高年级学生展示他们的科学项目,初中生则开展更复杂的实验和研究,促进两个阶段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举办“科学挑战赛”,设计一系列科学问题或难题,让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新生团队合作解决。
“初高衔接”,培养职业技能,增强家国责任。初中到高中的劳动教育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体验日、技能工作坊和企业实习,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职业领域,了解劳动市场的需求,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行职业规划。全市开展“初高衔接未来工匠”活动,让学生学习木工、金属加工等技能,并实际制作出一件件作品。我们构建“劳育课程+基地研学+志愿服务”的初高衔接劳创融合模式,聚焦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劳动教育与科创教育的初高递进融合;构建通识型基础、嵌入型整合、兴趣型特长、个性化培优为内容的“劳动+创新”四阶段课程体系;拓展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5个,组建初高衔接社会实践团队10余支,在实践中提升青少年劳动能力和科创研究水平,以科创型实践培育青少年的劳动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启东市“创客+”工匠节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覆盖全市20所初高中、20个社区、10家企业,涵盖科技职业体验、科技节、科创大赛、科普展等多项内容。同时,我们开展了“科研项目接力”,由高中学生发起跨学年的科研项目,初中生在年初加入并负责项目的一部分研究和实验,然后在年末将项目传递给下一批初中生继续实施。
改革创新,特色教育实现新突破
“努力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优秀人才”,这是挂在启东中学正门口的醒目标语,也是启东中学科创教育的育人目标。机器人、火箭模型、小车模型……各种科创作品摆满了学校的“思创”课程基地。学校科创中心负责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文云全表示:“学校开设科创校本课程,开展每年一度、贯穿整个学期的科创节、思创体验月等活动,让所有学生沉浸在科技创新的海洋中,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启东中学又将“科技创新”升级为“思维创新”,将科创精神全面融入育人的各个环节。除了在国际青少年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14金2银的骄人成绩外,该校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发明展览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屡获大奖。
在职业教育的科创领域,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的成绩同样亮眼。学校的科创中心已协助企业完成项目设计10多项,合作单位包括启东市供电公司、启东市水务局等。该校师生还定期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把科创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除了科创特色以外,排球运动也是启东的一张“明信片”。排球运动在启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这里走出过曾经的国家队主力邱爱华、施海荣等名将。启东举办了2024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中国启东站)、2024年CBA夏季联赛等高规格的体育赛事。值得欣喜的是,在2024年全国小排球锦标赛暨青少年夏令营(第五期)的比赛中,经过激烈角逐,启东市英邦小学排球队从全国3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2金1铜,获得该项国内小学阶段最高等级赛事三连冠。
近年来,启东市教育体育局坚持“五育并举”,以学校特色发展为引领,以“一校一品,百花齐放”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中小学“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体育品牌建设打造计划,在全市每一所小学布局不少于一个体育特色项目,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凝练体育底色,探索启东体育品牌建设的新机制,切实增强新时代体育工作的有效性,培育学校体育工作的新亮点、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