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儿童阅读推广起步较早且拥有丰富经验。其中,日本《关于推进儿童阅读活动的基本计划》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学校、图书馆的职责,各方共同参与,有效推进政策的落地实施。该文采用文献调研法,从基本方针、推进体制、具体措施等角度分析该计划最新版的特点。最新版计划特别强调了图书馆在地区阅读推广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图书馆的作用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说明,值得我国公共图书馆参考借鉴,为儿童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该文从建设立体化少儿馆藏资源和营造优质阅读生态环境两个层面,提出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创新路径,以求打造更加精准、立体、多元的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体系。
关键词:儿童阅读推广;日本;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推广策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11(b)-0153-05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Latest Edition of Basic Plan for Promoting Children's Reading Activities in Japan
LIU Li
[Shanghai Library(Shangha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children's reading in Japan started earlier and has rich experience that is worth referencing and learning from. Among them, Japan's Basic Plan for Promoting Children's Reading Activities clearly stipulate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national and local public organizations, schools, and libraries, and all parties participate togeth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pl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asic policies, promotion system, and specific measures.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plan emphasizes the main position of libraries in regional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provides more detailed regulations on the role of libraries. It is worth referring to and learning from for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to provide better reading services for children readers. The article proposes an innovative path for promoting children's reading in public libraries from two aspects: building three-dimensional children's collection resources and creating a high-quality rea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reate a more accurate, three-dimensional, and diverse public library children's reading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 Children's reading promotion; Japan; Public library; Reading service; Promotion strategy; Enlightenment
近年来,日本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逐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力量、以图书馆为核心载体、以社会力量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合作机制[1]。2023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了第五次《关于推进儿童阅读活动的基本计划》(以下简称《基本计划》),明确了2023—2027年少儿阅读推广计划的基本方针和具体策略[2]。日本于2001年颁布《儿童阅读活动推进法》,为儿童阅读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次年,文部科学省编制了第一次《基本计划》,旨在系统规划儿童阅读推广,陆续完成了四次修订。随新冠疫情及“GIGA School”构想(主要内容是在2023年前给1 000万日本中小学生每人配备一人一台终端设备,将ICT教学引入课堂),计划推进了日本数字化校园建设,日本儿童的阅读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2023年《基本计划》第五次修订更新完成。本文分析第五次《基本计划》的内容及特点,探讨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进行儿童阅读推广的借鉴及启示。
1 第五次《基本计划》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023年颁布的第五次《基本计划》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近年来日本儿童阅读活动的现状及阅读环境的变化;第二章为该计划的基本方针,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三章为儿童阅读活动的推进体制,包括“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体制,以及学校、图书馆和民间团体共同推进儿童阅读活动开展的构架机制;第四章为家庭、图书馆、学校及民间团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措施。
1.1 基本方针
第五次《基本计划》提出,尽管近年来日本儿童阅读环境逐渐改善,但是少儿图书的外借量呈现减少趋势。学校方面虽然进行了学校图书馆员的配置,但是全校统一开展阅读活动的学校也出现减少的倾向。第四次《基本计划》设置了“不阅读率”的目标,即2022年日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不阅读率”分别达到2%以下、8%以下和26%以下。调查显示,2022年各阶段“不阅读率”的目标数值均未实现。此外,2019—2020年度日本儿童的图书阅读时间开始减少,而漫画及杂志的阅读时间相应增加。
针对第四次《基本计划》期间,日本中小学生阅读率下降、疫情影响读书活动开展等问题,第五次《基本计划》提出以下4条基本方针。
第一,提高阅读率。第五次《基本计划》提到,基于儿童阅读的意义,让所有儿童都能接触到书籍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改善“不阅读率”,需充实与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儿童也容易亲近的讲座、体验活动等相联动的活动。另外,针对小学一年级,从婴幼儿期开始读书给儿童听是提高阅读率的有效方法。
第二,确保每个儿童拥有读书机会。创造阅读环境,为残障儿童、需要语言指导的儿童等各类儿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打造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阅读环境。基于数字化社会、“GIGA School”构想的进展等,在培养儿童语言能力和信息活用能力的同时,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保证在紧急情况等在内的多种状况下对图书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以儿童视角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为了让孩子自主进行阅读活动,要确保通过多种方法征求孩子意见的机会,并反映到阅读推广对策中去。
1.2 推进体制
第五次《基本计划》提到,国家统筹制定并实施有关推进儿童阅读活动的政策。为了能够顺利推行阅读推广政策,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将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及民间团体的合作,并建立必要的体制;地方政府不仅要同教育部门、福利部门,也要同学校、图书馆、民间团体和民间企业等联合起来,采取横向措施,促进体制整顿;地方公共团体在谋求与国家合作的同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有关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政策。由此可见,第五次《基本计划》确定了一条国家、地方政府、公共团体、民间企业共同推进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的方针导向。
1.3 具体措施
在第五次《基本计划》中,日本政府制定了以家庭、地区、学校为中心,带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推进政策实施的方案。此外,除了家庭、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图书馆等,公民馆、儿童馆、国立国会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也将发挥各自机构的特点,开展有效合作。
与第四次《基本计划》不同的是,最新版方案特别强调了图书馆在地区阅读推广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图书馆的作用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说明。具体包括:(1)针对婴幼儿及其家长的服务;(2)针对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服务;(3)针对残疾儿童及其家长的服务;(4)针对母语非日语儿童及其家长的服务;(5)针对难以到馆儿童及其家长的服务;(6)推动志愿者活动;(7)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8)关于图书馆运营状况的评价。
针对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制定以下规定:
(1)确保每个儿童拥有阅读的机会。进一步充实针对残障人士的服务;提高相应图书馆员的资质,努力设置便捷书籍及电子书等的介绍角;与其他社会教育机构、民间团体合作举办体验活动,并介绍相关图书和图书馆;向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儿童馆和以儿童为对象的民间团体提供团体外借服务等。
(2)打造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环境。图书馆需要积极利用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与多样的主体联动协作,开展有魅力的教育活动,促进人才建设和地区建设。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因发生传染病等而闭馆的情况下正常利用图书,建议更多的图书馆能够导入电子书借阅服务。另外,孩子们可以通过终端等使用的数字档案也值得期待。例如,有的图书馆将面向学校的教材数字化,制作由当地人讲述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的音源等。
(3)立足儿童视角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现代社会孩子们拥有多样化的背景,图书馆应与学校等教育机构合作,积极听取孩子们的意见。例如,通过问卷调查等,努力改善立足儿童视角的服务和图书采选;把握初高中生的需求,在充实图书馆文献的同时,设置YA(Young Adult)读书角,从而降低高中生的不阅读率;听取残障儿童及其监护人等的意见并反映到图书馆的设备建设中。
2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借鉴与启示
阅读是少年儿童学习语言、磨炼感性、提高表现力、丰富创造力、掌握更深入的生活能力而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少儿阶段的阅读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到基础和保障性的重要作用,是少儿早期教育的灵魂所在[3]。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向好,图书阅读率为84.2%,较2021年的83.9%提高了0.3个百分点[4]。由此可以,我国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在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应以文献资源建设和阅读环境营造为出发点,通过富有思想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少儿文献配置和持续长效的阅读推广活动,打造更加精准的、立体的、多元的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体系。
2.1 定位需求,建设立体化少儿馆藏资源
第五次《基本计划》中提出,为了形成终生喜爱读书、享受读书的习惯,开展与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特征相适应的读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婴幼儿通过绘本和故事的阅读和各种各样的体验,丰富对形象和语言的认知;小学生不再满足于听别人读书,开始独立阅读,词汇量增加,能够想象用文字表达的场景和情景;初中生选择能引起共鸣和感动的书来读,开始思考自己的将来,并让阅读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高中生则达到能够根据读书的目的、资料的种类适当阅读的水平,并且结合兴趣开展更加广泛化、多样化的阅读。公共图书馆少儿文献资源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首先,多层次文献。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有较明显的层次化特征,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阅读侧重点。绘本可以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让孩子在不成熟的体验中运用想象力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获取认知的力量,学龄前儿童多喜欢以图为主、色彩明快的绘本和启蒙认知类图书;小学低年级儿童受识字量和知识量影响,处于“从图到文”的过渡期,开始关注故事情节丰富的故事书等;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阶段的少儿读者,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更喜欢阅读知识性、逻辑性丰富的书籍。少儿文献采选需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落脚点,体现馆藏资源的全面性。
其次,多载体文献。儿童接触的文献资源不应仅限于传统的纸质图书[5]。纸板书、电子书、触控发声书、手偶书等多载体的文献资源可为少儿读者带来更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例如,点读笔以新奇有趣的剧情为载体,集学习娱乐于一体,特别是英文点读笔图书能让孩子轻松融入标准规范的英文学习环境中去,对早期的英语启蒙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能促进幼儿感觉器官与认知能力发展,作为寓教于乐的特色载体读物,可与纸质图书形成有效互补。
再次,多语种文献。我国外文少儿阅读语种主要为英文,同时小语种少儿图书也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小语种读物可以激发并满足少年儿童第二外语学习的需求,可与英文图书形成有效互补。
然后,特色IP资源。当下少儿类IP出版物发展迅速,例如,迪士尼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小猪佩奇系列等动漫绘本和小说故事,都是获得全球公认的童书出版物。经典IP作品富含思想性和艺术性,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6]。符合儿童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少儿类IP作品,可作为少儿馆藏建设的重点之一。
最后,特殊性文献及服务。日本的无障碍阅读服务起步早且经验丰富。从第五次《基本计划》中可以发现,日本积极致力于对残障儿童阅读权利的保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服务提供有益参考。例如,完善馆内无障碍设施建设,如设置残障儿童特殊阅览室、无障碍厕所等;采选供残障儿童阅读的盲文书籍、大字体书籍、有声图书、配有手语画面或字幕的影像资料;配备智能听书设备、图书放大镜;提供手语、笔谈等交流方式和图书馆文献的代读服务等。
2.2 创造阅读契机,营造优质阅读生态环境
公共图书馆应立足儿童视角,努力创造更广泛的阅读契机,持续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
2.2.1 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合,扩大服务范围
第五次《基本计划》中提到,图书馆可以考虑与地区书店、出版社、民间团体等合作,致力于为孩子营造扎根于地区社会的阅读环境。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引入共建机制,吸引多元民间力量共同开展丰富多样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目标人群,设计实施主题明确的阅读活动。例如,举办绘画、手工、书法、体育、游戏等儿童容易亲近的讲座和展览等,其中科普知识类讲座可邀请高校专家进行;联合民间组织、公益团体等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绘本读书会等,通过朗读、介绍书目、交流读书感想等方式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出版机构在推进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中的源头作用,在强化合作中提升阅读资源质量[7]。如上海图书馆联合图书代理公司,于上海书展首创了外文图书“你选书, 我买单”的读者荐购活动,其中英文原版少儿绘本及青少年读物等备受少儿读者喜爱;还与学校、社区和地方团体合作,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针对无法到馆的儿童,图书馆可提供快递送书上门服务。
2.2.2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第一,建立高效的图书流通网络。第五次《基本计划》强调学校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体制。为有效利用图书资源,公共图书馆应与学校、各级图书馆之间共享馆藏资源,允许馆际互借和通借通还,建立线上与线下图书配送系统,打造高效的流通网络,实现各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人才交流。上海图书馆自2000年起就开始建立市、区、镇三级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一卡通借阅服务,2012年起面向少儿读者启动了少儿图书的“一卡通”服务,不断满足少儿读者的借阅需求。
第二,面向少儿读者的数字化服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多次在第五次《基本计划》中被提及,可见日本政府对其的重视度。第五次《基本计划》中建议图书馆应不断增加电子图书资料的储备量,还可以举办线上读书活动,开发读书记录软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更多线上服务项目。在“GIGA School”构想的背景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开通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的账号,用于日常学习,保证长期休假的学生及因传染病和自然灾害发生时无法到校的学生,也能随时利用图书资源。此外,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的馆藏主体正逐渐由传统的纸质图书向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子资源转变。纸电融合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更便捷的阅读模式[8]。在保持现有馆藏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少儿图书纸电资源采购比例、现有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融合转换等将成为今后图书馆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少儿读者对电子书利用需求的增加,单一的馆藏图书检索将无法完全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构建统一的数据规范标准,赋予纸质图书和电子书标准的编目数据,方便少儿读者及家长检索查阅,将会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功能[9]。
第三,加强馆员素养,完善志愿者服务。第五次《基本计划》强调为应对数字化社会,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应重新审视从事读书活动的人才培养方式。日本政府再次强调图书馆员专业性和重要性,为了推进儿童的读书活动,实施稳定的服务,采取必要的图书馆专业性人才配置。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电子图书资源对图书馆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员应在文献选择、收集、提供,以及阅读推广活动策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始终做好信息传递和服务工作。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引进少儿阅读推广专业人才,提升阅读推广质量。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根据电子资源建设目标加强馆员培训,将传统的流通馆员和编目馆员等转变为咨询馆员和数据馆员[10],为少儿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子资源服务。此外,针对少儿读者的读书会、讲座展览等离不开志愿者的协助,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有助于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源[11]。加强阅读推广活动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也是公共图书馆需要关注的课题之一。
3 结束语
日本政府最新颁布的《关于推进儿童阅读活动的基本计划》明确了社会各界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的职责,为日本的儿童阅读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本文分析其最新版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其中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社会背景下推进儿童阅读活动的任务和措施,值得我国公共图书馆参考借鉴,为儿童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 霍晓伟.日本少儿阅读推广的多元化合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S2):176-179.
[2] こどもの読書活動の推進に関する基本的な計画[EB/OL].(2023-03-28).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30327 mxt-chisui01-100316_01.pdf.
[3] 李德娇.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3):106-107.
[4]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23-04-23).http://www.chuban.cc/yw/202304/t20230423_32710.html.
[5] 李燕娜.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5):107-112.
[6] 孟育耀,董小玉.基于少儿图书热门IP市场价值延伸的思考[J].编辑学刊,2021(3):85-90.
[7] 王岚.基于多元合作推广少年儿童阅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0):113-115.
[8] 李欣,张恩铭.新时期图书馆纸电融合服务研究:以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条码”阅读平台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4,46(1):83-90.
[9] 郭中清,徐琳娜.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电子化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09-111.
[10]王粲.“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实践与思考[J].公关世界,2022(22):88-89.
[11]胡莹.阅读推广活动中志愿者资源的开发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67-71.
作者简介:刘莉(1990-),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组织及描述,阅读推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