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语言景观的优化显得至关重要。泰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语言景观的优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还能促进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该文旨在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语言景观的优化路径,以泰州市为例,分析当前城市语言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和建议。该文首先概述了文旅融合对城市语言景观的影响,接着介绍了泰州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语言景观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总结了泰州语言景观的特色与不足,提出了优化泰州城市语言景观的路径和措施,并展望了未来城市语言景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旅融合;语言景观;优化;文化内涵;规范性;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H004;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11(b)-0036-06
Reflection on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Urban Language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aking Taizhou, Jiangsu as an Example
JIANG Weiqing, PAN Yong, QIAN Yingl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he optimization of urban language landscape is crucial.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optimization of Taizhou's urban language landscape not only helps to enhance the city's brand imag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but also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urban language landscap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aking Taizhou as an example,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language landscape, and proposes targete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he article first outlines the impac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on the urban language landscape,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language landscape status of Taizhou.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Taizhou's language landscape are summarized, and paths and measures to optimize Taizhou's urban language landscape are propo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language landscape i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Language landscape; Optimiza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 Normality; Coordination
根据兰德里和波希斯的定义,语言景观是指公共道路标识、广告牌、街道名称、地名、商店标识和政府建筑上公共标识的语言[1]。随着文旅融合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城市语言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泰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语言景观的优化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促进文旅产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文旅融合对城市语言景观的影响分析
1.1 提升城市语言景观的文化内涵
文旅融合有助于促进城市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利用,使得城市语言景观更加富有文化内涵[2]。以长沙岳麓山和橘子洲景区为例,这些景区的语言景观以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和《沁园春·长沙》为主题,通过诗词元素和历史符号的巧妙运用,展示了长沙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3]。这种文化内涵的提升不仅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也提升了长沙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
1.2 促进语言景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文旅融合有助于推动城市语言景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访客,城市在规划其语言景观时更加重视双语或多种语言标识牌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形象,还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1.3 强化语言景观的信息传递和应急功能[4]
通过语言景观的合理布局和创意设计,可以更加有效地传递旅游信息和文化内涵,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语言景观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信息传递和应急功能。比如,在旅游景点增设多种语言的安全指示标志,可以即时为游客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有效缓解其面临突发事件时的恐慌情绪并减少现场混乱。这不仅提升了城市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也增强了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1.4 推动城市语言景观的创新与发展
为了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并改善旅游体验,城市在设计和规划语言景观时越来越倾向于融合创新元素和特色。借助新媒体技术和艺术装置等形式,如今的城市语言景观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和图片展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充满互动乐趣。比如,有些地方运用了AR(增强现实)技术,参观者可以用智能手机扫描特定的语言景观二维码来获取丰富的多媒体资料,以及参与互动活动。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语言景观的表现形式,也提升了其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1.5 促进城市语言生态的和谐共生
文旅融合通过推动语言景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为不同语言群体提供了更加公平和友好的交流环境[5]。此外,文化旅游活动为语言的传播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资源,进一步促进了语言环境的多元化和活力提升。这样的共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为推动城市的国际化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2 泰州市文旅资源与城市语言景观现状
2.1 泰州市文旅资源概述
2.1.1 历史文化资源
泰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汇聚了众多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如光孝寺、安定书院、乔园、望海楼、梅兰芳纪念馆、盐税博物馆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这些文化遗址不仅承载着泰州的历史记忆,也是展示泰州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此外,泰州还孕育了江海文化、盐税文化、佛教文化、吉祥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及海军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2.1.2 自然景观资源
泰州市自然风光秀丽,拥有多处自然景区和生态公园。凤城河风景区、桃园、天德湖公园、天禄湖公园、凤栖湖公园等自然风光景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和放松的好去处。此外,泰州还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项目,依托城北生态经济带的优越生态条件,打造了秋雪湖、童话森林、麒麟湾、香草湾、鲜花产业园和九岛环湖景区等生态旅游新线路,形成了“文化故事+绿水青山+休闲康养”的生态旅游新模式。
2.1.3 体育旅游资源
近年来,泰州市在体育旅游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借助2022年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举办的契机,泰州市实现了体育运动设施的提档升级,建成了体育馆、特色体育公园、球场、健身路径和健身步道等众多体育场地,构建了全人群、全时空、全生命周期的健身通道。泰州市区更是率先建成了“5分钟健身圈”,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体育旅游的兴起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活力,也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2.2 泰州市语言景观现状调查
笔者所在项目组对泰州市内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了深入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商业街区,如坡子街、万达商圈等,这些区域商业活动频繁,语言景观丰富多样;旅游景点,如凤城河风景区、梅兰芳纪念馆等,这些区域是展示泰州文化的重要窗口,语言景观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公共设施,如公交站、火车站、医院、学校等,这些区域的语言景观直接关系到市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体验;居民社区,选取不同类型的居民社区,了解社区内部的语言景观特点及其与居民生活的关系。
项目组采用了实地考察、摄影记录及个人访谈等多种方法,积累了数百张有关语言景观的照片、数十份详尽的访谈笔记及大量的书面资料。这些材料反映了泰州市内各种语言环境的真实状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深入分析,能够识别出泰州市在城市语言景观方面展现的特色和不足。
2.2.1 特色分析
(1)双语或多语标注的国际化视野
泰州市在推进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中,注重在语言景观上体现开放包容的态度。许多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和商业街区都采用了双语或多语标注,以方便国内外游客的识别和使用[6]。例如,在凤城河风景区的入口处,一块巨大的导览牌上用中英双语清晰地标注了景区的名称、主要景点及游览路线,既体现了对国际游客的友好态度,也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形象。此外,在泰州市的许多公交站牌和地铁站内,也都能看到中英文对照的站名标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指引。
(2)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
泰州市的语言景观不仅是简单的文字标识,更是文化元素的载体。许多语言景观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泰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例如,在梅兰芳纪念馆的外墙上,一块用行楷书写的“梅兰芳纪念馆”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这块牌匾不仅字体优美、寓意深远,还巧妙地融入了京剧元素,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梅兰芳先生作为京剧大师的独特魅力。另外,在泰州市的一些老街巷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古色古香的店铺招牌,这些招牌大多按照传统法度书写,配以精美的木雕或石雕装饰,展现了泰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地域特色的鲜明展现
泰州市的语言景观还充分展现了其地域特色。作为一座水乡城市,泰州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桥梁,这些元素被巧妙地融入语言景观中。例如,在泰州市的许多桥梁上,都可以看到用中英文标注的桥名,以及关于桥梁历史或传说的简短介绍,既方便了游客识别,又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此外,在泰州市的一些商业街区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景观,如用方言书写的广告词、地方特色小吃的名称等,这些元素让游客在品尝美食、购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泰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4)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泰州市的语言景观在设计上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许多语言景观不仅具有明确的指示功能,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在泰州市的一些重要路口或广场上,可以看到一些造型独特、设计精美的雕塑或装置艺术,这些作品往往与周围的语言景观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城市氛围。同时,这些作品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或寓意,让游客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的启迪和文化的熏陶。
2.2.2 存在的问题
(1)规范性不足
部分语言景观存在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或翻译不当等问题,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文化传播效果[7]。例如,在泰州市的一些商业街区中,可以看到一些店铺招牌上的文字拼写错误或语法不通顺,给游客留下了不专业的印象。另外,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指示牌上,也存在英文翻译不准确或表述不清的情况,给国际游客带来了不便[8]。
例1:某商业街区的一家餐馆招牌上,“特色菜”被误写为“特式菜”,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笔误,但却影响了餐馆的整体形象。
例2:在泰州市某地铁站的出口处,一块指示牌上的英文翻译将“出站口”翻译为“Exit gate”,而实际上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Exit”。
(2)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部分语言景观只注重形式上的美观和新颖性,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展示。这些语言景观往往只是简单地堆砌文字或图案,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例如,在泰州市的一些旅游景点中,可以看到一些为了吸引游客而设计的过于商业化的语言景观,这些景观虽然看起来很华丽,但却无法让人感受到泰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例1:某旅游景点内的一块大型广告牌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和夸张的字体宣传着各种旅游项目和产品,却忽略了将泰州的历史故事、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使得这块广告牌仅成为一个商业信息堆砌的展板,缺乏文化深度。
例2:在一些新建的商业街区,店铺招牌虽然设计新颖、色彩鲜艳,但文字内容往往只是简单地标注店铺名称和经营范围,缺乏与泰州本土文化相关联的元素,难以体现地域特色。
(3)统一性与协调性欠缺
泰州市内的语言景观在风格和色彩上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导致整体视觉效果杂乱无章[9]。不同区域、不同场所的语言景观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例如,在同一条街道上,不同店铺的招牌风格迥异,颜色搭配也不协调,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此外,一些公共场所的指示牌和广告牌也存在类似问题,缺乏统一的视觉风格和色彩搭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例1:在泰州市某条繁华的商业街上,一家店铺的招牌采用了复古风格,而相邻的店铺则采用了现代简约风格,两者在风格和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缺乏整体协调性。
例2:在泰州市的某公园内,不同区域的指示牌和公告板采用了不同的设计风格和颜色搭配,使得整个公园的语言景观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统一的美感。
(4)更新维护不及时
部分语言景观存在更新维护不及时的问题,导致文字内容过时、破损严重或信息不准确。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也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不便。例如,在一些老旧社区或偏僻街道,语言景观的更新维护往往被忽视,一些指示牌或广告牌上的文字内容已经过时或模糊不清,无法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引。
例1:在泰州市某个老旧社区内,一块指向社区服务中心的指示牌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且服务中心的地址已经变更,但指示牌上的信息仍未更新,给居民带来了困扰。
例2:在某条偏僻街道上,一块商业广告牌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上面的文字内容已经无法辨认,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也失去了原有的宣传效果。
(5)公众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泰州市在语言景观建设上越来越注重公众参与度的提升。通过举办设计大赛、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鼓励市民和游客积极参与语言景观的设计和建设。然而,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仍显不足,许多市民和游客对于参与的途径和要求知之甚少。这导致语言景观在反映民意、体现地方特色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1:泰州市举办的一次语言景观设计大赛虽然吸引了众多设计师和市民的参与,但最终的获奖作品大多来自专业设计师,市民的作品相对较少且影响力有限。
例2:在泰州市的一些公共场所,虽然设置了意见箱或在线反馈渠道以收集公众对语言景观的意见和建议,但这些渠道的实际利用率并不高,公众的声音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采纳。
(6)技术手段应用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城市语言景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泰州市在语言景观建设对于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导致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例如,未充分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互动式的语言景观体验,未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语言景观的布局和设计等。
例1:在泰州市的旅游景点中,尚未见到利用AR技术为游客提供互动式导览和解说服务的语言景观项目,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仍然依赖传统的指示牌和人工讲解。
例2:泰州市在城市语言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中,尚未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游客的流动趋势和兴趣点,从而更精准地布局和设计语言景观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3 泰州市城市语言景观优化路径
城市语言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也是城市文化内涵和治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泰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语言景观在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化城市语言景观、提升文化品位和国际化水平,是泰州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3.1 优化目标
泰州市城市语言景观的优化,一是要提升城市形象,通过优化语言景观,展现泰州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为了增强文化认同,深入挖掘泰州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语言景观中,增强市民和游客对泰州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要提高规范性,避免出现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或翻译不当等问题,确保语言景观的文字内容准确无误,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四是要促进国际化,加强多语种标注,提升语言景观的国际化水平,为国际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友好的服务。五是要推动创新发展,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语言景观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3.2 优化措施
3.2.1 加强规范性建设
依据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制定泰州市语言景观的规范标准,明确文字内容、语法结构、翻译要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泰州市的语言景观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语言景观的规范性。对语言景观的设计者、制作者和使用者进行培训指导,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素养和规范意识。
3.2.2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对泰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方特色等进行全面梳理和整理,形成系统的文化资源库。在语言景观的设计中融入泰州本土文化元素,如传统书法、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等,使语言景观成为传播泰州文化的重要载体。结合泰州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如“泰州早茶”“梅兰芳文化”等,并在语言景观中予以突出展示。
3.2.3 提升统一性与协调性
根据泰州市的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制定统一的语言景观设计风格,包括色彩搭配、字体选择、排版布局等方面。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场所的语言景观,进行差异化设计,但要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将语言景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实现语言景观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
3.2.4 鼓励公众参与
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举办设计大赛等方式,拓宽公众参与语言景观设计的渠道。充分听取市民和游客对语言景观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并采纳合理建议。利用新技术手段,如AR、二维码等,为公众提供互动式的语言景观体验,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3.2.5 推动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新技术在语言景观中的应用,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等,提升语言景观的吸引力和互动性。结合泰州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创新语言景观的表现形式,如立体雕塑、互动装置等。将语言景观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相融合,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
3.3 实施步骤与保障
3.3.1 实施步骤
第一,调研与规划阶段。组织专业团队对泰州市现有语言景观进行全面调研,包括风格、内容、规范性、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市民游客需求,分析语言景观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调研结果和需求分析,制定泰州市城市语言景观优化总体规划,明确优化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第二,设计与评审阶段。邀请专业设计师和文化专家,依据规划要求,设计具体的语言景观方案。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征求市民和游客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方案贴近民生、反映民意。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符合文化性、规范性、统一性等原则。
第三,实施与监督阶段。按照相关规定,对语言景观建设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完工后,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验收评估,确保语言景观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第四,运维与提升阶段。建立语言景观维护管理机制,定期进行清洁、维修和更新,保持其良好状态[10]。通过问卷调查、游客反馈等方式,对语言景观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城市发展需要,持续优化语言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不断提升其文化品位和国际化水平。
3.3.2 保障措施
第一,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语言景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为语言景观优化提供政策依据。加大财政投入,为语言景观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二,组织保障。成立泰州市城市语言景观优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语言景观优化的各项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语言景观优化工作。
第三,人才保障。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语言景观设计师和管理人才,为语言景观优化提供人才支持。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语言景观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第四,技术保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语言景观的设计、制作和管理水平。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其语言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第五,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语言景观优化的重要意义和成效,提高市民和游客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语言景观摄影比赛、文化讲座等,增强市民和游客对泰州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第六,法律保障。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明确语言景观建设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主体,为语言景观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对语言景观的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语言景观的行为,维护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社会秩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语言景观的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语言景观的内涵和外延亦随之演变。因此,需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能够持续监督并推动相关优化工作的进行。通过周期性的评估和策略优化调整,确保城市语言景观得以始终与地方形象及其文化精髓相契合,为泰州文旅融合发展和城市整体形象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杜克·戈特,方小兵.西方语言景观研究学术简史[J].语言战略研究,2020(4): 13-22.
[2] 高珊,付伊. 历史街区语言景观的语言策略研究:以杭州河坊街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8(1):69-73.
[3] 隆娟,余雅文.优化景区语言景观 助力文旅产业发展[EB/OL].(2023-11-08)[2024-10-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967101552203474&wfr=spider&for=pc.
[4] 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6):81-89.
[5] 崔士岚,孙德林.全域旅游背景下城市语言景观设立的构想:以阜新市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3(6):48-51.
[6] 孟德腾.生态文明视阈下山西省旅游区语言景观优化路径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 2021(4):23-27.
[7] 王丽青.大连旅游景区语言景观调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
[8] 张竣超,顾善萍.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及其策略探讨:以泰州市为例[J].文教资料, 2017(5):35-36.
[9] 隽娅玮.西安回坊风情街语言景观考察[J].汉字文化,2018(18):7-9.
[10]邹晓玲.乡村语言景观建设的意义和策略[EB/OL].(2023-09-20)[2024-09-10].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09/ t20230920_5686763.shtml.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球文化融合背景下中小城市公共标识语翻译现状及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232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语言景观优化路径研究——以泰州为例”(项目编号:202412917013Z)。
作者简介:姜维庆(2004-),男,江苏兴化人,本科。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通信作者:潘勇(1979-),男,江苏泰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英语教学。通信邮箱:210339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