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024-12-30 00:00:00王巍
新农业 2024年10期
关键词:切块块茎种薯

马铃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既可作蔬菜,也可以作主食,是世界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具有喜凉、怕热、喜光的特点,对水肥需求较大,但对土壤要求不高,多数土壤都可以栽培。种植户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保证水肥供应,为马铃薯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才能达到稳产、高产、优质的生产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保水和透水力适中的砂壤土地块,良好的土质条件能促进马铃薯早发芽、早出苗,有利于植株发育和块茎生长,提高淀粉和其他营养元素含量。在挑选马铃薯种植地时,应避免使用透气性差、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的地块,因为这些条件可能会造成马铃薯块茎产量低、淀粉含量不足以及形状不规整。

选择好地块后,要精细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进行深耕,深度为30厘米。经过一个冬季的晒田过程,有助于土壤的风化,改善其理化特性,并有效灭杀越冬害虫。春季土壤解冻后,应迅速进行耙耕,确保土壤细碎、田面平整。此外,每亩地施用农家肥2吨、磷酸二铵3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均匀地撒施于土层中,以实现土层上松下实、垄直且垄距及垄体高度一致。

2 品种选择

要选择结薯时间早、块茎膨大快、休眠周期较短、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早熟品种。

3 种薯处理

催芽:播种前3周,应开始催芽。将种薯平铺于阳光充足的室内地面上,确保室内温度在12~15℃。2~3小时翻动1次种薯,以促进均匀发芽。当芽眼开始萌动时,即可将种薯切块,准备播种。

切块:播种前2~3小时,应对种薯进行切块处理,确保每个种块保留1~2个芽眼。选用健康种薯进行切块,若发现病薯应立即更换刀具。若刀具曾切割过病薯,必须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70%酒精或5%来苏儿水对其进行浸泡消毒,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包衣:用马铃薯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能有效避免播后烂种,降低发病率。也可以用0.1公斤70%甲基托布津粉剂、0.015公斤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和2公斤滑石粉及微量元素拌种。

4 适时播种

当10厘米土层的温度在5~7℃时,种薯便可以在土壤中慢慢发芽。一般来说,吉林省在4月下旬便可以进行播种,山区适宜播期在5月上旬。播种过程中,首先利用播种机进行开沟作业,随后将切割好的种块均匀播撒于沟内,并覆土。播种深度为15厘米,用种量150公斤/亩,地膜宽度为90厘米,株距为20~25厘米,行距为60~70厘米。密度要结合品种特性确定,对于早熟品种,每亩可保留5000~6000株,要适当密植;对于中晚熟品种,每亩保留4000~4500株,要适当稀植。

5 田间管理

5.1查苗补苗

在采用地膜栽培的情况下,幼苗一旦破土而出,应立即进行人工辅助破膜,在幼苗上方开孔,以便幼苗能够顺利生长并露出地面。对于露地播种,在灌溉或降雨后,土壤容易板结成块,这会妨碍幼苗的正常出苗。因此,必须及时打破土壤硬壳,以确保马铃薯苗能够顺利破土而出。当苗出齐后,应立即进行查苗工作,一旦发现有断苗或缺苗的情况,必须及时进行补苗,以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5.2中耕除草

苗齐后,应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在8~10厘米,同时进行除草。在第1次中耕大约2周后,应进行第2次中耕,其原则是浅耕。在现蕾期应进行第3次中耕,同样是以浅耕为主,同时进行培土,培土厚度6~10厘米,增加土层厚度,促进块茎生长。

5.3水分管理

播种时,土壤要保证土壤湿度约为80%。播种后至出苗前,水分不宜过多,水分太大会导致烂种,浇水要结合生长阶段进行,整个生育期浇水5~6次,遵循苗期、花期、结薯期、块茎膨大期适时灌溉的原则。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使土壤水分降低,有利于收获。出土后,外表光滑、不黏土。

5.4养分管理

在幼苗出土后,当它们长出3~5片叶子时,应追施1次苗肥。推荐使用稀释后的粪水混合少量氮素化肥进行追肥。在幼苗生长期间,可以喷洒瑞毒霉500倍液,并配合1%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及膨大素,以促进幼苗的快速生长。在蕾初期,每亩地施用10公斤尿素和10公斤钾肥。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结合中耕和培土进行追肥,对于生长较弱的幼苗应多施肥,而生长旺盛的幼苗则少施肥。在开花后,应适当减少施肥量。若发现植株出现早衰迹象,则可以适量在叶面喷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

6 病虫害防治

6.1早疫病

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感染块茎,染病叶片有黑褐色圆形病斑产生,导致叶片死亡。在防治时,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正常成长,提高自身抗病力;发病时,可用灭菌宝500~800倍、锌而浦500~800倍或细星500倍喷雾,7~10小时喷施1次,连喷2~3次。

6.2晚疫病

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叶、茎、薯,染病叶片出现水渍状绿褐色斑点,病害传播迅速,造成严重损失。若发现病株,要立即清除,并使用石灰来消毒空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6.3病毒病

此病对马铃薯危害严重,会造成薯块变小、产量降低、品质不佳。在防治时,重点灭杀蚜虫,避免病毒传播。在蚜虫盛发期,每公顷选用3%啶虫脒乳油0.6~0.75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3公斤或40%氧乐果乳油1.5升;也可用5%菌素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喷1次,连续3~4次。

7 适时收获

收获的块茎不要长期置于阳光下,避免晒成青薯。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长岭镇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切块块茎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比萨切块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农技服务(2020年8期)2020-08-19 04:13:38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长江蔬菜(2018年10期)2018-06-23 03:37:30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01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 06:49:06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河北农业(2016年1期)2016-03-08 00:17:04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