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是学刊》2024年总目录

2024-12-27 00:00:00
求是学刊 2024年6期

新时代思想理论研究

姚毓春 夏宇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土地制度的优势、困境与改革方略……………………1.1

盛斌 吕美静 朱鹏洲 数字经济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于城市层面的研究………………3.1

马述忠 胡增玺 吴鹏 中国自主的数字贸易知识体系建构——以西方经典理论为参照系的比较……………………………………4.22

李新光 郭连强 祝国平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下中国农业保险功能定位与改革取向…………4.45

公丕祥 人口与法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路径………………………………………………………5.1

黄泰岩 李楚昊 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效率和公平关系…………………………………………5.14

周文 肖玉飞 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前景……………………………………………………5.25

王伯睿 朱喆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逻辑理路与基本经验……………………………6.28

国外学者专论

[爱]洛伦佐·西尼/文 刘歆 刘明明 亓为康/译 算法如何重塑劳动力剥削:对平台经济中劳动不可见化过程的审视……………2.1

新质生产力专论

魏枫完 颜含玥焦 方义新质生产力的“四个之问” ……………………………………………4.54

任保平 李培伟 构建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质生产力体系……………………………………5.56

林木西 丁柯文 王璐 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实践研究……………………………………5.69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乔榛 张志欣 经济体制改革演进中的人民性逻辑………………………………………………5.36

莫纪宏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字及其语义价值分析……………………………………5.45

哲学

时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孙亮 列宁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的“具体化”——基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文本讨论………………………………………………1.14

周来顺 列宁文化批判思想基本向度、价值逻辑和当代意义………………………………………1.23

刘军 潘砚迪 列宁“政治遗嘱”的理论逻辑及方法论意义………………………………………1.36

张一兵 当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垂而不死?——列斐伏尔《资本主义的幸存》研究…………………………………………………………1.44

王凤才 彭海龙 作为否定性概念的“公民不服从”——哈贝马斯的公民不服从思想……………………………………………………3.43

谢昌飞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共产主义观念复兴”的四条进路及其批判………………………………3.52

陆自荣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价值论——以马克思机器体系固定资本财富观为中心………………………………………………4.69

刘健 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经济理论范式的转换——从实践哲学视角出发进行的考察…………………………………………………………4.82

郇庆治 赵方 作为一种政治认识论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5.89

西方哲学前沿问题

黄小洲 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中的新黑格尔主义……………………………………………………2.17

郑召利 杨建伟 从内在批判到哲学人类学——哈贝马斯实证主义批判中研究方法的转变…………………………………2.27

郭冠宇 现代逻辑的运作密码——黑格尔概念逻辑的“概念”新释…………………………………………………………2.36

文化哲学研究

梁乐睿 从语言到符号——论卡西尔哲学中的康德-洪堡特因素……………………………………………………2.49

张笑夷 以自主的道德实践重塑现代理性文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的反思……………………………………………3.19

王海萍 现代性体验与个体的存在选择——基于赫勒的存在选择理论………………………………………………………………3.31

田鹏颖 金英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政治逻辑………………………………………………………4.1

范鹏 杨丽 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4.10

邹广文 李晓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时代回响………………………………5.79

Л.А. 布拉夫卡-布兹加林娜/文 陈嘉亮/译 作为市场的文化:“灵感是非卖品吗?” ……………6.1

杜宛玥 郭丽双 文化危机与主体性突围——基于布拉夫卡的文化哲学视角………………………………………………6.10

杨生平 潘玥斐 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视野下的中华文化主体性研究……………………………6.18

伦理学研究

付长珍 智能与智慧:人机关系的伦理前瞻……………………………………………………………6.35

阮航 帕菲特对人格同一性的反驳及其伦理意义…………………………………………………6.43

王路 论思想的客观性………………………………………………………………………………5.103

经济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钞小静 廉园梅 元茹静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数字金融能否改善企业创新效率? ………………1.60

张娟 张翠梅 数智赋能国家创新体系优化的内在逻辑、可能风险与综合规制…………………1.76

汤蕴懿 李方卓 数字基础设施政策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演进逻辑和政策取向…………………2.59

董康银 刘洋 王辉 科技企业进驻促进共同富裕了吗?——来自工商企业注册的证据…………………………………………2.69

斯丽娟 王超群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3.62

谭玉松 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生态化转型………………………………………………………………3.79

王欣亮 卫玲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赋能农民现代化的逻辑与进路………………………4.93

郑国强 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6.85

经济理论与现实

丛旭文 基于文化产业价值链视角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模式探究……………………………………1.90

李媛 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之构建……………………………………2.81

郭晓勋 赵晨 齐文浩 农旅融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6.56

刘栩君 胡耀 朱玉林 制度型开放能否提高地区创业水平——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研究…………………………………6.70

法律

新兴权利法律问题研究

周尚君 数字权力的理论谱系…………………………………………………………………………1.101

张凌寒 贾斯瑶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制度的逻辑更新与制度优化……………………………1.112

陶朗逍 合规不起诉中的程序出罪理论探析…………………………………………………………1.123

李丹 数字权利的生成及法治化保障………………………………………………………………2.124

谢登科 周鸿飞 区块链电子送达的实践困境与应对………………………………………………3.115

孙永超 论美国跨境刑事数据调取中的国际礼让:以《云法案》为例的分析………………………3.126

赵精武 周瑞珏 论数字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向:风险体系化治理…………………………………4.136

范明志 杨阳 论直播打赏的性质与法律规制方式………………………………………………5.131

侯晨亮 期货市场高频交易监管的双重困境及破解进路……………………………………………6.123

袁梓旋 论我国公共数据信托的法律权能……………………………………………………………6.134

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梁鸿飞 海洋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生成与实践审视………………………………………1.135

宋华琳 郑琛 公共卫生治理专家咨询制度的法治探寻…………………………………………2.91

满洪杰 健康医疗大数据治理的健康权面向…………………………………………………………2.103

邢昕 论公共卫生治理的政府责任…………………………………………………………………2.113

王利明 论合同违背公序良俗——以《合同编解释》第17条为中心…………………………………………………………3.91

杨立新 定金类型识别与定金规则的具体适用——《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67条和第68条解读………………………………3.103

章志远 论中国特色调解型行政复议模式……………………………………………………………4.107

薛小蕙 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的制度优势与效能优化…………………………………………………4.116

马迅 行政复议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用论析………………………………………………………4.126

钱叶六 叶昱含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立法意旨与教义学分析——基于软家长主义的视角………………………………………………………6.99

邬砚 建设工程承包人对优先受偿权的处分自由论………………………………………………6.110

理论法学新动向

胡玉鸿 法学研究中的哲学预设及其意义……………………………………………………………5.117

文学

美学研究

刘旭光 司汤达综合征:关于伟大艺术之“伟大” ……………………………………………………1.148

孙云霏 “理念”与“理想”的张力:论本雅明早期艺术批评观念……………………………………4.170

张法 从后艺术时代新变与艺术历史流变重新定义艺术作品……………………………………5.143

王晓升 阿多诺关于审美幻相的思考及其当代意义…………………………………………………5.150

姚文放 “社会美育”: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第二原理…………………………………………………5.161

古代文学研究新视界

刘京臣 数字人文视域中的元代江韵诗研究…………………………………………………………1.162

丁雨晨 胡全章 域外游记中的西剧见闻与晚清戏曲改良思潮…………………………………1.174

傅绍良 论杜甫退朝后的曲江饮酒诗及其醉中史笔…………………………………………………2.138

孙惠欣 吴夏天 “仙女化”与“妖魔化”——《金瓶梅词话》与泰国《昆昌昆平唱本》女性形象比较解析…………………2.148

陈才训 毛艳秋 《红楼梦》缘何“说不尽” …………………………………………………………2.157

余祖坤 “语录不可阑入古文”说的生成及现代省思…………………………………………………3.140

刘思宇 在论诗与论理之间:《朱子语类》论诗的话语意义…………………………………………3.150

钱佳楠 郭院林 嘉道时期的诗学思潮转向…………………………………………………………3.160

韩文革 中国传统“道-艺”观论要……………………………………………………………………4.148

刘晓 “回首”的诗学:杜诗中的“回首”事象及诗境建构…………………………………………4.159

杜庆英 “老去填词”在词史上的尊体价值及范式意义………………………………………………5.169

郭杰 白居易《琵琶行》:场景还原和身份确认……………………………………………………6.144

当代文学思潮前沿问题探讨

韩传喜 楚艳艳 数字时代网络文学生产的时空逻辑与审美生成…………………………………6.155

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探赜

宋唐睿 吴树国 两宋官田应募役户探析……………………………………………………………2.169

欧美问题研究

石庆环 景德龙 美国进步主义时代“乡村生活运动”探析…………………………………………3.172

钟瑞华 当代美国消费主义的历史审思………………………………………………………………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