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特色研究

2024-12-26 00:00:00林景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31期

摘要:民间故事是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民众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吴川民间故事是广东粤西地区一种传统的地方文化,它的来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历史文化、人民生活及人民的情感世界相关,它的类型极为丰富。吴川民间故事在叙事上富有特色,主要表现为叙事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叙事语言质朴自然、叙事情节设计巧妙、叙事结构独特、叙事视角为零聚焦、人物形象塑造生动形象。该文通过对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特点进行详细梳理,为吴川的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社会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吴川民间故事;地域性;语言;情节;结构;视角;人物形象;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11(a)-0080-05

Research on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Wuchuan Folktales

LIN Jinglan

(Zhanji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4, China)

Abstract: Folk stories are one of the forms of expression in folk art,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a vivid reflection of loc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value orientation. Wuchuan folk stories are a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in western Guangdong, China. Their origins are 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culture, people's lives, and emotional world of the region, and their types are extremely diverse. Wuchuan folk stories have distinctive narrative feature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narrative and regional culture, simple and natural narrative language, clever narrative plot design, unique narrative structure, zero focus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vivid character portrayal.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stories in Wuchuan, which can provide useful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loc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in Wuchuan.

Key words: Wuchuan folktales; Regionalism; Language; Plot; Structure; Perspective; Characterization; Revelation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这表明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艺术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吴川民间故事是中华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员,它们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承载着吴川人民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民俗等信息,是了解吴川文化的重要窗口。

研究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特色,有助于把握其叙事规律和审美风格,深入理解吴川文化的特征;有助于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社会教育发展。

1 吴川民间故事概述

1.1 吴川民间故事的来源

吴川民间故事的来源与吴川这片土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历史文化、当地人民的生活及情感世界紧密相连。首先,“吴川地处粤西最大河流鉴江下游,市区三面环江,一面靠海,鉴江两岸平原开阔,肥田沃野,地理位置水源充足,雨量充沛,是一座滨江临海的美丽城市,被誉为‘鱼米之乡’‘粤西明珠’”[1]。其次,“吴川人文昌盛,人才辈出,汉文化造就出来的吴川名人,数量多、影响大”[2],如出现了清代粤西唯一一位状元林召棠。最后,吴川地区民俗艺术丰富,有花桥、飘色、泥塑等。以上这些因素催生了吴川极具地方特色且丰富的民间故事。

1.2 吴川民间故事的类型

吴川民间故事的类型极为丰富,主要分为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社会生活故事、风物故事4类。历史人物故事主要以吴川当地真实的历史人物为背景,通过艺术加工和想象,展现他们的卓越才华、高尚品德和非凡经历。这些故事往往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人文情怀,是吴川人民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如《林廷献谢恩》。神话传说主要是关于神的活动的故事,如《吴川民间故事精选》中收录的《神话传说》。风物故事主要与当地的自然景观、风俗习惯等相结合,通过奇幻的想象和生动的叙述,展现吴川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吴川花桥的故事》。社会生活故事主要是一些与当地人民社会生活相关的故事,通过丰富的情节和想象,展现吴川人民的社会生活情况及情感世界,如《劏狗六爹做媒人》。

2 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特色分析

“叙事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跨媒介、跨学科的重要现象,因此按照其学术规律和学科逻辑,叙事学本质上应该是一门研究历史上和现实中运用各类叙事媒介讲述故事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应该涵括文学、艺术乃至其他学科中一切具有叙事性质或叙事元素的作品。”[3]吴川民间故事作为文学艺术,它在叙事上有其自己的特点。

2.1 地域文化深度融合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连续性和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4]

吴川民间故事在叙事上显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特点。吴川民间故事常常以吴川的江海、山岭、古迹等自然景观为舞台,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吴川的自然风光之美和风土人情。如《双峰塔的故事》,故事中的“双峰塔,又名芷寮塔或芷寮番塔 ,坐落于今吴川市吴阳镇塔脚村,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前接特思山、丽山二峰,故名双峰塔。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县令周应鳌,应当地百姓之请,修补吴川风水,择此江海汇流之地兴建宝塔,距今已有四百余年。[5]”该故事主要讲述了在明朝万历年间,风水师在吴川境内发现一块风水宝地,叫做“犀牛望日”。后来,国师周应鳌奉皇帝之命到此查勘,并建造风水宝塔来镇住“犀牛”。由于塔身压住了芷寮“犀牛望日”的“犀牛”,塔的影子又打到另一座山的“犀牛望月”的“犀牛”,所以该塔名“双峰塔”。该故事生动地讲述了双峰塔的由来,为双峰塔这一地方景观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和韵味。它展现了吴川当地的古迹,也展现了吴川人民对风水的态度。又如《鼓浪石》,该故事中的鼓浪石位于吴川市覃巴镇调德村海边,该石头由一块大石头和一块小石头组成,如夫妻相拥。该故事主要讲述了青年渔民亚鼓与海中龙女阿浪相爱,面对龙母威胁,相拥化成一大一小的礁石,即鼓浪石。鼓浪石因为这个凄美的故事,不再是冷冰冰的石头,而是有着生命、有着情感的石头。这故事不仅反映了吴川临海的地理环境,也表现了吴川人民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吴川民间故事这种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叙事,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地方特色,还促进了吴川文化认同的形成。

2.2 叙事语言质朴自然

叙事语言是叙事作品中用于构建故事、传达信息和表达意义的文字或语言形式。它不仅是故事的载体,更是叙事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不同的叙事语言反映出了不同的叙事风格。

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故事的创作者们注重口语化和俚俗化的运用,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这种语言风格不仅符合吴川人民的表达习惯,还能增强故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劏狗六爹与车大炮》:

有一天,六爹回家路过村口大树。大树下有三个无赖村民在那里坐着,他们见六爹路过就说:“六爹,去哪里呀,来共我们车车大炮咯。”六爹见了是他们三个无赖,早就想教训教训他们了。就说:“唉!我呒得闲共你车大炮呀,那边江有只船载米沉在江边,我马上要回去拉车去拉米呀。”六爹说完就赶紧回家了。那三个人听了六爹这一说,世上有这么好的事?他们也赶紧回家拉车去江边了! 谁料到他们三人来到江边不要说船,人影都无一个!这回他们知道上了六爹的当了! 他们就回去找六爹了。他们上气不接下气说:“阿六爹,我们好心叫你车车大炮,你骗我们讲江边有米拉,害我们白跑一趟!”六爹这才慢慢说:“呒……我点害你们呢!又是你们叫我和你们车车大炮,我共你车车大炮的。”他们听到六爹这样一说,无奈地拉车回家了[6]。

这个故事的叙述语言非常口语化和通俗化。“车大炮”是吴川当地的口语。“大炮”点火后声音大、影响范围广,“车大炮”形象地表现了说话者在说话时夸大事实。“阿六爹”其实就是“六爹”,但是吴川当地人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更习惯在称呼前面加上“阿”字。这样的语言非常地道、富有乡土气息、非常通俗易懂。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有不少语气词,包括“呀”“唉”“呢”等,使得故事富有生活气息,人物活动画面感强。正是这种语言特点使得这些故事能够在吴川民间广泛流传,成为老少皆宜的文化娱乐艺术形式。

2.3 情节设计巧妙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是故事的核心部分,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并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正如黑格尔所言,情节应“表现为动作、反动作和矛盾的解决的一种本身完整的运动”[7]。情节还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使故事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吴川民间故事的情节设计巧妙而富有想象力,有效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促进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传达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兰石禾花雀的故事》主要讲述了禾花雀被庄园主的儿子买下,后来得到庄园主的同情而被写上平安符并放生,不久后与打鸟人偶遇,并在打鸟人的偶然安排下与庄园主再次相遇。此后,禾花雀带着同伴为庄园主所在的地方——兰石,镇蝗虫以报恩,并于每年秋风乍起、候鸟南迁时带着同伴聚集在兰石。故事通过这样的情节设计,有效地推动了禾花雀故事的发展,也顺利地展示了禾花雀知恩图报的形象和庄园主善良的形象,同时也清晰地传达出了吴川人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又如《梅花女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梅花女的父亲做泥塑惹来祸患要被处死,梅花女只身前往京师搭救父亲,结果途中被凶神恶煞的选美钦差大臣抢走送进宫中。梅花女得到皇上喜爱,向皇上哭诉了父亲的无辜从而成功救父。这个故事在情节的设计上虽然较《兰石禾花雀的故事》简单,但是清晰地叙述了梅花女救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示了梅花女爱父母、有智慧的性格特点,表现了吴川人民对孝道和智慧的赞美。

2.4 叙事结构独特

叙事结构是构建故事或叙事的基本框架,它指导着故事的展开和讲述方式。在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中,叙事结构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民间故事在叙事结构上通常采用多种模式,这些结构不仅使故事易于理解和记忆,还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吴川民间故事有一个显著的共同叙事结构,即先简单引出当地风物或人物,再以“这里流传着一段故事”这类话语展开具体的故事讲述。如《狮子岭的故事》开始部分是“吴川县高罗北边有一很大的岭,人们叫它作大岭;可它又像个狮子,所以又叫它作狮子岭。岭顶上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面有一个大脚印,当地人叫它作‘雷公脚印’。这里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8]。非常明显,该故事先简单引出吴川本地自然景观——狮子岭,然后以“这里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引出具体故事。

吴川民间故事在具体的叙事中,往往采用顺序的叙事结构,即由起因到发展到高潮到结果。如《劏狗六爹与“是蔗(借)来的”》中主要讲述劏狗六爹捉弄贪官的故事。故事由贪官想从自己的生日中捞取好处写起,然后写到六爹故意把切好的两截甘蔗用红纸包着拿去给贪官祝寿,再写到贪官气愤地与六爹对质,最后写六爹在对质中取得胜利。故事就是这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非常易于人们理解和记忆。

吴川民间故事中的风物故事还常常以男女爱情故事为线索来讲述,并常常呈现这样的叙事结构特点:男女主角相爱—情感受阻—反抗—双方或其中一方化为当地风物。如《鲤鱼岭的故事》的叙事结构是:男女主角相爱—女主角遭恶霸强抢—女主角逃跑—女主角化身为土丘。以男女爱情为叙事线索更容易拉近听众与故事的距离,也使故事更具有吸引力。

在历史人物故事上,吴川民间故事往往会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讲完一个故事再讲一个故事的叙事结构。譬如吴川当地非常出名的劏狗六爹的故事。劏狗六爹的故事是一个大故事,在这个大故事当中有很多关于劏狗六爹的小故事;而劏狗六爹的小故事之间基本没有严格的逻辑排序,基本采用讲完其中一个小故事再接着讲另外一个小故事的叙事结构。又如林召棠的故事也是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讲完一个故事再讲一个故事的叙事结构。这样的叙事结构极大地丰富了历史人物故事,也从多个角度塑造了人物形象。

总的来说,吴川民间故事在叙事结构上是丰富且有特色的。

2.5 叙事视角显现为零聚焦

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根据叙述焦点对人物的限定程度不同,把叙事视角分为零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三种。零聚焦型叙事,指的是叙述者的知识超越所有故事内的人物,仿佛是一位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如“上帝”般的全知全能。这种叙事方式不受任何视角的限制,没有固定的观察点,可以自由地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述故事。叙述者既能从宏观上俯瞰整个故事的全貌,又能同时观察到其他地点正在发生的事情;不仅对人物的过去、现在了如指掌,还能预知他们的未来,并深入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零聚焦型叙事可以使叙事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作品的表现力。零聚焦型叙事朴素明晰,可以使读者阅读起来较有轻松感。

吴川民间故事在叙事视角上采用的是零聚焦型叙事。讲故事的人总是处在全知全能的角度为听众娓娓道来,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听众了解故事,极大地减轻了听众的文学接受负担。同时,零聚焦型叙事也增强了吴川民间故事情节的丰富性和传奇性。如《沙螺干进士》以零聚焦型叙事视角向听众讲述了吴川武生易忠携带吴川当地食物沙螺进京赶考得到皇叔相助顺利考取功名的故事。在作品中,叙述者处在无所不知的角度,先交代故事的背景,然后叙述故事主人公武生易忠与皇叔相遇并因沙螺结缘,再叙述皇叔助力武生易忠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在具体的叙述中,叙述者从自己的视角叙述了易忠与皇叔相处的细节、易忠参加科举考试的细节,使得故事富有传奇性和艺术真实感。

2.6 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生动

在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叙事元素,“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9],是艺术表现的中心,承担着揭示作品主题的作用。

吴川民间故事作为叙事性作品,塑造了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劏狗六爹”的形象最为人熟知,他具有智慧,勇敢且正义,代表着吴川人民对智慧、勇敢、正义的追求。在智慧方面,如《劏狗六爹的由来》中写到劏狗六爹是乾隆年间吴川当地的“贡生”,他不满当地乡绅勒索民财,灵机一动写下对联“雷打道果真君,木偶无灵,枉受香烟四百载。风流本乡绅士,蒸尝有限,仅供酒肉两三年”,把当地乡绅讥讽了一番。在勇敢方面,同样可以从《劏狗六爹的由来》这个故事当中找到痕迹。如劏狗六爹面对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乡绅,他毫无惧色,勇敢题写对联对乡绅们的不良行为进行揭露和讥讽,他甚至敢于面对面与县太爷和乡绅们进行理论,把县太爷和乡绅们理论得不敢反驳。在正义方面,如《暗中取计破阴谋》中,樵夫的娇妻被恶霸盯上,劏狗六爹路见不平出谋略相救。

吴川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富有特色、生动形象,除了劏狗六爹这样的人物形象外,还有林召棠、陈瑸等人物形象,它们共同构成了吴川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群,承载着吴川文化的内涵。

3 吴川民间故事叙事特色的启示

3.1 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10]。因而,要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特色对地方文化建设可以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通过挖掘与整理吴川民间故事,深入挖掘吴川民间故事的内涵与价值,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类,形成完整的吴川民间故事资源库。同时,可以将吴川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人物元素等融入地方文化产业,如旅游、手工艺品、影视创作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此外,在公共场所如博物馆、文化中心等设立民间故事展览,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吴川民间故事的魅力;还可以组织民间故事会、讲座、工作坊等活动,增强当地人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3.2 对当地社会教育与道德建设的启示

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特色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吴川民间故事注重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使得故事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当地的道德教育可以借鉴这种叙事方式,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吴川民间故事中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也可以作为教育内容的参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特色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吴川民间故事的叙事特色主要体现在地域性叙事、叙事语言、情节设计、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地域性叙事通过描绘吴川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认同感;质朴自然的叙事语言使得民间故事在吴川社会中深受民众喜爱;巧妙的情节设计、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在强化故事性的同时更有助于构建深刻的吴川地域文化内涵。这些都对当地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与道德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叙事特色的分析,对于民间故事与其他文化现象(如民间信仰、民俗活动等)之间的关联还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川市人民政府. 吴川概况[EB/OL].(2023-09-21 )[2024-08- 05].https://www.gdwc.gov.cn/bmzz/wcsrmzfw/zjwc/wcgk/dlwz/ content/post_378905.html.

[2] 唐有伯. 浅谈吴川文化和雷州文化[EB/OL]. (2021-09-31)[2024-08-05].https://mp.weixin.qq.com/s/k76OP4npHAl1u5v CQZU39Q.

[3] 龙迪勇.试论艺术叙事学的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22(6):88-94.

[4] 葛剑雄.中国的地域文化[J]贵州文史丛刊,2012(2):7-11.

[5] 探秘百年古塔:吴川吴阳双峰塔来源与故事(宝塔镇犀牛)[EB/OL].(2019-09-19 )[2024-08-06].https://mp.weixin.qq.com/s/isCRiq4QrzdKhXyaicnS8w.

[6] 吴川民间故事:劏狗六爹的传说[EB/OL].(2017-07-08 )[2024-08-06].https://mp.weixin.qq.com/s/Ry4SYtWpNQEnX HHyyWAMIg.

[7]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 吴川故事:狮子岭的故事 [EB/OL].(2015-04-18 )[2024-08- 06].https://mp.weixin.qq.com/s/G-PfWK5eB6piLVT4qGyY pg.

[9]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