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背景下机辅汉法翻译的译后编辑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12-26 00:00:00赵晓帆李文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31期

摘要:在AIGC技术浪潮的强劲驱动下,翻译行业正步入一个史无前例的转型阶段,计算机辅助翻译领域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复杂挑战。恰逢中法建交六十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该文依托在西南地区开展的《关于汉法机辅翻译工具使用情况的调研问卷》的深度分析成果,借助DeepL与ChatGPT两种广受关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结合政治外交文本的具体翻译案例与译后编辑实践,系统性地归纳总结了机辅汉法翻译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错误类型,涉及内容与格式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译后编辑优化策略,旨在探索并构建一种新型的人机协同翻译模式。此研究不仅为当前翻译实践模式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更为未来翻译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视野与新路径。

关键词:AIGC;计算机辅助翻译;汉法翻译;政治外交文本;译后编辑;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11(a)-0029-06

Research on Post-edi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French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IGC

ZHAO Xiaofan, LI Wenli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Driven by the strong wave of AIGC technology,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 is stepping into an unprecedented transformation stage, and the field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has also ushered in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omplex challenges. Coinciding with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USE OF CHINESE-FRENCH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OOLS in Southwest China,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two popular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ools DeepL and ChatGPT,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fic translation cases of political-diplomatic texts and the post-editing practice,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types of common error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French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which involves both the content and format.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further proposes practical post-edi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iming at exploring and 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human-computer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mode.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practice mode, but also opens up new horizons and path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IGC;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hinese-French translation; Political-diplomatic texts; Post-editing;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翻译行业带来深刻变革,为计算机辅助翻译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相继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2016)、《新文科建设宣言》(2020)、《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021)等文件,不仅强调了技术创新在加强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的核心地位,亦为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与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赋予了新的使命。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机辅汉法翻译研究对于增进两国理解,促进国际传播,加强跨文化交流和政治、经济合作具有划时代意义。

AIGC赋能下的机辅翻译工具,如DeepL、ChatGPT等,显著提升了翻译效率。然而,由于术语库资源相对匮乏,机辅翻译在语义精准度与表达自然性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译文质量与水平仍有待提高,尚达不到完全替代译员的程度[2]。鉴于此,本文聚焦机辅汉法翻译中政治外交文本的错误类型,通过案例分析与译后编辑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译后编辑策略,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翻译工作模式,以推动机辅翻译在汉法翻译领域的深入应用与高质量发展。

1 AIGC背景下的机辅汉法翻译概述

1.1 AIGC的起源与发展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3]。AIGC,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已有数据模型寻找规律,并进行适当的泛化能力生成相关内容[4]。2017年,Transformer架构的问世将AIGC推向新高度,特别是OpenAI发布的GPT系列模型,以其卓越的文本生成能力,在对话系统、文本创作及机辅翻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引发了全球对AIGC技术与应用的广泛关注。

随着算法进步和大规模数据集的应用,AIGC技术发展迅猛,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AIGC模型互动模式的研究热潮。AIGC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涵盖计算机辅助翻译、跨模态翻译及定制化翻译等多个方面,深刻改变了翻译行业的实践路径与研究方向。

1.2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内涵与特征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翻译人员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或工具进行的一种翻译模式[5],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在参与调研的翻译企业中,52.90%的项目使用了机辅翻译[6]。在大规模翻译项目中,机辅翻译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翻译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发布的《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使用情况的调研问卷》的研究结果显示,超95.00%的受访翻译企业管理者认为,机辅翻译软件对企业收益增长帮助较大[7]。通过研究机辅翻译,推动翻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符合时代潮流和客观需要。

在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的支持下,机辅翻译能够基本保障译文质量的可控性与术语的一致性。此外,它还具有较强的协同性,便于翻译、编辑和校对等环节的团队协作,尤其在应对大规模翻译任务时,能够有效减轻译员的重复劳动。然而,机辅翻译的语言理解与创造力欠缺,无法达到人类智能语言的层级,难以灵活处理复杂语境以传达原文情感。

1.3 机辅汉法翻译工具的应用现状

针对机辅翻译工具在汉法翻译中语义精准度和表达自然性不足等问题,本团队设计了《关于汉法机辅翻译工具使用情况的调研问卷》,并面向西南地区法语学习者与从业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其中,74.13%为法语专业学生,其余为法语教师和翻译从业者。

调查结果显示,法语助手、有道翻译、百度翻译、DeepL和ChatGPT等机辅翻译工具被广泛使用,主要应用于学术研究、日常交流、新闻阅读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翻译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受访者中,有42.06%的人每日使用机辅翻译工具,有38.89%的人每周使用未超5次,13.49%的人仅在特定场合下使用。面对机辅翻译工具在复杂句式处理、术语精准度和文化内涵传达等方面的缺陷,67.46%的受访者表示在初译后,需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校对和修改。受访者期望机辅翻译工具能够提升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度和上下文理解能力,提供更多的文化背景参考,并改进语法处理能力。同时,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受访者对于隐私保护、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的重视。虽然机辅翻译能基本满足译者需要,译文的可用性逐渐得到行业认可,但当下人工智能和机辅翻译都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8],机辅翻译在情感表达、意图理解和意境营造等方面仍存不足,需大量的人工编辑和译后调整,方达“知情意”的国际传播要求。

2 机辅汉法翻译实例分析

鉴于中法语言特性及文化差异,机辅翻译在应用中常因语料库资源匮乏、语境处理困难而导致语意割裂、文化内涵误传等问题。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六十周年,《费加罗报》发表的《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一文生动展现了中法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堪为政治外交文本研究范例。DeepL与ChatGPT作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机辅翻译工具,分别代表了传统机器翻译技术和新兴人工智能对话模型,二者在处理复杂语境时具有典型性。鉴于此,为有效提升机辅翻译的精准度,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本文以《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为例,依托DeepL与ChatGPT,从内容精准度与格式规范性两个维度,深入剖析机辅翻译的常见问题,旨在探索其在政治外交文本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及改进路径。

2.1 内容层面

2.1.1 范畴词多译

范畴词指表示行为、现象、属性等概念所属领域的名词[9],常用于标示事物的类别或属性。它们大多无实际意义,但并非“废词”,能够使句子更加流畅,删除后会影响语感。作为汉语特有的表达手段,范畴词的广泛性和抽象性在机辅翻译中常导致词汇冗余或语义缺失等问题。常见的名词性范畴词有态度、情况等,而动词性范畴词常以“在……背景下”“解决……问题”等搭配形式出现。

例1:

原文:在冷战正酣的背景下

DeepL:dans le contexte de la guerre froide en cours

ChatGPT:dans un contexte de Guerre froide où les tensions étaient vives

官方译文:en pleine guerre froide

对于“在……背景下”这一范畴词,DeepL和ChatGPT均因采用直译法,造成词汇冗余。官方译文则巧妙地省略了这一范畴词,将翻译重点放在“冷战正酣”上,强调统一性与整体性,简洁准确地传达了原意。

2.1.2 时政新词核心词义模糊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时政新词层出不穷,然而因机辅翻译库的文化背景参考不足,往往无法理解时政新词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要素,难以传达其核心词义。

例2:

原文:新质生产力

DeepL:une nouvelle productivité de qualité

ChatGPT:de nouvelles forces productives

官方译文:des forces productives de nouvelle qualité

“新质生产力”是在2023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在于“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ChatGPT直接忽视了“质量”这一关键要素,DeepL的译文虽涉及“新质”,却未能准确传达“生产力”与“新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2.1.3 动宾搭配不当

机辅翻译在处理复杂的动宾搭配时,容易片面地理解动宾关系,导致内涵缺失、语义狭窄等现象,使读者对原文产生偏差或混淆,造成信息传递不准确。

例3:

原文: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DeepL:transmettre l’esprit des relations diplomatiques entre la Chine et la France

ChatGPT:poursuivre l’esprit de l’établissement des relations diplomatiques sino-françaises

官方译文:faire rayonner l’esprit présidant à l’établissement des relations diplomatiques entre la Chine et la France

“传承”指将前辈累积的经验与智慧系统性地传授与承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扬与创新。DeepL从物理角度考量,选用了“传递”作为动词,该词常搭配实物为宾语,而此处的宾语却是抽象的精神遗产,导致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ChatGPT选用“延续”一词,虽在动宾搭配上更显贴切,却未充分捕捉原文强调的“发扬”这一精神实质的深层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息传播的效果。

2.1.4 动词时态使用不当

汉语缺乏法语所特有的时态体系,即汉语动词无法借助自身的形态变化来明确时间概念。因此,机辅汉法翻译难以仅凭动词的形态直接判定句子的时态特征。相反,它必须依赖于时间助词、时间短语或上下文语境来解析和提取时间信息。这一机制常导致其时态识别与表达混乱,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例4:

原文: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2024年的目标是5%左右。

DeepL:L’économie chinoise connaîtra une croissance de 5,2 % en 2023, avec un objectif d’environ 5% en 2024

ChatGPT:En 2023, la croissance économique de la Chine a été de 5,2 %, et l’objectif pour 2024 est d’environ 5 %,

官方译文:Son économie a enregistré une croissance de 5,2% en 2023 et vise pour 2024 une croissance d’environ 5%,

原文前半句描述的是2023年已经发生的经济增长数据,后半句是2024年的目标预期,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前半句应使用过去时态,后半句则需使用现在时。DeepL前后两句均使用简单将来时,与原文时态不符。ChatGPT的译文则基本符合原文时态。

2.1.5 古籍用语的句意割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古籍用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古籍用语,如典故、成语、诗词等,蕴含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在法语中无完全对应的词汇。因此,机辅翻译多倾向于字面翻译,忽视原文深层的文化内涵,导致译文句意割裂、语义破碎、生涩难懂,且难以兼顾语言格式的工整性和美学性。

例5:

原文:“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DeepL:"Un gentleman est fort en harmonie mais pas en flux; il est fort en neutralité mais pas en penchant".

ChatGPT:"Un gentilhomme est harmonieux sans se prostituer, quelle force !Il est impartial sans se pen- cher d’un côté, quelle force !"

官方译文:Le sage cultive l’harmonie dans la diversité et se tient dans le juste milieu sans incliner d’un côté ou de l’autre. Que sa fermeté est courageuse !

DeepL将“和而不流”直译为“不在流动之中”,未能传达君子和谐而不随波逐流之意,造成句意割裂。ChatGPT则译为“不出卖自己”,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对于“中立而不倚”,机翻译文生硬,未能流畅表达“不偏不倚”之意。尽管二者在语言格式工整性方面表现良好,但在传达文化内涵和准确性上仍有待改进。

2.1.6 隐喻修辞冗长

在政治外交文本中,隐喻修辞尤为常见,多借助“是”“成”等词,通过直接将本体说成喻体,或通过喻体来暗示本体,将某一事物比拟成与其相似的另一事物,巧妙有力地表达政治立场、传递政治信息。然而,机辅翻译常因忽视语境而硬译或直译,导致译文冗长,影响信息的精准传达。

例6:

原文: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忠实实践者。

DeepL:La Chine est un fidèle praticien des cinq principes de la coexistence pacifique.

ChatGPT:La Chine est un défenseur loyal et praticien des cinq principes de coexistence pacifique.

官方译文:La Chine applique fidèlement les Cinq Principes de la Coexistence pacifique.

例6中,“中国”是本体,“忠实实践者”是喻体,强调中国坚定执行和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eepL和ChatGPT均选择直译,保留了“忠实实践者”的表述,导致译文冗长,不符合法语表达习惯。官方译文则摒弃了暗喻形式,改用意译法,调整句式结构,强调中国对原则的忠实执行,更加简洁自然,贴近法语表达习惯。

2.1.7 重大历史时间节点直译

政治外交文本中常提及某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及其时间,这些时间节点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蕴和政治象征价值。然而,机辅翻译在处理此类文本时,由于缺乏对相应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倾向于采用机械的直译法,严重削弱了政治外交信息的传播效果和战略影响力。

例7:

原文:70年前,周恩来总理首次完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eepL:Il y a 70 ans, le premier ministre Zhou Enlai a présenté pour la première fois les cinq principes de la coexistence pacifique.

ChatGPT:Il y a 70 ans, le Premier ministre Zhou Enlai a présenté pour la première fois de manière complète les Cinq Principes de la Coexistence Pacifique.

官方译文:En 1954, le Premier Ministre Zhou Enlai a avancés les Cinq Principes de la Coexistence pacifique pour la première fois.

DeepL和ChatGPT在处理“70年”这一表述时,未能准确识别出该表述指向一个具有特定背景的历史事件,仅将其字面化地译为“数字+年”的形式。官方译文则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将其转译为“1954年”,准确还原了历史指涉,有效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了政治外交文本的权威性。

2.2 格式层面

2.2.1 大小写混淆

机辅翻译在处理包含人名、身份、组织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时,常暴露出大小写使用不规范、普通名词与专有名词混用等问题,影响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例8:

原文:戴高乐将军

DeepL:le général de Gaulle

ChatGPT:le général de Gaulle

官方译文:le Général de Gaulle

DeepL和ChatGPT的翻译内容基本正确,但将“将军”的首字母小写,未遵循专有名词大写的规范。这种翻译方式在非正式语境中较为常见,但在外交场合等正式庄重的场合,表示职位或头衔的名词通常需要大写,以突出其正式性和重要性。

2.2.2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法语中的标点符号与中文并非一一对应,如法语引号“«»”常用于直接引语或表示强调,中文的书名号“《》”虽与之形式相似,却主要用于标示书籍、文章等出版物。机辅翻译在处理特定语境下的标点符号时,因缺乏对人类语言深层次理解和语境感知的能力,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标点符号在原文中的确切含义和用法,常导致标点直译、多译、错译,影响翻译质量。

例9:

原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DeepL:le Cadre mondial pour la biodiversité Kunming-Montréal

ChatGPT:le Cadre mondial de la biodiversité Kunming-Montréal

官方译文:le Cadre mondial de la biodiversité de Kunming-Montréal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一项国际协议。DeepL未能恰当使用介词来连接限定成分,ChatGPT的译文则存在标点符号的过度使用问题,误用法语引号,这不仅与法语的书写习惯不符,也会引起读者的困惑。

2.2.3 文体排版不规范

政治外交文本在排版上有特定格式要求,如标题、段落、引用等。然而,机辅翻译难以保持原文的排版格式,如标题未大写、段落换行错误等,使译文在视觉上显得杂乱无章,影响译文的可读性。

3 机辅翻译的译后编辑策略

基于机辅翻译实践与研究,本文提炼出5条译后编辑准则,既充分发挥了机辅翻译技术在提升翻译效率与保障译文质量方面的独特优势,还深度融合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倡导在人机协作中不断探索和优化翻译模式,以确保译文精准、流畅地传达原文的意图与情感。

3.1 人机互译,协同高效

机辅翻译便捷高效,译者深谙中法文体风格差异及其语法知识,二者结合事半功倍。译者需熟悉中法标点符号的对照规则,结合语境灵活使用。同时,可借助排版软件优化译文排版,提升译文美观性。

3.2 更新术语,精准匹配

翻译工具的开发者应不断完善并实时更新时政术语库,扩大库容量,核对专有名词,提高匹配正确率。同时,语料库应基于中法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精析时政新词核心义,增补引申义。还需优化读者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机辅翻译的精准度。

3.3 逐字修正,逐句润色

译者需精确对比原文与译文,识别出所有可能的翻译误差,逐字逐句调整润色。译者还需深入理解原文语境,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调整句子结构,优化语序。

3.4 紧跟时政,坚定立场

译者需密切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保持对政治动态的敏锐洞察力。在译后编辑时,坚定政治立场,确保翻译内容符合国家立场。同时,要注重翻译准确、客观、公正,以免造成文化误解。

3.5 持续学习,提升素养

译者需持续学习新知,培养历史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准确传达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译者还需持续提升机辅翻译工具和计算机的使用能力。

4 结束语

机辅翻译水平随AIGC研究的深入而大幅提升,但仍处初级阶段,无法完全替代译员,“机辅翻译+译后编辑”的人机协作工作模式将长期存在。本研究聚焦AIGC浪潮下的机辅汉法翻译,通过问卷调研、案例分析及译后编辑实践,对政治外交文本在机辅汉法翻译中的常见错误类型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译后编辑策略。新时代的翻译研究者,需直面机辅翻译的译后编辑挑战,持续优化技术,不断完善策略,提升译后编辑效率与质量,为推动翻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翻译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第一观察丨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EB/OL].(2023-10-08)[2024-10-08].http://www.news.cn/2023-10/08/c_1129905812.htm.

[2] 王华树,陈涅奥.中国语言服务企业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应用调查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43(5):23-37.

[3] 周志敏,纪爱华.人工智能[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4] 肖丰佳. AIGC技术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4,37(4):82-84.

[5] 中国翻译协会.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R]. 2024.

[6]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使用情况的调研问卷[Z].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2024.

[7] 潘学权,崔启亮. 计算机辅助翻译教程[M].2版.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

[8] 冯志伟.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的平行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41(6):35-48.

[9] 习近平. 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N].费加罗报,2024-05-05.

[10]王诗帆.汉法交替传译中对中文“范畴词”的处理策略[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