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国的药用昆虫

2024-12-25 00:00:00杨红珍
百科知识 2024年23期

蚍蜉撼大树 并非不自量

唐代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中写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里的“蚍蜉”指体形稍大的蚂蚁。在人们眼中,蚂蚁简直太弱小了,手指轻轻一捻,就能让它们一命呜呼。小小的蚂蚁居然想撼动参天大树,简直太不自量力了!不过,在《尔雅·释篇》里,蚂蚁被称为“小马”;《酉阳杂俎·虫篇》中也写道:“秦中多巨黑蚁,好斗,俗呼为马蚁。”小小的蚂蚁为何又被古人称为“马”蚁呢?对此,李时珍解释道:“大蚁喜酣战,故有马驹之称。”

蚂蚁个头虽小,但力气很大,且好斗。蚂蚁的力气到底有多大呢?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家马克·莫费特经研究后得出结论:1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重400倍的物体,能够拖运超过自重1700倍的物体;10只蚂蚁可以合力搬运相当于自重5000倍的物体!看来,蚍蜉撼大树,并非不自量。

分工明确 储蜜有术

蚂蚁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社会性昆虫有3个特征:同种个体间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同种个体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种蚁巢内至少有两个重叠的世代,子代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蚂蚁社会通常由蚁后、雄蚁和工蚁组成,一些种类的工蚁又进一步分化为个体较大的兵蚁和个体较小的工蚁。蚁后在婚飞后落地脱翅,专职繁殖后代。蚁巢的寿命取决于蚁后的寿命,蚁后的寿命较长,可以存活几年至十几年。雄蚁在繁殖季节才会出现,寿命短暂,交配后不久即死亡。工蚁是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雌蚁,终生无翅,不交配也不生育。在大部分蚁巢中,数量最多、工作最辛苦的就是工蚁了。筑巢、觅食、哺育幼蚁、照顾蚁后、清洁蚁巢、保卫蚁巢……工蚁的一生就是劳作的一生,它们的寿命较短,一般存活半年至三年。

蜜罐蚁

蚂蚁食性较杂,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有些蚂蚁会取食植物的蜜露,有些蚂蚁也会取食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同翅目昆虫分泌的蜜露。由于蚂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它们能捕食体形比自身大数倍、体重比自身重数倍的动物。比如切叶蚁,它们会花大气力剪切、搬运接近自重20~50倍的树叶。切叶蚁搬运树叶并不是为了食用,而是将叶片嚼烂后与泥土拌在一起,当作培养基以培育真菌,然后取食长出来的蘑菇。

蚂蚁的食性不同,工蚁的类型及数量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工蚁专门产营养卵以喂养蚁后、幼蚁和其他工蚁。最奇特的工蚁算是蜜罐蚁了。蜜罐蚁并不是一个特有物种,而是很多有贮蜜行为的蚂蚁的统称。因为要储存蜜,所以只有体形大的工蚁才能成为蜜罐蚁。蜜罐蚁不用出去采蜜,而是倒挂在蚁巢的顶壁上,将自己作为专门的贮蜜容器。外出采蜜的工蚁会把蜜露喂给蜜罐蚁,而蜜罐蚁会将这些蜜露储存起来,直到腹部膨胀成了一个巨大的球状。遇到食物短缺时,蜜罐蚁会吐出储存的蜜露,蚁群就能靠这些蜜露度过难捱的日子了。

白蚁是白色的蚂蚁吗

虽然白蚁和蚂蚁在大小、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均为社会性昆虫,但它们实际上是不同的昆虫。白蚁是相对原始的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虫态。最初,科学家把白蚁归为等翅目,但随着生物分子学研究的深入,系统发生学的证据显示,白蚁和蟑螂存在众多紧密关系。2007年,白蚁被归入蜚蠊目下的等翅下目,也被称为社会性蜚蠊。

蚂蚁是膜翅目蚁科昆虫的统称。在亲缘关系上,蚂蚁和胡蜂、蜜蜂比较接近,均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

蚁封户穴 大雨将集

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天气谚语,其中不少和动物有关,如“蜻蜓高,谷子焦;蜻蜓低,一坝泥”“蜜蜂归巢迟,来日好天气”“蚯蚓滚路天将雨”“蚂蚁垒窝要下雨”……《本草纲目》中也有“蚂蚁能知雨候”的记载。为什么蚂蚁的行为和天气,尤其是和降水有密切关系呢?

蚂蚁巢包括游动巢、土壤巢、地表巢、木质巢、层纸巢、丝质巢6类,大部分蚁巢是土壤巢。蚁巢中有很多整齐有序的房间,如蚁王房、工蚁房、雄蚁房、幼蚁房、储物室,等等。众多房间通过纵横交错的通道互相连接,通道既方便蚂蚁运送食物,又便于蚁巢通风换气,保持恒温恒湿。

下雨前,气压降低、空气湿度增大,闷热感增强,蚁巢里的湿度也会不断增加。对此,蚂蚁会感到很不安,毕竟如果巢穴被水淹没,那整个蚁群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蚂蚁们会快速而不停地挖土,将泥土搬到洞口周围,希望把洞口垒得高些;有些种类的蚂蚁甚至会在大雨来临前选择搬家。这也是为什么大雨前人们会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急匆匆地往高处移动。

药食两用

蚂蚁的药用 在我国,蚂蚁入药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书中写道:“独脚蚁主治疗肿疽毒,捣涂之。”东汉时期,已有以蚂蚁粉为原料制成的“金刚丸”,是民间常用的抗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认为蚂蚁有治疗疔疮肿毒之功效。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将蚂蚁卵称为“状元子”,说它是补肾养阴、消食健脾、润颜泽肤、活血化瘀、驱风散寒的良药。

蚂蚁被称为“天然药物加工厂”。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蚂蚁制剂确有抗炎、镇痛、镇静、护肝、平喘、抗癫痫、抗惊厥、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蚂蚁制剂是一种性功能增强剂,在增加精子数量、提高精子成活率、改善精子活动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蚂蚁制剂还是一种免疫增效剂,能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防止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

蚂蚁种类繁多,但可用于临床使用的不到20种,常见的有拟黑多刺蚁、树蚁、黑山蚁、赤林蚁、红褐林蚁、类干红蚁、双隆骨铺道蚁、双齿多刺蚁、黄猄蚁、横纹齿猛蚁、红足修猛蚁、巨头切叶蚁、竹筒蚁、北方蚁、日本弓背蚁等。在云南省道地药材名录(2024版)中,主产于文山州的黑蚂蚁(即双齿多刺蚁)被列入其中。

因为蚂蚁是社会性昆虫,所以采集起来比较容易,只要找到蚁巢就可以。采集应在蚂蚁婚飞前进行,尽量选择阴雨天。找到蚁巢后,将蚁巢周围的土一起采回;过筛,留下蚂蚁;用60℃以上的热水将其烫死;晾干即可。

蚂蚁的食用 蚂蚁被称为“天然营养宝库”,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40%~70%的蛋白质、27种氨基酸、28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锌含量最为丰富,是大豆锌含量的8~13倍。

在我国,以蚁为食的历史十分悠久,《礼记》中已有“蚳醢以供天子馈食”的记载。这里的“蚳”指的是蚂蚁卵,“蚳醢”指的是蚁卵酱。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广人于山间掘取大蚁卵为酱,名蚁子酱。按此即〈礼〉所谓‘蚳醢’也,三代以前固以为食矣。”时至今日,蚂蚁在很多地方仍被视为美味佳肴。广西壮族居民会烹制“蚂蚁炒瓜丝”,制作蚂蚁酱、蚂蚁调味料等;云南傣族和基诺族居民在招待贵宾时会奉上一道“烩酸蚂蚁蛋”;东北和内蒙古一些地方的人们则用蚂蚁炖豆腐,或将蚂蚁磨成粉后同肉末一起做成蚂蚁肉丸子,供产妇食用,以达催乳之效。

合理开发蚂蚁资源

蚂蚁食性复杂,有肉食性和植食性,可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如侵入居室的小家蚁会造成食物污染,传播疾病;生活于田间的东方矛蚁会为害马铃薯、西瓜等。但有些蚂蚁又能捕食害虫而利于人类,如黄猄蚁能捕食柑橘树上的害虫,我国广东省利用黄猄蚁防治害虫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台湾和福建,人们也常利用红蚂蚁防治甘蔗二点螟、高粱条螟、甘蔗小卷蛾等。又如鼎突多刺蚁,它既可捕食林木和作物害虫,还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蚂蚁数量众多、营养丰富,有着较好的药用功能,因此对蚂蚁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已批准蚂蚁食品为新资源食品,但对蚂蚁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产品有干蚂蚁粉、蚂蚁酒、蚂蚁茶、蚂蚁饮料、蚂蚁口服液、蚂蚁胶囊等。

虽然我国野外蚂蚁资源丰富,但过度采集仍然会对蚂蚁种群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进而破坏蚂蚁生存环境和周围土壤生态环境。因此,有计划的采集和有规模的驯化养殖,才利于蚂蚁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利于更好地保护野生蚂蚁种群。当然,寻找新的野生食药用蚂蚁种类是另一个很好的途径。

【责任编辑】谌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