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8A,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超级高铁即将到来
沈羡云
①有媒体表示,中国工程和铁路研究人员称,有可能在上海和杭州之间建造第一条“超级高铁”线路,这条150千米长的真空隧道将允许磁悬浮列车以高达10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乘坐超级高铁从上海到杭州只需15分钟,比目前最快的高铁列车节省45分钟。
③超级高铁时速可以达到1000千米,甚至可以超过飞机的速度。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更远的地方,从而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由于运行时间短,乘客不会感到疲劳。超级高铁的设计十分安全。超级高铁运行在真空管道内,不受天气、地形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会发生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碰撞事故;由于采用磁悬浮技术,列车不会与轨道接触,不会产生火花、烟雾等安全隐患。超级高铁有运行平稳、噪声低、震动小、加速度小等特点,能够给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同时,超级高铁减少了空气阻力和摩擦力,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它采用电力驱动,不会排放有害气体和废弃物,对环境没有污染。传统高铁车轮每运行120万千米就需要返厂检修,每运行240万千米就要强制报废。而超级高铁没有车轮,没有摩擦损耗,所以投入运营之后维修量少,运营成本显著下降。
④中国科学家自2017年起就开始研究超级高铁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是将超声速飞行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即通过超导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的应用,实现超声速的近地飞行。这项技术研发了6年,直到2023年才真正迎来重大突破。我国目前的超级高铁技术已经实现了在低真空环境运行,空气阻力比传统高铁的空气阻力低3%,再加上磁悬浮技术,真正实现了贴地飞行。普通超导体需要使用温度达到-269℃的液氨来冷却,才能保持超导特性,而我国研制的“高温超导体”只需要使用-190℃左右的液氨即可达到同样效果,因此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我国还有电磁橇的加持。电磁橇除了可以助推加速之外,还可以通过向上的电磁力减轻车体对轨道的压力,使得超级高铁加速运行时也能降低磨损。
⑤总的来说,超级高铁介于民航与高铁之间,能有效补充其中的交通缺位,满足更加多元的交通需求,大幅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促进城市群、市域间的“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我国在超级高铁技术方面具有一定领先优势,与德国、日本同处于世界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前沿,这彰显着我国的科技实力。
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 第②段加点词“几乎”可以删去,因为“真空”就意味着没有空气阻力。
C. 对于乘客来说,超级高铁的优势包括速度快、安全及使人有舒适的乘坐体验。
D.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超级高铁。
2. 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超级高铁外部示意图”的内容补充完整。
3. 你认为我国超级高铁的发展前景如何?请结合选文内容及以下链接材料进行简析。
【链接材料】
据专家预估,高速磁悬浮每千米造价将在3亿元以上,而高铁成本约为1.17亿至1.44亿元人民币。此外,更高的速度、更高的成本,必然会以更高的票价作为结果。目前高铁相比于普铁,票价几乎是两三倍,而以磁悬浮的造价来看,未来超级高铁的票价有可能达到高铁的2倍左右。同时,部分省市面临人口持续减少的尴尬,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省市未来交通需求不会持续增长。
【小题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辨析能力。
A项考查说明方法,难度很低,只要求做出判断。“15分钟”与“45分钟”是明显的列数字,“超级高铁”与“目前最快高铁”是明显的作比较。
B项说第②段加点词“几乎”可以删去,这一结论有误。根据文章第②段“真空管道是一种……装置,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可知,“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并非完全没有阻力。“几乎”一词从逻辑层面排除了绝对性,是语言分寸感和严谨性的一种表现,一旦删去,便与原文表述的实际意义不符。
C项内容在第③段的1、4、6句中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支持。
D项是总结性的表达,从文体和思路的角度做了总结。
故选B。
【小题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概括能力。
根据文章第②段“超级高铁列车头是新研制的低阻力车头,具有流线形的鸭嘴形态,可以极大地降低行驶中产生的空气阻力”可知,低阻力车头的作用是可以极大地降低行驶中产生的空气阻力,由此得出a处的答案。根据文章第②段“真空管道是一种将管道内的空气抽走、形成真空状态的装置,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可知,能够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的装置是真空管道,由此得出b处的答案。
答案:a.极大地降低行驶中产生的空气阻力 b.真空管道
【小题3】本题链接了新内容,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
题干中虽然有“你认为”,但因为需要“结合选文内容及以下链接材料”,也就意味着考生并不能想当然作答,必须以选文和链接材料信息作为答题依据。既然问题的对象是“我国超级高铁的发展前景”,那么只提及现有数据而没有对未来将出现的景况做出预判的回答便是不合适的。学生可以按照材料的段落顺序进行知识梳理。根据文章第③段内容可知,超级高铁出行效率高、便利性高、安全性好、乘坐体验舒适,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对环境没有污染,投入运营之后维修量少、运营成本显著下降。根据文章第⑤段内容可知,超级高铁能有效补充交通缺位、满足更加多元的交通需求。根据链接材料内容可知,专家预估超级高铁的成本高、票价高,且部分地区交通需求量不足。
参考答案:我国超级高铁的发展前景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和困难(或我国超级高铁的发展存在困难,但也有优势;或我国超级高铁的发展利弊共存)。超级高铁能满足更加多元的交通需求(技术进步能够彰显我国的科技水平实力);但它造价(成本)高、票价高,且部分地区交通需求量不足。
综上可知,阅读就是信息输入,信息性的阅读重在拓展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要求学生以求知、求真的态度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在熟悉文类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概念、方法等关键信息以及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关系,进而对有关问题形成全面的认识。无论何种阅读试题,从语文学科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角度去思考便是方向。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