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通过CRISPR-Cas9全基因组筛选技术,发现了一种可以激活老年小鼠神经干细胞以促进新神经元生长的方法。研究团队发现,通过敲除老年小鼠体内的某些基因,能够显著激活老年小鼠的神经干细胞,使其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两倍以上,但这一效应在年轻小鼠中并未出现。这一发现揭示了神经元再生的新机制,并为治疗与年龄相关的大脑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它表明未来有可能开发相关药物和技术来刺激衰老或受伤大脑中的神经干细胞重新生长神经元。
衰老细胞对健康毫无裨益,是否应该被全部清除?如何区分衰老细胞中的“好人”和“坏人”?这些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多年。近日,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一套细胞衰老的谱系示踪与功能研究体系,可以洞察不同衰老细胞在体内的行径,并首先在肝脏损伤小鼠模型上精准实现了“惩恶扬善”1c19550534826f2d066ae04ae13a8b7522ff023790821755eed3775810c84b6f。研究组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清除衰老的巨噬细胞可限制肝纤维化,其背后的机制可能是改变了肝脏的免疫微环境。反之,衰老的内皮细胞被清除后,肝组织的微环境变得恶劣,更容易向肝纤维化方向发展。此外,研究人员还对体内衰老内皮细胞实现了重编程,这群“重获新生”的衰老细胞可显著减轻肝纤维化程度。这一研究成果为细胞衰老领域和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也为肝脏相关疾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
近日,中国科学家利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发现了180个RNA病毒超群、16万余种全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种类的近30倍,大幅提升了业界对RNA病毒多样性和病毒演化历史的认知。据介绍,科研团队开发的LucaProt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对病毒和非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深度学习,并能通过数据自主判断病毒序列。利用这套算法,科研团队对来自全球生物环境样本的10487份数据进行病毒挖掘,发现了513134条病毒基因组,代表161979个潜在病毒种及180个RNA病毒超群,其中23个RNA病毒超群无法通过序列同源方法识别,被称为病毒圈的“暗物质”。该算法结果还揭示了多个病毒学领域的新发现:发现迄今为止最长的RNA病毒基因组,其长度达到47250个核苷酸;识别出超出以往认知的基因组结构,展示了RNA病毒基因组进化的灵活性;发现在高温深海热泉等极端环境中,RNA病毒依旧存在多样性。
【文稿】林 文
【责任编辑】蒲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