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与尘土(组诗)

2024-12-25 00:00:00王兴程
山西文学 2024年12期

飞蓬

给它一处江山

把它交付给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再给它一个爱恨纠结的朝代

给它一处江湖,一叶小舟

给它一个空空的胃,给它一杯酒

一饮而尽

给它一个知己,高山流水

两行风干的泪

给它一句唐诗,把它还给王维

李白和岑参

给它两枝桃花,三月里的长安

再给它一个边疆,一行归雁

一颗故国之心

现在应该把它交给准噶尔盆地

一场春天里的大风

交给一个叫王兴程的诗人

英吉沙

所有的风沙都吹在了刀刃上

吹出了一个锋利的名词

南疆的天空像一块巨大的磨刀石

把英吉沙磨得寒光闪闪

世事如麻,我怀着一颗决断的心

走在英吉沙的刀锋上

古战场

落日开始告别

戈壁上,篝火黯淡

战士的铁衣比刀锋更冷

你能想象的都已经被风带走

大雪之下的沙砾、飞蓬、战马的腿骨

都已安然睡下

隐约的村庄陈旧,林带稀疏

这些折断的箭镞

像是谁在地球的纬度上做了一个标记

天黑下来了,黑暗重新回来

一条路在大雪中指向了未知的边界

江山易主。如果你抬起头

海市蜃楼至今还在准噶尔遥远的上空

鹰笛

现在拿起来,放到嘴边

仍然可以感到有强大的气流

正穿过高原

是的,你现在听到的,是我从帕米尔

带回来的声音

“我曾去过那里,知道过太阳、岩石

和风的秘密”

故事开始——

很多传说至今还在酝酿之中

起风了——

风暴,正从一根翅骨里吹出

大片的阳光被摔碎在了帕米尔的顶峰

“我曾心怀理想,地球仍然苍茫无边”

我们想去揣度一只鹰的经历

但所有的感知,现在只能通过这一截

小小的骨笛来完成

想象一下吧——

千年过后,当帕米尔重新成为大海

一只鹰还能否听到自己的声音

玉门关

此时,需要补一些诗词的功课

才能完成一些想象

从车窗里望去,我打开了唐诗中的一页

我尽量隐去铁轨,站台和隔离的栅栏

想把此处置换成唐朝的天空

如果此时下车,我就退回了关内

换乘一匹马,告老还乡回苏北老家

如果再继续往前

我就是那个出了塞的王之涣

岂止是楼兰、龟兹,三十六国啊

我的前面还有西去的伊犁河和霍尔果斯

此时的车站正合了凉州词里的意象

天空灰暗,城市遥远

黄河还应该在云层的上边

只有风沙还在原地

只是几排白杨,它们挺立的身子

稍稍倾向长安的方向

准噶尔大雪

北疆忽然安静下来

只有风还在吹,风只是经过

无法判断是开始还是结束

一场大雪,便可以将准噶尔和人世隔开

没有什么能够遗失在大雪之后

包括戈壁、羊群、裸露的骨殖和车辙

和万物一样,它们全都回归了

属于自己的信仰

我理解你此时的孤独,多么奢侈啊

在准噶尔,这是一只蚂蚁

也曾有过的浩渺与苍凉

此时,正适合展开一场宏大的叙事

关于存在、经过和消失,关于寒冷中

世界的每一个细节与记忆

但必须省略掉语言、修辞和逻辑

省略掉那些指点江山的欲望和人世的悲欢

此时,应该将所有的历史封存

只能听雪的声音

一只鸟突然飞起,向北

那里有更深的大雪

在冰冷的时光之后

我们无法想象一只鸟如何安置最后的故乡

更多的雪还在路上

在准噶尔的天空下

你看到的地球是空白的

世界从未来过

塔什库尔干

鹰在飞

鹰扇动着羽翼

在高原上投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

云回到了低处

云俯视着石头,遍地的石头

一群祈祷者失血的亡灵

笛声尖唳,笛声含在一根翅骨上

辗转于塔什库尔干

寻找那个多年失散的人

失忆的人走过高原,失忆的人重新想起

干瘦的河里,一块玉石

还埋在冰冷的水底

大风持续,大风吹散了尘埃和星星

塔什库尔干,从正午到黑夜

一具风干的肉体里

隐藏着一个诗人衰弱的呼吸和低吟

【作者简介】王兴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国内多家刊物,入选多种选本,获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银奖、西部文学奖等奖项。著有诗集《雪与尘土》《写意新疆》。现居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