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在体校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24-12-23 00:00:00陈彦
科学导报 2024年85期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学校应该在立足中学语文的基础,让教学活动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基于此,下文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出发,立足体校语文作文教学,提出几点认识。

一、体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体校的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第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学生在训练场上有明确的目标,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教练都有清晰的目标记录在训练手册上。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实力能够拿到第几名、怎样严格训练才能够提升成绩和名次,教练和队员都有明确目标,并严格执行。学生普遍认为自己走专项道路,走特长道路,在学习上并没有明确目标。第二,体校实行半天教学,半天训练,部分运动队每周出早操3天,每次早操训练1个小时。上午上课时,学生很疲惫,屡屡犯困,能够坚持学习的学生数量并不多。第三,学生也认为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学,学不学都差不多,考试分数也不会差。抱着这样的思想,在课堂上有的讲话打闹,有的睡觉分神,学习态度冷漠。

二、体校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程标准有: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然而,当前,体校语文作文教学并不理想,语文课学习缺乏目标与兴趣,学生基础薄弱,运动员每天的生活是训练场—教室—食堂—寝室四点一线来回重复,运动员要保证训练出成绩,保证训练的连贯性,因此很少放假,一年中放假时间总共不超过一个月。运动员的世界只有训练、集训、比赛和文化课学习。因为封闭式训练,运动队发手机时间是晚上固定的两个小时左右,家长只能通过电话、视频联系学生。缺乏家长陪伴,缺乏丰富的业余生活,与外界世界接触较少,学生觉着生活乏善可陈、无话可说。要么就是流水账,要么就是思维混乱、胡编乱造,作文主题绝大多数都是围绕训练比赛来写,选材挖掘不够深入,作文毫无技巧可言。

三、体校的作文调查问卷和问卷统计结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体校学生作文现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共4个班级,2个初中班级,2个高中班级,共126个学生完成了问卷调查,总结如下:6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很一般,30%学生认为自己写作差,2%很差,只有2%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作能力好;在写作中如果遇到体育或者比赛相关的话题,59%的学生会觉得容易写,41%的学生认为写什么话题都不容易;只有20%的学生觉得作文课有意思,60%的学生觉得作文课可听可不听,20%的学生觉得作文课没意思;关于描写方法,有50%的学生提到了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20%提到了动作描写、20%的学生提到了心理描写,只有10%的学生提到了细节描写;22%的学生从不注重细节描写,32%的学生有时关注细节描写,20%很少关注细节描写,26%常关注细节描写;65%的学生不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35%的学生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这群学生中有72%的学生认为细节描写的作用是“生动形象”;80%的学生愿意接受细节描写的训练。关于训练的方式,有35%的学生选择课堂练习的讲解的方式,有30%的学生选择阅读范文的方式,25%的学生选择小组讨论的方式,10%的学生选择一对一的方式。只有33%的学生愿意积极参与作文课堂讨论;影响细节描写能力的原因归类中,55%的学生认为是缺乏生活观察,37%的学生认为是缺乏写作技巧,8%是认为自己不喜欢写作文。

从这份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语文很重要,愿意学习写作,但对写作文缺乏信心。学生也有写训练日记的基础,但是缺乏阅读的积累,认为写作的素材贫乏,缺少写作技巧的训练。

四、系统训练体校学生细节描写策略

细节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具体状态的描绘摹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或事物细节的描写。经过体校长期一线教学实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系统训练学生细节描写,可以使学生在繁忙的训练中,更好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积累好词好句,为细节描写打基础

教师在每天的课上花5分钟对学生进行词汇量的积累训练。在细节描写时,有了好词好句,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1.成语接龙训练

成语接龙是课前热身,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单纯成语接龙:老师指定一个字开头,也可以用谐音,每个同学都可以接。课前5分钟接龙5~6个成语,最后板书的成语是老师预设好的。老师板书的成语中有一两个是有难度系数,有难度的成语需要解释清楚,用造句的方式示范成语的用法。板书:真相大白—白手起家—家言邪学—学书不成,学剑不成—成千上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很感兴趣,容易参与,并且气氛活跃,学生对成语有了一定的敏感度和热情,开始勤于积累成语,最可喜的是学生在平时说话时和课堂回答问题时开始运用成语,在作文的片段练习中能将学过的成语灵活运用,成语接龙带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好词好句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运用,语言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根之花。语文教学词句如果只是在摘抄本上作呆板的整齐排列,而没有有效地在丰富的情景中生动运用并加以内化,没有运用意识的积累是徒劳的。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使语言内化完成语言知识的建构,还可以让学生在语言的创造性表达中丰富语言的积累。

在初三阶段每周作文课,每节课花10分钟按照环境细节描写“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江、河、湖、海”“花、草、树、木”等高频词语经常运用到作文中进行训练,比如春:让学生自由说出春的好词好句,教师补充。补充的方向指向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春的分类;从时间分为孟春、仲春、暮春。春天常见的花卉:桃花、杏花、杜鹃花、迎春花、山茶花。春天的动物:鸟语花香、莺舞蝶飞。春天的诗词:天街小雨润如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二)用拆分的思维模式进行细节描写教学

细节描写分为人物细节描写、景物细节描写和场面细节描写。

一是,体校学生要训练好人物细节描写。

1.外貌细节描写。在体校,细节描写从外貌描写开始。学生写外貌经常千篇一律,原因是学生并不清楚外貌细节从何描写。如写眼睛,总是写“大大的眼睛”鼻子是“高高的鼻子”嘴巴是“樱桃小嘴”,首先应该让学生树立起分解外貌部位的思维方式。眼、耳、鼻、嘴、脸型分类学习。如眼睛的形状有杏眼、桃花眼、凤眼、圆眼、柳叶眼、丹凤眼、吊眼、细长眼、垂眼等。鼻子形状有鹰钩鼻、朝天鼻、驼峰鼻、狮子鼻、小翘鼻、蒜头鼻、希腊鼻等。

2.动作细节描写。动作描写注意动作的先后顺序和动作发出的身体部位。

3.神态细节描写。比如大笑:眉—弯弯、扬起、像月牙、似柳叶。眼—眯成一条缝、闪烁着光芒。嘴—咧开了、合不拢、笑歪了、张大嘴露出牙齿。脸——通红、红彤彤、比阳光还灿烂。

二是,拆分环境细节描写。

视觉:颜色+事物;听觉:声音+事物。如:在2024年5月7日学校公开课“一波三折,摇曳生姿——《社戏》写作拓展课”上引用课文这样一段文字: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我们看到的(碧绿)的豆麦,(淡黑)的连山,(皎洁)的月光,(红)的渔火和灯光,航船的(白)。我们听到的(潺潺)的船行声,孩子们的(笑声),(婉转悠扬)的横笛。我们闻到的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当学生走上讲台,在多媒体读出以上文字后,讯飞星火软件立即AI生成画面,画面具象化后,学生非常兴奋。

(三)片断练习贴近体育生训练

每学习完一个细节描写的知识点,需要学以致用,进行片断练笔。片断练笔,是作文训练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学生去谋划全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也不需要开头、结尾、过渡等。它可以用一个小情节写一段话,但这一段话必须有主题,它可以写一处景色、一个场面、一个情节、一段对话或者一个人的外貌、行动、心理活动等。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揣摩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进行创造性仿写,这种小作文训练,由于学用结合,学生写作兴趣很高。事实证明,片断练笔是作文教学中费时少、收效快、宜提倡的好方法。

1.外貌细节描写片断练习

在细化外貌部位的思维方式建立后,进行外貌细节描写片段练习。在课堂上,征得学生同意,邀请一位外貌特征比较明显的同学,让同学们进行外貌描写。如对田径队一位同学的描写:她的肤色是小麦色,扎着低马尾,头发乌黑油亮,她的肤色不是天生的,是在室外风吹日晒,训练很刻苦吧。

2.动作细节描写

学生表演一段动作。举例:覃老师拧开教室门把手,站在门口紧皱眉头,透过凶光的眼睛往教室里扫视了一圈,突然大跨步冲向讲台,举起右手,使劲往桌上一拍。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严厉地问道:“简直无法无天了,你们是谁在教室打架?”

3.神态细节描写

观察一幅小朋友开心和哭泣的图画,学生练笔:小明笑了,弯弯的眉毛像月牙儿,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笑得合不拢,红通通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小明哭了,眉毛像个“八”字,泪水直打转,鼻子抽抽搭搭的,嘴巴张开,脸像苦瓜一样。

4.环境细节描写——以中秋节的片断细节描写为例

珍惜——女足(叶锦华)

仲秋傍晚,天色暗沉。月亮悄悄爬了上来。我独自一人走在回球队的路上。我走,月亮也走。它安静地守护着我。昏黄的灯光点亮了整条街道,月光点亮了整个星空。交相辉映的光也点亮了我孤寂的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或许,分别的意义是为了更加珍惜团聚的时光。

奖牌——跆拳道(王筱钒)

中秋夜晚,不知不觉散步到湖边,温柔的月光洒落下来,波光粼粼,一切变得朦胧。湖面像是电影,一幕一幕,历历在目。那些训练时的汗水与泪水,化成湖水,溢满眼眶,圆圆的月亮像是奋斗后的奖牌。月白风清,往事随风。湖上升起了明月,天涯共有此时。

一切景语皆情语,《珍惜》的景物细节描写选用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对人生悲欢离合的理解,月亮温柔的光不仅仅洒满人间,也慰藉了作者的心。《奖牌》的景物细节描写选用月光与湖水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在体育的路上一路艰辛与坚持,从中也满满收获。

(作者单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