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倡议:弥合全球安全赤字的“三位一体”计划

2024-12-23 00:00:00冯登伟
科学导报 2024年85期

百年变局背景下,安全、发展、文明等全球关键要素形成相互支撑的有机统一体,故在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实践中要坚持系统观念,避免碎片化和单方面解读安全。面对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安全不稳定的世界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简称“全球三大倡议”),分别从物质基础、总体环境、价值认同三个层面弥合了全球安全赤字,共同形成了锚定发展、安全、文明领域的“三位一体”计划。

一、全球发展倡议固厚全球安全的物质基础

全球安全治理的有效推进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而全球经济发展是保障水平风向标。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疲软期,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中心主义重现等不稳定现象导致全球经济复苏低迷、南北发展差异扩大、全球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等情况,全球发展倡议针对这种情况的产生和演变要求坚持创新驱动、普惠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原则。其一,坚持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全球各经济体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其二,重视新兴国家的发展需求和国家利益,要弘扬伙伴精神和团结合作之气,坚持“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的基本原则。其三,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全球发展倡议既有战略视角的宏观思维又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能够从发展领域固厚全球安全的物质基础,对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从发展的角度弥合了全球安全赤字。

二、全球安全倡议形塑全球安全的总体环境

安全的总体环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面对地区冲突和国际争端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迸发导致的和平之殇,世界各国一筹莫展。为了破解全球安全治理困局,革新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中国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其一,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当代安全问题和未来安全问题不再是单一领域、单一时域、单一场域的风险挑战,而是具有全方位、宽领域、广层次特征,全球安全主体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将有利于新型安全问题。其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东国家分歧等热点事件,其背后起因无一例外与大国集团政治背后的“新干涉主义”有关。为了更好地维护地区安全与和平,需要各国坚持互相尊重、互不干涉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建设安全世界。其三,坚持对话解决矛盾争端。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通过对话协商的合理途径解决矛盾与争端,以和平方式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全球安全倡议从安全领域形塑了全球安全的总体环境,有助于变革全球安全治理理念,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从安全的角度弥合了全球安全赤字。

三、全球文明倡议积聚全球安全的价值认同

国家间的和平涉及对不同差异领域的包容与理解,其中包括文化领域。为了割解“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西方霸权理论学说,我们要将推动国际社会树立文明平等意识、推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其一,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性。自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成以来,西方中心主义主导的世界格局以提高西方国家统治权力为核心而运行,大大压缩了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对其他文明国家的存在与发生视若无睹。全球文明倡议要求尊重每种类型文明的存在,以相互包容、和谐共存的原则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其二,全球文明倡议找寻并确立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为桥梁,搭建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事务的平台,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以全人类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从文明领域积聚了全球安全的价值认同,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互鉴人类多样性文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从文明角度弥合了全球安全赤字。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