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终于来到北京了,不过是以“永辉分胖”的形式。
10月19日,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的北京首家门店“石景山喜隆多店”正式营业。
押宝学习胖东来,将是永辉超市未来一段时间的战略核心。
其中首日在多次限流的情况下,依然有超5万人进入超市,高达1.4万次的支付客流,销售总额达到170万元,超过调改前日均的6倍。
从营业数据上看,胖东来的流量密码依然管用——前五天时间里,该店销售额达770万元,进店客流量达20万人次,结账客流数6.6万人次。
过去几年是国内线下零售的至暗时刻。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商超纷纷大规模关店,物美、大润发陷入持续亏损的困境。头部生鲜零售超市永辉的处境也不遑多让:2021年至2023年,永辉亏损超过80亿元。
业绩持续低迷,股价跌跌不休,永辉急需走出困境。在传统商超的下行期依旧客流如织、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的胖东来,就成了那根救命稻草。
近年来,随着胖东来的爆红,不少国内知名商超都远赴河南“取经”,而胖东来也非常大方,频频向同行伸出援手。其中,永辉超市最为积极。
作为行业内曾经的“明星企业”,永辉超市在巅峰期的门店数量超过1400家,至今也仍有近千家门店。
相比之下,胖东来目前只有13家门店,长期深耕河南市场。虽然规模相差很大,但从实际经营业绩上看,胖东来却要比永辉好看得多。
今年5月,永辉集团董事长张轩松带队飞到许昌,当面向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求教,正式“拜师”。永辉郑州信万广场店是胖东来出手后的首家调改门店,调改后的日均销售额为此前的13.9倍。
而从新开业的永辉喜隆多店的实际体验来看,调改相对成功。
消费者白先生表示,对于北京没有胖东来这事儿一直倍感遗憾。今年年初,为了体验胖东来,他特地搭乘高铁去了趟许昌。
所以一听说“胖东来要开到北京”,即便是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的调改门店,他也迫不及待地前去打卡。
走进这家店,白先生感慨:“这不就是胖东来吗?比过去的永辉高出一个level!”洗手池、放大镜、公平秤等胖东来为人称道的服务细节随处可见,甚至于东来的自传也有卖。价格也比原来的永辉超市便宜了。
此次喜隆多店引进了40多款胖东来自有品牌的商品,主要集中于此前出圈的网红爆品,如洗衣液、精酿啤酒等。有消费行业投资人表示,首先喜隆多店的通道更加宽敞。
由于取消了传统超市常见的堆头,消费者能活动的范围明显变大。
其次是产品更好了。这不仅仅体现在胖东来的商品上,更多是同质化有所减弱。
据永辉超市方面介绍,该店调改下架了11430个单品,下架比例 79%,重新规划单品数12765个,新增单品占比76.2%,梳理后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以上。
分析师谈道:“过去是一个品类下的产品有好几十款,如今是只有几款,这意味着商品的种类更多了。”
以牙刷为例,在非调改店中,这类产品总共占据了三面货架,但调改店只有一面。
另外,烘焙和熟食区的面积也变大了,而且产品基本上是自营现制,过去则以预包装产品为主,根据永辉超市方面提供的数据,该店的烘焙类商品增长868.63%,熟食类商品增长1445.57%。
爆改的永辉超市成本涨了不少,收入能覆盖得住吗?
服务变好、品质感更突出的前提是人手的增加。永辉集团调改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调改店的员工人数从之前的119人增加到现在的285人。薪资方面,门店员工的最低工资从每月4000元提升至每月6000元。如果是烘焙等技术工种,工资还要更高。
对于员工人数的激增,负责人表示,一是为了加强服务,二是为后续其他门店调改囤人。“预计年内北京还将有3家店陆续加入调改,后期喜隆多店实际保留200人左右。”就开业第一周的数据而言,人力成本的增加或许还不算什么,但这种泼天流量能维持多久需要打个问号。
6月19日,永辉超市调改首店郑州信万广场店开业。据其宣布,该店恢复营业首日销售额是调改前的13.9倍,客流量是调改前的5.3倍。但据媒体报道,国庆前夕的晚上7点左右,虽然熟食区人头攒动,但在熟食区之外,不少通道都没有顾客。有店员表示,客流量相比9月上旬已明显减少。“近一周客流连正常时期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专家表示,零售与餐饮类似,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也受到人力成本过高的制约。“这些年包括餐饮业在内的服务业,都在大力推进去人工化,但永辉目前的调改思路,意味着人力成本更高了,这将考验永辉的现金流。”
事实上,零售行业的利润本就微薄。以胖东来为例,2023年首次上榜中国连锁Top100,以107亿元的销售额排在第46位。其创始人于东来曾透露,胖东来2023年净利润为1.4亿元。若按此计算,净利润率也仅为1.3%。即便如此,这样的净利润也超过了不少零售行业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2023财年营业收入为836亿元,净利润则为1.09亿元;山东区域零售企业家家悦2023年营业收入为177亿元,净利润为1.36亿元;而永辉超市2021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80亿元。
分析师认为,胖东来可观的利润背后,关键在于“超百一体化”的模式,即超市和百货都经营。“百货的利润高于超市,客单价也高,‘超百一体化’之后,超市负责引流,百货负责转化,百货中赚到的钱再投入到超市里,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这种循环来提升整体的综合实力。”相比之下,一条腿走路的永辉超市,只有低利润的超市业务,没有高利润的百货业务,转化空间非常有限。
成本增加还只是永辉超市面临的转型压力之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永辉超市乃至整个中国超市的盈利关键,不在经营品类和顾客,而在于厂家费用。进场费、条码费、陈列费、促消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是过去二十年卖场的主要盈利来源。
分析师将其比作赚快钱。“大家都习惯了赚快钱,但受伤害的却是消费者。这种模式下,超市所谓的为消费者考虑都是空话,因为他们得靠供应商的费用活着。”
永辉超市也承认了这一点。“过去,超市的货架其实是由品牌方主导,我们更像是搬运工。”
据报道,目前不仅仅是永辉超市的调改店,整个永辉或都在推行“裸采”。所谓“裸采”,类似于过去的源头自采,只是去中间化的程度更加彻底。“没有了杂七杂八的费用,产品直接裸价了。”永辉集团调改负责人表示,“当然挑战也确实很大,意味着我们必须以量取胜。”
喜隆多店有一处标语这样写道:“我们大多数是新员工,技能还不成熟,服务有不周到的地方,我们会加快成长,请大家多谅解。”
但留给永辉超市的时间可能没有那么多。
距离这家店四公里外就是山姆会员店。在工作日早上10点半,这家店已经是人头攒动,不少试吃摊位前甚至开始排队。
`在北京这座超大城市,四公里的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这样的山姆会员店在北京还有三家,2027年之前还要再开两家。
“北京的市场供给之丰富,远不是胖东来所处的许昌可比。”专家指出。这也意味着永辉超市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是一个量级。
百联咨询创始人也持类似观点。他分析道,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市场差别太大了:竞争激烈程度不同、面积人口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交通状况不同,“而且北京还是京东集团和物美集团的总部。”
实体零售下滑早已不是新鲜事,而在众多实体零售赛道中,超市更是掉队最快的那个。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按零售业态分,2023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8.8%、7.5%、4.9%、4.5%,超市零售额比上年下降0.4%。
对于永辉超市正在推进的调改,特别是裸采,在专家看来,这个确实是动大手术,山姆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效果显著。“不过,至于永辉这么做有没有效果还需要观察。”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