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这对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配置资源的能力构成极大挑战。预算绩效管理是检查企业预算管理成果的重要工具,决定着企业经济资源合理化水平。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文章阐述了内部控制与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并分析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内部控制视角下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措施,为我国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提供积极帮助。
关键词:内部控制;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34-016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34.039
1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整体竞争力的迫切性显著提升,寻求参与国际竞争新格局的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管理、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在此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内部控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末期由国外专家总结并提出,21世纪初方才引进国内加以推广应用。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于2008年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出相应要求。2010年4月,五部门又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很大程度上为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提升提供了积极帮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发展,民营企业的市场价值显著提升,由于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参差不齐、经营管理理念千差万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经营发展。其中较为直接的影响体现在预算管理层面。众所周知,作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工具。在落实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往往需要科学的预算计划加以辅助。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预算绩效的落实程度有助于评测预算执行水平。但受到不全面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往往无法落实,继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稳定经营。可以发现,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两者之间存在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在效益协同、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如何凭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高质量运行是现代民营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也是文章研究的关键。
2内部控制与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2.1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
企业内部控制被看作是指导和控制公司运营发展的重要方式,已有研究指出,内部控制即由公司领导和部门员工共同完成,为提高业务活动效率和财务报告的可行性等具体目标而采取保障措施的过程。通常来讲,企业内部控制依托于企业良好的内部环境,基于科学的控制方法以防控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为目标进行科学约束和管理,对促进企业长远经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我国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进行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指的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相应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资产安全性,出具可信的财务报告以此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提高。”因此综合来看,内部控制是一种建立在特定内部环境基础上,以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等核心要素为切入点,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帮助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2.2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2.2.1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含义
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机制,以项目成本量度作为切入点,围绕业绩评估的目标展开。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中,经营效能提升往往被视作核心。围绕提高企业预算质量、实现企业财务效率提升的目标进行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价值的关键。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具有战略性、资源优化配置性以及系统性特点,通过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体系,制订年度绩效计划、提交预算绩效报告并进行绩效评价来提升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预算绩效管理赋予管理者充分的自主权,同时强化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2.2.2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特征
第一,战略性。战略规划是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通常以企业生命周期管理为切入点,统筹企业长短期经营目标,加强预算绩效的兼容水平。这有助于赋能企业高质量经营管理。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和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形式。科学的预算管理对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重组、提高部门职能响应水平、减少企业经营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情况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成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特征。
第三,系统性。系统性是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特征,这意味着企业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系统性价值,能够通过预算立项、编制、审批、执行、监督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连贯程度,只有如此才能不断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促进管理水平日益提升。
2.3内部控制与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
2.3.1管理目标相同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规范企业业务经营和财务核算,同时约束员工行为,确保经营管理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继而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服务。企业预算绩效管理虽然主要以预算为工作核心,但其主要核心任务是提高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能。因此从内部控制视角出发,结合民营企业预算管理特点和发展现状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对民营企业预算监督控制的水平,同时扩大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力,保障各项预算计划得到高效执行。
2.3.2强调全员参与
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全周期性,需要各部门全面参与才能稳定推进既定的管理目标。同时,企业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也需保障全员参与,只有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预算绩效管理才能深入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减少信息不对称和环节不透明的情况,对实现企业既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内部控制与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在执行落实层面具有同样的要求,两者可以协同运行,彼此促进。
3内部控制视角下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3.1内部控制视角下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科学化管理理念
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粗放,在内部控制理念下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尚未完全建立。受此影响,民营企业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下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正确认知,在企业管理制度框架下正确认知企业预算管理的能力不足,这也导致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无法匹配绩效管理运行的实际需要。这往往加剧了企业内部控制各环节协同性不足的问题,导致诸多财务风险。此外,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体系粗放,科学化程度不足,同时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力度弱的情况,这也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未能为预算绩效管理服务,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形式化的问题,绩效评价结果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频繁出现,继而导致企业预算问题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
3.1.2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不完善
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预算绩效指标适用范围不足、落实存在困难、指标标准宽泛等方面。比如在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时,有关预算决策、项目管理等评价指标的资金分配,资金管理和预算执行的第二三级指标设定较为宽泛。指标的设定普遍较为关注建立规章制度、编制实施方案等静态方面的衡量,缺乏对预算资金使用效果、管理效率和预算执行刚性约束等动态方面的针对性评价,这也导致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效率下降。在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实务中,因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不完善往往导致企业出现资金使用拨付未能匹配项目进度,预算资金的分配缺乏平衡性和精准性,资金使用效益下降愈发明显。
3.1.3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民营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学历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足以及适应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成熟经验缺乏。比如现阶段民营企业会计人员学历总体以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会计人员偏少,大部分会计人员缺乏中级以上会计职称,无法满足会计职能要求。而由于民营企业普遍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使得民营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大多来自家族成员或亲友推荐,致使人员素质差异明显,无法胜任新时期企业经济活动变化并使用正确的会计工作方法进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效果。
3.1.4风险防范与预算绩效管理缺乏衔接
现代民营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经济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和综合分析,在明确现存风险因素的前提下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继而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准确性。但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预算绩效管理不仅要对内部绩效目标进行实时监管,还要对预算绩效数据予以精准统计,继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对风险项目的评估结束后未能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方案,财务人员往往处于被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情况下,造成预算绩效管理环节表面化、形式化,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现存的风险因素。
3.2导致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的成因
3.2.1民营企业管理者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不到位
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更复杂的经济市场环境,在严酷的经营形势下,民营企业管理者往往树立了一切向利润看齐的经营目标。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家仍保有传统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促进企业文化升级、挖掘企业人力资本潜能、增进团队凝聚力并改善团队整体绩效的深刻价值,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停留在个别与营收或成本高度相关的指标上,造成企业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目标和方法出现偏差,这是导致民营企业无法形成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深层次原因。
3.2.2预算绩效评价未能客观反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预算绩效管理需要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因此在设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需要。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方面过于笼统,考核对象缺乏成熟可靠的量化标准,究其原因都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体系有关,具体表现在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准确匹配,这是由于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出现预算绩效管理考核难度加大、量化考核分析要求深化的情况,但绩效指标的设定往往要综合权衡其现实价值和投入成本,这也导致企业在设定相应考核指标时无法全面照顾到内部控制的实际需求,出现指标偏差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3.2.3缺乏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管理
通过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分析可以知道,大部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在简单的劳动力管理层面,即通过考核岗位投入产出来判断工作人员的能力和价值,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规划和管理。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而言,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无法与企业的预算绩效指标、财务战略和长期经营目标相匹配,人力资源管理的短视效应明显,这也造成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当人力投入效率下降时,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彼此推诿责任,加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节中的矛盾,不利于优化升级企业财务战略。
3.2.4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
现阶段,诸多民营企业在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企业缺乏成熟的信息技术实践,同时财务部门没有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落实财务管理需要,特别是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在企业成本控制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中,缺乏信息化管理往往导致信息准确度不足,并直接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由人力主导的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高质量、高效率内部控制管理的实际需求。由此也导致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有效衔接。
4内部控制视角下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措施
4.1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科学理念
在内部控制视角下,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理念需要向融合发展、数字化发展方面转型完善。
一方面,要正确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树立融合发展意识。从内部控制角度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供全新的配套制度,消除职能分歧。比如可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加入预算绩效管理部分,从而更好地激励员工参与其中。在实务中,企业可根据预算绩效制度完成对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预算考核和监督的详细要求,明确企业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此外,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环境尚不成熟,因此可考虑使用更加简单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比如在企业收入预算编制过程中,融入内部控制手段,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员工施加压力,约束员工行为,提高制度执行水平。
另一方面,要从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架构创新角度入手,通过构建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确保内部控制的权威性,由内部控制部门统筹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能。
4.2促进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协同,编制相应考核指标
促进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协同首先需要统一预算绩效目标和内部控制目标,实现协同发展。在绩效指标设定过程中,企业要关注预算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同时要避免预算设定难度过高不易施行。因而需要根据内部控制体系的实际要求动态调整预算管理目标,继而提高预算的准确性。此外,在设定采购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时,要加强设置指标,诸如应付账款周转率库存成本等方面。上述指标不仅可以反映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还间接地反映了企业在采购和仓储管理环节的内部控制成效,设定此类指标可以更好地提高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协同度水平。而在销售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可设定营业利润、销售资金回笼速度等具体指标,同样可以将对民营企业营销管理环节的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进行协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4.3加强财务人员专业培训
专业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对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民营企业要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深化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重点从财务人员知识水平、综合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水平。
4.3.1强化财务人员知识培训
根据企业财务人员的知识储备情况和业务能力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体系。比如对于欠缺完整财务预算知识结构的财务人员,要加强在真实财务环境下的财务知识拓展培训,可利用在线课程进行培训提升。而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而言,则要拓宽面对面培训、真人线下带教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4.3.2强化培训质量反馈与评估
民营企业要重视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的验收和考核。着重从员工的工作状况、学习层次和行为改变等方面进行深入评价,以准确了解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发展变化。在使用科学合理的财务能力培训体系后,可以更好地完善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体系,由此得以夯实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高财务预算管理质量。
4.4加大预算绩效管理控制环节的风险管理
民营企业财务人员需要针对性建立更加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从风险角度入手,提高对预算执行环节的跟踪监控,并定期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保证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具体来看,要完善组织架构,在企业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小组中设立风险管理专班,重点对企业各部门的预算活动进行跟踪监控和全面分析,掌握企业当前所有经济项目的发展状况,定期汇总形成企业预算管理报告并向高层管理者汇报,保证企业内部信息传递顺畅,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各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项目的了解程度,据此可以为优化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帮助与支持。同时,民营企业还要引入预算绩效管理奖惩机制,制定科学的奖惩方法,对一段时期内贯彻企业管理规定、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财务人员予以奖金和升职奖励,而对缺乏风险意识、工作中存在错漏甚至导致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下滑的员工予以罚金或辞退惩罚,以此提高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继而为促进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服务。
5结论
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非凡。民营企业遍布各行各业,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内部控制带给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新的契机,同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研究内部控制与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指出内部控制视角下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研究结论显示,内部控制视角下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科学化管理理念、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不完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等实际问题困扰着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升。据此提出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科学理念、促进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协同、加强财务人员专业培训等优化措施,能够为我国民营企业落实高质量经营发展的目标提供有益帮助和积极指引。
参考文献:
[1]梁德友.预算绩效管理在财政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初探[J].中国产经,2023(16):162-164.
[2]李静.企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研究[J].财会学习,2023(23):64-66.
[3]张毅.内部控制视角下国有轨道交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9):85-87.
[4]王琨.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3(5):144-146.
[5]郝斌辑.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路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22(22):98-100.
[6]刘遂月.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2):28-30.
[7]赵元贵.内部控制视角下制造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20(2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