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

2024-12-21 00:00:00李琎
中国市场 2024年35期

摘要:文章深入分析了企业战略导向对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首先,确立了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在运营中的核心作用,并阐述了三者协同整合的紧迫性。其次,融合企业战略、预算及成本控制理论,审视了当前实践情况,既肯定了整合的积极影响,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如环境适应性不足和管理瓶颈。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加强战略引领,以确保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战略一致性;改进管理体系,促进流程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增强跨部门协作;提升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形成全员成本控制文化。最后,归纳了战略引导下预算与成本控制整合的关键要素和操作细节,为企业的高效运营与长期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

关键词:企业战略;预算编制;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35-0129-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35.033

1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资源优化配置、强化运营效能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挑战。战略指引是企业前行的航标,对预算规划与成本管控有决定性作用。预算制定作为资源分配的核心工具,成本控制则是提升竞争力的要诀。在战略引领下,二者融合不仅能促成资源最优化配置,还能确保企业在复杂市场中的灵活应变与竞争优势。因此,探析战略指导下的预算与成本控制整合策略,对实践指导和管理革新具有重大价值,是推动企业高效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

2研究概述

企业战略犹如航海图,明确前行方向,引领未来发展。预算编制作为链接战略与执行的纽带,通过精确配置财务资源,确保战略目标稳步实现。成本控制是优化资源利用、提升财务表现的关键,通过精细化管理剔除不必要开支,提高运营效率。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将企业战略、预算规划与成本控制紧密结合,不仅是对外界变化的敏捷反应,也是推动内部管理创新和增强战略灵活性的重要手段。这一整合策略能保证预算紧密贴合战略需求,成本控制则构建了一套灵活的防御机制,有效应对市场波动,既促进了战略的有效执行,也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企业的持续成长和竞争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理论基础

3.1企业战略理论

企业战略理论,源自军事策略思想,通过商业实践的反复锤炼,逐渐演变成现代管理学的基石。这一理论着重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定位与长期目标制定,倡导基于战略的资源分配,以塑造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为核心。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市场渗透、产品创新以及多元化经营等多方面策略,共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核心,在于动态适应环境变化,要求企业具备高度灵活性,适时调整战略方向,平衡现有业务的优化与新兴领域的探索,确保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前瞻性战略规划与严谨执行,构成了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坚固壁垒,同时也是驱动企业市场航行、实现长治久安与繁荣发展的关键动力。战略智慧贯穿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如同指南针一般,引领企业向卓越迈进,成就辉煌。

3.2预算编制理论

预算编制理论,作为财务管理的支柱之一,核心聚焦未来财务活动的科学与合理预设。该理论体系蕴含四大要点:首先,坚持原则性,确保预算完整性、数据可靠性及过程透明度,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方法多样性凸显,企业可依据实际选取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或滚动预算等策略,灵活应对复杂需求。再次,战略导向性强调预算须紧扣企业战略脉络,确保资源优化配置,支撑长远规划。此外,灵活性要求预算编制需预留调整空间,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挑战。最后,有效的监督与适时调整机制是预算管理的闭环,能保障预算目标的动态实现与战略一致性。

3.3成本控制理论

成本控制理论,在企业管理领域中占据核心位置,专注企业运营成本的有效监控与减降策略。该理论体系围绕以下核心维度展开论述:首先,界定成本控制是一种通过规划性干预实现成本导向性管理的过程,旨在实现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的。其次,控制范畴广泛,覆盖生产要素、产品制造、期间费用乃至资金成本等多个维度,全面渗透企业运营的每一环节。最后,成本控制实施跨越预测、决策、计划、执行、核算、分析至考核的全链条闭环管理,确保成本管理的连续性和严密性。方法论上,理论倡导运用定额法、预算法、标准成本法等多种策略,依据企业实情灵活定制成本控制方案。尤为重要的是,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愿景的深度融合,能确保控制措施既响应短期运营需求,又支撑长期发展目标,强化企业的财务健康与市场竞争力。

4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的现状分析

4.1企业在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方面的实践情况

战略引领下,企业日益重视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的深度融合实践,洞悉二者协同对战略实施的促进作用。众多企业着手将预算框架紧贴战略蓝图,确保资源配置与战略导向同频共振,同时,成本控制被嵌入预算全周期管理中不再单一运作。技术赋能成为新趋势,借助ERP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工具,企业显著增强了预算的精确度与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效能,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此外,组织内部沟通机制的强化及跨部门协作网络的构建,确保了信息流通的顺畅与决策的一致性,为整合实践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建筑工程行业为例,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的整合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中,项目周期长、涉及多方合作、成本因素复杂,这些特点使得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变得更加复杂。许多建筑企业已经意识到,战略导向下的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不仅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还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通常包括初步估算、详细预算和预算审查三个阶段。初步估算是基于项目概算和历史数据进行的粗略估算,用于确定项目的可行性。详细预算则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结合市场价格和合同条款,进行详细的成本计算。预算审查则是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了确保预算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项目的长期目标和市场需求。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限额设计、变更管理、合同管理等。限额设计是在设计阶段就设定成本上限,确保设计符合预算要求。变更管理则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变更请求,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合同管理则是通过与供应商和承包商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现代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ERP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成本控制的精确性和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建筑企业能够在战略导向下实现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整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2整合的成效与问题

在战略引导的预算与成本控制整合实践中,尚存数项挑战亟待克服:首先,战略与预算的脱节现象,根源在于预算未充分诠释战略意旨,致两者目标错位,妨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其次,跨部门合作壁垒限制了整合效能,信息流通不畅与协作机制缺失,成为实践深化的绊脚石。再次,成本控制方法的滞后性显现,过度依赖传统手段而忽视新兴科技与管理工具的融入,降低了对市场波动的适应能力。此外,预算管理体系的僵化问题亦不容忽视,变动环境下调整机制的缺失,影响了应对速度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最后,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削弱了对员工行为的正面引导力量,阻碍了整合效果的持续优化与团队的积极性。

5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的困境与挑战

5.1困境分析

(1)整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首先是战略意图的传递与理解偏差,高层战略在逐级传导中可能遭遇信息扭曲,导致执行层面对战略核心把握不准,影响整合精度。其次,信息系统孤岛问题显著,部门间信息系统的异构与数据标准化缺失,严重阻碍了数据整合与共享的流畅性,技术融合难度与成本陡增。再次,资源的稀缺性加剧了部门间的利益博弈,资源分配的冲突使预算平衡与成本控制执行陷入困境。加之,市场环境的快速波动增加了预算预测的不确定性,成本控制策略需高频调整,整合工作的动态适应性面临严峻考验。最后,企业文化与观念上的隔阂,成为横亘在整合实践前的隐形障碍,不同部门的价值观差异限制了整合的深度与成效。

(2)整合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首先体现在预算的刚性需求与战略的灵活性之间,预算在寻求稳定性与预见性的同时,需灵活适应战略对市场动态的快速响应,二者平衡成为管理难题。其次,成本控制力度与业务创新活力之间的张力凸显,过度的成本紧缩可能遏制创新潜能,寻找成本效率与创新推动的黄金分割线,是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再次,部门局部利益与企业全局目标的潜在背离,因各自为政可能导致整合进程受阻,需强化全局视角下的协作与共识。数据处理方面的复杂性亦不容忽视,数据获取的难度、质量问题及分析的繁复性,也影响着整合的效率与决策的精确性。最后,长期战略愿景与短期业绩目标的冲突,要求企业在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中,巧妙平衡即时成效与未来发展,确保战略导向下的预算与成本控制整合得以有效推进。

5.2挑战分析

(1)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的影响。首先,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战略频繁调整,进而对预算的灵活性与成本控制的精密度施加更大压力,强调动态响应机制的重要性。其次,全球市场波动,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如钢铁、煤炭及石油价格的起伏,显著提升了成本控制的复杂度,促使预算制定需纳入更多风险考量。再次,政策法规环境的不稳定性,诸如环保法规收紧、税制改革等,直接干预了企业的成本结构,强调预算规划紧跟政策动向的紧迫性。最后,科技进步的加速迭代,不仅迫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高成本控制难度,还可能通过变革生产模式重置成本结构,对预算编制策略构成全新挑战。

(2)内部管理与组织结构的挑战。首先在于信息交流的梗阻,部门间的信息壁垒限制了关键数据的流通与共享,降低了整合的时效性和精确性。其次,责任归属的模糊性导致任务执行中出现了推诿现象,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削弱了预算目标与成本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再次,传统组织架构的僵硬性,如决策层级冗余与部门协作机制缺失,成为整合流程中的绊脚石,增加了实施难度。最后,绩效评价体系与整合实践的不匹配,导致员工激励机制缺失,减少了内部参与度,阻碍了整合工作的持续深化与成效显现。

(3)技术革新与应用的快速迭代带来的挑战。一方面,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要求企业持续提升自身的技能以满足财务管理的新需求。但是,技术发展的高速度也使得企业在追求技术前沿的同时,面临着技术选择、投资回报比不确定性的挑战。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增加了数据管理的复杂度。伴随着大数据与云服务的应用推广,企业预算编制及成本管理所涉及的数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的精确度与及时性成为影响管理效能的核心要素。如何从庞杂的数据集中高效而精准地获取有用信息,成为了企业需要解决的一项关键任务。此外,技术的发展还有可能引发既有系统的互操作性问题。当企业采用新技术时,需要思考如何实现与现存系统的无缝集成,以保证预算编制与成本管理流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人才短缺与知识更新滞后的挑战。在战略导向的影响下,企业进行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的融合工作,对于人才需求逐渐增加。然而,大多数企业正遭受着人力资源匮乏的困扰,特别是那些精通于战略规划与财务管理的多技能人才尤为稀少。这一人才断层直接阻碍了融合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并使企业在面对动态且复杂的商业环境时,难以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同时,知识结构的过时也成为了企业必须重视的难题。伴随着管理科学、信息技术以及成本控制技巧的持续演进,企业工作人员的知识架构需要持续更新来匹配新兴的管理要求。然而,由于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教育资源有限或者是员工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企业在整体上面临着知识陈旧的问题,这使得在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的融合实践中,难以充分利用最新的管理思想与技术工具,进而削弱了融合的效果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6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的策略与建议

6.1策略制定

(1)针对整合的困境与挑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一是强化战略沟通机制,确保企业战略意旨准确无误地传达至各管理层级,加深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战略导向性和目标一致性。二是信息系统整合优化,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信息标准化与资源共享,提升预算与成本管理的精确度与响应速度。三是推行灵活的预算管理模式,如采纳滚动预算策略,增强预算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调整的灵活性。四是明确职责边界并促进跨部门协同,通过清晰界定角色分工和加强部门间沟通,形成集成式的工作推进机制。五是建立健全与目标契合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整合实践,保障各项整合措施得到高效执行。

(2)强调战略导向在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中的作用。战略导向在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的实践框架中,扮演着核心引领角色。首先,赋予预算编制明确的方向性和预见性,确保财务资源精准导向战略的重点领域,为企业的长期愿景铺设坚实的财务基础。其次,成本控制在战略视角下超越了简单的成本削减范畴,转而通过战略匹配的资源配置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追求成本效益最大化,有力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稳步实施。最后,战略导向还催化了跨部门间的协同效应,通过促进沟通与合作,确保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的无缝对接与高效执行,加速企业战略的实质化进程。

6.2实施建议

(1)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体系。首先,确立战略核心,确保预算与成本控制紧密跟随战略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其次,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强调数据真实性、方法科学性及审批严谨性,增强预算的权威执行力度。再次,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如ERP与大数据分析,提升预算的精准度及成本控制的精细化水平。另外,构建监控机制,设立专业的监控实体,能实现实时跟踪评估与灵活策略调整,保证目标动态对准。最后,注重人才建设与跨部门协同,通过定期培训促进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加强部门间沟通,营造合作文化氛围,为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人才与组织基础。

(2)加强内部管理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首先,在于细化职责界限,通过明确各部门及岗位在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中的具体职责,确保任务明确、责任清晰,有效减少责任推诿现象。其次,优化决策流程是关键,通过精简决策层级,加快决策节奏,适应市场动态与企业需求的迅速变化,确保预算与成本控制决策的时效性。再次,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构建信息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各部门间在预算与成本控制上的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内部合力。推动组织结构扁平化转型,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组织灵活性与执行效率,加速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措施的传导与实施。最后,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体系,将预算与成本控制成果纳入考核,通过奖惩并举的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参与,激发团队创新与改进动力,持续推动内部管理与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

(3)提高员工对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的认识与参与度。首先是强化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培训课程,深入阐释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理论实践以及其对企业战略的支撑作用,增强员工的理解认知。其次,构建多元沟通平台,利用内部会议、数字公告板及企业出版物等媒介,及时分享相关信息,鼓励员工反馈与建言,营造开放互动的沟通文化。再次,通过树立典范,表彰在整合工作中表现卓越的个人或团队,以此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参与意愿。最后,实施激励措施,将员工薪酬、职业晋升及预算与成本控制绩效直接关联,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个人贡献与企业发展的紧密联系,驱动其主动投身整合实践。

(4)强化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框架。通过即时获取市场、生产和财务领域的信息,企业能够更为精确地掌握其运营状况及市场动向,从而为预算制定和成本管理提供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建设高效的决策支持平台,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量数据执行深入挖掘与解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趋势和模式,向管理层提供更为精确的决策依据。这些决策支持平台能够帮助企业迅速应对市场变动,改善资源分配,并提高成本管理效能。此外,企业还必须重视数据的质量与准确性,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与即时更新。

(5)推动持续改进与创新文化。首要的是,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非常关键。企业应当激励员工在日常业务中寻找改进机会,持续优化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流程。通过周期性的复盘与评估来发现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并制定出相应的改进行动计划。其次,营造一种创新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大胆试验新的方法和技术,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不懈追求创新。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举办创意竞赛等形式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最终,企业应关注员工的终身学习和个人成长。通过定期开展培训项目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持续改进与创新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

7结论

综观战略导向下的企业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整合探索,其本质是对企业管理智慧的深度挖掘,是通往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通过强化战略沟通、信息系统升级、预算灵活性增强、责任明晰与跨部门协作,以及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企业能有效破解整合难题,提升管理效能。同时,提升员工对整合工作的认知与参与,为这一进程注入内在动力。展望未来,面对环境的持续变迁,企业需不断创新整合策略,以科学性与高效性为核心,推动管理实践的迭代升级,为企业稳健前行提供不竭动力。在此征途中,持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勇气,将是企业突破现有格局、拥抱辉煌未来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亚琼.基于电网企业成本预算编制与控制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产经,2024(10):56-58.

[2]楚孔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房地产企业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4,35(19):125-127.

[作者简介]李琎(1987—),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预算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