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普及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大众的终身社会教育,对于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需要发掘、整合科普资源,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肩负起全民科学素质养成和终身科学教育的重任。本文通过研究公共图书馆科普资源建设策略,旨在提升科普能力,以期为图书馆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引。
关键词:科学普及 科普能力 科普阅读 文献资源建设 公共图书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科学普及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大众的终身社会教育,对于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公共图书馆肩负着向大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职能,依托馆藏科普文献、文化空间等资源开展科普教育和服务,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实现科学知识的广泛扩散、转移和形态转化,是图书馆社会责任和价值的体现。[2]
科普阅读的时代背景与内容资源
科普阅读的时代背景。当前,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科普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将“科普”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阅读也称科学阅读、科技阅读,一般指以科学、技术等知识为主题的阅读。阅读和科学普及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将二者有机融合的科普阅读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科普图书发行8559.89万册,科普期刊发行8834.67万册,科技类报纸发行9462.12万份;2022年科普图书发行1.04亿册,科普期刊发行8301.82万册,科技类报纸发行8384.24万份。[3]近年来,我国社会对科普的需求逐步增加。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 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先后发布,公共图书馆创新性地开展了大量面向不同群体的科普阅读推广活动,致力于加大科学普及力度,科普阅读的地位与作用越发显著。但与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共图书馆在科普资源多元化、资源信息化、推广传播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普阅读的内容资源。一是普及科学知识的通识读物。普及科学知识的通识读物是儿童扩大对外界认知的重要窗口,是深化对自然认识的重要途径,对世界探索的重要启蒙,是滋润人生成长的重要营养。“2023年青少年及儿童图书阅读调研”数据显示,青少年及儿童喜欢阅读的科普图书类型顺序依次为:百科知识类(64.36%)、自然生物类(61.11%)、宇宙天文类(45.73%)、科学家人物传记类(44.56%)、数理化类(20.7%),其他(7.65%)。[4]
二是劳动技能培养的实用型读物。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主体,其科学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强盛和科技强国进程。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劳动者,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源泉。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应以具有工具价值的实用型科普为资源建设重点,使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技术知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科技兴农战略。科普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条件。通过技能类科普阅读,劳动者能够提升职业技能,提高自身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科普氛围,建立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为“双创”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是科技主题出版物。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作为主题出版的一大类别,科技图书主题出版通过书写重大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讲述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情怀,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不断助力科技强国建设。[5]在科技类图书的采选过程中,全面纳入遵循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反映科技前沿、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主题图书,重点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科创中心建设的主题读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头人,通过阅读科技主题出版物,可以使他们广泛涉猎最新科技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塑造科学思维,提高科学决策及管理水平。
四是科幻文学。科幻是指以科学为题材,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和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虚构或完全违背现实的科学文艺作品。随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空间探索等前沿科技的发展,科幻文学的素材正在不断丰富,深度也不断拓展。科幻文学能使复杂的科技概念化繁为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先导作用。
五是厚植科学家精神的传记类作品。传记类作品对科学家的成长历程、重要科研成果等进行书写诠释,是厚植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和新时代科学家感人事迹的鲜活教材。传记作品有助于构建科学家群体形象,强化科普价值引领功能,发挥其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领域积极作用,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有助于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自觉践行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普阅读的现实意义
科普阅读是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方式。开卷数据显示,从少儿细分类码洋构成来看,2021年起,少儿科普百科已取代少儿文学成为少儿市场占比最大的板块,2023年少儿科普百科类市场比重为27.20%。[6]面对快速增长的阅读需求,科普图书成为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面向儿童的科学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基础工程。通过科普阅读引导儿童走近科学、认识科学、运用科学,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有助于让科学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为儿童今后走好科学报国之路夯实基础。
科普阅读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有效手段。科学精神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并体现在科学工作者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以崇尚理性、探索创新、唯实求真、团结协作、执着敬业、无私奉献等为特征的精神特质。[7]科普阅读可以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创新文化建设,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
科普阅读是建设科技强国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要锚定这一目标,应该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充分认识科普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厚植科学土壤,筑牢创新根基。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下,公共图书馆以科普阅读为有力抓手,有利于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公共图书馆科普资源建设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科技馆(站)、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应当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科普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事业,图书馆作为保障公民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文化机构,理应肩负起全民科学素质养成和终身科学教育的重任。
注重分众分层的科普文献体裁选择。按照《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目标和要求,各部门根据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在科普文献体裁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这些重点人群的阅读习惯和偏好,满足各类型读者日益增长的科普阅读需求, 例如,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国宝中的中国历史》《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奇妙的科普绘本》等通识读物;适合公务员群体的《星耀中国:我们的量子科学卫星》《走向科技自立自强》等科技主题出版物。
注重获奖作品的采选与收集。科普图书奖项旨在鼓励高质量科普供给,助推科普图书出版,引导公众科学阅读,已成为当下繁荣科普事业、以科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截面。[8]国内方面,如 “中国国家图书奖”“文津图书奖”“世界华人科普奖”“中国自然好书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以及国家级权威机构的推荐书目,如科技部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的科普类书目[9];国外方面,如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图书与电影》“优秀科学图书奖”、美国科学教师协会“优秀青少年科普图书奖”、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英国文学与科学学会图书奖。公共图书馆馆藏需要优质资源的不断充实,内容是资源建设的核心要素。这些国内外科普奖项为优秀作品的采选提供了重要参考。
外文文献是科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文科普文献是多元思维的载体,是获取优质科普资源、链接世界前沿科技成果的重要方式。《中国科幻海外传播报告(2018—2023年)》指出,刘慈欣的《三体》是目前我国科幻文学海外传播的头部作品,其综合传播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小说。为此,北京城市图书馆全面入藏28个语种的《三体》并设立专架集中展示,向世界呈现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品,提升中国科普传播效果及国际影响力。
注重科普阅读空间建设。空间是图书馆重要的资源。设立科普文献专题书架、科普主题阅览室、科普阅读长廊或展厅,集中展现最有代表性的科普作品。这种按主题知识组织模式有助于收集整合优质资源,增加读者到馆阅读黏性,精准提升科学传播效能,并为主题阅读推广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需要依托新型阅读空间,例如基于创新、交流、乐享的创客空间建设,面向青少年开展STEAM教育、虚拟现实、电脑机器人、模型制作、科幻绘画等丰富的体验式科普实践活动,旨在使其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激发科学梦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公共图书馆科普能力提升策略
打造融合产品矩阵,推进全媒体科技传播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普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鲜活多样,图书馆应当利用声音、视频、动画、模型等技术多方面、立体地展示文献内容,让科学知识降维,使科学知识更容易入脑、入心。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工作中应注意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的协调发展与优势互补,进行科普资源数据库、科普文创产品、科普展品、科普游戏的全方位开发,打造融合产品矩阵。同时,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媒体科技传播方式,突破实体资源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满足读者多样化、可视化的科普阅读需求。
集中优势馆藏资源,加强科普阅读推广和服务。公共图书馆应集中优势馆藏资源,细分和聚焦科普受众,精准对接科普需求,创新科普服务方式,增强全社会的科普服务获得感。开展以知识普及为目的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普阅读会,使读者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举行科学体验视角下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开展科学工作坊、科普研学,强调增进读者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原理的理解深度,掌握科学技能;策划科技创新视角下的阅读推广活动,注重科学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促使公众参与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中来;专业馆员积极围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发挥专业馆藏优势,整合学科领域内国内外资源,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助力城市科学治理体系建设。
科技与文化双向融合与赋能。近年来,科学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深刻改变着文化生产、传播、消费方式,推动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日益明显,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活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既为科技产品注入文化内涵,又使文化资源获得创造性转化,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资源的优化创新上。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资源和服务优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成为科技界、文化界相互交流携手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推动科学普及、应用示范、场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科普还要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科普工作创新发展的营养和力量,深入发掘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以丰富科普能力建设的精神内涵。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公共图书馆是集结中华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是引领科技创新的冲锋号角,应切实加强优质科普资源供给,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强社会基础和支撑,使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振翅齐飞。
作者单位:首都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EB/OL].(2023-09-25)[2024-08-07].http://www.xinhuanet.com/2023-09/25/c_1129882969.htm.
[2]李俊,赵发珍,薛小婕.从公众接受到公众参与:图书馆科普阅读创新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EB/OL].(2024-01-11)[2024-08-07].https://www.most.gov.cn/kjbgz/202401/t20240111_189336.html.
[4]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年青少年及儿童图书阅读调研”成果出炉[EB/OL].(2024-01-10)[2024-08-08].https://mp.weixin.qq.com/s/cnSNr-_AkzJtNy-2pH0oKg.
[5]马宁,林青山.科技图书主题出版的编辑能力素养与策划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24(3):60-64.
[6]北京开卷.少儿出版已经无红利可吃,该如何走出困境?[EB/OL].(2024-03-27)[2024-08-08].https://mp.weixin.qq.com/s/STyHs1w-eDXaix2bxLQ9oQ?poc_token=HKvRsmajUxSBq8LDplpDJtUPDBVkwyRf_TFY_kOp.
[7]杨文志.当代科普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97
[8]陈玲,金梦瑶.价值、特征、镜鉴:英美科普图书奖项刍议[J].科普创作评论:2023(4):88-96.
[9]赵发珍,刘青华.图书馆科普阅读书目推荐:现状、模式与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20(2):93-101.
新阅读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