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中的民本论治理思想及当代启示

2024-12-20 00:00柯倩
新阅读 2024年10期

《管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治国理政、安定天下的大经大法。时至今日,书中的经济观点、治国方略、备战要旨、教育理念、法治思维、外交策略等,还对当下提供着极高的借鉴价值。管仲是中国历史上较早提倡民为邦本、与民同乐、军民一体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他在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近40年政治生涯中,一直致力于爱民、安民、富民、恤民及武装人民,他所提出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后世治理国家、安定天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取得人民拥护是国家兴盛的基础

人民信任是“大治”的先决条件。齐桓公曾问管仲:“民居已定,事功已成,我想谋划天下之事了,可以吗?”管仲回答说:“不可以。民心还没有安定。”管仲认为,只有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地来投奔和拥护,上下同心而国富兵强,才能取得“大治”,从而具备威施天下的先决条件。

管仲强调凡治理人民,一是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知其疾苦,百姓就有所依托;厚施德惠,百姓就乐于相从;不用刑罚恐吓,百姓自然亲近信赖政府,不用强力禁制,百业自然欣欣向荣。在《管子·权修第三》中,管仲深刻剖析了治理国家与珍惜民力的关系,“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无以畜之,则往而不可止也;无以牧之,则处而不可使也。”他揭示了要想治好天下,就必须珍惜本国国力、毋使民力耗尽的道理,告诫君主如果没有办法养活人民,就无法阻止人民外逃;没有办法治理人民,民众即使留下来也不会主动为国出力。

“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是最简单而直接的与人民打交道的方法。管仲深知:“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往者不至,来者不极。”(《管子·形势》)所以,“四时事备,而民功百倍矣”(《管子·禁藏》),要安排好农事生产工作,使百姓衣食有着落;“赋敛厚,则下怨上矣”(《管子·权修》),要制定好捐税制度,使百姓能负担得起;“加刑无苛,以济百姓”(《管子·小匡》),要注重刑罚适度,使百姓不仇视政府……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施行,百姓也就逐渐乐于归附了。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为什么呢?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园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古代的圣人善于把产业寄托于人民,在国家有事时取用于民,无事时就藏富于民。所谓“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轻重甲》),这一观点也与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暗合。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为什么能在后世为人所敬仰,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施政纲领让当时齐国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得到了人民的认可,这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了生动的实践经验。

统治者有心爱民而使得百姓家徒四壁、岁无余粮,那就算不上真正的爱民。治理国家不可“口惠而实不至”,有好的“发心”还要致力于好的“结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问道:“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真正为民造福的统治者,是必定要以实实在在的好处惠及民众,使人们逐步富裕起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指出:“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自然能得到人民真心拥护和认可。

关爱底层人民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木桶原理以简单的生活现象,深刻揭示了木桶装水量的大小不取决于最长的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板的道理。社会治理也如其所示,人民是否拥护政府,投奔而来的民众多寡,关键不在于最富的群体生活如何,而在于最底层的民众的生活是否得到妥善的安排。

管仲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齐桓公时期的齐国社会底层人员的生活得到保障。“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管子·五辅》)书中还细致列出了具体举措,如救急的工作包括敬养老人、慈恤幼孤、救济鳏寡、关心疾病、吊慰祸丧;救穷的工作包括:给寒冷的人以衣服,给饥渴的人以饮食,救助贫陋,赈济破败人家,资助赤贫等,体现了当时社会兜底保障工作不是停留在为政者的口头上,而是落实在真真切切的行动中了。

《管子·小问》补充道,如果遇上狂风、暴雨、干旱等灾年,年谷不丰熟,荒年粮价高,疫病肆虐,这时人民是穷困而且疲惫的。治民者就应该开放仓库、山林和薮泽,以供应人民财物,不先讲政事,而先讲宽厚,以消除人民的疲困。并且要采取走进现场,走到百姓身边的调查方法,听真话,察实情,这才是真正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呼声的切实举措。有一次,齐桓公计划出游,想要东起之罘,南至琅邪。司马劝齐桓公要像先王的出游一样,桓公不解,就向管仲请教司马的话是何意。管仲回答说:“先王的出游,春天外出,调查农事上经营是否有困难,这叫作‘游’;秋天外出,给生活有不足的居民发放补助,这叫作‘夕’。那种人马出行而吃喝老百姓的,则叫作‘亡’;尽情游乐而不肯回来的,则叫作‘荒’。先王对人民有游、夕的义务,自己却从没有荒、亡的行为。”桓公顿时领悟,于是他的出行也就不只是为了游目骋怀,而注重访察民情了。

在当代,也有不少因善于做调查工作,注重听民声、干实事而被老百姓认可的干部。人民公仆如何被人民认可是常思常新的课题。以历史的旁观者的视角进行反思,我们能更加容易解决关于治民之道的困惑。能做到如杜甫所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为政者,人民怎么会不心怀感恩而歌颂他的功德呢?

提升人民素质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内生动力

《管子》在对治国理政的论述过程中,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按照书中的观点,我们发现单独依赖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来治理国家,虽然会取得一时一域之成效,但不能持久,只有注重提升全民综合素质,才能使国家面貌越来越好。《管子》所提倡的“教化”,包括道德伦理与风俗习惯方面的引导,即思想道德教育。

教化是政令切实推行的坚实基础。《管子》强调“国有四维”(《管子·牧民》),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管子》认为:“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有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耻,就不会趋从坏人。从细微道德养成着手,这正是治国的根本。

在提高人民道德修养上,《管子》中提到一个疑问,国家还是那个国家,人民还是那些人民,桀纣因乱而败亡,汤武却因治而兴盛,这是为什么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彰明治国之道来教育人民,申明治国之法来对待人民,使人民从善成风,这就是汤武兴盛的功绩。管仲认为,教化,如同秋云之高远、夏云之静谧,又好像皓月之寂静,平易如流水,使人思念又令人神往,平等地感化所有人。如果没有教化的熏陶作用,是成就不了圣王的事业的。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人民群众自觉树立良好品行。同时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也在充分消化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具体情况,发展创新中国治理理念,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赋予传统经典新的时代内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