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师免疫力的内涵、现状与展望

2024-12-19 00:00:00王雪梅何艳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展望内涵现状

摘 要:近年来,外语教师心理维度的发展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免疫力是衡量外语教师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厘清外语教师免疫力的内涵,梳理教师免疫力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外语教师免疫力的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语境等提出建议,旨在丰富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免疫力;内涵;现状;展望;教师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H319 DOI:10.12002/j.bisu.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2024)05-0074-12

引言

近年来,外语教师发展研究呈现出“心理”转向的特征,开始关注教师的情感、韧性等心理维度(刘宏刚、褚文秀,2022;Zhang et al.,2023),以探索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充满教学改革等挑战与技术替代等威胁(Hiver amp; Dörnyei,2017),这些挑战与威胁有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在此背景下,Hiver(2015)提出了教师免疫力的概念,关注教师在面临威胁时会如何作出回应和调整,如何从心理维度维持自身的健康发展。教师免疫力这一概念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教师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内容,而且拓宽了教师发展的研究领域。自教师免疫力概念出现以来,围绕其内涵要素、发展现状、发展态势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如Hiver,2017;Saydam,2019;Namaziandost et al.,2023)。但现有研究成果数量仍然较少,且有待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分析,未来研究的前景和方向也有待深入探讨。鉴于此,本文将在分析外语教师免疫力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的现状,进而探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外语教师免疫力的内涵

1.概念界定

Immunity(免疫力)一词源于拉丁语immunis,指对某种事物具有抵抗力的条件(如抗病毒免疫)或豁免于某事物的条件(如外交豁免或司法豁免)(Chiappelli amp; Liu,2000)。免疫力研究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免疫学研究中(Travis,2009),主要针对个体生理健康展开观测。20世纪初,心理层面的免疫力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在世界上第一部精神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著作(Ader,1981)问世后,精神免疫学研究逐渐兴起(Kiecolt-Glaser et al.,1984)。精神免疫学是一门研究精神活动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一般可分为心理免疫学(研究个性、应答、情绪等与免疫的关系以及此关系在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精神免疫学(研究精神异常的情况下免疫力变化及免疫性疾病中的精神障碍)(孙东辉,2005)。精神免疫学的兴起与发展突破了仅将免疫力归为生理层面的局限,学界开始关注免疫力在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研究的发展,个体心理层面的免疫力研究由此不断发展。

长期以来,教学被认为是一项要求高、压力大的工作,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高压感、倦怠感和低职业幸福感的情况(Benevene et al.,2020)。外语教师在教育环境中面临多重复杂的挑战,如课时减少、教师权力边缘化、教材快速迭代以及人工智能对教学创新提出新要求等(Gooran et al.,2023;Mercer,2023;霍炜、王雪梅,2023;李佐文,2024)。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势必会有所回应。因此," Hiver(2015/2016)、" Hiver amp; Dörnyei(2017)提出了语言教师免疫力(language teacher immunity)这一概念,用来表示能够识别威胁并阻止威胁影响自身发展的防御系统。语言教师免疫力具体指教师在语言课堂环境中遇到问题时,为抵御压力等威胁而形成的防御机制(Hiver,2015)。由此可见,语言教师免疫力概念呈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运作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外语教师心理健康结果和心理反应效果的本质。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外语教师免疫力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外语课堂环境,而应将其置于更广泛的语境中,相关研究成果在与外语相关的其他工作(如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师发展领域,外语教师免疫力与外语教师韧性的内涵有相似之处,但Hiver(2017)从功能、结果和形式的角度指出二者存在较大区别。首先,在功能上,教师免疫力是在危机或特殊事件的刺激下作出特异性反应的能力,如伊朗教师在疫情期间面对突然需要开展在线英语教学的挑战和压力时作出积极反应(Gooran et al.,2023),目的在于维护机体健康、确保自身发展,这种反应能力不是教师韧性通常所强调的从创伤和逆境中恢复以寻求发展和适应的能力。换言之,教师免疫力更强调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功能,而教师韧性则强调恢复能力。其次,在结果上,教师免疫力具有双重性,它既像教师韧性一样体现为在逆境中积极适应,也会出现免疫不适应甚至消失的情况,从而威胁教师的正常发展。教师免疫力发挥的结果除了包括韧性所产生的积极反应外,还可能存在免疫力发挥无效或者出现反噬的情况,如Azari Noughabi et al.(2023)发现英语教师免疫力可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类。最后,在形式上,当免疫力发挥作用时,外语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展现其所建构的复杂、动态的身份特征(Johnson amp; Golombek,2011),这与生理免疫力概念中识别“自己”“异己”的免疫功能类似。教师免疫力强调教师的自我概念,而教师韧性并没有明确地与教师身份概念建立关联。外语教师免疫力关注对外语教师身份产生威胁的任何因素,凸显自我为维护身份建构所作出的努力。

2.发挥机制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是一种关注变化和适应过程的理论,通常通过合作和竞争的形式来寻求生存(Tomlinson,2002)。根据该理论,有机体与所处环境之间存在动态的相互变化的关系(Battram,1999)。该变化过程为连续的循环体,有机体通过对所处环境作出反应来改变环境,同时环境也在改变有机体。有机体及其身份的变化又会重构与所处环境的关系,产生新的关系(Morrison,2002),促成这种调整的过程就是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过程。自组织过程的关键原则是,当出现破坏系统稳定性的事件(如教学改革等)时,系统将进入不稳定状态(Larsen-Freeman amp; Cameron,2008)。具体而言,自组织过程是一种适应性过程,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对外部环境所作出的反应而发生变化,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生存。Hiver(2016)认为,外语教师免疫力可通过自组织概念来解释,即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可通过观测教师为维持系统稳定所形成的自发模式及其变化过程,了解教师免疫力的发挥机制。Hiver(2016)还指出,教师免疫力在自组织过程中体现为启动(triggering)、回应(linking)、重组(realignment)和稳定(stabilization)4个发展阶段。

在启动阶段,干扰或问题发生,如学生外语学习动机不足,外语课堂正常教学受到影响(Rahmati et al.,2019),系统失去内部秩序,变得比正常情况更加脆弱(Hiver amp; Dörnyei,2017)。由于有机体已经准备好对其认为有意义的干扰作出反应,因此会尝试调整或重新排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Lewis,2005)。换言之,自组织过程是在干扰等触发下开始的,启动阶段是免疫力发生的第一阶段。在回应阶段,有机体与系统相互作用,免疫力通过相互作用渠道识别干扰信息,并予以针对性的反馈,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Saydam,2019)。在重组阶段,随着免疫力对干扰的抵制逐渐生效,系统中的有机体开始自身重组以获得稳定(Thelen amp; Bates,2003)。与最初的有机体相比,此时的有机体已重获新生,以新状态生存于系统之中。在稳定阶段,随着时间的推进,系统逐渐进入稳定状态并保持强大的免疫力,有机体以此保护自己免受未来可能发生干扰的影响。通常而言,大部分在重组阶段形成的新有机体将进入稳定状态(Rahmati et al.,2019),外语教师的教学活动得以稳定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位外语教师都需经历免疫力发展的4个阶段,且稳定阶段的完成也并不意味着发展阶段的终结,而是可以成为未来发展的参考(Saydam,2019)。了解免疫力的发挥机制,有助于我们从该视角了解外语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

3.发挥结果

教师发挥免疫力的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外语教师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与生物免疫力中的适应性免疫力相类似,教师免疫力也可能产生适应不良或完全不适应的消极结果(Hiver,2017;Hiver amp; Dörnyei,2017)。具体而言,教师免疫力可能产生的结果包括效益免疫力(productive immunity)、适反免疫力(maladaptive immunity)、局部免疫力(partial immunity)和缺陷免疫力(compromised immunity)

4类(Hiver,2015)。第一类可看作积极免疫力结果,后三类则为消极免疫力结果。不同的免疫力发挥结果反映的是教师在面对威胁时自身健康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积极免疫力可为外语教师提供动力、韧性和热情,以抵御高压状态;消极免疫力则容易使外语教师陷入悲观之中,产生消极情绪(Hiver amp; Dörnyei,2017)。Hiver(2015)具体指出,效益免疫力指教师具有强大的、有效的免疫力,通常能较好地处理问题,不易受到压力和挑战的影响;适反免疫力指教师的免疫力发挥结果不佳,适得其反;局部免疫力指免疫力只发挥了部分效果,而这些效果既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缺陷免疫力指教师的免疫功能低下,未能形成免疫力。综上所述,对于外语教师的发展而言,其免疫力发挥的结果是一种重要的监测和管理手段。一方面,基于教师免疫力发挥的积极与消极结果,研究者可以对教师在遇到困难和威胁时所作出的反应进行监测,借助教师免疫力可以观测教师如何解决困难、应对威胁,并为具有消极免疫力的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例如,针对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的教学困难,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切实帮助外语教师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教学能力,丰富其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等。另一方面,教师免疫力监测能够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保护,实现对困难、威胁等异常现象的及时识别和追踪,从而有助于加强对外语教师心理健康的保护,以推动外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二、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现状

1.教师免疫力内涵研究

Hiver(2015)首次提出后外语教师免疫力的概念,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学者们将教师免疫力看作上义概念,分析了其所涵盖要素的结构。根据Hiver amp; Dörnyei(2017),教师免疫力包括适应性(adjustment)、韧性(resilience)、变化开放性(openness to change)等维度;Hiver(2017)在实证调查后指出,除韧性和变化开放性外,教师免疫力还包括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教学态度(attitudes to teaching)、应对方式(coping)、课堂情感(classroom affectivity)和倦怠(burnout)。与此不同的是,Saydam(2019)将教师身份(teacher identity)纳入教师免疫力概念之中,且更为重视教师情感及人格因素;他指出,教师免疫力包括教师身份(teacher identity)、情感和动机因素(affective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自我效能感、情绪能力和调节(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regulation)、压力(stress)、倦怠、参与度(engagement)、热情(enthusiasm)和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等。由此可见,Hiver等学者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其他因素如韧性、自我效能感等也是构成教师免疫力的维度。这说明教师免疫力的内涵要素并不唯一,可能涉及教师发展的多个维度。上述研究突破了传统上从单一维度观测教师发展情况的局限,拓宽了学界对教师发展探究的空间。

另一方面,学者们将外语教师免疫力作为单独变量,关注教师免疫力与其他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如情感和参与度等)之间的相关性。例如,Li(2021)借用积极心理学、复杂动态系统、自组织过程等理论概念,指出教师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专注(mindfulness)和免疫力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随后,Li(2022)对582名中国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使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免疫力和专注对教师参与度具有预测作用。该研究丰富了教师免疫力的相关概念,发现教师免疫力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预测影响。相反,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会影响其免疫力的发挥。在教师免疫力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方面,Namaziandost等研究者探讨了教师的积极免疫力对教学的作用。Namaziandost et al.(2023)对384名伊朗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情绪调节与教师免疫力显著相关,其中情绪调节与教师免疫力的相关性更强。此外,Namaziandost amp; Heydarnejad(2023)通过问卷探究了492名伊朗大学英语教师免疫力、情绪调节、韧性和自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具有积极免疫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教师有更高的韧性和自主性。此外,在教师免疫力影响因素的探讨方面,相关研究多聚焦教师积极情感的重要作用。Azari Noughabi amp; Amirian et al.(2022)在对390名伊朗在职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自主性、情绪、参与度均较高的教师免疫力水平更高。Azari Noughabi amp; Ghonsooly et al.(2022)对369名伊朗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坚毅和工作投入对其免疫力有显著影响。Wang et al.(2024)对4个亚洲国家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调研,发现幸福感和工作投入对其免疫力有正向影响,并指出幸福感较高的教师往往展现出更强的免疫力。该研究明确指出,情感对英语教师免疫力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与上述研究关注影响教师免疫力内部因素的视角不同,Rahmati et al.

(2019)对15名伊朗高中在职外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教师的免疫力水平受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设施、家长期待等因素的影响。在外语教师免疫力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中,经常存在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探索。此类研究专注界定外语教师的免疫力,将其与其他教师发展概念区分开来,并进而系统地阐释其内涵和维度。

2.教师免疫力发展态势研究

对教师免疫力发展态势的研究主要以教师免疫力的发挥机制为切入点,探究教师免疫力发挥的具体过程。例如,Hiver(2017)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分析并验证了语言教师免疫力机制的原型,通过使用回溯性研究方法,首先对44名韩国中学二语教师/教师教育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然后对29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8名具备典型原型特征的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发现教师免疫力的强弱与教师的心理、情绪和认知功能有关,验证了教师免疫力原型建构过程包括启动、反应、重组和稳定4个发展阶段。Rahmati et al.(2019)也采用访谈的形式对15名伊朗中学英语教师免疫力发展的4个阶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教师对个人、社会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反思是影响教师免疫力发挥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外语教师免疫力的发展态势研究主要聚焦免疫力发展的4个阶段,缺乏对免疫力发展具体规律的探讨,如对教师从低免疫力向高免疫力发展过程的观测和研究不足。此外,已有研究较少涉及数字化挑战下的教师免疫力情况,即教师在面对数字化赋能外语教学、学科交叉融合等具体外语教育环境中的问题和挑战时免疫力的发挥过程。

3.教师免疫力水平研究

外语教师免疫力的测量评估一般从免疫力类型分布的维度开展,现有研究以混合研究为主,评估对象主要为伊朗和土耳其的外语教师群体。但是,即便调查对象为同一语境的群体,对教师免疫力水平的研究也并未取得一致性的发现,如对伊朗外语教师免疫力调查的结论就呈现较大差异性。Maghsoudi(2021)使用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发现在175名伊朗实习教师中,积极免疫力类型占主导地位。与该结果不同,Azari Noughabi et al.(2023)使用问卷对390名伊朗在职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6名教师作了访谈,结果发现伊朗在职英语教师免疫力主要分为积极免疫力远见型(visionary archetype)和消极免疫力石化型(fossilized archetype)两类,并指出教师韧性提升、获得创新实践鼓励等是提升教师免疫力水平的主要方式。这两项研究结果之所以出现差异,可能是因为受调研时间的影响,正如在伊朗语境下的另一项研究中,Gooran et al.(2023)通过使用混合方法,发现英语教师在一个学期的在线教学中免疫力会发生变化。在土耳其,Saydam(2019)从动态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混合方法对187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研究,发现参与者的整体免疫力水平很高,大多数英语教师的免疫力类型为效益免疫力和适反免疫力。免疫力结果不同,教师发展路径也会有所不同。该研究还发现,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免疫力水平没有重大影响,仅对免疫力维度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在不同环境中,教师的免疫力发挥结果会有所差异。教师在自身因素和系统因素互动的过程中会形成情感,且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教师的免疫力可能有所不同。现有研究的对象多是中小学教师,较少涉及高校英语教师。研究方法多为混合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此外,教师免疫力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尚未见到从教师科研实践等其他角度开展的教师免疫力研究。

三、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展望

尽管现有的教师免疫力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但是仍存在研究主题不深入、研究视角单一、研究语境不够多元化等问题。因此,未来学界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

1.拓展研究主题

首先,目前对外语教师免疫力内涵要素的理解有待深化凝练。不同的内涵要素使教师免疫力研究的结果存在多种可能性。教师免疫力生发于态度、韧性、情感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既可以体现出教师对教学改革压力等威胁的接受程度,又能够展现教师在遇到这类威胁时所迸发出的反击能力,以及教师在解决威胁后所保持的状态。教师免疫力的结果往往与心理健康程度相关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心理健康的代名词,因此对免疫力的效果测量可以看作是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当前,外语教师免疫力要素的构成主要基于Hiver(2017),包括韧性、变化性、自我效能感、教学态度、应对方式、课堂情感和倦怠感这7个维度。但综合考虑在其他语境下教师的接受性、某一内涵的具体化等,其内涵要素可能因语境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Saydam(2019)对Hiver(2017)指出的免疫力的7个维度加以调整补充,最后确定为9个维度(教师身份、情感和动机因素、自我效能感、情绪能力和调节、压力、倦怠感、参与度、热情和人格解体)。因此,对外语教师免疫力内涵要素的考察不能仅限于已有研究得出的维度,还要考察具体研究内容与研究语境下教师免疫力的多种呈现形式。

其次,近年来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开始将教师免疫力看作变量之一,考察其与教师发展的其他变量(如教师参与度、教师韧性、教师情感等)的相关性,从而拓展了外语教师免疫力的研究主题。但目前这一类研究的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除了关注外语教师免疫力外,还可进一步深入探讨教师免疫力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从而丰富外语教师免疫力发展的研究视角。

最后,目前探究外语教师免疫力现状、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虽然现有研究成果证实了教师免疫力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均未能及时、全面地追踪教师免疫力本身的发展情况,从而无法将教师免疫力现状、发展态势和影响因素整合起来。

2.丰富研究视角

已有研究大多使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可能由于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刚刚兴起,因此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教师免疫力概念提出者Hiver所使用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视角,从自组织发展角度探究教师免疫力的发展机制,以了解教师免疫力的发展过程及结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在一定意义上,遵循已有研究路径,过多地使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可能会影响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的创新。未来可基于特定语境,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选择其他外语教育相关理论,如社会文化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由于教师免疫力涉及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动态互动,它可能会受到个体与环境等因素的促进与限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探究。社会文化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教师免疫力状况,即教师对外在问题的“所感与所为”,从而发现教师免疫力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外语教师免疫力的发挥不仅受到个体层面的人口学信息和心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的他人(如学生、同事等)和环境(如外语战略建设、教学改革、教师考评机制等)的影响。因此,未来关于教师免疫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采用社会文化理论(尤其是调节理论),从多角度出发,助力外语教师的教学工作。

3.拓宽研究语境

目前,不同国别、语言和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存在不均衡的情况。自教师免疫力概念提出以来,相关研究多以伊朗、土耳其等国家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国内及国内外对比语境下外语教师的免疫力研究较少。在教育强国背景下,我国对高质量外语人才的培养愈加重视,同时也对外语教师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应更加关注外语教师的心理研究(刘宏刚、褚文秀,2022)。对外语教师的免疫力进行研究,不仅符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理论逻辑,同时也回应了外语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

此外,国内外对比研究主要聚焦英语教师的免疫力,其他通用语种(如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及非通用语种(如泰语、越南语、波斯语、瑞典语等)教师的免疫力情况亟待研究。同时,已有研究多关注中小学外语教师,对高校外语教师的研究较少。未来可扩大研究对象范围,结合我国大中小学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外语教师免疫力的共性和区别,制定助力教师应对挑战与威胁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

结语

免疫力是外语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为教师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免疫力的内涵为观察教师在面临教学改革压力等威胁时的反应与状态、研判教师心理发展情况提供了新视角。教师免疫力机制可具象化为免疫力启动、回应、重组和稳定的发展态势。免疫力结果体现为效益免疫力、适反免疫力、局部免疫力和缺陷免疫力,未来关于外语教师免疫力的测量结果可基于这4个层面进行比较。本文主要梳理了外语教师免疫力内涵、发展态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现状,并基于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学者关注外语教师免疫力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ADER R. Psychoneuroimmunology[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

[2]AZARI NOUGHABI M,AMIRIAN S M R,ADEL S M R,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experienced in-service EFL teachers’ immunity with engagement, emotions, and autonomy[J]. Current Psychology,2022(8):5562-5571.

[3]AZARI NOUGHABI M,AMIRIAN S M R,ADEL S M R,et al. Developing in-service EFL teachers’ immunity through post-induction mentoring[J/OL]. English Teaching amp; Learning,2023:1-27[2023-07-04]. https://doi.org/10.1007/s42321-023-00146-9.

[4]AZARI NOUGHABI M,GHONSOOLY B amp; JAHEDIZADEH S. Modeling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EFL teachers’ immunity, L2 grit, and work engagement[J/O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22[2024-07-05]. https://doi.org/10.1080/01434632.2022.2088766.

[5]BATTRAM A. Navigating Complexity[M]. London:The Industrial Society,1999.

[6]BENEVENE P,DE STASIO S amp; FIORILLI C. Well-being of school teachers in their work environment[J/O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0(11):1239[2024-07-05].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0.01239.

[7]CHIAPPELLI F amp; LIU Q N. Immunity[C]//FINK G. Encyclopedia of Stress. San Diego:Academic Press,2000:541-546.

[8]GOORAN M,SOLEIMANI H,ALAVI M,et al. EFL teachers’ immunity: A case of online language teaching[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23(10):908-927.

[9]HIVER P. Once burned, twice shy: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system immunity in teachers[C]//DÖRNYEI Z,MACINTYRE P D amp; HENRY A. Motivational Dynamics in Language Learning. 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15:214-237.

[10]HIVER P. Tracing the Signature Dynamics of Language Teacher Immunity[D]. Nottingham: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16.

[11]HIVER P. Tracing the signature dynamics of language teacher immunity: A retrodictive qualitative modeling study[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7(4):669-690.

[12]HIVER P amp; DÖRNYEI Z. Language teacher immunity: A double-edged sword[J]. Applied Linguistics,2017(3):405-423.

[13]JOHNSON K E amp; GOLOMBEK P R.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narrativ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 TESOL Quarterly,2011(3):486-509.

[14]KIECOLT-GLASER J K,GARNER W,SPEICHER C,et al. Psychosocial modifiers of immunocompetence in medical students [J].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84(1):7-14.

[15]LARSEN-FREEMAN D amp; CAMERON L.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6]LEWIS M D. Bridging emotion theory and neurobiology through dynamic systems modeling[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05(2):169-245.

[17]LI Shengji.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mindfulness, and immunity of teachers in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review[J/O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2:T20340[2024-07-05]. http://doi.org/10.3389/fpsyg.2021.720340.

[18]LI Shengji. Chinese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mmunity and mindfulness as predictors of their work engagement[J/O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13:874356[2024-07-05].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2.874356.

[19]MAGHSOUDI M. Productive or maladaptive immunity? Which one is more dominant among Iranian EFL prospective teachers? [J]. Applied Research on English Language,2021(1):51-80.

[20]MERCER S. The wellbeing of language teachers in the private sector: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23(5):1054-1077.

[21]MORRISON K R B. School leadership and complexity theory [J]. School Leadership amp; Management,2002(4):453-454.

[22]NAMAZIANDOST E amp; HEYDARNEJAD T. Mapp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oductive immunity, emotion regulation, resilience, and aut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J/OL]. 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23,8:33[2024-07-05]. https://doi.org/10.1186/s40862-023-00207-3.

[23]NAMAZIANDOST E,HEYDARNEJAD T amp; REZAI A. Iranian EFL teachers’ reflective teaching, emotion regulation, and immunity: Examining possible relationships[J]. Current Psychology,2023(3):2294-2309.

[24]RAHMATI T,SADEGHI K amp; GHADERI 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immunity: An integrated reflective practice[J]. Iranian 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19(3):91-107.

[25]SAYDAM D.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 Immunity[D]. Ankara: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2019.

[26]THELEN E amp; BATES E. Connectionism and dynamic systems: Are they really different?[J]. Developmental Science,2003(4):378-391.

[27]TOMLINSON H. School leadership and complexity theory[J]. School Leadership amp; Management,2002(4):453-454.

[28]TRAVIS J. On the origin of the immune system[J]. Science,2009(5927):580-582.

[29]WANG Yongliang,DERAKHSHAN A amp; AZARI NOUGHABI M. The interplay of EFL teachers’ immunity, work engag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four Asi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24(8):3241-3257.

[30]ZHANG Lawrence Jun,FATHI J amp; MOHAMMADDOKHT F. Predicting teaching enjoyment from teachers’ perceived school climate, 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t work: EFL teachers[J].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2023(5):2269-2299.

[31]霍炜,王雪梅.回顾外语教材研究,推动外语教材建设——《中国外语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2):102-109.

[32]李佐文. ChatGPT赋能外语教学:场景与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1):109-118.

[33]刘宏刚,褚文秀.外语教师心理韧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22(6):91-97.

[34]孙东辉.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应激的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免疫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作者信息:王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83,研究方向: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电子邮箱:wxm97@126.com

何艳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0433,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电子邮箱:heyanhua612@163.com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Immunity Studies: Concept,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s

Wang Xuemei1 / He Yanhua2

(1.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2.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teacher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has gained significant momentum with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As a pivotal component of teacher development, teacher immunity serves as a crucial metric for assessing teachers’ mental well-being and promoting their overall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 concept of teacher immunity is provided first in this paper, followed by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in this area.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then provided, encompassing research content, perspectives, and contexts, with the aim of enrich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immunity and fostering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eywords: teacher immunity; concept; current state; future prospects; teacher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魏 鸣)

猜你喜欢
展望内涵现状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6:54:29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7:53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