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索

2024-12-19 00:00:00李悠悠高翔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4年12期

摘 要 项目化学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和提升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践案例分析,提出一系列具体且高效的项目化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包括:整合学习主题以明确项目方向,制定多元化评价方案以衡量项目成果;依据学习进阶理论,科学分解项目任务;构建问题链,持续推动学习进程;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合作与互助;践行“学、思、用、创”活动观,深化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最终,通过交流项目成果与自我反思,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 键 词 项目化学习;单元教学;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为提升教育质量,需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并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1]。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符合以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趋势,成为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有效路径。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理解不到位,在开展项目化教学时出现评价目标不明确、项目情境不真实、项目任务分解不合逻辑、项目实施无支架等问题,造成项目式学习未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一些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关键环节把握不够、实施步骤不明,致使学生难以通过项目式学习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促进其深度学习。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其开展过程通常涵盖五个核心步骤:筹备项目、确定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以及评价项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结合学科特点,采纳并应用好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理念与设计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应以英语学科单元大观念为引领,紧密结合单元主题、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确定具有真实情境意义的学习项目,随后,通过“设计项目评价方案—明确驱动性问题—分解进阶任务—设计推进问题链—深化探究实践—展示与评价项目”的流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在经历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提升概括整合关键信息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调用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技能与策略,具象化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能力。本文以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点《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六模块Space Dream重整单元为例,具体阐述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路径。

一、筹备项目:整合学习主题,明确项目方向

项目筹备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挖掘单元主题下反映育人价值的大观念,继而将长远的核心素养目标具体化、可视化。英语教学重视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而这些活动应围绕主题意义的探究进行,通过主题联结并统领教学环节,能够确保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因此,教师应整合单元内的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认知经验提炼单元大观念,以大观念的高度确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方向[2]。接着对照课程标准细化指向大观念建构的素养目标,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起点。

1.剖析教学内容,提炼学科观念

从课程内容角度看,大观念是处于课程体系中心地位的学科概念架构。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看,大观念是统摄教与学过程的原则和方法[3]。对教师而言,大观念是组织教学过程的核心,为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提供依据和思路,使单元教学过程相互联系并具有一致性[4]。为此,教师需要细致梳理单元内各语篇的子主题,初步构建它们之间的关联框架,以便清晰把握单元内容的结构与逻辑脉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深入挖掘文化知识与思想观念,提炼出各语篇的主题小观念,并进一步探索这些小观念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融合形成单元的主题大观念,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核心指引,架构学生深化单元主题理解的桥梁。

本单元的主题为Space Dream,属于“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这两个主题范畴,涉及“地球与宇宙探索”。“人与自我”主题聚焦于个人认知、身份和成长的探索。本单元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谈论中国太空探索,经过梳理单元内各语篇与单元主题之间、各语篇之间相互关联,可以梳理形成三个递进的子主题:“了解宇宙与地球,构建航天观”“了解中国航天史,认识中国航天事业的突破与发展”以及“理解航天人,感悟中国人自古以来为实现航天梦的艰辛与伟大,主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航天探索观”。因此,可以确定本单元适合帮助学生形成:“感悟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大观念。

2.对标课程标准,制定素养目标

教师对标课程标准可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国家教育目标保持高度一致,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在深刻理解课程理念、研读课程内容、把握课程实施建议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之上,依据有关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出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的单元教学目标,描绘出学生学习后的预期素养表现。基于此,本项目设置的素养目标如下:

①听懂、读懂与航天事业发展主题有关的简单对话、语篇、配图故事、绘本等,提取并梳理语篇的关键信息。

②在语境中,围绕主题与同伴简单交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宇航员登月的艰辛历程,感悟宇航员的飞天精神。

③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喜欢的方式,如海报、自制绘本、图文结合的信息图表等,介绍自己未来为中国航天事业做的事情和努力,树立正确的航天探索观。

二、确定项目:明确学习项目,分解项目任务

项目确立阶段,教师需精心规划项目的整体架构与实施流程,清晰界定项目最终期望达成的具体成果,以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为了促进学生的观念建构,教师应精心设计逻辑清晰、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并据此规划出一系列指向解决问题的任务序列,构成连贯、完整的进阶式学习链条。

1.指向观念建构,确定学习项目

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借助实践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思考项目所依托的真实情境能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他们与情境积极互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基于系统整理与项目主题紧密相关的知识点,深入思考并融入个人见解,与学生共同商定一个既紧密围绕主题、充满挑战性,又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学习项目,吸引学生从与情境的初步互动逐步深入到具身实践中,进而通过实践体验迈向深度理解,最终促进大观念的形成与建构。

本单元以人类的太空梦为核心,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太空探索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通过深入剖析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征、太空探索的里程碑事件、神舟载人飞船的命名由来、发射历程和首次突破,以及宇航员的飞天历程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浓厚兴趣,并激发他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基于此,本单元以“探索宇宙,成为航天员”为主题,以参与“争当伟大航天员”校园演讲为项目,以制作宇航员修炼手册为核心任务,联结情境、问题、任务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助力学生在项目探究中个性化理解大观念。

2.依据项目逻辑,进阶分解任务

项目化学习要求设计导向清晰、挑战性强且紧密关联现实的任务,旨在触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深入探究,进而推动跨学科知识整合并发展实践技能。在设计学习项目的逻辑框架时,将一个大的项目细化为一系列具有逻辑顺序和递进关系的小任务,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最终达成。

分析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逻辑关系,笔者将本单元学习项目分解为七个子任务:

①规划并设计《修炼手册》的内容结构与宣讲指南。

②制作包含八大行星信息的“神秘太空”宣传页并进行解说。

③借助四格漫画插图,制作“人类太空探索历程”宣传页并进行英文注释。

④创建“中国飞天历程”宣传页,并通过时间轴展示中国航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⑤设计并制作“宇航员个人简介”信息卡。

⑥美化手册内页,精选和手册内容相匹配的精美图片,优化内页布局。

⑦依据修炼手册内容撰写演讲稿并开展校园主题演讲,确保内容吸引人且信息传达准确。

精心设计的任务群主要聚焦于英语学科,还涉及了科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具有跨学科视野。创立环环相扣、关联严密的任务链条,并且每项任务都要求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推动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三、规划项目:制定实施计划,构建问题序列

项目规划旨在确保项目从启动至结项能够顺畅进行以达成既定目标。通过确立评估目标、筛选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标准以及规划评估流程,可以保障项目成功实施并收获预期成效。围绕项目主题,教师要设计出蕴含深刻意义、能够引领学生顺利完成整个项目过程的总领问题,使之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核心。基于此,进一步拓展出一系列相关且层层递进的子问题,构建成问题序列,推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解决问题。

1.依据项目需求,制定实施方案

持续性评价是深度学习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CIPP模式由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宾提出,又称“决策导向评价模式”,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种评价活动组成[5]。该评价模式倡导通过描述、获取、提供和应用有关目标、设计、实施和结果的优点与价值的描述性和判断性信息,以指导改进的过程,注重目标的合理性以及目标达成的连续性,同时也重视形成性评价的方向性和实用性[6]。

基于CIPP模式,本单元设计了综合评价方案,以推动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在背景评价环节,基于任务1的要求,采用表现式评价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思维导图上以关键词的形式,填写文中涉及的关键人物、时间脉络及场景设定等基本信息,以此培养学生能够从语篇的每一个核心板块中提炼出主题与核心内容的能力。在输入评价环节,基于任务2的要求,采用形成性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基于给定主题,创造性地划分宣传手册的各个板块,制作手册封面及目录,旨在提升学生内容整合与策划能力,锻炼学生视觉审美与版面布局的技能。

在过程性评价环节,为了推进任务3-6,融合形成性和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围绕“神秘太空”“人类太空探索历程”和“中国飞天历程”三大主题设计宣传页,制作宇航员个人简介信息卡及修炼手册。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设计思路、合作过程及问题解决能力,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和完善作品,提升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成果评价环节,基于任务7的要求,采用表现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的方式,要求学生结合手册内容进行主题演讲,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以此培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公众演讲能力。

2.驱动问题引领,构建问题链条

教师应合理地设计驱动性问题,以此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依据上述的大任务,本单元设计的驱动性问题为:How to become a successful taikonaut?有机统一项目化学习中单元目标、学习意义、问题探究,辅助教师统领项目化学习的整体设计。课堂活动的构建不应仅仅依赖于单一驱动问题的牵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构建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序列(见表1),能够为学生的自觉发展和项目实践搭建支架。

Q1和Q2激活学生有关宇宙探索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将单元内容系统联系,整体性地思考手册的构成板块。Q3和Q4引导学生宏观了解宇宙,学习八大行星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欲望。Q5和Q6基于以上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感受人类科技的发展与进步。Q7和Q8将学生的目光由全球转向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国家,即中国在太空探索中的发展与突破,感受到中国科技的力量。Q9、Q10和Q1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宇航员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多元、多角度地思考宇宙探索的问题。Q12和Q13驱动学生将所学的内容有机整合,形成美观、完整的学习手册,从而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串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符合教学逻辑性,符合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情感—行为”的学习路径,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到深入探究,再到个人情感与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最后形成综合性的学习成果。

四、实施项目:深化探究实践,开展合作学习

在实施项目阶段,学生依据既定的计划任务展开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的完成。这一过程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在探究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这一过程还能加深学生对项目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达成项目的既定目标,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学、思、用、创”结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基于一定的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本着‘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的原则,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7]。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活动时,依据不同活动的具体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单元为实施单位统筹规划,针对之前设计的问题系列,整体设计适切的综合实践活动。设置的学习活动不仅有阅读活动,还有观影活动、设计活动、绘制活动、汇报展示活动等,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既基于语篇,又超越语篇,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创中学,在实践中发现并修正出现的语言错误,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升活动效能。

2.组建学习共同体,互助推动项目进展

组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发掘学习潜力、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成长。例如:在筹备项目阶段,教师组织学生以确定演讲主题内容及方式为方向,自愿组成合作型小组共同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各板块的主题与内容及最终要展现的演讲形式,在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协商形成共识,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展现整体布局,一起制作手册封面和目录页。在实施任务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介绍最喜爱的“宇航员”的任务,组建兴趣自选型共同体,一起搜集资料、分析信息,完成任务。由于学习内容与兴趣高度契合,最终能够制作出内容丰富、信息详尽且极具个性化的资料卡片。此外,在制作“神秘太空”“人类太空探索历程”“中国飞天历程”宣传页时,还可以组建项目导向共同体,通过引导共同体成员合作与共享资源,共同推进项目进展。学习共同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习真正发生且深度发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参与和实践中取得成长与进步。

五、评价项目:交流项目成果,促进教学改革

项目化学习的评价环节,以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融合形成“综合评价”为思路,组织学生展示项目成果、跟进评价反思。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和学习过程,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和理解,并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1.展示项目成果,跟进评价反思

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目标,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展Km95/+E90eWxj8UtNA8Ilw==示形式,如口头报告、海报、实物模型、视频、演示文稿等,同时还要为每个学生或团队分配一定的展示时间,确保每位参与者能获得展示的舞台。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观众主动提问和积极互动,加深观众对项目内容的理解,为展示者提供一个宝贵的自我表达与反思的机会,激发他们从不同视角审视项目,促进知识的内化与拓展,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升。

2.对照评价标准,反馈学习成效

在项目开始前,教师已经与学生一起制定完成评价标准。在展示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项目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项目执行情况,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除自评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互评。这不仅可以让他们从其他小组的项目中学习到新的东西,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客观地评估自己的项目。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 OL].(2017-03-04)[2024-02-11].http://www.gov.cn/zhengce/2019-07/08/ content_5407361.htm.

[2] 苏丽亚.整合·关联·探究: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设计——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单元复习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3(27):60-63.

[3] 王蔷,周密,蔡铭珂.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01):1-7.

[4] 崔超.大观念视角下英语单元教学的重构[J].教学与管理,2020(04):42-45.

[5] 马玲玲.基于CIPP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教学与管理,2020(09):115-118.

[6] 薛耀锋,朱芳清,刘慧欣,等.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课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1):4-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