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等方面强调“教—学—评”一体化。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为例,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单,搭建思维发展的学习支持单,构建素养导向的学习评价单。依托紧密相连的三种学习单,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多元和综合的生长。
关 键 词 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目标单;支持单;评价单
近年来,“教—学—评”一体化被视为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2022年课标》)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整体刻画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为科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指导[1]。
“教—学—评”一体化主要围绕学生学习目标展开,是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结合起来的教学体系。它将评价融入教学中,使评价与教学环节相互交织、相互促进[2]。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习目标为核心,依托学习目标单、学习支持单和学习评价单,以学定教、以评促学、以评优教,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助推“教—学—评”的一致性(如图1)。
学习目标单主要是确定教学目标。目标作为灵魂,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可以助推教师引导、维持、促进学生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支持单包括课前预学单、课堂探学单或课后拓学单等,是学生探究实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记录单,也是支撑学生学习的支持性材料,是教与学相互融合的成果。
学习评价单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关键。评价作为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习同时发生。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优化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教与学。
为呈现三种学习单的具体概貌和特点,笔者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为例进行阐述。
一、围绕核心素养,确定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单
清晰的目标定位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统领,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质量。教师需要确定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围绕统一目标展开,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的逻辑就是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开始,逆向设计教学目标。
1.研读课标,聚焦核心概念
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一体化要依托《2022年课标》,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导向,落实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责任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在“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中,教师可根据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习内容、学段目标等逐级聚焦,寻找对应的学科核心概念以及跨学科核心概念,并对学习进阶路线进行梳理、解读,把握《2022年课标》要义,明确素养导向(如图2)。
2.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教材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依据。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细致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将课标要求与教学内容进行联系,确定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资源落实课标要求。
本课教学内容围绕“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这个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创设生活中热冷牛奶的情境,让学生经历预测、探究、分析、拓展的学习进阶过程和思维发展过程,将热平衡定律的概念一步步解释清晰,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3.调查学情,把握目标定位
“教—学—评”一体化除了分析基于核心概念的教材内容,还需关注和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
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研究,制定适切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目标陈述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统整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等要素,将科学核心素养显性地渗透在教学目标之中,这是以“教—学—评”一体化达成科学核心素养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基于此,本课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表1。
二、聚焦教学目标,搭建思维发展的学习支持单
学习支持单是记录、完善学生思维进阶过程的学习工具之一。它支持学生基于思维进阶的自主学习,能够引导学生突破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全面覆盖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建构,引领学生将知识和方法迁移到其他领域和情境的问题解决中,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抓手。
1.课前预学单,利于发现问题
课前预学单可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某一问题的独立想法,发现他们的已有认知,区分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教学起点,为制定精准的学习目标、设计高效的课堂导学单和课后拓学单提供依据[4]。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这课中,针对生活中常见现象“冷牛奶放入热水中,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设计预学单(如图3)。调查后发现学生有4种认知情况:(1)热水温度下降,冷牛奶温度上升;(2)热水温度下降,冷牛奶温度上升到相同温度后就不变了;(3)热水温度下降,冷牛奶温度上升,然后一起下降;(4)热水温度下降,冷牛奶温度上升,两者温度差不多后热水会高一点点。统计发现,持第一种想法的学生较多。
2.课堂探学单,聚焦解决问题
课堂探学单基于课前调查单与学习目标设计,是贯穿整节课探究实践的重要学习支架,可以为呈现探究过程、收集数据、表达想法、交流观点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研讨的逐层深入,推动学生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课堂探学单可以设计三个进阶任务(如图4):(1)学生用电子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10分钟,并及时记录每分钟的温度;(2)把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借助后面3个问题支架进一步思考,在观察、比较、推测中初步认识热传递的变化规律;(3)交流研讨环节,应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在交流表达中完善对热传递规律的理解。三个任务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自主探究,促进思维发展,实现他们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和有效建构。
探学单中任务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指向学生自主探究,支持他们的展示交流,便于学生观察、记录实验信息,并整理归纳信息、分析信息,建立联系,最终解决问题。
3.课后拓学单,重视迁移应用
课后拓学单是学习支持单中的最后一单。它能够创设指向核心素养检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拓展运用到实际情境和其他领域中,完成应用迁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学生“学到哪里”,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拓学测试题要紧扣核心素养,题目设计可立足于课堂,亦可是课堂内容的拓展与提升,通过替换情境、设计开放性问题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学后认知水平。本课的拓学单可设计与生活情境相联系的内容,如第1题设计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联系的内容,检测学生对热传递知识的掌握程度,指向科学观念的考察;第2题用逆向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检测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指向科学思维的考察;第3题检测实验探究和态度责任的素养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充分暴露学生认知上的不足与错误,帮助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判断学生的掌握G33P5zrtUF/tWnuGPCbdPz7F86dyHBIvZ+NPOQwHYW4=程度,反思不足。
三、依据教学目标,构建素养导向的学习评价单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持续评价是实现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素养导向,不仅能问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内生动力,促进学习的发生。
1.注重形成性评价
对探究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项目活动的成效。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进行现场点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5]。课堂上,交流研讨环节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在交流数据信息时,大部分学生能发现热水温度下降,冷水温度上升,当达到一定温度后,一起慢慢地下降。但对于一些细节学生很难关注到,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还有其他发现吗?能否发现更多的细节?由此,学生还能发现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趋势是先快后慢,冷水下降得更快一些等容易被忽略的现象,为他们提出质疑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温度变化规律做铺垫。
2.强化终结性评价
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单设定评价要素,体现“教—学—评”一致。本课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的目标达成情况,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品质的同步发展,以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评价(见表2)。
学生在小组内评价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种学习单紧密联系,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以学习目标单为核心,通过学习支持单为教与学提供抓手,通过学习评价单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系统统筹教、学、评三者关系,能提高小学科学教学与实施的有效性,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支撑,为科学教学的快速发展添加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张懿.叶宝生.小学科学“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要点与实施[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3(03):17-21.
[2] 陈美园.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4(30):135-138.
[3] 雷浩.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0):42-49.
[4] 姜向阳,吴笑乐.搭建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学习单支架[J].教学与管理,2022(26):58-61.
[5] 林荣姐.小学科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生活教育,2022(06):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