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但由于教育者的漫不经心、标准答案的垄断、过度的圈养等因素,儿童的好奇心逐步退化或消散了。如何让儿童写作走向主动创造?要注重创设任务情境,让儿童产生好奇,写出新鲜感;要努力形成适切的信息缺口,催生好奇,写出新话题;要助力儿童提升语言审美力,培养好奇,写出新感受;要培养儿童的自省能力,发展好奇,写出新观点。
关 键 词 好奇心;习作教学;任务情境;信息缺口;语言审美
好奇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人虽然不是一生下来就拥有康德所说的客观世界的先验结构,却与生俱来拥有一种源于自然的原始创造特质。”[1]可惜不少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丧失了早年曾流在自己血液中的“无边好奇”。从教师干预的角度来思考儿童好奇心的消失,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冷漠是对儿童好奇心的忽略。对于儿童天马行空的表达,不少教师视若无睹,或者不太愿意倾听儿童絮絮叨叨的发现。第二,标准答案是对儿童好奇心的扼杀。学生在好奇地求助时,教师往往直接给出结果,这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事物的发展早有定论,只需接受不需探究。第三,过度“圈养”是对儿童好奇心的阻隔。成人的焦虑情绪导致对儿童学习的“野蛮”安排,隔离了儿童与自然的联系,剥夺了儿童参与实践、尝试探究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呵护儿童的好奇心,让儿童习作走向主动创造。
一、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好奇心,写出新鲜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实施建议强调,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倡导教师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儿童以何种方式与状态参与到对课堂的建构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转化与设计。
1.从激发学生好奇心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应运用图画、音乐、表演、语言描述,或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取已知的生活体验及认知经验。研究表明“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学生更有可能抽象概念的相关特征,发展更有弹性的知识表征。”“初始学习的情境会影响到迁移。”[2]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习作教学为例,如何将“玩得真高兴”写清楚、写出童趣,对中段学生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一场“托球跑”游戏对抗赛。课堂上先播放对抗赛的视频,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以“你觉得如何才能表达出当时玩得很开心”为任务驱动。“我想说自己托球跑时的动作,真有趣。”“我想重点写当时又紧张又开心的心情。”“我想写小组同学的球被晃掉了,全场乐翻天的场面。”……一个个场景被抓取、被定格放大,学生在观察中叙说,在表达中体会,逐渐明白如何把一件高兴的事说清楚。教师适时迁移,运用“动作慢镜头”“开心放大镜”“伙伴同乐框”等方法,引导学生鲜活地写出“玩得真高兴”的场景。
2.联接儿童生活的校园、家庭、社会大情境,创设好奇心“秘密花园”
“花园是作家最好的慰藉——是他们的思考与写作之地。”[3]这里的花园是一个庇护所,是一个让幻想飞翔的地方,徜徉其间,即可感受到萦绕回荡的“作家的精神”。儿童的生活环境如何变成“秘密花园”,绽放他们无限的好奇呢?教师可以和儿童一起发现,引导学生说出目之所及的一株株大树的树名,观察它的树干枝叶,嗅一嗅它的气息;还可以为儿童创建任务,让他们成为“秘密花园”的主人。好奇心、想象力活跃起来后,再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乐园”,儿童就会创意连连。
二、形成信息缺口,催生好奇心,写出新话题
“信息缺口”即一个人所知道的和他想知道的之间的差异。如何形成信息缺口,让儿童产生强烈的好奇,从而写出新鲜的话题呢?
1.倒叙设置悬念,形成信息缺口
研究表明,信息缺口太大或者太小,都无法激发儿童的好奇。只有当好奇等同于对事物的未知、对知识的渴望,有限的信息才会增强这种渴望。如引导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先讲汤姆·索亚如何被罚刷墙,如何来到墓地,如何到杰克逊岛当海盗,再讲汤姆和小伙伴平安归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是怎样化解险情的呢?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在猜读中不断探索、不断验证、不断有意外,好奇心越来越浓厚。在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悬念,让儿童在“知道”和“不知道”之间,有一个合适的缺口,如此他们心中就有了渴望,就想要填补这个缺口。
2.呈现两难情境,直面信息缺口
斯滕伯格提出7条创造性人格因素,首要因素是“对含糊的容忍”。这意味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和评定环节,要鼓励学生独辟蹊径的新奇解答,容忍多元的含糊解答,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框定。一位教师在教学“走近四大传说”时,设计了师生对话的情境:电影《化蝶》要在梁庄上映,梁庄的人不能接受这样的悲剧结尾,希望改为大团圆的喜剧结尾,请问如何修改?学生分为两方:一方支持修改为大团圆结尾,并设计出合乎情理的故事情节;一方坚持悲剧结尾,试图说服梁庄的老百姓。双方在辩论中越发感受到梁祝爱情的美好,以及悲剧结尾给人们带来的强烈震撼。
3.前瞻主题阅读,拓展信息缺口
前瞻主题阅读是一条便捷的路径。太多的专业术语,深奥的表达会影响儿童的探索热情,由浅入深的科普小品文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文体,表格、思维导图等非连续文本的形式也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师要将信息、文献、报告类材料进行适度加工,转化为学生能够阅读理解的信息。在提供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多角度的素材,给儿童判断、思考与批判的机会。学生通过不同主题的阅读,发现世界的改变,悦纳新鲜事物,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表达。
三、提升语言审美,培养好奇心,写出新感受
运用新鲜的词语,能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与好奇。
1.倡导诗歌阅读,培育好奇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师要让儿童在阅读和体验中产生对语言文字的好奇、兴趣与情感。诗歌凝练的语言可以带给儿童非常好的启蒙,如盛夏时节吟诵“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黑云”“白雨”的色彩对比,“翻”“跳”中闪现的动感画面,激活了儿童脑海中丰富的想象。诗歌极具跳跃性,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凸显了空间上的跌宕,体现出意象上的跳跃;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色彩的浓艳与情感的开合,让人惊叹称奇。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跳跃性极强。有时候我们认为儿童的表达前言不搭后语,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已经远远走在了语言表达的前面。
2.引导诵读感悟,触发好奇
诵读是内化吸收的过程,也是外化表达的过程。儿童通过有感情地诵读,会勾联起曾经的诸多经验,并在反复的诵读感悟中形成更为丰富的个性化知识经验世界。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学生朗读“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放声诵读形成了山崩地裂般的喷薄气势,激活了儿童对画面的丰富想象,当学生面对壶口瀑布、仰视庐山瀑布之时,就会自然联想、迁移运用。
3.提倡多种文体阅读,点燃好奇
多文体、多领域内容的阅读,让学生的阅读从不同视角打开。诗歌的凝练与跳跃之美、散文的意境深邃之美、童话的奇幻想象之美、小说的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之美、说明文的简练清晰之美,不仅给儿童带来感官刺激,更点燃了他们的探求欲望。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松鼠》一文的课后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选自布封《布封文选》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前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后者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语言严谨,科学性、条理性强。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文体让儿童去感悟,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四、培养自省能力,发展好奇心,写出新观点
“在这个信息不对等终将被消除的世界里,一个新的分界线开始浮现——有好奇心的人和没有好奇心的人。”[4]如何保持一份好奇与热爱,不能仅仅停留于对事物消遣性的好奇,更要培养儿童的自省能力,让好奇心转化为新想法、新计划,真正产生价值。
1.有意识地自省,好奇有方向
世界以完整的、复杂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儿童是从个体的角度切入,在与现实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起个性化的认知体系。如学习“地图”,他们先读地图,了解地图上的省市区,这是对知识的识记;当他们从地图上认识了自己的家乡,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就会与自我产生联系;当他们利用地图,寻找感兴趣的景点,设计游学路线,勾画出自己的“赏梅地图”“美食地图”“红色研学地图”……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文字表达,这是积极的自省与主动的构建。这让外部世界与儿童产生积极联系,这样的好奇就会产生创造性的价值。
2.持续性地自省,好奇有规划
自省是主动的反思,是主体自觉地思考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过程。在持续的反思中,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盲点、症结点和兴趣点,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当好奇心与清晰的自省意识持久关联起来,就会转变为一种有韧性的研究驱动力。有学生对钱学森特别感兴趣,于是找来《科学家精神·爱国篇》《走进钱学森》《钱学森传》等书籍,认真阅读,同时阅读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普书籍,通过发布知识问答、录制航天微课等形式,让自己的研究走向丰富,进而写下《从“天地九重”到“筑梦天宫”——细数航天员出舱说过的那些话》《勇敢做自己,创造性成长》《努力做最好的成果发布小专家》等文章。
3.辩证地自省,好奇更深刻
儿童的好奇之所以会逐步消失,重要的原因是“被武断”“被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知而不全甚至完全无知的方面进行辩证的自省,进而让好奇更加深刻,更有独特性、新颖性。比如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就有学生写下《“好孩子”秦若雨》一文:
在公元3100年,基因编辑技术已成熟。拟态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个新项目:定制胚胎。秦若雨就是这样被定制的孩子:上学时拿不完的奖状、考不完的满分,13岁时跨入世界顶级学府,后来却跌落神坛。因为基因编辑只能帮助她拥有3100年前的知识,而她却没有好奇心,没有后续学习能力,无奈且绝望。最终,她取下了“过度鸡娃”病态教育中加装在基因中的芯片。“秦若雨们”应真正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而不是所谓的“完美小孩”。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因好奇而有趣,因好奇而探索、因好奇而深刻。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就是让儿童成为自己,拥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成长经历,为创造更好的自己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 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2] 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5-69.
[3] 伯内特.作家的花园[M].邢蓬宇,蔡丸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0.
[4] 莱斯利.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M].马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