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后服务中科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建议

2024-12-19 00:00:00赵欣雨张晓卉李乔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4年12期

摘 要 在课后服务中开展科普活动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开展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的可行性,遵循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跨学科多元视角相结合、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开展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的原则,设计了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框架,形成了课后服务科普活动实施案例,提出了馆校合作开展课后服务科普活动、基于跨学科进行课后服务科普活动设计、技术赋能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构建课后服务科普活动共同体、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提升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效果等课后服务科普活动实施策略。

关 键 词 科普活动;课后服务;科学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加强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通过科普这一桥梁,广泛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升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1]。结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将科学教育融入课后服务项目,不仅是对“双减”政策的有力支持,更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2]。本文通过明确设计原则、优化活动流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力求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构建高效、有趣的科普类课后服务体系,进而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全面深化与发展。

一、小学课后服务中科普活动的设计

1.活动设计原则

(1)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近年来,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底,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14.14%[3],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挑战,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教育和未来发展规划中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以提升学生科学FJcSqOSGJ0nTW/Wdf2cKKA==素养为宗旨,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特别是在课后服务中融入科普内容,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

(2)跨学科多元视角相结合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学科间边界日渐模糊,各学科的联系不断紧密,知识的生产和获取方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必然[4]。科普活动作为一种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在设计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时,应深入剖析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设计跨学科的科普主题,巧妙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元素,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问题开展深入探讨与多元分析。

(3)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其中“探究”是核心[5]。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以其时间安排的灵活性及小班化教学的特点,为实施个性化、深度化的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段,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并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探究学习活动。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科普类课后服务应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经验,明确探究主题和学习目标,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高阶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4)开展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

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不仅是教师全面了解活动效果的重要参考,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的重要依据。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的评价应贯穿活动过程,立足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在开展评价前首先应明确具体的评价目标,制定全面可行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时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方式的适合性,以及评价内容的全面性,通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实现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的教育价值。

2.活动设计框架

本研究依据课后服务科普活动设计原则,提出了操作层面的课后服务科普活动设计框架(如图1)。

(1)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对即将开展的课后服务科普活动进行预先规划、评估和设计的系统性过程,主要包括活动对象、活动内容以及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分析。在前端分析的基础上,生成活动目标,指导后续活动的开展,同时为活动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6]。

①活动对象分析

活动对象分析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知识基础、学习风格以及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评估学生现有的科学知识水平,识别学生的学习风格,以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②活动内容分析

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的内容分析旨在深入研究和评估活动所包含的教育材料、活动主题、教学方法和学习体验等要素。在进行活动内容分析时应考虑科普内容的互动性、趣味性、难度适宜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程度,同时还应考虑将科普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③可用资源分析

可用资源分析指对可用于支持和实施科普活动的各类资源进行全面评价,确保活动设计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识别潜在的资源缺口和需求,进而指导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整,具体包括人力、物质、场地、技术等资源分析。其中,人力资源分析聚焦课后服务科普活动中所涉及的人员构成及其能力匹配度,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志愿者群体等;物质资源分析则是对科普活动所需的实体物品的数量、质量以及适用性进行评估,如教具、实验材料、设备等;场地资源分析关注的是活动场地的空间大小、地理位置及设施完备度等;技术资源分析则着眼于信息化时代下的科普教育手段,如教学软件、硬件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及多媒体的配备情况等。

④预设活动目标

就科普类课后服务而言,活动目标的确立主要依据两个方面:对活动对象、活动内容和可用资源等的分析,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前端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课后服务诉求及学生在当前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困惑及需要等。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的开展应力图解决学生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等[7]。在前端分析的基础上,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依据总目标及学段目标预设活动目标。

(2)活动过程设计

课后服务科普活动包括以下五个阶段。一是创设情境,感知问题。该阶段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活动情境,以便学生获得个人所需的生活经验。二是确定问题,构思创作。教师引导学生确定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三是观察思考,提出假设。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观察,全面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并基于已有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四是制定计划,探究方法。该阶段学生制定检验假设的计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讨论和合作发展与完善自己的想法。五是检验假设,验证观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检验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验证观念的合理性,从而得出结论。

(3)活动评价设计

在评估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成效时,应秉持主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理念。具体而言,在评价对象维度上,需对学生的活动成效和教师的指导效果进行双重评价,一方面通过正面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为教师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持续优化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的质量。就评价内容而言,应深度聚焦学生在课后服务科普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情况、喜爱程度、活跃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后服务科普活动中的知识积累、技能发展、情感态度、能力培养、个性塑造等方面的综合成长,突出对教师的参与情况、指导情况、活动组织管理情况,以及对学生的关怀情况等进行评价[8]。在评价主体维度,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针对教师,整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同行教师、专家学者以及教师本人等多方视角,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于学生,则纳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以及校外专业评估等多重视角,以全面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并为科普活动的持续优化提供多维度反馈。在评价形式维度,对活动教师的评价可采用但不限于学生及家长反馈、教学观察、教学成果展示、同行评审、自我反思报告等多种手段,可运用观察记录、口头报告、作品展示、自我评估、同伴评价、纸笔测验、互动问答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可灵活调整方法以适应不同情境,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平衡,促进学生在课后服务科普活动中的成长。

二、小学课后服务中科普活动的实施建议

1.馆校合作推进课后服务科普活动

“双减”政策的实施促使馆校合作成为拓宽教育边界、激活社会教育力量的重要驱动力[9]。馆校合作要求统筹科技场馆、科研院所、高校等多元主体,共同构建高效运作的科普资源网络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就需要积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实现科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跨区域协同共享[10]。馆校间应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长效合作机制,并强化教育从业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明确职责分工,保障合作过程的顺畅与高效[11]。同时,鼓励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积极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科普活动,通过向中小学生适当开放实验室等先进科技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实践与探索的机会。另外,在课后服务科普活动中,应创新性地融合场馆资源与学校教学内容,通过联合授课、场景模拟及体验式科普活动等形式,丰富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模式。

2.基于跨学科进行课后服务科普活动设计

实施基于跨学科的课后服务科普活动设计,首要任务是提升相关主体K+Cb3Sq4iUxfAbMqGxhPLA==对跨学科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促进其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学校领导应深入贯彻最新教育政策,持续更新教育管理理念,积极倡导并支持教师群体开展跨学科科普活动设计与实践,鼓励教师探索教学创新路径。同时,构建系统化的跨学科培训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的跨学科素养。教师应深入理解跨学科教育的核心理念,主动调整并优化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参与跨学科素养提升的专业培训,以实现跨学科身份认同。教师间应强化跨学科合作,共同探索科普活动设计和优化策略,确保活动能够充分融合多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设计跨学科类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时,应遵循“主题—目标—过程—评价”的总体框架,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精准定位科普活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汇点,促进学科间的深度对话与融合,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3.技术赋能课后服务科普活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生态中不断得以渗透和应用。为充分释放技术在课后服务科普活动中的潜能,实现其信息化与智能化转型,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利用技术赋能科普活动内容。科普活动应融入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开展技术体验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技术的魅力,掌握前沿技术知识,拓宽学生的技术视野[12]。同时,依托区域科教资源优势,鼓励学校自主研发“人工智能+”科普活动课程。二是利用技术赋能科普活动形式。建立在线互动平台,融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3D打印、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创新科普活动体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三是利用技术赋能科普活动场景。构建“线上+线下”的“双师授课”模式,即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远程科普活动协作团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远程共享与互动指导。

4.构建课后服务科普活动共同体

与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相关的利益主体是影响活动价值实现的重要力量。为此,应协调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促进各主体间的协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13]。学校作为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一是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与定位,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科普活动内容。二是需要主动与社区、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各方资源,共同为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三是建立组织机制,成立专门的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管理机构或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四是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一支科学素养高、跨学科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社区、企业和科研机构可通过提供活动场所、资源、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协助学校不断完善和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及形式。家长作为课后服务的支持者、参与者和监督者,应该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并鼓励与支持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科普活动。

5.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是提升课后服务科普活动效果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建立评价反馈渠道、评价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四个方面。一是从活动保障、活动实施、活动成效、创新与特色等维度进行评级指标体系的建构。其中,活动保障维度可从科普活动的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评价;活动实施维度可考虑从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以及活动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设计;活动成效维度可参考学生参与度、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家长满意度等方面;创新与特色维度可从科普活动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入手,考察科普活动是否引入了新的科普理念、技术或方法,是否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环境特色等。二是通过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同时,关注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活动后的效果和影响。三是建立多样化的反馈渠道,确保反馈渠道的畅通性和有效性,及时收集和处理相关活动主体的反馈意见。四是定期对评价反馈机制进行评估和反思,根据评估结果对评价反馈机制进行调整、优化。

课后服务不仅拓宽了科学教育的边界,还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与探索机会。未来需持续深化课后服务科普活动的内涵,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优化活动设计,确保科普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助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306/t20230601_1062380.html

[2]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9/202305/t20230529_1061838.html

[3]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302/t20230202_1896686.html

[4] 董艳,孙巍,徐唱.信息技术融合下的跨学科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1):70-77.

[5] 王荣生.略述“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学习——基于相关译著的考察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71-76+81.

[6] 张辉.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科普场馆教育活动设计实证研究[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S2):3-10.

[7] 程伟,于冬冬.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三个维度[J].教学与管理,2020(12):82-85.

[8] 薛维学,刘祎,杨帆.义务教育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活动质量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04):73-75.

[9] 魏艳春,倪胜利.“双减”背景下馆校合作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11):13-16.

[10] 方凌雁.馆校合作视域下场馆学习的意义构建和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33):65-69.

[11] 周瑜,曹长德.基于馆校合作的博物馆资源利用[J].教学与管理,2022(33):39-41.

[12] 刘小莉.赋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多维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08):26-29.

[13] 顾艳丽,罗生全.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的价值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09):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