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时下,办学理念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为人所共知,探寻合适的学校办学理念,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办学理念的建构并非易事,站在教育哲学高度做好顶层设计理应是其题中之义。薄弱学校要保持办学辨识度,探寻适合自己的崛起道路,就需要以教育哲学为根本遵循对办学理念凝练重新审视,处理好几方面的统一关系,即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时与历时的统一、自力和群力的统一、文辞与文质的统一。倘若缺乏教育哲学的高位引领和方法指南,办学理念凝练就容易误入华而不实、顾此失彼、随风转舵、缘木求鱼的歧路。
关 键 词 薄弱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哲学;教育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内聚人心、外树品牌的核心支撑,缺乏办学理念的价值指南和本体追问,学校的发展很容易迷失前进方向。薄弱学校发展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成长资源匮乏,因此需要对学校进行彻底、严格的考察和追问,明确学校的底层逻辑,以办学理念凝练为基石架梁开道,精准发力,解码高质量的“密钥”。
然而,办学理念的生成和提炼实非易事,倘若不掌握办学理念的精髓和内涵,没有站在教育哲学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即使满腔热情,恐怕结果也难如人意。近些年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的数量有增多的态势,但如何通过哲学滤镜帮助学校厘清办学理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时下薄弱学校十分重视办学理念的凝练,但因为顶层设计存在偏差,导致归宿迥然有异。也正缘于此,从哲学视角思考办学理念也就十分重要了。
一、薄弱学校凝练办学理念的逻辑理路
理念是对世界万物的深层次认识,也是人反身认知自身主体能力的过程,对于人们认识与理解学校生活、塑造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对薄弱学校而言,只有明确了办学理念,才能明确自己的办学核心,指明教书育人的起点、过程和方向,办出有灵魂的教育。现在,一些薄弱学校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崛起,或机械跟随、削足适履,或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或东碰西撞、无的放矢,或失魂落魄、舍本逐末,在发展方向和思路的选择上迷失了方向,不仅学校崛起的目标难以实现,甚至会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危机。薄弱学校要想实现从薄弱到优质的逆袭,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明辨是非,拨开迷雾,把握事件的真相。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提高理性自觉,走出认识误区。“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改革的大突破。”“只有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1]斯宾塞·马克西指出,教育哲学是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或者共同体整体看待自身的一种方式,主要包括对待学校共同体成员的方式、对待学校工作的态度以及学校的使命与愿景,目的是寻求学校教育的幸福。这种对教育的追问和思考其实也是办学理念对教育的追问和思考[2]。薄弱学校要想涅槃重生、弯道超车,就应在凝练办学理念时以教育哲学为根本遵循,通过对办学的批判性思考和自我反思,超越日常经验,洞察事物的本质。
教育哲学是一门审问、慎思、明辨、致用的学问,也是生成办学理念的基础和智慧源头。它可以帮助薄弱学校以哲学的“方法之镜”思考问题,在教育决策时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还可以通过对生活的省察和沉思,促进教育者从更合理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教育。如同一张行动地图,教育哲学为薄弱学校办学提供了科学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索引,通过对人的培养的不断拷问,让学校在征程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里,及“当初为什么要出发”。可以说,只有在哲学思维的指引下,薄弱学校才能解释教育中最一般、最根本的原理,甄别与明辨现行发展政策、理路的成败得失,确定教育运行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及基本规范;只有在哲学意识的帮助下,薄弱学校才能保持教育的理想姿态,唤醒教师以完整的人进入教育实践之中,“阻遏个体在当下习俗生活中的迷失”。如果没有立足哲学根基追问办学理念,“再过一百年,我们的教育可能还是没有灵魂的教育”[3]。
二、薄弱学校凝练办学理念存在的思维偏差
办学理念如同学校发展的罗盘,指引着学校前进的方向。然而现实却是,许多薄弱学校在制定办学理念时,忽视或者不够重视教育哲学的引领和指南,不顾客观存在的条件限制和制约因素,以致办学理念的凝炼遭遇诸多偏差和难题。
1.办学理念缺乏求真思维,华而不实
办学理念是长时间深思熟虑后厚积薄发的产物。如果不切实际地追求理念速成的捷径,其结果只会制造一堆浮华的辞藻和海市蜃楼般的幻影。然而,有些薄弱学校看到优质学校制定办学理念就机械跟随,削足适履,完全脱离上述原则和基本要求。譬如制定办学理念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秀”,把彰显个性、追求时髦作为打造名片的手段,挖空心思构建一些大胆出位的理念,语不惊人死不休;或为了讲排场、比阔气,用高深莫测的“名词”修饰理念,假借理念之名彰显办学情怀和办学姿态,自我标榜,四处兜售。于是办学理念定位华而不实、玄而又玄。动辄“用阳光点燃希望”“与时俱进,开创未来”,间或“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些愿景宏伟的理念缺乏立足学校现实的深入考量,虚无缥缈,以致很难落地和实现。
2.办学理念缺乏关系思维,顾此失彼
办学理念是对学校是什么、办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好学校的深层思考,是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全面把握和深度分析后的理性认识。教育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彼此之间既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鉴于此,学校办学理念的建构应该立足整体、关系思维,不能只观其貌而不知其形,知其一隅而不知其余。但是,一些薄弱学校拘泥于自然科学的“分割/还原性思维”,将整体的教育机械地分解为碎片化的要素,“将系统置于背景之外”,舍弃要素与要素、要素与整体间的联系,孤立地看待发展问题。比如,有的学校提出“养浩然之气,扬君子之风”“学棋做人,励志明德”等办学理念,这些理念虽然关涉学校办学的某些因素,但其实质是截取教育整体的某一个或几个片段(比如德智体美劳等的一个或几个要素),从横截面入手有侧重地取舍,进而推导教育的全貌。这种截取式的办学理念,很容易形成对办学理念的切割剪裁,出现断章取义、舍本逐末的状况。
3.办学理念缺乏传承思维,随风转舵
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对“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渗透着好教育的观念。“好教育”虽然形式不同,却拥有共识性的价值趋向。比如“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促进人向着对其存在的认同,使人不断获得进步和发展”[4]。这意味着,办学理念蕴含着一些基础性、稳定性的要素。它们或者源自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又或者来自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不会轻易受外部力量左右。但事与愿违的是,在不断激励教育开疆拓土的背景下,一些薄弱学校缺乏深厚的理论根基,或者疏于对理论进行提炼,无视本体发展的“源”与“流”,却热衷于跟风优质学校推行成功教育、主体教育、生命教育等办学理念,“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办学理念屡见不鲜。这种做法虽然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但脱离实际、走马灯似地变换理念,却值得商榷。
4.办学理念缺乏校本思维,缘木求鱼
在开放多元的时代,倾听“他者的声音”、借助“他山之石”制定办学理念的做法十分盛行。对于学校而言,理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海纳百川,但不加区分地复制照搬办学理念也会导致个性被遮蔽、被忘却的危险。所以,学校在建构办学理念时要保持理性的立场,在认真消化吸收经验的同时固本创新,切忌人云亦云,食“洋”不化。但反观当前,一些薄弱学校办学理念同质现象十分突出。比如,由于“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十分流行,以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自主为本、以活力为本等理念遍地开花,富有个性的、独具辨识度的学校样态却因此隐匿不见。不同时期教育改革的指向不同,学校发展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办学理念也应该有所差异。这些千篇一律、东施效颦的办学理念名不副实,明显违背了借鉴学习的本意,在实践中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薄弱学校重构办学理念的法则
“跛行而不迷路,能赶上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教育哲学是理性真理对智慧的追求,通过以哲学的质疑、批判、反思的眼光关照教育、审视自我,能有效增进我们对教育和其意义的理解,达成对教育的整体认识、本质认识。
1.重构办学理念应注意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学校是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虽然不同学校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形式有所不同,但在教育规范要求上却是相似的,尤其同一级或同一类的学校更是拥有较多的共同点,比如处于同样的时空维度,遵循同样的教育规律,拥有相同的教育目标,回应同样的时代呼声,等等。这些“相同点”决定了学校发展具有普遍的、共性的特质。借助上述稳定的结构,薄弱学校能够使用统一标准和规格规范办学行为,确保人的培养的科学高效。无视学校发展的普遍性和共性,教育事业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但需要注意,共性要求并不能遮蔽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和特殊性。“一所好学校,一定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体。”[5]孩子千差万别,必然要求教育保障形式也千差万别。因此,薄弱学校虽然与其他学校拥有办学特质的共同点、普遍性,但制定办学理念却不一定就要全然相同。不仅要遵循教育普通的、一般的共性特点,还要追求自己个别的、特殊的内涵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和而不同”。
学校虽然需要保证运行的规范有序,但其也是自由选择、自主成长、自我成全的产物。不同学校文化基因不同,会赋予办学理念不同的特色;不同学校地域环境、办学条件、办学实力、教育愿景、发展理路、行动方式,甚至语言偏好不同,会赋予办学理念不同的个性。“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只有立足于深厚的文化根基之上才能迈出更加坚实的脚步。”[6]薄弱学校在关注办学理念的普遍性时,也要立足自己的办学土壤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能因共性而遗落了自己的独特性。需要提醒的是,追求办学理念的个性不是简单地凸显与众不同,更不是任性和纵容。只有把个性和共性统一起来,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借助共性展现,既要面向全体,也要办出特色,方能找到适合自己、且最好的发展道路。
2.重构办学理念应注意共时与历时的统一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办学信仰,其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凝练,更需要积淀。薄弱学校作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总会形成独特的办学优势,凝聚专属的特色文化。办学理念不能脱离历史一味谋求创新,而应在文化自觉驱使下进行“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挖掘、诠释和重建。一所学校凝练办学理念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发展办学传统的过程,也是不断适应环境、和环境互动进而和谐共生的过程。忽视了这一点,办学理念就如同无根的浮萍,失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朝秦暮楚、朝令夕改、飘忽不定的办学理念只会让学校在左右摇摆中迷失方向。
薄弱学校虽然不宜频繁变动办学理念,但并不意味着办学理念是一成不变的。办学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薄弱学校凝练办学理念时还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共时性中把握好历时性的要素。既要以史为鉴,也要面向未来。戈德曼认为,“结构只是暂时性的,是处于特定具体情境中人类行为的结果,这些情境自身在特定的结构中发生了转化,并以这种方式创造了新的结果。”[7]换言之,凝练办学理念是一个持续发展、追求卓越的过程,蕴含于共时结构之中。但教育变动和开放的特质还会“解构”结构,并推动结构在时间流中开启新的征程。当学校的内外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时,办学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简言之,薄弱学校凝练办学理念时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故步自封,既要保持稳定性,也要保持前瞻性。只有办学理念步调一致,接续前行,学校发展蓝图才能得以实现。
3.重构办学理念应注意自力和群力的统一
作为学校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胸怀全局、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是薄弱学校校长的职责和使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明确规定,校长应该“尊重学校传统和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办出学校特色”[8]。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思想的高度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只有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带领有能力的教师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思想、教育良知、教育理想、办学品位的体现,是他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以及如何办这样的学”的深入思考,是校长思想和专业成熟的标志。所以,提炼办学理念,以理念带动学校“树品牌”“提内涵”是薄弱学校校长的“份内事”。校长应该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带领全体师生自动、自觉、审时度势地确立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共同追求的行动愿景。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虽然“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主要成分”,但不能据此认为“校长个人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9]。在制定办学理念时,薄弱学校校长还要处理好集中与赋权、自力与群力的关系。办学理念“不是校长个人的事情”,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任何一种办学理念,只有当它变成一所学校的“共同愿景”而不是个人的一厢情愿,并“融汇到全体成员的心灵深处和具体行动之中,才能够发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形成学校教育理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分享‘个人知识’从而逐步形成‘共同愿景’的过程”[10]。所以,薄弱学校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固然至关重要,但如果不与学校共同体的办学共识融为一体,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很难真正生成。
4.重构办学理念应注意文辞与文质的统一
“酒香也怕巷子深”,薄弱学校应当重视办学理念文字表达上的修辞。薄弱学校尤其乡村薄弱学校由于位置偏远,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要尽量选择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字。在表述办学理念时注意遣词造句的手法和技巧,文以载道,反复推敲。一般来说,凝练办学理念时要尽量做到三点:一是去冗存精,对文字精挑细选,文章不写半句空;二是词约义丰,尽量使用简明扼要的表达,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三是通俗易懂,文笔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与传播。只有下足绣花功夫,方能写得锦绣文章。办学理念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但无论有多少种表现形式,其内涵和本体都不会发生改变。
在品评办学理念时,我们也不能只看文辞的彰显,把文字修辞变成对文字游戏的追逐,还要注意文字的内容和本质,既要妙笔生花,也要内蕴丰赡。办学理念不是“思想的娱乐”,或者虚有其表的浪漫空谈,它生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薄弱学校要注意,文辞固然重要,但并不能沦为虚伪的浮夸,不宜以孤芳自赏、坐而论道式的说教替代内在的品性。办学理念虽然表现为校园环境、制度规则及价值信仰的要素综合,但关键的仍是一切外显形式背后的教育本质。阿基里斯指出,支配人们行为的理论有两种形态,即内隐理论(tacit theory)和外显理论(explicit theory)。“内隐理论是人们行动的真实向导,个人的行动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内隐理论的影响。”[11]对于薄弱学校而言,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辞藻、振奋人心的外显理念,而是那些“只做不说”的内隐理念。办学理念是面向人的哲学,人的发展问题是办学理念的“根”和“魂”,薄弱学校要善于从批判的维度把一206SVc/0zhpQ668jaURNSg==切形式问题转化为人的成长和完善的问题。对于这些具有本质属性的内涵要求,无论形式的光芒多么艳丽夺目,它们都是学校应该重视而须臾不可流于虚妄的。
参考文献
[1] 孙存良.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方法[N].人民日报,2023-04-14(009).
[2] 陈建华.论学校教育哲学及其提炼策略[J].教育研究,2015,36(10):57-63.
[3] 刘铁芳.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试论教育哲学的三重指向[J].教育研究,2010,31(06):15-22.
[4] 韦恩远.萨特论人的存在与教育的三重意蕴[J].现代教育论丛,2022(03):34-41+114.
[5] 陶西平.为生命而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23.
[6] 吴宏超,叶培,魏池欣.中国式义务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论丛,2023(02):66-75.
[7]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31.
[8]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通知[EB/OL].(2013-02-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302/t20130216_147899.html
[9] 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J].中小学管理,2006(10):4-6.
[10] 闫德明.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创新:知识论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6-9.
[11] 闫德明.如何形成教学风格:基于实践智慧的理论审思[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