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生是在做考卷,那么家长就是孩子的导师

2024-12-19 00:00:00李瑞辉刘丽红
现代家长 2024年12期

在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孩子要想考上好大学,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荣轩(化名)就是这样。跟着记者来一起听听他父亲的育儿经——

“静下心来,回忆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我时常想,人生何尝不是在做高考卷,在解一道复杂的高分方程题。给我们一些已知条件,要我们去解方程,由简到难,克服重重阻碍,最终得到一个分数。假如人生是在做考卷,人的成长之路是在探索、解答一道又一道题,那么,家长就是孩子成长路上一直陪伴在他们身旁的导师,教给他们解题的经验,引导他们学习的方向,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除错误选项,得到最优解。”

这是张荣轩的父亲给记者分享的育儿经验和感悟。

选择的重要性,可能比想象中还要大。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没法选择。但我们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可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选择哪一个条件代入人生方程至关重要,因为每个选择都是方程的一种解法,决定着结果。在我眼里,选择有时候大于努力,换一种说法就是,选择的重要性,可能比想象中还要大。

家长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导师,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经验内,尽可能和孩子一起,做出相对好的选择。

比如选择成长环境。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没法选择。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加强学习,学习育儿知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可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说到成长环境,我觉得给孩子选择学校也特别重要。对孩子来说,没有所谓最好的学校,也没有最坏的,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家长可以帮孩子挑选最适合他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孩子和老师、同学能保持好的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保障,各学科均衡发展也会更容易一些。

张荣轩大二时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课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道理和学习能力。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被问到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他最重要的东西时,那位科学家出乎意料地回答:在幼儿园里。记者追问他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他回答: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道歉,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同样,从我的切身经历来说,在小学,我养成了上课记笔记、课下经常复习以及及时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同时也领悟了时刻都要保持乐观、困难面前保持冷静、诱惑面前保持克制的心态,这些在课本外学到的东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将我向正确的道路上领。”可见校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再比如选择兴趣爱好。很多家长都知道,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成长帮助很大。但现在的兴趣爱好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这就需要家长做好功课,和孩子一起选择培养哪些兴趣爱好。

张荣轩小时候,对音乐很感兴趣,我就带他到文化宫,让他挑选学习方向。他最终选了钢琴和小提琴。在我看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是一件能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事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帮助。孩子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借助爱好来排遣,而不是通过其他不好的途径去排遣。

我建议家长也要给孩子选择一项体育运动作为爱好培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真不是说说而已。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每到周末都会带孩子去打篮球,还给他报了篮球社团。强身健体,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教孩子树立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再细化目标和任务,然后制订计划一步步去实现

人生的方程是否有解,关键在于人生有没有方向和目标。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基于孩子小学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对学习的认知。

从孩子一上学开始,就得让他认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那时,孩子的妈妈在外地,我负责孩子的后勤,他放学后,我就告诉他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完成作业外的学习安排。晚上,孩子写完作业后,会自主安排阅读等课外学习活动,最后整理好学习用品,将红领巾放到书包上再睡觉。

作为父亲,我很少陪伴孩子学习,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从不打扰,而是做我该做的事,比如给孩子做饭。

大家可别小看做饭这件事,每天做好一日三餐,确保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不容易。我日日做好这些,对孩子的爱无需多言,他自然感觉得到。为此,我推掉了很多饭局和娱乐,因为我清楚我的任务:尽好父亲的责任,让孩子做好他该做的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周末,我会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彼此分享高兴的事情,一起解决这一周遇到的困难。

我个人很看重目标和计划,所以一直培养孩子树立目标、制订计划。我会和孩子一起,设定一个年度目标,然后再制订实现这个目标的月进度表并定期做阶段性总结。孩子养成了习惯,上大学后,制订了自己在大学的计划,比如大一入党、大二拿专业内的奖项、大三考研争取保送心仪的大学等。

由于孩子在小时候就学会了细化目标和任务,然后一步步去实现,所以在大学,他设立的这些目标可以说都实现了。

大学毕业时,孩子写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朝着目标登;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坚持不懈走。由此可见,目标和清晰的规划,对他影响很大。

解方程是否顺利,在于求解的动力,而动力来源于情怀。我经常告诉孩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怀,要心有家、心有国、心有同学、心有大家,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时,孩子正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我接他放学的时候,他对我说:“爸,我把你给我交书本费的100元钱捐给地震灾区了。”然后抬头望着我,想看我是啥反应。我赶忙说:“儿子,你做得对,心中有善,是个好孩子!”那一刻,我看到孩子眼中洋溢着自豪。

初中和高中阶段,孩子担任了6年生活委员,在学习之外,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晚上,同学睡觉了,他到宿舍转转,看看灯关了没有;白天,看到打开的灯,他会主动关上;篮球场上,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同学买水;同学生病,班级捐款,他把身上300多元生活费和零花钱毫不犹豫全部捐出,随后打电话告知我没有生活费了……孩子无私的爱深深触动着我,我觉得,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孩子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核科学与技术,硕博连读。我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他能成为一颗铺路石,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