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中学生心理健康数字化辅导新路径

2024-12-18 00:00:00胡铨玲李常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36期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方面面临着挑战,传统心理辅导方法受时间与资源等限制,往往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校外心理援助。而AIGC技术具有随时访问、个性化定制和快速迭代的优势,已在心理健康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本文提出了AIGC数字辅导的实现路径,并展望其在未来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前景,为AIGC在数字化背景下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新的助力。

关键词:AIGC;心理辅导;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6-0047-03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他们在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问题,其中自我认同、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以及学业压力的问题尤为突显。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在早期发现和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学校心理辅导通常面临时间和资源限制,不能为每个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足够的个别辅导时间;第二,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担心隐私泄露而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第三,部分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认知可能存在误解,如对于寻求心理帮助怀有羞耻感。为了克服局限性,学校需要加大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包括丰富心理辅导方法、开拓多元求助渠道等,营造更加开放的心理健康环境。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随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本文将聚焦数字化背景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个性化辅导,开辟AIGC赋能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新路径。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统计学调查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呈现显著的阶段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体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青少年抑郁风险检出率相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有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对此,《报告》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和检测机制,加强对高风险群体心理健康的精准预防和干预工作[1]。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求助渠道分析

随着《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2]的深入落实,我国青少年的求助渠道正不断拓宽,包括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社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援助热线、专业心理门诊等。不过这些心理求助渠道仍然存在局限性,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一些学生可能因为羞耻感或担心隐私泄露而不愿寻求专业心理辅导,转而自行在网络平台检索相关内容(如视频号、抖音等自媒体),然而,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可能反而使其心理健康问题复杂化。为解决这些痛点,除继续深化已有心理健康求助渠道外,更需要运用数字化资源增强相关信息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易获得性。

(三)传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的不足

目前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仍然较为传统,主要采用个别谈话、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筛查等方法。这些心理健康辅导方法存在局限性,例如:学校心理健康辅导通常面临时间和资源上的限制,往往导致教师无法提供足够的个性化服务,这种资源限制还会影响校方持续跟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动态变化的能力。

二、AIGC技术概述

(一)AIGC定义

AIGC,是指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型训练,生成连贯文本、音频等数字内容的新型内容创作模式。

(二)AIGC的发展历程

2022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大众视野,AIGC的发展开始突飞猛进。我国清华大学的ChatGLM、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的不断进步使得AIGC的应用渗透到了各行各业[3]。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教育、科研等机构进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目前,AIGC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涵盖了从个性化学习辅助到教学内容的智能生成等多个方面,例如个性化学习辅助、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生成、虚拟助教和家教等。

三、AIGC辅助心理健康服务的融合现状与优势

(一)AIGC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实例

AIGC技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推进,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和工具来辅助心理健康的评估、咨询和监测。例如,三盟科技发布的AIoD大学生身心健康智能预警预测平台,利用AIGC技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进行智能预警和预测,帮助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心理问题。天津师范大学的团队开发的抑郁状态识别模型[4],准确率高达90%,展示了AIGC技术在心理健康诊断方面的潜力。另外也有研究团队开发情绪疗愈机器人协助心理健康辅导,例如聆心智能开发的情绪疗愈机器人Emohaa,它基于生成式大模型,通过对话与患者共情,提供情绪支持与心理疏导[5]。

(二)AIGC在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优势

第一,随时可访问。利用AIGC技术,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访问。学生遇到紧急心理问题时,无须预约或前往特定地点,AIGC可以提供即时响应和支持。

第二,个性化定制。通过“校本化”训练,AIGC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收集其个人信息、学习习惯、心理测试结果等数据,实时调整辅导内容和方法,确保辅导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第三,更新迭代快。AIGC整合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专业文章、互动课程、心理测试、放松音乐、冥想指导等。AIGC还可以不断更新和扩充资源库,心理教师可以在系统中引入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校本辅导方法,供AIGC学习和训练,确保辅导内容的时效性。

四、AIGC数字辅导心理健康问题的实现路径

(一)分析学生需求

如图1,首先需要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包括常见的心理问题、压力来源、求助意愿等。心理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现有数据分析来完成。

(二)创建心理健康辅导AIGC智能体

心理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AI模型,比如“智谱清言”或“通义千问”模型中的“智能体创建”功能来实现系统的核心功能,如文本生成、情绪识别和个性化推荐。

(三)训练AIGC模型

训练AIGC是最重要的环节,将使AIGC拥有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服务的功能,从而与其他领域的AIGC模型区分开。主要的训练方法是心理教师根据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制作AIGC模型能理解的文本材料,供模型学习。这些文本材料越详细,模型的对话质量也会越高。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模型训练。

(1)内容生成。训练AIGC系统生成科学、专业、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自助指南、情绪管理技巧、压力缓解方法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2)个性化服务。训练模型分析学生的行为和反馈,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辅导和资源推荐。

(3)危机干预。构建危机监测和预警系统,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提供干预和转介路径。

(4)伦理考量。在设计和训练过程中,应确保系统的设计和对话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四)测试与评估

在实际应用前,学校、心理教师应该进行广泛的测试和评估,确保AIGC线上心理辅导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学生满意度。

(五)宣传与教育

面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宣传AIGC线上心理辅导系统,并提供系统使用方法的教育和培训。

五、未来展望

AIGC在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将成为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的热点并产生深远影响。AIGC技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正逐渐从简单的情绪识别和聊天机器人向更深层次的个性化辅导和治疗建议发展,这为学生的校外线上心理辅导提供了可能性。随着技术的进步,AIGC将提供更加精准和定制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AIGC的辅助下,心理辅导将变得更为便捷。但是,心理健康工作者在使用AIGC时需特别考虑技术本身所带来的潜在伦理风险,尤其是数据来源、使用和准确性方面。在未来,如何探索更有效的AIGC与心理教师的协OrR3tqp5xh3lXFxTiWUyrQ==作方式,以实现最佳的辅导效果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六、结论

AIGC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展现出显著的潜力和价值,其在未来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GC有望成为支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工具。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之下,学校心理教师既要学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赋能,更要思考心理教师的核心价值,让人工智能工具成为教师的助手而非替代者,有效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傅小兰,张侃,陈雪峰,等.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EB/OL]. http://m.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2305/t20230511_1059219.html,2023-06-10.

[3]李海俊. 洞察AIGC智能创作的应用、机遇与挑战[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

[4]卢嘉豪. 基于语音和文本模态的抑郁检测方法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4.

[5]赵相双,熊韦锐.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挑战[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9):4-8,13.

编辑/黄偲聪 终校/石 雪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亲子情绪言谈的脑间活动同步性促进6~12岁儿童共情能力提升机制研究”(GD23YXL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