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热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人因为运动过量而出现肌无力、酱油尿等,这是横纹肌溶解症的典型症状。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如何预防与治疗呢?下面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顾名思义就是长着横纹的肌肉。人体的肌肉中,心肌和骨骼肌都属于横纹肌,其中骨骼肌是人体数量最多的肌肉,所以横纹肌大多是负责运动的肌肉,这也是为什么横纹肌易因剧烈运动而受损伤。
横纹肌溶解并不是说肌肉真的溶解了,而是当人剧烈运动后,横纹肌受损、肌纤维崩解断裂,导致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肌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出现肌痛、乏力、深色尿等症状,血液中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显著升高,严重者可继发急性肾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横纹肌溶解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肌肉疼痛
通常是受累肌肉出现剧烈疼痛,可伴有肌肉肿胀、压痛,疼痛程度常常是因人而异。
2.肌无力
肌肉力量减弱,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肢体无法活动。
3.茶色尿或血尿
由于横纹肌溶解后,肌红蛋白等物质释放入血,经肾脏排泄,可使尿液颜色变为茶色、红葡萄酒色,甚至变为酱油色,有时也可能出现血尿。
4.少尿或无尿
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毫升)或无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100毫升)。
5.发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可能与肌肉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或感染有关。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症?
1.肌肉过度活动
突然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尤其是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容易引发横纹肌溶解症。例如,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深蹲、高强度的长跑等运动。
2.外伤挤压
如地震后被重物长时间挤压或发生车祸等严重外伤,会直接损伤肌肉组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发生。
3.体温过高
高热状态下,人体代谢加快,横纹肌细胞可能出现代谢异常,进而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常见的有他汀类降脂药、部分抗生素等。例如,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如果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应警惕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一些抗病毒药物、精神类药物等也可能会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5.酒精中毒、毒物接触
酒精中毒,如长期大量饮酒可对肌肉产生毒性作用,增加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
蛇毒、农药等毒物中毒也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
6.感染
病毒感染,如感染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如感染军团菌等,可能引起肌肉炎症反应,导致横纹肌溶解。
7.电解质或内分泌异常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低磷酸盐血症等均可能影响细胞膜的功能而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内分泌异常,如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8.其他因素
结缔组织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遗传因素,如从儿童期开始反复发生的横纹肌溶解, 有家族史或常在饥饿、轻度劳累时诱发, 应考虑遗传性疾病的可能。
如何预防横纹肌溶解症?
1.合理运动
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突然进行的高强度、长时间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进行适当休息。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避免外伤
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受到挤压、撞击等外伤。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或高风险职业的人,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3.谨慎用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特别是他汀类降脂药、抗生素等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切勿自行增减药量。
4.预防感染
加强个人卫生,预防病毒、细菌等感染。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
5.避免毒物接触
远离蛇毒等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的毒物。对于工作中会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如何治疗横纹肌溶解症?
1.一般治疗
立即停止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的活动。卧床休息,减少肌肉活动,避免加重肌肉损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2.药物治疗
◎碱化尿液:可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碱化尿液,防止肌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保护肾功能。
◎抗氧化剂: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抗氧化剂,可减轻肌肉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
◎对症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给予止痛药物;对于发热的患者,可给予退热药物。
3.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
4.其他新的治疗
新的治疗包括生物制剂和干细胞治疗,但尚处于研究阶段,最终的临床疗效有待观察。
保健与生活2024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