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的公益篮球教练

2024-12-17 00:00:00谭洁文张改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4年12期

初夏的约定

张正在16岁时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然而,一次重伤让他不得不提前结束了职业生涯。1984年他回到邢台市后转行,篮球梦似乎也随之远去。

但命运总是难以预料。2008年北京奥运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健身热潮,知道张正对篮球的热爱与他的专业经验,几位跟他关系不错的朋友找到他,希望他能帮忙带自家的孩子进行篮球启蒙训练。于是,就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张正带着十几个孩子,在达活泉公园的一片空地上开始了他的公益篮球之旅。“我们没有专业场地,就到公园里练,而且大家都是朋友,我就没有想过收费。”张正告诉记者。

起初,没有固定的训练计划,也没有专业的装备,但张正凭借自己多年打篮球的经验和满腔的热情,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进篮球的世界。他耐心地讲解规则,示范动作,纠正姿势。渐渐地,孩子们的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快乐,找到了自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正的公益篮球训练营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希望加入这个充满爱与梦想的团队。“公园里人很多,大家一练习,就吸引来了更多孩子。虽然不认识,但孩子们愿意参加是好事,我不能拒绝人家。”张正说。到2009年,训练营的学员数量已有80人左右,张正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

此时,邢台技师学院的一位老师主动提出帮忙。“他建议建一个QQ群,以便更好地联络家长,但我不会用,他就帮我建了个群,群名就叫张正篮球训练营。”为了更好地管理队伍,张正亲自设计了队旗和队徽,并制订了系统的训练计划,力求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指导。“我们的队徽是一个篮球的形状,里面的花纹呈‘正’字,既代表我的名字,又像一株小草,象征着孩子们在篮球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面对越来越多学员和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张正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始终坚持公益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接触进而喜欢上篮球这项运动。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加入了训练营,他们有的是孩子的家长,有的是曾经在训练营学习过的孩子,有的是退役的专业篮球运动员。每到暑假,整个训练营的学员便会按照约定来到达活泉公园进行训练,仿佛一个大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训练与教育

虽然是公益训练营,但张正从未懈怠,从学员的接收到教练的选择,他都根据实际情况做了限定。“因为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只能训练传接球等基本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接收的是幼儿园大班到初一的孩子—太小的孩子学不来,太大的孩子这里没有条件教。而教练必须是专业的。”目前,训练营的孩子根据年龄与水平被划分为四个队,分别由不同的教练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除了培养孩子们对篮球的兴趣和强身健体,在训练营里,张正还发现了不少有潜质成为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孩子。也有许多学校到这里来寻找种子选手,每到这个时候,张正都会跟家长沟通,“孩子有哪些优势,可以往哪个方向发展,我可以给他们建议”。

在张正篮球训练营,篮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成长的课堂。暑假天气炎热,许多孩子可能训练两三天后觉得累就不来了。而随着天气慢慢变凉爽,很多孩子或者家长也会有惰性,“早上起不来想多睡一会儿,或者快开学了想出去玩”。因此张正制订了一条规则:开营的时候先不登记信息,如果能坚持训练三天再登记。

训练营的第二条规则是尊重他人、体谅他人。

篮球是对抗性很强的运动,运动中孩子们难免会有肢体上的碰撞。为此,张正告诉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激化矛盾,要多体谅他人。有时候孩子们拌一下嘴就没事了,如果解决不了再跟我说。”在这样的规则下,训练营里几乎没有发生过不快,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很多人都成了朋友,这是张正最感欣慰的事之一。

童心即初心

谈到做公益篮球训练营的初心,张正说:“我愿意做让自己高兴的事。孩子们高兴、家长高兴,我也高兴,喜欢体育的人都高兴。”可以说,童心就是张正的初心,孩子们打篮球时的纯真与快乐,正是让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我训练时很严厉,但是孩子们知道(我是为他们好)。这种情感的建立真的很动人。每次训练完我都走得很晚,有个孩子才六七岁,每次我走的时候,他都要跟我击掌。孩子们都太好了。”对于外界的关注,张正很谦虚,“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宣传自己。训练营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我只是恰巧赶上这个节点,做了这件事。”

如今,张正已年逾古稀,但他对篮球的热爱与执着仍丝毫未减。“我肯定是想一直做下去的。”张正说,“但是万一哪天我干不动了,还是希望有人能够传承下去。”他深知自己无法永远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但这份公益事业必须有人传承下去。因此,他开始物色新的总教练人选,希望能够在自己精力尚可之时,为训练营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还有很多计划,比如给孩子们购买保险,以便给孩子们更好的保护。

17年来,曾在张正篮球训练营里参加过训练的孩子渐渐长大,有的要结婚了,会邀请张正参加婚礼;有的考上了很好的大学,会在放假的时候来帮忙……这些孩子像种子一样慢慢发芽长大,训练营的经历和张正的教导不断地给予他们力量,让他们逐渐懂得并且传递着这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