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探究

2024-12-16 00:00魏海平
考试周刊 2024年42期

作者简介:魏海平(1988~),女,汉族,福建柘荣人,福建省柘荣县第二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文章围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展开研究,探究其意义、特征、障碍以及推进措施。研究表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具有实践性、灵活性和综合性,能够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主动探索能力和思维创造力。面对推进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主要障碍,应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将素质化教育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文章探讨内容对教育改革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2-0098-04

新课改是指中国教育体制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即“新课程改革”,它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全面铺开的以学生为中心、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改革。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倡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通过实际项目活动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在项目中的主动参与和探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更是一种实用的工具,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具体而言,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因为他们能够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其次,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此外,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因为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二)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有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数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容易产生学习的厌倦和无趣感。而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需要主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实施实践操作,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项目化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提出疑问、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境,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思考并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参与具体的项目,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创造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而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此外,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和原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实践性

实践性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项目化教学则强调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应用数学。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问题设计、思路探索、过程分析等活动,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这样的实践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此外,实践性的项目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进行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项目化教学注重个性化和灵活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和开展项目。具体而言,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研究方向,自主确定项目的内容、时间和方式。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设置个人或小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此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需求和选择进行指导。灵活性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让学生以符合自己特点和需求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综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在数学课上学习数学知识,而项目化教学突破了学科的边界,强调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比如,在一个数学项目中,学生可能需要运用物理、地理、历史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图表绘制、实地调研、信息提取等活动,从而全面地理解问题,培养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此外,学生在综合的项目学习中,需要学会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培养创新和综合思维能力。总之,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新课改背景下推进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主要障碍

(一)应试观念难以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被视为唯一的成功标准,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算量轻思维的倾向,他们追求高分数,强调记忆和运算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项目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了改变这种观念,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帮助他们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单一追求分数的倾向。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宣传项目化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在项目化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规范,有时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难以确定清晰、具体的目标,这可能导致项目设计过于宏大或不切实际,给学生带来困惑,也影响学生对项目的参与和投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在项目开始之前明确教学目标,明确项目要达到的核心技能和知识点,确保项目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参考教材和学科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与学生年级和水平相匹配的目标。此外,教师应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项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

(三)没有建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

没有建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阻碍了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顺利推进。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核心,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展示的是他们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而传统评价体系无法很好地反映这些方面,这可能会降低学生和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积极性,阻碍项目化教学的推广和实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项目化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四、新课改背景下推进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探究措施

(一)明确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目标包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技术运用与信息素养以及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首先,学生需要掌握与项目主题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数的性质与运算、代数与函数、几何与测量以及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核心内容。其次,需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推理与证明、创新与发散思维、抽象与模型建立等。此外,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也是重要的目标,学生应能够准确表达数学概念、思想和解决过程,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符号和图表进行沟通。同时,学生的技术运用与信息素养也需要得到培养,他们应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学建模、数据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数学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学生的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也应成为项目化教学目标的重点,学生需要具备制订合理学习计划、选择适当学习方法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明确这些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提供具体指导,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促进项目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化数学课

首先,教师应选择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和解决。在引入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或实际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启发他们思考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疑问和假设,并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讨论,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合作,分享解决方法和思考过程。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分析数据、构建模型、测试假设、验证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进行展示和分享,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二元一次方程项目化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如:“在一个篮子里,有苹果和橘子共18个,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2倍,求苹果和橘子各自的个数。”在引入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如列方程、解方程等,通过分析数据和构建模型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验证和求解方程。

(三)将素质化教育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素质教育目标相符合的项目主题,如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让他们有机会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任务,如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和分享,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数学文化”“数学几何”“概率统计”等项目组,在“数学文化”项目组中,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数学的历史和应用,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在“数学几何”项目组中,学生需要观察和分析实际场景,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在“概率统计”项目组中,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统计思维,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数据素养。通过这些项目组的设置,学生可以提升综合素质,如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也符合素质化教育的目标。

(四)建立多元化的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应建立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首先,可以通过项目成果的评价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学生需要完成项目任务并提交相应的成果,如报告、作品等,教师则要评价其在项目中所展示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其次,观察评价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价学生在实践和合作方面的表现。此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也应纳入评价体系。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能够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学会欣赏和批评他人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和沟通能力。另外,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也应被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口头报告等形式,展示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通过健全评价体系,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学习成果、实践能力、合作精神、批判思维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动探索能力和思维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推进初中数学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克服应试观念难以转变、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障碍,采取明确目标内容、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将素质化教育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峰.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7):2.

[2]段泽民.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3(22):81-83.

[3]王秉渊.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6):56-58.

[4]刘向红.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3(44):95-98.

[5]范刚.例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J].新教育,2023(25):33-35.

[6]陈溪.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3(46):54-59.

[7]朱庆茹.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