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姜安琪(1988~),女,汉族,山东乳山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苑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摘 要: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对幼儿大脑发育和身体机能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其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因此,教师要基于生活中的艺术教育,创造必要条件,带领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文章以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为例,探寻了艺术教育促进幼儿自由创作表达的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艺术领域;创意激发;艺术表现;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2-0020-04
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强调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艺术素养的培育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创意艺术教育不是简单地画画或唱歌,而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式教育,提倡以幼儿为中心,为幼儿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艺术体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艺术情感,使幼儿形成对艺术的热爱。创意艺术活动实践需要教师为幼儿打造一个充满创意与趣味的艺术环境,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指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要包含一定的趣味性,做到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因此,在设计创意艺术活动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关注幼儿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在艺术材料的选择和活动流程的设置上,迎合幼儿的兴趣。比如,活动的节奏要适宜幼儿的注意力特点,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过长,整个活动的设计也不能过于复杂。这样一来,创意艺术活动营造出的轻松愉悦氛围,能让幼儿在玩乐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使艺术活动成为幼儿每次期待的游戏体验,而不是一种任务,做到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趣味性的艺术活动中释放天性,自由地进行艺术探索。
(二)个性化原则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截然不同的兴趣与性格。在设计创意艺术活动时,教师要做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活动过程中,不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幼儿的艺术表现,活动结束后,也不以统一的要求去评判幼儿的艺术表达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音乐表演等,对幼儿的独特创意和艺术表现力给予肯定,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创意艺术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表达。
(三)开放性原则
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的开放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创意艺术活动不局限于教室内部,与户外、社区等广阔空间都有联系,这样幼儿可以接触到多元的艺术素材,获得丰富的灵感。其次,活动材料的开放性。不局限于传统艺术课堂中的材料,纸张、画笔等,教师鼓励幼儿使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等进行艺术创作,拓宽幼儿的创作资源。再次,活动主题的开放性。每次创意艺术活动的主题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激发幼儿的无限想象力。最后,艺术评价应也应具备开放性。不以固定的、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幼儿,这与个性化原则相契合,旨在为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
(四)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强调艺术领域的活动与其他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视角下,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语言、科学、健康等领域相互关联。因此,教师在设计创意艺术活动时,要善于挖掘艺术与其他领域的结合点。同时,将艺术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使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这样可以做到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艺术形式,为幼儿打造全面、系统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二、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创设有趣情境,导入艺术活动
在素质育人思想引领下,幼儿园课程注重创设情境式、体验式活动,引领幼儿感知和探索,在真实、趣味情境中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和增加直接经验,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美和体会美。且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种类丰富多样,生活中存在多种创意艺术作品。在引领幼儿欣赏和感知美中,教师可以展示与呈现生活艺术作品,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幼儿艺术探索兴趣,并借助触手可及的艺术作品激活幼儿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艺术创造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幼儿创意艺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多展示生活艺术,利用实物呈现艺术作品,引领幼儿欣赏和观察,在趣味情境中增强幼儿审美鉴赏意识和创造实践意识。
例如,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瓷器》绘本故事,带领幼儿了解中华传统青花瓷、唐三彩的艺术美,让幼儿感受线条与色彩点缀净白瓷瓶的创意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次性纸杯、瓷碗、玻璃瓶等运用青花瓷元素进行图案、花纹绘制的作品,让幼儿感受青花元素的衍生与创造,调动幼儿探索与创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为幼儿提供干净的矿泉水瓶,鼓励幼儿寻找色彩进行“青花瓶”设计,鼓励幼儿使用记号笔、水彩等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教师借助绘本阅读和实物演示创设生动情境,引领学生欣赏和探索工艺品的创意美,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鼓励幼儿创意设计。教师灵活使用多种方法构建情境,促进幼儿参与创意艺术设计活动。
(二)幼儿自主创作,教师时刻引导
1. 聚焦幼儿兴趣,抓住有效兴趣点
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幼儿园教育活动应秉持幼儿中心原则,在综合考量幼儿认知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发展性、连贯性活动,以活动为支架引领幼儿思考、想象和创造。在幼儿园设计创意艺术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幼儿兴趣点、创新点,因势利导地呈现游戏活动,既引领幼儿积极参与,又促进幼儿在兴趣探索中深入思考和生成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开展创意艺术设计活动,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调动积极性,并以幼儿兴趣为契机适当地引导和启发,促进幼儿探索与创造,进行创意艺术设计。
例如,在幼儿创意手工制作游戏开展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幼儿对于《冰雪奇缘》的动画故事兴趣浓厚,因此结合幼儿兴趣开展“冰雪王国”主题活动,并提供扭扭棒、白色橡皮泥、白色涂料等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动画人物、冰雪宫殿。如幼儿在冰雪宫殿设计中提出“哈尔滨冰雪王国”的场景,教师顺势结合幼儿的好奇心,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生活场景,为幼儿制作雪雕、滑雪道等提供设计灵感。而幼儿在完成宫殿设计后,发现绿色的树木非常地突兀,于是教师展示使用白色卡纸制作松树、使用扭扭棒制作树木的场景,幼儿发现新的创意点并积极参与创意活动。在创意艺术活动中,教师减少规则、语言束缚,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依托幼儿兴趣创设活动和提供示范引导,支持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参与活动,丰富幼儿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在创意艺术活动中学有所得。
2. 挖掘活动内涵,传播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手工艺作品不仅传递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而且承载了工匠精神、创新文化。在幼儿园开展创意艺术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加强文化与艺术创造的融合。既借助文化赋予创意艺术深厚的内涵,又让幼儿在创意设计中感知艺术价值、理解创意艺术改变生活的实用性。因此,在幼儿园创意艺术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艺术文化背景、创意故事,以丰富文化浸润和培育幼儿创新精神、科学探索意识、文化自信,同时促进幼儿发挥想象进行文化传播和创意展示,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比如,在幼儿园“衍纸”创意艺术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展示瑶族使用衍纸作品装点服饰、居室的场景,让幼儿感受劳动和创造智慧。如在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你了解瑶族吗?并展示瑶族的服饰、纹样等,在欣赏中激发幼儿创造兴趣。同时展示“永生花”的衍纸作品,设计“我的永生花”创意设计活动,让幼儿感受纸张经过卷曲、扭、捏等动作后产生的艺术价值,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和创造智慧。教师融合民族文化创设创意艺术设计活动,促进幼儿在欣赏中感受文化的浸染,并鼓励幼儿学习传统艺术进行创造,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艺术创造意识。
3. 借助多媒体技术,强化互动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主动开放网络资源,在优质资源支持下创造艺术欣赏、创意互动的实践环境,促进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且艺术源于生活,在创意活动设计中教师不仅需要引领幼儿鉴赏优质艺术作品,而且应带领幼儿观察生活、描述生活,在欣赏中感知和体会美,促进幼儿创造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丰富作品,培育幼儿审美和创造能力。
比如,在进行创意绘画中,教师不仅使用微课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且可以使用视频缩放与角度调整带领幼儿看到生活的多样美。如在艺术作品欣赏中教师展示《向日葵》《棋盘》等艺术作品,让幼儿对比感受花朵、动物等创意美。又如教师展示树叶雕刻的画作,让幼儿欣赏雕刻与光影变化带来的艺术美和设计美。并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树叶雕刻作品,促进幼儿细致地描述自身对艺术的感受和想象。通过设计欣赏、创作与展示活动,在提升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培育幼儿交际、审美能力。
(三)幼儿互动合作,迸发创新想法
1. 幼儿自由分组,提出创意想法
在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中,幼儿自由分组给予了幼儿自由选择伙伴的权利,尊重幼儿的社交意愿和人际关系偏好,能营造轻松、平等的氛围,让幼儿与熟悉、信任的伙伴积极完成创意互动。在幼儿分组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创意艺术活动的主题,鼓励幼儿提出创意想法,在这个阶段,教师鼓励每个幼儿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分享自己对于艺术活动主题的理解,分享自己的初步创作构思。具体来讲,幼儿既可以讲讲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讲讲自己想象中的世界,或者是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说明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在小组合作中,不同幼儿的想法相互碰撞交融,会产生更具创意的点子。这种自由交流和创意激发的过程,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具备发散性、创新性思维,让幼儿的表达能力、团队意识越来越强。
比如,在“我的奇妙花园”这一创意艺术活动中,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之后,让幼儿进行自由分组。有幼儿将重点放在“奇妙”二字上:“我觉得奇妙花园里的花朵都非常大,可以像房子一样大,我们可以住在花朵里。”随即有幼儿补充:“那我们可以用彩色的大布把花朵房子装饰得像公主的城堡一样,里面还可以铺上软软的垫子。”这一想法将原本单纯的巨大花朵概念进一步拓展,加入了装饰和功能的元素。也有幼儿联系生活经验,想到花园里不止有花草绿植,还有小喷泉,提议:“我们可以在花园里放置一个喷泉。”也有幼儿追加想法:“这个我知道!我用矿泉水瓶做过喷泉!”在提出创意想法的过程中,幼儿互相启发,在团队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实现创意的融合与升华。
2. 合作讨论落实,实现创意表现
基于幼儿在小组内讨论的创意想法,落实创意想法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阐述最后的艺术作品,这要求幼儿在倾听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协调组内不同的想法,达成小组内的共识。幼儿既需要考虑到创意想法在实践操作中的可行性,也要明确艺术作品的整体框架和创作流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分工合作情况、协作统筹情况给予引导,并根据幼儿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介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小组成员的创意落地转变为现实。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难,将创意落实,能快速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幼儿的艺术创作水平。
仍然以“我的奇妙花园”这一活动为例。有一组幼儿在经过商议后,决定将小熊眼中的奇妙花园打造出来。小明擅长剪纸,拿出纸箱后,将纸箱裁剪出花瓣和植物叶片。由擅长色彩搭配的小丽完成涂色,但小丽表示剪纸的类型太过单一,小明又加入了不同形状的花瓣和植物叶片。还有幼儿负责将花瓣粘在小木棍上,做成小花朵。在涂胶水的过程中,幼儿也相互配合,一人负责扶稳,一人负责滴胶水并观察粘连状态。还有一组幼儿打造了水池,在水池内设置了荷叶、荷花等。活动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像小明听取小丽的建议剪出更多样化的花瓣;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共同解决,如大家一起检查胶水状态等。
三、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评价机制的完善
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第一,教师评价。在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中,教师以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从多个维度对幼儿的艺术活动进行评价。第二,幼儿自评。幼儿自评能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与反思能力,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阐述自己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积极与努力程度,对自己的创意成果进行评价。第三,幼儿互评。在互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这可以直接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使幼儿从同伴那里学到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其次,评价内容全面化。这主要是指评价要包含创作过程和创作成果。创作过程评价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创意发挥情况,如幼儿独特创作想法的提出,在创作过程中对创意想法的落实,在合作过程中与同伴的分工合作情况等。创作成果评价则指向幼儿最终呈现的成果,如绘画作品的构图是否合理、色彩是否和谐、造型是否准确等。
再次,评价标准灵活化。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不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会萌生不同的想法,这点在前文就已经提到。因此,教师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幼儿的发展水平,如绘画作品仅仅以幼儿画得像不像为评价标准,很难做到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独特性,要基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加入个性化考量。
最后,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或作品完成后给予口头评价,能让幼儿迅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书面评价可以系统性地记录幼儿的艺术成长轨迹,将幼儿在每次艺术创意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下来,形成艺术活动评价手册。教师不仅可以对每次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还对幼儿的艺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幼儿进入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世界。基于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的趣味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与整合性原则,从创设有趣情境,到幼儿的自主创作与互动合作,再到完善的评价机制对艺术活动的保障,构建了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体系。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幼儿园生活,还让幼儿学会了观察、思考、创作、合作与表达,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艺术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易梦雅.创意手工赋童心,奇妙绘本显想象——幼儿园手工特色探讨[J].儿童绘本,2023(7):34-36.
[2]刘怡,吴娟.幼儿创意美术项目活动的实践探索——以“阳光兔宝诞生记”创意美术活动为例[J].世界儿童,2024(3):108-110.
[3]陈芳.幼儿园“创美”活动,让幼儿插上创造的翅膀[J].第二课堂,2022(5):70-71.
[4]蔡恩颐.幼儿园“创意生活”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好家长,2022(30):32-33.
[5]张华.用创意生活滋养儿童一生的创造力[J].江苏教育,2022(47):1.
[6]张希翠.童心绽放 创意无限——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活动[J].科学之友,2024(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