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100 年前,1924 年11 月30 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王振义是内科血液学专家,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王振义自1994 年70 岁至2024 年100 岁其间的30 年来,先后荣获“何梁何利”科技奖、“求是”杰出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共和国勋章等重大奖项和荣誉称号。
百年前,王振义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康家庭,他在祖籍江苏兴化的王家是“振”字辈五兄弟中的老二,他们的名字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正好凑齐“仁、义、礼、智、信”。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王振义决心以学报国。祖母因伤寒去世,更坚定了他学医救人的信念。18 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免试升入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并在1948 年24 岁时以总成绩第一的名次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入职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
不久,上海迎来解放。看到解放军入城后冒雨睡在马路上而不打扰市民,王振义为这支礼仪之师赞叹,更燃起了爱国奋斗的热情。1950 年,他参加为军服务医疗队,出色地完成防治血吸虫病任务并荣立三等功。1953 年,他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医疗队,因解决了大量志愿军战士咯血的诊断问题被授予二等功。
抗美援朝的经历给了王振义莫大的鼓舞,回到瑞金医院,他矢志于血液病诊疗研究,开始了艰辛不懈的钻研。
他首次在国内确立了血友病A、B 的分型检测及其轻型的鉴别诊断方法,解决了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治问题。其间,面对关键性新型材料“卡脖子”的困境,他因地制宜找到了国内常见材料替代并大获成功。
白血病治疗机制无疑是首创性的,如果申请专利,利益不可估量,然而王振义却毫不犹豫选择了放弃专利,将它贡献给全人类。当“全反式维甲酸”正式被批量生产投入市场以后,10 粒1 盒的价格低到11 元左右,直到如今也维持在300 元左右,且已纳入医保。
王振义说:“你首先要解决病人的问题。可以赚到钱,或者我的名誉可以提高,我不会想这个问题,只想病人能好。”
王振义生活节俭,这些年,他将获得的超千万元奖金几乎全部捐出。就连现在居住的瑞金医院提供的公寓,他也和医院特别签订了合同,自己的子女不能继承。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块大石上镌刻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八个大字。这是由王振义亲笔书写,也是他百岁人生、从医执教四分之三个世纪的真实写照。
王振义长期从事诱导分化疗法治疗白血病,以及血栓与止血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研究血友病的鉴别诊断,从事凝血因子Ⅷ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血友病携带者的诊断,β 血小板球蛋白、遗传性抗凝因子缺乏症的诊断,生蒲黄在防治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等工作。
王振义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典范;建立了中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 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 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 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表论文20 余篇,主编专著5 本。
王振义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费尽心思,他寄语青年学生要有恒定的目标与理想,树立学习的榜样;要提升道德,不断地自我革命、自我磨炼。爱心是人类最崇高的品德,为人类作贡献就是享受人生。面对逆境与困难要不气馁,应当创造机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王振义认为,一个人优秀的前提在于知识的储备和经验的学习。谁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思考,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个人能力的储备。
在教学改革方面,王振义设计了“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基础医学教程”,解决医学课程重基础理论、轻临床实践的弊端,以讨论启发式取代单纯灌输式教学。
王振义言传身教,培养出了33 位硕士、22 位博士,最出名的是陈竺、陈赛娟、陈国强这3 位院士,学界对此有“一门四院士”之誉。而面对人们的赞许,桃李满天下的王振义却谦虚地说道:“不是我培养了他们,是时代、国家给了他们机会,也是他们个人的努力成就了他们自己,我很幸运,能与他们共同攀登。”
王振义晚年回到家乡讲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兴化的美丽与富饶超出我的想象,这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欣欣向荣的城市。看到故乡发展很快,我非常高兴。兴化出了不少名人,相信从兴化出去的人,至少有一个‘兴化基因’的存在,回到家乡是想做些有益的事情。”“有人问我90 多岁了还在搞研究、教学生,一直向前的动力是什么?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信念。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一些事情,必须要有信念和信仰,而我们的价值观就是一种信念。我所有的奋斗和努力都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所以活得很带劲!”
中国科技教育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