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科技竞赛参与动机探究

2024-12-16 00:00张思光刘佳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11期

学科竞赛的重要性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科学的竞赛形式,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大学生个人发展中,更对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效应。首先,学科竞赛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职场上更好地适应和解决问题。其次,学科竞赛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创新思维,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这对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学科竞赛能够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教育部将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纳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这显示了学科竞赛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通过学科竞赛,高校可以了解自身学科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总的来说,学科竞赛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背景与目的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示范性。全国各地高校都会积极备赛,鼓励在校大学生广泛参与,力争提高学校学术科技竞赛排名。“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挑战杯”竞赛在山西省的省赛,迄今已举办了18 届。鉴于高校间学术科技竞赛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学术科技竞赛的吸引力,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动机,促进更多大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深化和展示高校素质教育成果,成为各地高校面临的关键议题。本文以“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目标竞赛,将山西省6 所高校(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作为调查目标院校,开展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竞赛的动机,并进一步探究相关动机因素对大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的作用机制,为提升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参与率,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与工作启示。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应用,以及对学科竞赛水平或质量的评价。然而,对于大学生参与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动机作为推动个人行为的内在心理状态,其在个体行为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首先,学习动机是推动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重要动力。学习动机可以视为个体追求知识、掌握技能的内在驱动力,它能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3]。在学科竞赛中,学习动机的影响体现在学生对竞赛知识的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等方面。例如,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他们在面对竞赛中的问题时,会积极查阅资料、深入思考,从而在竞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其次,社交动机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重要因素。社交动机主要体现在个体通过参与竞赛,以满足社交需要,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4]。在竞赛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通过竞赛成绩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第三,成就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在学科竞赛中,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学生,他们对竞赛的态度通常更为积极,他们会积极参与竞赛的准备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以期在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然而,被动参与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一个重要因素。被动参与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竞赛的被动接受,他们可能因为学习压力、时间分配等原因, 而被动地参与竞赛。这种被动参与的态度, 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竞赛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学习动机、社交动机、成就动机及被动参与等因素对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态度和意愿的影响。

量表设计与数据统计

本文通过设计李克特量表,量化研究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机。量表包括学习动机、社交动机、成就动机、参与态度、参与意愿和被动参与6 个维度。通过对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确保了量表的可靠性和结构效度。

学习动机 旨在评估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学习驱动因素。问题包括“参加学科竞赛可以增长知识”“参加学科竞赛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拓宽眼界和视野”“参加学科竞赛可以为攻读研究生打好基础”。

社交动机 探讨学生参与竞赛的社交驱动因素。问题包括“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拓宽社交圈”“参加学科竞赛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找到和自己拥有共同兴趣的人”“参加学科竞赛可以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成就动机 评估学生追求成就的心理状态。问题包括“参加学科竞赛可以获得奖金报酬和荣誉”“参加学科竞赛可以为自己的简历增色”“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被动参与 探讨学生可能因外部因素而参与竞赛的情况。问题包括“我参加学科竞赛就是为了获得学分”“我在学科竞赛上花费的时间比别人要长”“我是跟着同学/舍友一起报名参加学科竞赛”。

参与态度 评估学生对参与学科竞赛的态度。问题包括“我对参加学科竞赛的态度”“我会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前期的准备工作”。

参与意愿 评估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意愿。问题包括“我打算参加学科竞赛”“我打算与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长、学姐交流”“我打算观看往届比赛答辩视频”。

量表的每个问题都采用李克特5 点量表进行评分,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量化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机,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与分析

信度分析显示,本研究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分析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较好,观测变量与构面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与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成就动机对参与态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在95% 置信水平下未通过检验,假设不成立;其余路径标准化路径系数均通过检验,假设成立。学习动机、社交动机、被动参与对参与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交动机影响最显著;学习动机、社交动机、成就动机、被动参与对参与意愿均有正向影响,成就动机虽对参与态度影响不成立,但对参与意愿影响显著。学习动机、社交动机和被动参与对参与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交动机的影响最为显著。

结论与实践建议

提升参与兴趣 研究显示,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机是多维度的,包括学习、社交和成就等方面。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多渠道的宣传体系,让学生充分了解参与竞赛的过程和益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准备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组织团队讨论和交流,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分享参赛经验和总结,可以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建立激励机制 对于那些希望提升学科竞赛排名的高校来说,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必要的。这包括提供足够的比赛经费和根据学生的参赛成绩给予奖励,以此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

主动参与 对于大学生而言,理解学科竞赛的价值并明确自己的参与动机是关键。他们应该主动了解竞赛信息,与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交流,明确自己参与的目的,并积极准备,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参与动机,同时也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并最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些建议旨在简化和优化参与过程,使学科竞赛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有价值的经历。

参考文献

[1] 杨杰,牛海英,于林平,等.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5):156-159.

[2] A. H. 马斯洛,陈炳权,高文浩,等.人的动机理论(下)[J].经济管理,1981(12):62-64+72.

[3] 于倩,刘金兰,赵远.大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参与及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06):100-106.

[4] 吴风,谭馨语.社交动机自我呈现:弱关系主导下社群意见表达策略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06):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