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世纪》:逃出火坑,她嫁给英俊的爱国军官(2)

2024-12-13 00:00:00十点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4年11期

上期(《知音·海外版》2024年10月下半月版),我们读到的是董竹君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因为家境贫寒,她在十三岁那年被抵押进青楼做清倌人,从此开始卖唱生涯。在这里,她遇见了改变自己人生道路的男人——革命党人夏之时,并决定嫁给他。

逃出火坑,和夏之时一起去往日本后,她又会经历哪些事情?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逃出火坑

夏之时想娶阿媛,愿意为她赎身。被抵押进去时是三百元,现在老鸨却要三万元。

阿媛知道后又气又恨,于是告诉夏之时,她会想办法逃出火坑,不要他来赎,就算有这笔钱,也不愿他花一个铜板。

她将理由告诉夏之时:“我又不是一件东西,再说以后我和你做了夫妻,你一旦不高兴的时候,也许会说:‘你有什么稀奇!你是我拿钱买来的!’那我是受不了的。所以,我现在无论如何不愿意你拿钱赎我。大家有做夫妻的感情,彼此愿意才做夫妻,要不然多难听。”

打定主意后,阿媛开始装病不做生意。任凭老鸨施压辱骂,或者喊来流氓威胁,她都不妥协。老鸨见软硬兼施都不起效,将她关进别处一间空房子里。

那时候,夏之时准备逃亡日本,他在等待阿媛逃出来,和自己一起去往日本呢。

阿媛每天睡在床头哭泣,自叹命运凄惨,竟然落到这种境地。也想过逃跑,可一旦被抓住,性命难保。她思绪万千,不知如何是好。

既然一心决定逃跑,最终还是想出一个办法。她开始打起精神,梳妆打扮,喊来看守人员和她一起玩骨牌,有时还弄来酒菜一起吃,就这样一点点放松看守人员的警惕。

终于,在一个月光明亮的春夜,阿媛设法支开看守人员,将身上的丝罗绸缎统统脱掉,只剩下白色内衣裤。

又将戒指耳环等首饰全都摘下,放在茶几上,跪下对这些东西作揖叩头,说道:“我是为了对爹娘尽孝才到这里来的。现在,我要脱离你们,再也不想看到你们了。”

随后跑下楼去,叫了黄包车赶去夏之时住处。

这一刻,阿媛觉得一直被束缚在身心上的什么东西全部解除了!她感到浑身轻松,乐开了花,能向天空飞翔似的。

这是她第一次对自由的体会,永生难忘!

那个时候,夏之时正被袁世凯悬赏三万元捉拿,加上有些革命党人反对这桩不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因此,他俩只能在日租界的旅馆里举行简单低调的仪式。

夏之时为阿媛买了一套半新的、很不合身的白洋纱法国式连衣裙,又带她去理发店梳了一个法国式的发结。他自己是燕尾服、白衬衫、黑领结、黑皮鞋,然后去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

朋友们前来祝贺,称赞他俩这是文明结婚。

从长三堂子里逃出来,到结婚,前后只用了两个星期。那一年,董竹君十五岁,夏之时二十七岁。

求学日本

两人结完婚,立即购买船票东渡日本。

当她站在甲板上,面对一望无际的海面,觉得自己不再是任人摆布的笼中鸟。

他们在日本郊区租了一栋美丽又风趣的小独院,开始全新的婚姻生活。

每天,阿媛会搭电车进城补习日文和其他各科知识。夏之时怕她受到诱惑爱上别人,不让她再去学校,而是聘请五位家庭教师,分别教她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史地、日语和中文。

在这一阶段,家庭教师夏老师将夏之时给她取的名字“毓英”,改为“董篁”,字“竹君”。从那之后,她便以“董竹君”行世。

休息时,夏之时带董竹君去革命党人家应酬。这些人家的男女都瞧不起她,太太们一见到她,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根本不理睬她。还在背后冷嘲热讽,觉得她是卖唱出身的人,不会把书念好。

董竹君生性要强,别人说她不能把书念好,她就非要念好给他们看。在丈夫的鼓励下,她更是下定决心,要争口气,努力读书,将来做丈夫的贤内助,使他安心为国家办事。

为此,她除了白天上课,学习家政、处理家务,还常常读书看报到深夜。因为熬夜,眼睛经常是红肿的。

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她,赞扬她认真学习、努力用功的精神。其中一位老师认为,董竹君学成回国,可以去成都师范学校任数学老师。

大女儿夏国琼出生后,学习时间不够用,幸而雇到一位善良的日本妇女帮助照顾女儿,董竹君才得以用不到四年的时间念完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科的全部课程。

求学日本期间,一家三口在经济方面很紧张。夏之时经常将衣服一件一件拿去当押,有时为了付学费和开支,索性将整只皮箱拿去抵押。

他连买烟的钱也没有的时候,董竹君就从垃圾簸箕里选些烟头,拆开后,用练习写字的水纸裁条,卷几支给他吸着过过瘾。

作为自愿结合的贫贱夫妻,他俩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日本人的侮辱、国内的严峻形势,让董竹君的心情非常复杂。而夏之时从早到晚和革命党人商谈国事,很少和她说话。他也不喜欢她交友,若有人和她多来往几次,就要疑神疑鬼。

有一次,董竹君站在窗前倾听远处一位青年吹箫,夏之时看见后很不高兴,还对此挖苦。这让董竹君猛然意识到,自己的丈夫,并非温柔的英雄,而是严厉的师长。

从日本去四川婆家

1915年,蔡锷组织的护国战争爆发,夏之时决定回国参加讨袁。对此,董竹君很同意。

临走前,夏之时交给董竹君一把手枪,并嘱咐她:“你好好念书,这把手枪给你放在枕边,用来防贼自卫,假如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你也用它……”

他还是不放心,让当时在上海读书的四弟来日本陪妻子读书。名为陪读,实则监督,为了避免她爱上别人。

丈夫这种行径让董竹君心生怒火,但想到他回国参加革命,也就忍住了。

自从夏之时回国后,常有男女留学生来串门,董竹君听着大家谈论祖国大事和国际形势,心里暗自想着,自己回国后,要认真料理家务,好好教育儿女,协助丈夫多办国家大事。

她还想着将来创办事业,为男女平等、争取女权多做些事。

读完高等师范学校的全部课程后,董竹君本想去法国求学,却接到丈夫电报,说他父亲病危,要她立刻回四川合江老家。

她毅然回电,答应马上回国。

轮船到达上海后,董竹君趁此机会约见亲人。彼此多年未见,涕泪叙阔,述说彼此的近况。

父母讲给她听,二叔全家还是以卖报为生,三叔依然在推独轮车,没钱讨老婆,上海路边还是有讨饭的叫花子,街头路角还是经常有被丢弃的私生子,外国人依旧会欺负中国老百姓……

对此种种,董竹君感到悲愤不已,但她相信,老百姓总有一天会见光明!

与父母再次分离后,董竹君带着女儿乘船到达重庆,夏之时派了勤务兵和家里的两个丫头来接娘儿俩。

通过大丫头的讲述,她了解到了夏家的人事关系——

x4rF9czymELAzdABLCRMpP7GLFIjwkocA9DokVCQ4xY=

夏家是合江县虎头乡大观田人,原籍湖北麻城。全家人口众多,靠收田租过活。

大老爷夏冕昭,是总管各房的当家人。姑太太们都很厉害,各房都有自己的男仆和丫头。夏之时和前妻生有一子,叫夏大谟,号述禹,如今十二岁。

丫头建议董竹君不要回合江,因为家里的姑太太们都没有好心肠,这些人已经商量好如何整她这个新媳妇。

听完这些,董竹君又惊又怕又急,出生在穷苦家庭的她,从未见过封建大家庭是什么样子。她踌躇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回去。

为了对付婆家那些人,董竹君买了一大批洋货,到时作为礼物送给她们,使得她们不好意思和自己作对。至于这些人怎么待自己,到时随机应变。

主意打定后,董竹君带着女儿启程去往合江婆家。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董竹君求学日本的经历。逃出青楼后,她和革命党人夏之时结为夫妻,然后一起东渡日本。在日本,董竹君生下大女儿夏国琼,并用不到四年的时间念完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科的全部课程。收到丈夫电报后,她带着女儿由日返川,去往婆家。

在封建大家庭中,董竹君是如何努力做事,让婆家众人接纳自己的呢?

让我们期待下期的共读吧,详细内容敬请关注《知音·海外版》2024年11月下半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