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视野下地方应用型本科资产评估专业错位发展研究

2024-12-13 00:00:00廖倩滢
公关世界 2024年22期

摘要:本文从政策生态位,教育资源生态位和就业市场生态位等3个方面,进行地方应用型高校资产评估本科专业教育生态位定位研究和发展途径研究。提出生态位视野下高校资产评估专业的错位发展策略:首先,以区域服务为培养目的,构建与本地评估机构良好资源循环,提升为本地税务、住建、国有资产管理等政府部门服务能力;其次,推进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实现部分弹性学分制改革,实施项目组授课制方式,建立新“双导师”指导制度;最后,以服务资产评估行业为导向。上述错位发展策略和措施,能有效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资产评估本科教育生态优化进程的资源整合和利用。

关键词:教育生态位;错位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资产评估专业

引言

错位发展的思想源自生态位理论中的竞争原则,生态位又称生态龛[1],目前对它尚未形成一个标准的概念,在这期间,有学者从空间、功能与多维超体积等视角对它进行了探讨。1917年“生态位”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学者们不断被深入解读并完善[2],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对环境变量的选择范围,具有多维度特点[3]。

地方应用型高校资产评估专业错位发展的关键是“合理定位、特色发展”,而合理定位需要放在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生态中来理解,本文中的教育生态位简称为生态位[4]。重新选择和确立生态位的目的是使地方高校定位更加具有合理性[5]。地方应用型高校资产评估教育错位发展应当注意3个层次资产评估高校教育的生态位重叠,具体包括:(1)地方应用型职业院校资产评估专业职业教育;(2)综合性和财经类院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教育;(3)综合性和财经类院校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教育。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资产评估专业生态现状

(一)政策生态现状

应用型本科建设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建设项目,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政策方针,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实践应用方面具有政策优势。《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明确了资产评估行业的法定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进一步肯定了资产评估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房地产税法的推进又进一步拓展了资产评估行业法定业务。

资产评估职业考试经历了从行政准入到行业水平测试的变化,在职业资格证书的报名要求与考试内容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具体策略如下:

(1)改革前,在报名政策上本科和专科资产评估专业曾经存在至少4年的正式执业时间差,也就意味着政策层面专科生存在天然的劣势;改革后时间差消除,时间上本专科处于同一起点。

(2)考试科目融合调整后,机电设备和建筑工程的偏工科内容大幅度减少,增加了经济学和相关法律的内容,同时降低了财务会计的考试难度,这些调整使本科生更占有学科背景优势。

(二)教育资源生态位现状

鉴于资产评估各类高校在地区分布的较大差异以及资产评估行业执业时存在区域划分界限的情况,因此教育资源生态位的分析主要考虑教育资源区域差异,并考虑不同教育层次的特征,选择不同要素进行生态位现状描述。

1.资产评估本科招生院校分布现状

资产评估专业在全国本科招生院校分布如图1所示(不含港澳台地区),共计86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资产评估专业,分布在24个省市。其中华东地区数量最多,共27所高校,其资产评估双一流专业数量也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上海、江苏两地的5所院校中,其中4所的资产评估专业评为国家级双一流专业,说明该地区资产评估教育资源兼具数量和质量优势。西南地区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排名第二,共16所高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川渝地区,但是该区域仅云南财经大学具有资产评估双一流专业,该地区资产评估教育资源相对丰裕,但质量不及华东地区。西北和东北地区院校数量均为11所,仅东北财经大学的资产评估学评为双一流专业,华南和华中地区院校数量相当(分别为7所和8所),华南拥有2个资产评估双一流专业,教育资源质量相对良好。华北地区虽然数量最少,仅6所,但有一半院校资产评估属于双一流专业,属于低量高质区域。

综上可得出结论:(1)资产评估专业仍然不是主流专业,全国1270所高校中仅86所高校设立该专业,占比低于7%,内蒙古和湖南两省均只有1所,部分省市并没有本科院校设立该专业;(2)资产评估本科教育资源数量上分布不均衡,华东地区院校数量超过全国总数的30%,华中、华南和华北地区均仅占7%左右;(3)资产评估本科教育资源整体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86所院校的资产评估双一流专业占比只有16%,24个省市中有13个省市的高校没有完全符合资产评估双一流专业的要求。教育资源质量同样存在区域不均衡的现象,优质资产评估教育资源集中在北京,江苏,上海等经济教育协同发展的省市。

2.资产评估硕士招生院校分布现状

资产评估专业全国硕士招生院校分布,见图2,(不含港澳台地区),共计32所高校招收资产评估专业硕士,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云南等16个省市,分布范围较本科院校有所缩小,分布的不均衡性更加显著。其中北京和云南各有4所院校,大部分在本科阶段也开设了该专业;其次为上海和湖北,均为3所。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评估专业相关博士授予点的分布与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分布基本匹配,说明资产评估硕士阶段的培养需要已拥有一定的背景学科做支撑,教育资源质量优良。例如,资产评估硕士招生院校类别几乎均为财经类院校,培养模式都是全日制方式,学制2—3年,资产评估硕士的培养以本校会计、税务、审计等学科培养经验为基甸,利于硕士研究生从“学会做资产评估项目”这一实践目标进阶到“探索怎样才能做好价值评估”这一研究目标。

3.资产评估专科院校分布现状

全国共有26所院校设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科专业,其中公办院校24所,占比超80%,民办院校仅3所。26所院校分布在全国17个省或直辖市,其中,山西省分布密度最大(4所)。地域方面,院校分布在北部、中部和西南部,而东部和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并未分布,这与资产评估市场需求倒挂。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发达地区本科院校数量更多,存在更高层次的资产评估及财务等相关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历史数据表明,开设资产评估职业教育的院校总计67所,至今仅存27所,整体趋势处于萎缩状态。

综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资源生态位方面,本科层次教育资源生态位宽度有所扩大,但竞争激烈程度可能缓慢增加,而专科和硕士层次教育资源生态位宽度急剧缩减;(2)3个层次间对比,本科层次资产评估教育从资源角度而言,更具有竞争优势。

(三)就业市场需求生态位现状

1.报考冷门,就业热门

由于缺乏了解,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大部分不是第一志愿报考。近年资产评估专业就业形势保持良好,这源于评估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本市场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当前资产评估行业学科建设情况,学校评估专业设置的科目涵盖会计、财务、经济、金融等多方面知识体系,由于知识涉猎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毕业生会有较多选择,这是评估专业就业热门的重要原因。

2.不同就业领域重叠度分化

就业范围虽然广泛,但从3个教育层次来看,不同就业领域重叠度存在分化现象。(1)三层次高重叠度领域:公务员,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公务员或相关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范围宽,可以允许专科到博士层次报考。第三方机构职业模式均是从助理培养至项目经理,着重于经验的积累和执业证书的获得,对于最高学历并不看重。因此本领域属于就业生态位高度重叠领域,竞争激烈。特别是第三方机构从业人员,在就业后若无法快速积累经验知识和证书,会迅速被行业淘汰;(2)本硕重叠领域:金融、证券、投资、房地产开发、典当拍卖等高层次就业,其中金融、投资、证券行业对于综合素质要求高。专科毕业生对专业素质可能达到职业要求,但综合素质与本硕毕业生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该领域主要竞争者为本科和硕士,本科生具备基本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但研究能力不如硕士生,硕士生具有更佳的研究能力,但同样的年龄阶段,经验积累不如本科就业人员。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资产评估专业错位发展的路径

(一)以区域服务为目标

坚持错位发展,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即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就地方应用型高校资产评估本科教育专业建设而言,社会对本科学历的认可度虽高于专科,但相对硕士学历而言,还处于学科弱势地位;在全国范围内,通常地方应用型高校全国知名度不足,跨区域就业可能没有院校优势。因此以区域服务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资产评估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可以降低就业需求生态位重叠度;同时,在持续的区域服务中,提升行业影响,积累本地化的资产评估案例,提升理论研究能力和本地应用研究能力,获得教育资源生态位竞争优势。

一方面,构建与本地评估机构良好资源循环。以与本地评估机构的校企合作为契机,积累本地化案例,建立区域评估数据库,又能基于数据库研究评估新模型,总结参数取值在本区域的经验范围,帮助评估机构更好完成本区域评估业务;另一方面,提升为本地税务、住建、国有资产管理等政府部门服务能力。与评估机构不同,政府部门往往具有更全面的评估基础数据或者更有利的获取评估基础数据的条件,但对于数据的整理和处理需要专业评估人员的帮助,因此,资产评估专业在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时,应关注政府部门的真实需求以及大数据的采集、清洗、与数字化集成的能力。

(二)推进教学管理模式全面改革

现有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缺乏弹性,难以全面满足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应遵从减少刚性教学管理手段的原则,尊重师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运用,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弹性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全面改革可以从学分制度、授课方式和导师制三方面开展:(1)实现部分弹性学分制改革。专业选修方面,可以符合特定时长和内容等要求的完整评估实践作为若干选修学分的获取条件,为学生参与时间或区域跨度大的复杂评估项目提供可能;(2)改革班级授课制方式。采取项目组式授课制,同时要求学生合理调取共享大数据和开放教学资源,结合项目组中具体分工岗位的特定需求自主学习;(3)建立新“双导师”指导制度。大多数本科高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从大二开始,因此双导师制度可以提前至该阶段实施,为指导教师设计相对复杂的评估实践项目创造条件。

(三)以服务行业为导向

评估类执业资格证书在学生就业时认可度高,是成为评估项目经理或合伙人的门槛条件,也是通往高薪岗位的必备竞争要素。以服务资产评估行业为导向,要求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基于《资产评估相关知识》科目,主动强化会计学原理和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自觉加深知识点理解和综合性分析能力;在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滚动化管理的制度下,支持学生提前从大一下学期备考;激励学生多参加讲座性前沿课程,如特殊资产评估、《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解读、数据资产评估方法、实物期权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等。

结语

资产评估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其未来前景呈现需求增长态势,但是具体发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如何通过合理的错位发展策略促进专业的整体素质和行业适应性需要更多的院校、行业以及政府等多方实地调研才能进一步得到确定。目前对于教育生态的生态位重叠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尚未发现针对具体专业建立指标体系并且定量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生态位重叠值的分析以及基于该值的定性研究。因此可以尝试参照生态学中生物生态位重叠值的测算建立教育生态位重叠值的计算指标体系。

本文系2022年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专业的错位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2JG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珍.生态位视角下农村成人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24,(02):15-19.

[2]刘猛猛.生态位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4.

[3]郭丽君,周建力.困顿与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态位辨析[J].现代教育管理,2022,(04):93-101.

[4]周传林.生态位视野下高职教育错位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9):97-99.

[5]成希.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法商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