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技能甘肃”背景下,平凉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本研究通过自制问卷《“技能甘肃”背景下平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路径》,深入了解了平凉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1686份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平凉市职业教育需进一步根据“技能甘肃”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优化。具体而言,需在学生培养、师资培养、政策支持及社会参与等方面努力,以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实现“技能甘肃”服务平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要加强政府部门、职业院校、职校学生和社会组织四者的深度合作。基于此,应完善相关保障措施,紧密结合产业链的发展需求,重点提升职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并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通过这些努力,以期职业教育能更有效地推动平凉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
关键词:技能甘肃;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平凉;发展
引言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直接,在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0年8月,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发展甘肃省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整省推进甘肃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为西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甘肃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贡献甘肃方案和智慧[2]。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技能甘肃”建设的关键阶段,平凉市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十分美好[3]。为了进一步探索平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本文对平凉市范围内的职校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而为平凉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平凉市范围内的在籍职业院校学生,能正确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并且愿意接受调查,专业、学历、家庭所在地不受限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技能甘肃”背景下平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路径》,依托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对符合纳入要求的学生进行调查85c04f84173a5504abb621b705951de3。调查时间为2023年8月1日—9月20日。
2.统计方法
利用SPSS22.0对调查问卷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方法,并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二、结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实际完成1686份,从性别分布情况来看,男生人数为265,女生人数为1421;从民族构成来看,汉族为1434人,回族为127人,藏族为97人,其他民族为28人;从政治面貌来看,党员为23人,预备党员为18人,共青团员为444人,群众为1201人;从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下的为443人,18—20岁的为1206人,21—23岁的为30人,24—26岁的为6人,26岁以上的为1人。
(二) 对“技能甘肃”的了解情况
调查显示,其中持有“非常了解”态度的男生87人,女生215人;持有“了解”态度的男生77人,女生504人;持有“一般了解”态度的男生66人,女生543人;持有“不了解”态度的男生35人,女生159人。由此可见,平凉市职校学生对“技能甘肃”的了解情况较好,其中持有“非常了解”“了解”“一般了解”态度的男女学生人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持有“不了解”态度的男女学生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技能甘肃”政策的深入宣传,职校学生对其较为熟悉。
(三) “技能甘肃”政策对平凉市经济发展影响的情况
调查显示,其中持有“非常有利”态度的男生107人,女生380人;持有“有利”态度的男生101人,女生685人;持有“一般”态度的男生46人,女生324人;持有“不利”态度的男生9人,女生20人;持有“非常不利”态度的男生2人,女生12人。整体而言,平凉市职校学生认为“技能甘肃”政策对平凉市经济发展较为有利,其中持有“非常有利”“有利”“一般”态度的男女学生人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持有“非常不利”态度的男女学生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有“不利”态度的男女学生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技能甘肃”促进平凉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已经逐渐突显出来,并且对职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也产生一系列影响。
(四)平凉市职业教育服务满足九大产业链的情况
调查显示,其中持有“完全满足”态度的男生103人,女生368人;持有“较为满足”态度的男生91人,女生585人;持有“一般满足”态度的男生62人,女生425人;持有“不太满足”男生8人,女生30人;持有“完全不满足”态度的男生1人,女生13人。由此可见,平凉市职校学生认为职业教育服务可以较好地满足九大产业链的发展,其中持有“完全满足”“较为满足”“一般”态度的男女学生人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持有“不太满足”“完全不满足”态度的男女学生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平凉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的职校学生基本上可以满足平凉市九大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五)平凉职业教育服务需要改进的情况
调查显示,其中认为需要改进课程设置的男生145人,女生799人;需要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的男生137人,女生665人;需要改进实训设备的男生159人,女生801人;需要改进就业服务的男生133人,女生791人;需要改进其他的男生47人,女生312人。由此可见,职校学生认为平凉职业教育服务需要改进的方面没有差异(P>0.05)。说明在今后的发展中,平凉市职业教育服务需要从实训设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促进职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平凉职业教育应该加强学生培养方面的情况
调查显示,认为需要加强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男生166人,女生886人;创新能力的男生164人,女生858人;实践能力的男生166人,女生897人;就业能力的男生140人,女生813人;其他的男生36人,女生228人。由此可见,职校学生认为平凉职业教育在加强学生培养方面没有差异(P>0.05)。说明在今后学生培养工作中,相关的部门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全面提升职校学生的职业素养。
(七)平凉职业教育应加强师资培养方面的情况
调查显示,认为需要加强培养师资学科知识的男生146人,女生794人;教学方法的男生160人,女生897人;实践经验的男生167人,女生904人;创新能力的男生141人,女生805人;其他的男生39人,女生251人。由此可见,职校学生认为平凉职业教育在加强师资培养方面没有差异(P>0.05)。说明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实践、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以便适应职校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需求。
(八)平凉职业教育应加强政策支持方面的情况
调查显示,在政策支持方面,认为需要资金投入的男生153人,女生866人;政策倾斜的男生164人,女生784人;奖励机制的男生166人,女生912人;政策宣传的男生133人,女生804人;其他的男生43人,女生253人。由此可见,职校学生认为平凉职业教育在政策方面需要支持的因素有政策倾斜和政策宣传(P<0.05),而在资金投入、奖励机制、其他方面没有差异(P>0.05)。说明在今后的工作中,平凉市相关的职业教育部门和机构,要细化“技能甘肃”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加强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从而更好地保障每个职校学生的切身利益。
(九)平凉职业教育应加强社会参与方面的情况
调查显示,在社会参与方面,认为需要企业参与的男生152人,女生846人;社会组织参与的男生184人,女生970人;高校参与的男生161人,女生907人;政府参与的男生128人,女生721人;其他的男生40人,女生261人。由此可见,职校学生认为平凉职业教育在社会参与方面没有差异(P>0.05)。说明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促使职校学生更好地服务平凉市经济发展,需要组建“社会组织—高校—企业—政府”联动机制,以学生为核心,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
三、讨论
“技能甘肃”旨在加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推动甘肃地区的经济发展[5]。平凉作为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的地区之一,其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服务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平凉的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创新[6]。为了更好地促进平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笔者提出了以下4点意见,供职业教育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决策。
(一)政府部门要持续推进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平凉市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奖励机制、政策宣传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此外,也要深化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激发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职业院校要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要紧扣平凉市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企业合作,一方面,要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从而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引进企业人才等方式,加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学生的培养。
(三)职校学生要提升职业素养,立志服务平凉经济发展
职校学生要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实习、实践等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全社会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学生参与区域经济发展
全社会要建立“政府—企业—职业院校”联动育人模式[7],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创业就业需求,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平凉经济社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平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九大产业链的重大决策,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重要时刻,各行各业均需要能够真正符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8]。因此,平凉市职业教育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技能甘肃”实施方案,一方面可以为九大产业链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职业教育本身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系1.2022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专项《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医学生服务健康乡村建设的创新创业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JR4ZL110);2.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技能甘肃”背景下平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对策》(项目编号:2021B-59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毛文辉,毛文亮.“技能甘肃”背景下区域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1):147-149+152.
[2] 张富贵.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全省现代化建设[N].甘肃日报,2023-08-19(001).
[3] 齐荣. 以打造“技能甘肃”引领“三教”改革 奋力助推平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N]. 平凉日报,2022-12-23(002).
[4] 韩玲. 新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3.
[5] 马君.甘肃省职业教育事业百年发展综述[J].甘肃教育,2021(16):17-24.
[6] 邱瑾玉. 率先为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出最强音[N]. 民主协商报,2022-11-02(001).
[7] 张慧.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发展[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08):79-82.
[8] 张询.论新时代高职院校以“工匠文化”引领文化育人的体系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3(26):9-12.
(作者单位:1.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2.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